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中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货币政策论文,市场经济体制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将于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逐步健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的重要保障。而国家的货币政策,正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极重要的手段。
1
大家知道,宏观经济调控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总量平衡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及其内部结构的平衡。其中社会总供给指社会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它们同社会全部货币实现的购买力相一致。这里说的货币指现金和转帐货币。如果暂不考虑国家的对外贸易和发展公共事业等项支出的话,那么,社会总需求便是社会企业投资需求和全部消费者在商品与劳务上的实际支出总额。社会总需求在量上一般同企业及劳动者实际收入成正比。这种收入我们姑且称为总收入。当总收入增加,总需求也随之增大时,直接受到影响的是社会总供给,并刺激供给增加,促进社会生产上升;当总收入减少时,总需求也随之减少,遂使生产下降。社会总需求在社会经济总量平衡中的地位和重要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社会生产水平,从而社会总供给的量既定时,如果社会总收入增加,则势必引起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的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对外贸易及政府支出的作用,也同上述分析一样。
那么,社会总需求最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社会总需求同社会总收入直接相关,而总收入又主要表现为一定量的现金和转帐货币。它们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上都是通过银行的资金运用形成的。银行运用资金主要是银行贷款,因此,决定社会总需求的货币供应量也主要是银行贷款形成的。贷款是一切其他企业资金运动的先导。全社会企业资金运动的结果,无非形成两大类货币:一类为构成现实购买力——现金和转帐货币;另一类是企业存款和社会居民的储蓄存款。在国家财政收支平衡时,财政收支一般不改变社会货币供应量;在财政收支不平衡并出现赤字时,财政便向银行借款或透支,从而表现为银行贷款量增加,并且最终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多。可见,银行信贷在对社会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完全可以得出结论;国家控制了银行信贷,也就控制了社会总需求,也就可以强硬地促进社会经济总量趋于平均。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越发达,银行业的支配力就越大,银行信贷在社会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就越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将逐渐巩固,其调节作用也会日益明显。国家借助银行对国民经济实现宏观调控,主要靠国家政府制订的货币政策。
2
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普遍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国家一级政府制订宏观货币政策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国家政府的货币政策,包括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种,政府可据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选择采用。实施这一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从主要依靠信贷规模管理,转变为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监管各类金融机构,维护金融秩序”。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重视和运用这些经济手段,是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促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的关键。
1.存款准备金率,即银行准备金对全部存款的比率。因其必须由国家政府确定,并具法律效力,故称法定准备金率。这是国际通用的控制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紧缩或放松银根,调节贷款规模的有效办法。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直接影响着货币供应量。当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时,各专业银行的准备金就达不到法定准备金率,因而必须增大准备金。而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意在压缩流通中的货币量,故不能给各专业银行多提供贷款,以便使之增大准备金。专业银行用多吸收存款的办法扩大准备金量行不行呢?实际上也难办得到。因为多吸收存款,须以提高利率为条件,而利率水平也受中央银行调节,即使可能提高利率以扩大存款,也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下降,同样达到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就是说,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可起到限制银行贷款,抑制派生存款,防止信用扩张,最终实现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同样道理,降低准备金率,则会收到与之相反的效果。可见,中央银行利用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便会调节专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调节社会总需求。我国当前法定准备金率偏低,而社会居民存款又偏多。这虽然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但是怎样解决好这一矛盾,却是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即中央银行为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贷款利率。其作用类似西方国家的贴现率。我国的专业银行的基础货币主要由中央银行的贷款提供,专业银行利用它发放贷款,创造派生存款,扩大信贷规模。中央银行则可通过调整其贷款利率调节专业银行的信贷活动,达到控制信贷规模和社会货币供应量的目的。这是因为,中央银行的贷款利率,直接影响着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并进而影响企业投资及其他社会需求。中央银行贷款利率调高,其他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也随之提高。这样,由于企业取得贷款的利息负担加重,企业的经营收益减少,投资便受到了抑制;同时,由于存款利率上升,货币持有者的存款兴趣必然增强,存款量便会增加。这样,社会实际的货币流通量就因之减少。反之,中央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其他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也随之下降,企业取得贷款的利息负担减轻,投资便会增加,其他货币持有者也较多的将货币投向市场,遂使社会货币流通量加大。可见,所谓贷款利率的调节作用,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调节。
贷款利率的调节,也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利率提高,自然会使存款量上升,资金可供量也加大。同时,由于高利率抑制了投资,减少了对资金的需求,使资金供大于求,于是利率呈下降趋势。这种自发的运动,有助于引导资金的供求平衡。
无论是人们自觉利用利率杠杆,调节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变动的自发调节,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维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都有着的积极的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主要是从宏观上看,它调节了货币供应量,有助于社会经济总量的平衡;从微观上看,它可促使企业节省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以及促成优胜劣汰,提高社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
3.公开市场业务,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调节社会货币流通量的一种手段。在货币供应量减少,影响经济正常运行情况下,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投入货币;债券持有者出卖债券,换回货币。这样,货币供应增加了,引起银行存款增多,商业银行贷款量也随之增多,并使派生存款增多,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给企业扩大投资提供了条件。同时,中央银行买进债券,又能促使债券价格上涨和银行利率下降,投资者认为有利可图,社会总需求得以扩张。在社会货币供应量增加,并破坏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则卖出政府债券,收回货币,虽然出现同上述相反的结果,却也可能达到维持社会经济总量平衡的目的。
