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改变了雾_健力宝论文

健力宝改变了雾_健力宝论文

健力宝换将迷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健力宝论文,迷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入主健力宝后,张海动作频频,先是高调地宣告新的领导班子成立,继而又引进高科的资金,全面展开健力宝药业的工作。正当人们以为健力宝即将在一个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重新起步的时候,高层人事突变立生,让人对张海当初的信誓旦旦产生不少怀疑。

迷雾重重

4月13日,健力宝的领导班子出现变动:到任不过两个月的执行总裁冯七评和余丽已经调职。冯七评将去健力宝药业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法人代表。而余丽的去向暂时并不明确。不久前刚刚结束健力宝全国大招聘回来的张辉上任为健力宝的执行总裁之一。

此后,坊间不断传出各种流言:健力宝中层动荡、拆分上市……有媒体披露,健力宝的中层发生变动,某部门被"连锅端了"。各种说法难辨真伪,为此,记者拨通了健力宝的电话。

健力宝总裁办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很肯定地告诉记者:高层是在变动,但是没有涉及到中层。之后,在记者的追问下,他又表示不知道具体情况,接下来的回答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最后实在架不住记者的盘根究底,又转而说需要由部门主任来回答,他无可奈何地说:"对人事上的事情比较敏感,我们不能随便回答。"

之后,记者又与健力宝以前负责和媒体联系的韩先生取得了联系,在电话中他表示自己已经离开了办公室,对健力宝的所有问题不愿意回答。随即以正在高速公路开车为由,挂断了电话。而健力宝总裁办(总裁办和办公室统一为一个部门)人员却明明白白告诉记者:韩还在总裁办公室。

广州当地一位一直跟健力宝有联系的经济记者说,根据她的观察,自从张海接手健力宝后,健力宝内部还算稳定,人事上没有太大的变动,估计以后也不会有太大的人事变动。但是健力宝方面对人事问题的态度"躲躲闪闪",这多少让人觉得其中有原因。冯七评等"神秘"地出现,复又闪电般地换了位置,使得人们对于张海所说的:"要转性,从资本运营变成做产业"的说法再次产生怀疑。

张海在玩什么牌

作为一位在资本战场战绩傲人的职业投资者,年仅28岁的张海实在是年轻,1992年,年仅18岁的张海来到香港加盟香港康达集团公司,并从此与康达集团董事长张金富结下了亲密关系。此后,张海转战内地,开始了攻城略地的资本运营。对于张海的职业发展,坊间有一种评价是"充满着某种'灵异'的色彩"。一些海外媒体的描述更让人想起一位腰悬紫葫芦的大仙,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在相关报道中直以"高人"称之,并不无耸人听闻地点出"张海其人,真正的身分,是一位密宗的上师",还披露其"有令白发变黑之功能",与商界许多佛门信众关系非常。此说无法证明真伪,但是其获取职业生涯第一桶金的过程,却在投资领域一直神秘有加。

相关资料显示,张海担任着东方时代投资公司董事、董事长;方正科技董事;香港康达控股董事长;深圳亿众合投资公司法人代表;北京方正开发有限公司董事和浙江国投副董事长。健力宝则是张海为数不多的直接出面,并声明要借此"转性"做实业的公司。据《联合早报》的相关报道披露,在收购健力宝之前,极少涉足实业的张海曾与一位陈姓生意人表示:想在国内建立一个保健事业,竖立一杆旗帜,更表示上台伊始便要先物色一位"COO"。此后,张海虽未能及时找来一位"COO",但是他出的牌看上去确实像是在"做实业":他先是引来了中国高科的资金,注入健力宝药业。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张海曾任中国高科的董事长,后于2001年11月辞职。接着又在"留任原有职工"的基础上,高调展开了"40%股权招聘人才"的举动。张海做健力宝,现在看来是先引进资本,再盘活管理。毕竟在引进资本与人才之间,前者对于现在的健力宝而言更为重要,也更为张海所擅长。

一位记者如是分析:一个实业家,他多少对自己所创办的企业有点感情,有一种相应的做法与思路,即所谓"风格"。这种"风格"也将在他以后的不同领域中有所表现,在理性中会有更多的感性。如果作为一个玩资本的操盘手,他的一切目的多半都只是为了"玩","玩"来资本才是他的终极目的,所有的思维基本上都是"理性"的。

