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_陶行知论文

论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_陶行知论文

论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行知论文,思想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陶行知坚持人的社会化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观,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现代价值观原点问题的答案

●陶行知所阐述的“真善美”与现代教育关于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是相一致的。它不但关注个体的发展,并且着力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符合现代人生观的要求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过程中坚持的“教学做合一”,为提升现代道德和精神作了杰出的贡献

“检讨过去,把握现实,创造未来”。(注:《陶行知全集》第4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24页)这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警句名言。20世纪上半期,陶行知一方面批判继承了我国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吸收融化了西方现代德育的先进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不断进行回眸和前瞻,创立起一种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德育思想理论。这是他贯穿于整个生活教育过程并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内容丰富,原则和方法独特,不仅在我国现代教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德育的改革与创新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个性与实现社会化相结合是现代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发展个性和实现社会化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人们思想的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就我国现当代的德育工作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往往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把实现社会化看作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把发展个性视为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要求青年做到“无私”、“忘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国突破了原来的思想禁区,认为发展商品经济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经济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我国经济体制的这一变革,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变化。人们关心生产、追求物质利益,甚至为赚钱而不惜损害他人及公共的利益。上述两种价值取向,两种价值观念,使我国当代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学校教育既不能像过去那样否定物质利益和个人需要,又必须引导他们不仅仅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还要关心他人,注重集体的、社会的、国家的利益。因此,如何把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需要与精神方面的需要结合起来,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利害关系,说到底就是如何看待发展个性与实现社会化的关系,这是我们现代德育工作值得深思而又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发展个性与实现社会化的关系问题上,陶行知基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和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的深层次思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现代价值观原点问题的答案。他坚持人的社会化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观,并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中国现代德育的价值观。他认为,我国古代以社会为本位来处理人的道德修养,目的在于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其结果必然造成对合理的个人利益的侵害,对个性发展的窒息。因此他批判旧式的封建教育是“以天理压迫人欲”(注:《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使人变成工具,尽失独立人格,从而使人的才能、志向得不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西方国家的德育则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截然不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决定它片面突出了人的个性,将其变为社会的对立物和他人的对立物,形成以个性为本位的道德教育观。因此他又排除西方人本主义不良因素的影响,明确提出了“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教育任务,并且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化,不仅不与人的个性发展矛盾,而且“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所必需。”(注:《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69页)

陶行知把人的个性发展与实现社会化相结合看作现代道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类交往日趋频繁,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现实生活对国家、集体的综合实力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理性必须指向未来,道德必须考虑社会,纪律必须顾及他人,文化必须善于创造。不管做人或是做事都需要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陶行知强调实现人的社会化,要求人们不仅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本领,更要修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品德。在人才培养上,反对培养“人上人”,主张培养“人中人”;在价值观念上,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文化为公,知识为公”,把个人从属于社会,为社会公众服务。这些观点与当今全球化时代公民应具备为全球利益和人类生存的类意识和类观念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当然,陶行知强调实现人的社会化,并非否定发展人的个性,而是认为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练好本领,更好地为老百姓谋福利,为整个国家民族谋幸福。这样的主张又符合现代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的需要。因此,发展个性与实现社会化相结合,这是现代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二、真善美是现代人生观的最高境界

真善美是陶行知执著追求的德育目标,也是人类社会伦理生活的永恒主题。现代教育要求德育工作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真善美的人。我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中,明确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国际教育委员会也曾对21世纪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这些培养目标不难看出,现代教育蕴含着现代人生观所追求的真善美的理想愿望。

求真、求善、求美是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真谛。在陶行知看来,“真善美”是一个人最理想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它在道德教育中有着深刻的涵义。所谓“真”,一是指教育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另一是指教育对象“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谓“善”,是指“智仁勇”,即我国古代提倡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道德精神,在当时主要体现在觉悟、联合、争取民族大众的解放的大众道德。所谓“美”,是指“真人”的内在要求,即建筑这样的人格长城:自尊、自立、自强。在真、善、美三者之中,“真”是根本,是核心,由真而善,则真而美。因此,陶行知主张德育工作要教育学生在学问上、政治上刻意追求真理,使他们的个性更趋完善。在教育内容上,以真理育人;在教育态度上,以真诚育人;在教育主体上,以真人育人。与此同时,要使学生在灵魂深处“建筑人格长城”,达到个人完满发展的重要标的。他还要求学生把从传统文化嬗变而来的“智仁勇”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同人民大众利益结合起来,了解社会,热诚为社会大众服务,勇于牺牲自我。处世应变必须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不管处在任何环境里,都必须抱有坚强的人格,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更要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注:《陶行知全集》第5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65页)相勉励。