80年代以来,我国恢复了国库券的发行,其数额及其他政府债券的发行量,也在不断增加,加上金融体制的逐步改革,可以说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这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已经初步具备了条件。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重视和逐步运用这一手段,是完全必要的。
3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由国家政府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实现间接调控为主的过程中,其作用将日益增强。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目前对社会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还是有限的。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协调相关方面的经济关系,使货币政策的作用能够正常发挥。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这是发挥货币政策积极调节作用的重要社会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而不是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关于货币政策,中共中央的决定认为中央银行应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这就要求,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宏观调控权,包括货币发行、基准利率的确定等等必须集中在中央政府一级,各级地方政府不能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下一个层次,不能干预中央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不能干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活动,政府不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资金就只有靠银行贷款解决,或者利用资金市场筹集。这样做显然有助于银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其次,使银行企业化,参与平等竞争。现有专业银行仍具有明显的国家机关性质,这同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是相矛盾的。中央银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最终还要靠专业银行的信贷活动来实现。专业银行不企业化,就不能面向市场,不能平等参与竞争,对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以及相应的调控措施必然反应迟钝,那么,国家的货币政策就必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因此,在建立、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必须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尽快促使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现有银企关系,使专业银行成为商业银行。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政策性银行,承担严格界定的政策性业务,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就是克服现存专业银行国家机关性质,使之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举措。现有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就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创造了必备的条件,就可变主要依靠信贷规模管理,为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并使利率市场化、资金商品化,便于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等银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做到贷款包放、包收、包管、包效益,实现责权利三统一。这一改革的实现,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债券、股票形式的融资。
再次,加快计划体制改革,转变计划管理职能。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非是要克服旧体制的弊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和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已为改革开放十余年的实践证明。但是,重视市场的作用,并不意味着计划手段可有可无。作为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并不排斥。在新旧体制的转换中,社会经济关系异常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有时也会加剧,倘若忽视计划手段的运用,则难以维持宏观经济的平衡,货币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也难以发挥。
最后,执行货币政策,要同其他经济手段的运用相协调。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不能不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目标是社会货币供应量。在正常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货币供应量、社会总收入会增加,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也并不突出。但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条件下,由于原有的诸多矛盾,如价格扭曲、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分配不公等等,使经济增长中的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表现突出,并面临因生产不足而使社会供给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供给不足和需求较快增长,必然会加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如果单用货币政策解决这一矛盾,其结果通常是价格上涨。这样,或者是投资和消费需求受抑制,引起储蓄量上升,实际购买力下降;或者是加大财政支出量,扩大购买力,其结果还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加剧。可见,离开其他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和经济环境的综合治理,货币政策调节作用的局限性便会显示出来。
为了有效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国家采取的货币政策必须与其他经济政策相配合,特别是(1)财政政策。在财政平衡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可以得到正常发挥;财政不平衡,出现较大赤字时,货币政策调节作用的局限性便会突出。因此,财政政策应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为目标。(2)价格政策。在价格不合理的情况下,运用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往往会加剧经济发展的波动性,加剧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因此,执行货币政策,应有助于调整价格体系,使价格合理化。(3)分配政策。制订和运用这方面的政策,主要应考虑物价因素,务求物价上涨不超出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能力,否则必将加剧社会经济矛盾。(4)投资政策。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条件下,正确选择投资政策应首先考虑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的投资,国家应坚持指令性计划管理的方式,并从实际出发,核定投资限额。总之,诸多经济政策,只有在配套运用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标签: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货币供应量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央行论文; 银行论文; 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资金运用论文; 银行贷款利率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