张海"40%的股权笼络天下经理人"确有些许"作秀"嫌疑,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听到进一步的消息。此前他推向前台的几名健力宝高层,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一些重资本轻实业的倾向。像此次人事变动中的主角冯七评与余丽俱出身凯地系,前者是东方时代投资公司总经理,后

者则是中国高科河南实业公司总经理,从其职业经历来看,都算是长于资本运作而疏于实业操作的职业经理人。尽管冯七评在就职"执行总裁"后,曾就健力宝的"望闻问切"有过很多的设想,但是张海显然并不想让他过多地去参与这方面的工作。在健力宝药业引资成功之后,张海立即将冯七评调去做董事长,多少能看出张海的这种思路。

故事里的故事

张海对健力宝曾有如是形容:"健力宝一直都体现出了强者素质。此前健力宝只是笼中困兽,现在我们要赶它出笼。"

张海显然很明白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知道健力宝的"原创人员"将会是"赶兽"的重要基础。因此他做的第一步就是保证内部人员的稳定。据了解,在接手健力宝清理账目时,张海发现职工已经有约半年没有领工资了,为了保证生产的进行和工人的积极性,他立即补发所欠的工资,并作出"不裁员"的承诺。

普通的员工好摆平,但是要搞定原健力宝的中高层,难度就大多了。尤其是一些与李经纬颇有渊源的人物,如李宁,因身份特殊,他的去留多少会对"李经纬旧部"产生近乎"风向标"般的影响。在让出健力宝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宁的缄默就引起了媒体的猜测。面对记者关于"李宁去向"的追问,张海虽然表示说"努力挽留"。他"面有难色"的表情,也多少说明了他心里知道这一"挽留"的结果可能并不会让自己满意。

在记者联系李宁的专访时,一位工作人员一再向记者强调:"千万不要问关于健力宝、关于李经纬的问题。"记者问为什么,他回答:"问了破坏气氛。"不过李宁现在主要致力于体育用品的经营,"李宁牌"更是独立于健力宝之外的"大众名牌",与健力宝的主营业务并无太多的直接利害关系。因此,相信张海也不会将"挽留李宁"作为一个重点的工作来做。所谓"尽力",不过是一个态度。

人心稳定了,接下来就是发展其所谓的"健康产业"。有一点必须注意,虽然张海对健力宝未来的定位解释是"健康产业",但他同时也表示,这个计划将暂时还停留在饮料领域,短期不会向更宽泛的健康产业发展。张海曾在一些场合说过自己手里握有好几个饮料配方,一旦正式入主健力宝,这些配方饮料就会马上面世。但是接手健力宝已经近五个月,这个所谓的"秘方"连"楼梯响"都没听见。倒是张海快速地启动了健力宝药业并将自己的左膀右臂调过去,让人对张海的未来规划再次感到迷惘,他所谓的"健力宝"还会是原先那个生产"魔水"的健力宝吗?张海何时重振健力宝主营业务的雄风?

健力宝为国人所熟知,还是因为"中国魔水"的美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健力宝是国内为数不多可以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分庭抗礼的国有品牌,其所提倡的"运动型饮料"理念更是在国内市场上风光一时。但是两年来,健力宝在市场上的势头却日渐衰弱,一是品牌形象不清,二是销售渠道不畅,记者不止一次地听到"要在北京市场上找到一瓶健力宝真难"的抱怨。近日,记者获悉健力宝将要在暑假期间发动攻势,以图"收复"运动饮料市场的失地。从现在的状况看来,张海所称的"秘方饮料"推出无期,而在健力宝的营销渠道建设方面,张海一时间也拿不出太好的成绩。要想在市场上打胜仗,练好内功是前提。对于健力宝的管理,媒体一直颇有指摘,冯七评曾在上任伊始接受记者专访时有如是计划:“我们正在酝酿方案,包括转换机制、管理升级、调整产品结构、科技创新、强化成本控制等内容。……从竞争机制入手,实现人与岗位的最佳配置;从分配机制入手,体现奖优罚劣、奖前惩后。”我们无从知道其中有多少来自张海的思路与理念,但是这些工作的进行状况,也随着冯的调离,而无法从健力宝获得直接的反馈。这场战争如何来打?!这应该是让张海挠头的一个问题。

对一个在资本之间游走的人玩实业,或许本不应该以常理度之,所以我们不妨走着瞧,看看张海这个“有故事的人”,葫芦里到底会卖的是什么药。

标签:;  ;  ;  ;  

健力宝改变了雾_健力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