由上可见,陶行知所阐述的“真善美”与现代教育关于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是相一致的。它不但关注个体的发展,并且着力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符合现代人生观的要求。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社会实体来说,要求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人作为一个价值存在者来说,又要求真、善、美的和谐人格。人的社会价值离不开社会的存在和社会的需要。教育的过程就是提高人的价值的过程。一个全面发展的新人,就是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一个完整的人,而完整的人,不仅指身体、精神、伦理、情感、情绪和感觉诸方面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是指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了和谐的一致。要塑造这种具有整体人格的现代人,就要采取求真、求善、求美有机的内外环境整合的教育方式。因此,真善美是现代人生观的最高境界。

三、集体主义、在劳力上劳心和爱满天下是现代道德观的基本准则

尽管现代社会的多样化不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在社会结构与个人伦理上,都对学校传统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但是中国和西方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一些优良品德,经过陶行知的重新阐释,并赋予崭新内容之后,仍然充满着生命的活力。集体主义、在劳力上劳心和爱满天下,这些德育原则反映了现代道德观所要求的整体意识和类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尊重、宽容和理解的人格,为现代人提供了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这也是陶行知对现代德育的一个突出贡献。

集体主义是陶行知极力主张的一条重要的德育原则。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时,就开始倡导集体主义的自我教育,后来又在育才学校提倡集体生活,在他的生活教育过程中更是始终贯穿着集体教育思想。在他看来,集体主义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二是树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三是以人民大众利益为己任。这三者是不断递进的关系,热爱集体、关心集体是集体主义的基本要求,以人民大众利益为己任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境界。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三条途径:首先是对学生进行集体生活的教育。他说:“集体生活可以逐渐培养一个人的集体精神。这是克服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及悲观懦性思想的有效药剂”(注:《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69页)。其次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自我教育。他认为,“集体教育要通过‘自觉’才成为有效的教育,即集体的自觉教育和自觉的集体教育。”(注:《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417页)培养集体精神需要满足“在集体之下,发展民主,看重个性”(注:《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69页)的条件,主张把学生放在德育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治,让他们参与德育过程,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德育从校方与学生对峙的困境中摆脱出来。陶行知这种德育注重自治的方法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当然,陶行知主张在集体教育中发展个性与个人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个人主义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而陶行知倡导的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此外,陶行知还主张从学生愿意助人为乐的倾向出发,透过集体生活,培养和引导他们对民族和人类产生更高更自觉的爱。陶行知把德育的崇高目标定位于以民族和人类的利益为重,这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颇为相似。马克思曾这么说过:“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67页)

“在劳力上劳心”是陶行知在批判旧式教育弊病基础上提出的另一条德育原则。他认为,无论是塑造人,还是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都离不开“在劳力上劳心”这个根本。“在劳力上劳心”强调的是“做”,即实践,它具有三个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只有教人在劳力上劳心,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手脑健全的人。因此他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知识分子获得“农夫的身手”的必要途径,也是广大劳动人民获得“科学的头脑”的必然要求。陶行知关于“在劳力上劳心”的这些论述表明,劳动具有德育功能,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的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之甘苦。通过劳动实践可以增进知识分子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并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陶行知所提出的“科学的头脑”和“农夫的身手”分别与现代物质文明活动和精神文明活动相联系,都是教育主体的自我改造。可见,“在劳力上劳心”从属于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它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真人”的具体原则,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好形式。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从他所处的社会实际出发而提出的又一条重要的德育原则。他认为,爱是教育的前提,它体现在教育者的道德规范中便是热爱学生,培养学生;教师热爱学生,培养学生,应当“宽严得宜”,因为民主与纪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民主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宽严得宜”方为师爱。“爱满天下”则是以博爱精神作为其立足点,以人民大众作为博爱的主要对象,只有通过爱人类,才能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的中华民族;也只有爱中华民族,才能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的农人。他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的幸福。大德不能小于‘天下为公’,人民是我们的亲人。”(注:《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511页)要求我们必须亲近人民,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由上可见,德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人格的完善是培养塑造的结果。要培养塑造完善的人格,必须遵循集体主义、在劳力上劳心和爱满天下的育人原则。因此,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陶行知的上述三条原则,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符合我国现阶段学校的德育目标与要求,是我国现代道德观的基本准则。

