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静电除尘、静电植绒实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静电论文,植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三章“电场”有一节讲静电的利用,介绍了静电除尘、静电植绒等实验,但没有演示实验,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没有多少兴趣,但如果做了下面两个模拟实验,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一、模拟静电除尘实验
1.制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悬挂在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A接到高压电源的正极,B接到高原电源的负极,A,B间有很强的电场,B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正离子跑到B上得到电子又变成空气分子,电子在奔向正极A的过程中遇到灰尘,使其带负电,吸附到正极A上并被排出,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静电除尘器原理示意图
2.制作材料
(1)直径为2.5mm、长度为250mm的铁丝。
(2)直径为0.4mm、长度为400mm左右的铜丝。
(3)娃哈哈纯净水饮料瓶一个。
3.制作方法
(1)将娃哈哈纯净水饮料瓶从距离底部7cm处用裁纸刀切成两部分,裁开处上下两部分瓶沿都分别用宽些的透明胶带封一圈,以防瓶沿伤手。
(2)上部分瓶身正好有五条凹进去的棱,很方便缠绕铜丝。在第一条棱的上面1cm处用针扎一个眼儿,将铜丝穿进去,然后在铜丝的头系一个扣,像缝衣服系的扣一样,这样铜丝就被卡住了,这时可以沿着棱缠绕铜丝了,每条棱上缠三圈,缠到第五条棱时,在第五条棱的底下1cm处再用针并排扎两个眼儿,铜丝沿一个孔穿进去,再从另一个孔穿出来,勒紧,系一个扣,这样铜丝就缠好了,铜丝伸出部分留出4cm左右,多余的剪掉,以方便导线连接感应起电机。这部分就可以看作金属管A,并且是透明的。
(3)在瓶盖中央扎透一个小孔,刚好可以穿进铁丝,悬于瓶中,铁丝的底部插到与裁开的瓶口处取齐,如果松动,在瓶盖处用胶把铁丝固定住。铁丝的上部弯成L形,以便连接导线的铁夹。这部分可以看作金属丝B。
(4)下部分瓶子里装上砂子,再插上卫生香,卫生香点燃产生的烟即可以看作灰尘。
4.具体操作
(1)如图2所示,把仪器安装在铁架台上,根据卫生香的高度和位置调整铁夹的高度和位置,使上下两部分瓶口相对,卫生香的高度与上部分的瓶口取齐。
图2 静电除尘器装置
(2)用两根两端都有铁夹的导线把仪器和感应起电机连接起来,由感应起电机产生高压电。一根导线将铁丝与感应起电机的一个放电叉杆连接,另一根导线将铜丝与另一个放电叉杆连接。
(3)点燃卫生香,当上部分瓶子充满烟时,快速转动感应起电机的手柄,产生高压电,这时可以看到烟瞬间消失,说明灰尘被排走。可以重复做几次。
5.实验的特点
仪器制作非常简单,材料易得。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且直观,形象地模拟了静电除尘实验。没有使用高压电的危险,仪器调节方便,而且不用考虑正负极,但使用次数多了,上部分瓶子颜色会发黄,因为卫生香的烟尘吸附到上面。这时就要把铜丝拆下来,再缠绕到新裁切的瓶子上,并将带铁丝的瓶盖拧下来,拧在新裁切的瓶子上。
二、模拟静电植绒实验
1.制作原理
静电植绒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将绒毛放在带负电荷的容器中,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的条件下,移动容器靠近被植绒物体,在带负电荷容器与被植物体之间形成一个高压电场,绒毛在容器内带的是负电荷,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成垂直状加速飞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黏剂,绒毛就垂直黏植在被植物体上。
2.制作材料
(1)一张投影仪用的胶片。
(2)2309平行板电容器的两块铝板。
(3)直径为20cm左右圆形彩纸若干张,细小白色的碎纸屑若干,20cm×15cm×1.5cm木板一块。
3.制作方法
(1)把胶片对折裁成大小相等的两个长方形,用透明胶带把两个长方形首尾相接,并围成一个圆柱形,圆柱形直径为12.5cm,高为12.5cm,形成一个透明的圆柱筒。
(2)用固体胶把彩纸黏在铝板A的中间,贴好后,用固体胶在纸面上随意涂些胶,也可以写些简单的字,如数字2。
(3)把木块垫在铝板B的底下,把碎纸屑均匀地撒在铝板B的中间,把透明圆柱筒放在铝板B上,且碎纸屑都在透明筒中,然后把贴有彩纸的那面铝板A扣在透明筒上。具体装置如图3所示。
图3静电植绒器装置
3.具体操作
每块铝板上都有一个突起的小支柱,导线的铁夹正好可以夹在小支柱上,用导线把它们分别与感应起电机的两个放电叉杆连接起来,转动感应起电机的手柄,产生高压电,可以看到碎纸屑不断地往上飞,当剩下的纸屑不多时,停止转动,让两个放电叉的球部接触,以使正负电荷中和,拿下铝板A,可以看到彩纸上黏了很多的白纸屑,且一根一根地立着。
4.实验的特点
该实验材料方便易得,制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且直观,能够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静电植绒的原理。
标签:静电除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