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张凯伦 于敬轩 马明昊

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张凯伦 于敬轩 马明昊

张凯伦 于敬轩 马明昊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作为近些年提出的一种心理研究方式,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培养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生理健康,这三点既是其作用也是其应用的目的。而当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时,其对于我国当下各阶段学生所面临的沉重学习压力,都能够起到较好的减轻作用,而学生在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也能够通过更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并不断克服自身缺点,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与其自身的综合发展,都能够起到不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实践;应用

  积极心理学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的,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人积极的个性。因此在后天环境的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重大,所以教师要努力创建积极快乐的氛围,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使其在课堂上充分体验成功带来的愉悦,让积极的情绪占据主导,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1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分析

所谓“积极心理学”,指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为首的诸多社会科学家共同提出的全新理论。这一理论的以传统的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但在功能方面,与传统心理学有很大的差异。较为典型的是,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类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积极向上的品质;同时,通过对人类的积极情绪感悟、积极认知过程、积极的性格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以实现深入的认知影响和情绪培养。

同时,积极心理学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区别于传统心理学中偏向心理疾病和障碍的研究内容,将研究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以及积极的心理状态方面,因此,这是一门旨在全面促进个人、群体和社会相互促进发展并趋于完善的科学。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的必要要求,而追求心理健康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结合我国教育体系的特点,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运用,从实践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2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功能

2.1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发挥学生个性优势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在现代教育体系当中,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学生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要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需要对所出现的因素进行剖析。

“积极地心态决定人的一生”,拿破仑.希尔的这句话是对积极教育学的一种肯定,事实上,积极教育学也是满足自信、进取、诚实、创新、谦逊、自我调节以及抗压能力的培养手段。

就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情况而言,虽然应试教育的弊端在逐渐减少,但应试教育的模式并没有改变。子女的成就如何直接影响家长对教育投资的行为,结合国人的教育观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就间接导致学生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都比较的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由于学习压力的存在,使得许多学生的个性优势被压迫,对成绩之外的要素缺乏管心,由此势必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即一切以应付心态的出现,回避了积极心态;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并且在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还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专门开设心理课程,在心理课程上,教师向学生传输一些积极乐观的信息,并向学生简述“张海迪”“海伦凯勒”的故事,告诉学生,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不要畏惧失败,只有积极向上的面对人生,才能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2 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为了确保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我国广泛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执行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如,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缺乏足够的培训时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重视学生耐挫力的培养和积极处理事情的方式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但是对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投入是大大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的,特别是心理训练活动方面,往往将学生的情绪和体验置于忽视的地位。

事实上,积极的心理认知应对的情绪变化,能够提高人们对自身行为的满足感,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活动力。而于学生来说,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提高相应的教育教学质量,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更能促进他们的积极人格的养成与完善,磨砺出能够自如应对其面对困难时的人生态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造成人们心里认知的扭曲,生活压力进一步提高,只有确保积极的心态才能够不被消极的因素影响。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专门安排心理专业的教师来进行对学生的心理调节技能培训,教导学生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排解自己的压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2.3 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

积极心理学的功能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发挥的更为广泛,除了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之外,还积极地作用到道德人格培养上。

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是指人们为追求某一道德规范原则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而要想培养积极的道德人格,就需要将积极心理学贯彻其中。

首先,需要向学生灌输自身的尊严、价值等,并要求学生能够自觉地履行道德责任,并按道德规范继续进行生活和学习;其次,矫正学生扭曲的道德价值观,因为社会的物欲横流,使得一些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开始扭曲甚至变形。

因此,必须要运用积极心理学来矫正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但是仅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要利用情景,让学生换位思考;最后,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要想不迷失,就必须要增强学生对于道德的判断力。

3结语

积极心理学作为人类追求幸福生活、和谐生活的指路明灯,如果能够较好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个性的发展、抗挫折能力的提高、积极人格的培养等方面都能够发挥不俗的应用效果,为此我国各级教育结构理应积极进行积极性理学理念的应用。

4参考文献:

[1]严顺琴.论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82-84.

[2]张晓婷.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49-152.

[3]江鸿,宋杰,钟雨晴.积极心理学及其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148-149.

[4]杨晓梅,孟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以黑龙江省某高校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04:178-182.

论文作者:张凯伦 于敬轩 马明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分析论文_张凯伦 于敬轩 马明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