四、知情意行合一是提升现代道德和精神的主要方法

德育归根结底是把德育内容内化为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的品质。而德育内化是否收到实效性,关键在于遵循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过程中独具慧眼,坚持“教学做合一”,总结出了独具特色的德育方法,不但丰富了生活教育理论,更为提升现代道德和精神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德育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1.知情意合一。陶行知认为,“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情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在感情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注:《陶行知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67-368页)陶行知对“知情意合一”的论述,实际上阐明了这样几种德育方法:(1)在行与知的关系上,先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行动产生理论,理论指导行动。因此,学而知之、思而知之固然重要,但更应重视行而知之。陶行知抓住了由行到知的转化,从而完成了知行统一的德育过程;(2)情感是促使知识转化为追求真理的信念的催化剂,情感来源于认识,没有正确认识的情感,只能是缺乏理智的感情冲动。陶行知所说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对于工农大众的真情。(3)“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奉行”,实质就是信念与行动的统一。陶行知要求学生树立理想社会的信念,追求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的理想,在行动上则应有服从社会与大众的自我牺牲精神;(4)在追求真理的行动中,培养人的意志。陶行知提倡的意志教育,不是培养只为达到个人目的的意志,而是培养适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

2.知识品行合一。这是陶行知针对民国时期“教育与训育”分家的情况而提出的德育方法。他认为,品德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传授道德知识为第一步,而更为重要的是把道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德育与智育对立,是品德教育最大的不幸。应当运用“教学做”原理,围绕着“事怎样做”这个中心进行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修养品德。他还认为,在品德修养过程中,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最大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参与现代人生切要的生活”,教师在学生进入社会行动之前,就应帮助学生提高明辨善恶、是非、真伪、公私、义利的能力,让他们在一举一动前能下最明白的判断。这些均是品德养成的要素。陶行知还强调,知识品行合一的德育方法,寓理于事,品德教育需要这种潜移默化的方法。

3.共学、共事、共修养。这是陶行知为确立新型的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而对教育者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德育方法。共学、共事、共修养包括以下三层涵义:(1)要求师生共同生活,甘苦共尝,心灵沟通,以便了解学生周围的环境以及学生的思想和需要,从而拟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方案;(2)教育者放下“教师爷”的架子,与学生共学共事,平等待人,教学相长,既破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又打开了师生身心的枷锁,从而养成尊师爱生的民主风气;(3)教师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与学生共守规章制度,言传身教,砥砺品行,有助于师生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道德风尚。

4.美育感化。美育是一种化育,它是通过情感途径使主体受到感化,经过审美深入人心,从而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品德。陶行知在培养“真善美的活人”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美育感化的功能。他把建设美丽的环境看作陶冶学生精神状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提倡师生在创建美的校园过程中,“过艺术的生活,受艺术的教育”,用美术的精神改造学校、改造社会。他又把艺术教育列为生活教育的一项课程,通过分门别类的艺术技能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他还重视诗教的艺术,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诗,感召人们为大众服务,为国家的兴旺发达献身。如“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注:《陶行知全集》第4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这自勉并勉人的诗句,反映了陶行知高尚的人生境界以及他矢志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使生活教育的内涵更加充实,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得到统一。

总而言之,陶行知从自己长期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整套德育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现代德育理论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他的德育思想与实践,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中国社会的特色,既精深博大,又具体可行,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  ;  ;  ;  ;  

论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_陶行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