以《春草闯堂》剧为例论文_王世娟

(莆田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摘要:千年来,莆仙戏世代相传,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艺术精华,莆仙戏不仅孕育了一大批演艺人,也孕育了一批剧作家。笔者以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喜剧之一的传统戏《春草闯堂》为例,对莆仙戏的人物语言、戏剧文本及科介表演等展开了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莆仙戏;春草闯堂;戏剧文本;科介表演

莆仙戏原身兴化戏,由百戏演变而来,是传世不多的中国古代戏曲南戏的活化石,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很多古老剧目,其演出程式、唱腔、科介、伴奏音乐乐器等方面的演绎风格特色,被誉为是戏曲文化瑰宝。

一、莆仙戏的发展

千年来,莆仙戏世代相传,深得莆仙人民的喜爱,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艺术精华,莆仙戏不仅孕育了一大批演艺人,也孕育了一批剧作家。20世纪50年代,由陈啸高、陈仁鉴、江幼宋改编的传统戏《琴桃》;尔后陈仁鉴改编的传统戏《团圆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观看,并获文化部嘉奖;国庆30周年时,由陈仁鉴、柯如宽等改编的传统戏《春草闯堂》,再度晋京演出,获全国剧本创作一等奖,1981年以来,郑怀兴新编历史剧《新亭泪》《晋宫寒月》《要离与庆忌》与创作的现代戏《遗珠记》《鸭子丑小传》《阿桂相亲记》,均在全省、全国戏剧演出比赛中获奖,轰动省城、京师。

1985年,周长斌的新编历史剧《秋风辞》,不仅获全国剧本一等奖,誉满京师,还被在京的剧作家评为“一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历史剧制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此外,周长斌新编历史剧《风火篇》、现代戏《涨潮》也获得很高的称誉;姚清水、祁宗灯改编的传统剧《状元与乞丐》,1981年晋京演出时也轰动全国,被称为莆仙戏的“又一颗晶莹明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上演莆仙戏《春草闯堂》,300多个剧团移植排演《状元与乞丐》。《团圆之后》、《秋风辞》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悲剧,《春草闯堂》则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喜剧。

二、《春草闯堂》不愧是赢得文化部赞誉的喜剧。其文本到导演的二度创作无不令人赞叹

首先文本永远是一部戏之源。与其他戏剧表演形式比较,莆仙戏文本的重要性是比较突出的。好的戏剧文本,一定是语言优美而精炼,内容故事情节紧凑而自洽,寓意深远而绵长的。

《春草闯堂》的文本特色,既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给二度创作提供充分的天地,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浓厚的戏曲特色。隐形爱情线索是《春》剧本的特色。主要故事线索以小人物见义勇为为主线,引出“佳人才子”的爱情主题。导演通过戏曲的技巧性能,剖象人物的心灵外化,强化戏剧矛盾冲突,着力地塑造小人物形象的立体感,以适应观众内心审美观念。

故事描写丫鬟春草关心小姐的救命恩人薛玫庭,急中生智冒认薛为姑爷,以相府的权势镇慑知府胡进,冒认姑爷之后的春草又促成了小姐李半月和阁老李仲钦证胥认胥。使李、薛的婚姻弄假成真,整个戏剧的来龙去脉都由丫鬟春草一人自圆其说,颂赞了春草见义勇为力挽狂澜的智慧,既援救了薛玫庭还促成了二人的心心相惜,同时也揭露了剧中封建时期势力当道的官场局面。爱情主题在《春》剧中的故事发展看似没有直接关系,其实在薛为李解围的见义勇为之举时已经埋下了情根,所以才有后来春草的顺水推舟一举两得的慧举。这种隐形的爱情主题是《春》剧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影响者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

三、如果戏剧文本功能削弱了,那么就需要靠其他元素的弥补。

以唱做念为主的莆仙戏科介特色。《春草闯堂》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喜剧”之一,全国有几十个剧种,六百多个剧团纷纷移植上演《春草闯堂》。其中以丫鬟春草为例,主要做工是闺门旦。

莆仙戏的科介多样,基本科介主要有“步、手、肩”上的做工,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相应的科介表演,春草这个角色的科介表演更加细腻丰富,从“蝶步”和“姜芽手”到与胡进一同去相府路上的层软叠嶂,四个抬轿子的轿夫的谐角、知县胡进的表演同属丑角却因人物形象的不同其科介表演也产生一定的变化。《春草闯堂》丫鬟春草在“步”的运用中“蝶步”在表演时要求两脚并拢,足尖一边翘起时一边落下交错而行,膝盖相互靠住,着力点放在足尖,搓挪前进,来表现古代女子的婀娜行姿。在“手”的运用上要求手随眼转。“姜芽手”是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在一起,无名指与小指弯曲成半圆形,两手扣在胸前,配合走步时一上一下地扭动。这个作品在“肩”的运用上主要是和手、步的配合使用,使整个科介表演在人物的表达上更加的形象、传神。

四、结语

莆仙戏是幸运的,千年来一直活跃在莆仙民间中,而且有屡屡获得全国大奖的殊荣。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十大喜剧、十大悲剧、十大正剧中,莆仙戏各占一部,还有五六部剧作获得全国戏剧最高奖的“曹禺文学奖”。莆仙戏的特色风格介绍不胜枚举,在认真观摩由傅丽云老师表演的版本《春草闯堂》,传统戏曲的魅力触动着我的心。这在全国濒临绝灭的几百个民间剧种的时境中,莆仙戏是最有生命力的剧种之一,此时不保护发展更待何时?让我更加理解音乐院校设置戏曲兴趣班的深远意义。

小时爱看戏,爱的是戏台边的扁肉小摊;长大爱看戏,爱的是生旦净末丑的精彩演绎;老了爱看戏,爱的便是笑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年轻的演员,文化的情怀,古老的传说,默默地传承。莆仙戏是莆仙人民的骄傲,弘扬宣传了莆仙戏曲艺术魅力。

论文作者:王世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以《春草闯堂》剧为例论文_王世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