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与孟什维克的命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孟什维克论文,俄国论文,命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对孟什维克党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所奉行的思想,执行的政策,采取的行动进行全方位的观照,分析了孟什维克在历史转折关头丧失机遇,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理论根源和客观原因,揭示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把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
关键词 俄国十月革命 孟什维克 命运
*
*
*
孟什维克及其思潮在俄国工人运动中曾经起过的影响和作用,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自1905年孟什维克产生,到1917年底的15年时间里,特别是在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八个月中,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同孟什维克的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后来,列宁在谈到同孟什维克的斗争时说:“如果布尔什维主义没有在1903-1917年预先学会战胜孟什维克,……那么它就不能在1917-1919年战胜资产阶级。”①可以说,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十月革命的胜利,就不能不认清孟什维克。本文拟就孟什维克在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历史转折关头所采取的错误政策及其最终失败的原因作一初步探讨。
一
1917年俄国二月资产阶级革命迅速推翻了长达三百年之久的沙皇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俄国处在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进程中,面临着历史的转折关头。孟什维克在这充满暴风骤雨的八个月时间里,随着整个革命形势的急剧发展变化和所呈现出的错综复杂的局势,相应地采取了自己的对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从二月革命胜利到第二届联合政府成立(2月28日-7月8日,本文日期均用俄历),孟什维克由反对沙皇政权转为向临时政府妥协退让。
二月革命爆发前,孟什维克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任务,革命的对象、动力和同盟军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采取了错误的立场和观点,所以在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民主革命中,不时发生动摇、退让。但它仍有同沙皇统治作斗争的一面。沙皇政府曾颁布法律,对一切加入社会民主党的人,不管是布尔维什克还是孟什维克,都判以重邢。特别是二月革命中,孟什维克在广大士兵和工人的革命激情推动下,投入了反对专制政权的斗争。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孟什维克及时提出“建立工人代表苏维埃”,对二月革命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②。
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孟什维克反对工人代表苏维埃直接正式地掌握全部国家政权,主张建立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临时联合政府。经过孟什维克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的紧张活动,3月2日,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列宁深刻地指出孟什维克的行为“是小资产阶级动摇的表现,不敢相信工人,害怕同资本家决裂”③。4月、6月和7月三次危机事件,既充分暴露了临时政府反革命、反人民的本质,也表明孟什维克妥协政策的危害。七月事件之前,俄国的政治空气还是比较自由的。《一号命令》发布后,绝大多数士兵和中下级军官转到工兵代表苏维埃这边来了,临时政府只有在苏维埃容许它存在时才能生存④。所有政党能够合法地在群众中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组织自己的力量并扩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工人、士兵转向布尔什维克一边。另外,马尔托夫等人也不是完全支持孟什维克的政策,整个形势表明苏维埃可以和平地夺取全部政权。但是,孟什维克的多数领导人害怕这一举动会吓跑资产阶级,拒绝夺取政权。在6月举行的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孟什维克为临时政府在前线采取新的战争行动做辩解;在七月事件中,又直接反对革命群众的示威游行,并追随临时政府镇压布尔什维克,致使革命形势发生逆转。
(二)七月危机到科尔尼洛夫反革命叛乱(7月4日-8月25日),孟什维克由妥协退让变为追随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七月危机改变了革命和平发展的局面,成为国内形势变化的一个转折点。资产阶级一方面利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妥协退让政策,暗地里从事着破坏革命的活动;另一方面“同保皇派和黑帮勾结在一起,用威胁的手段吓唬小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⑤,企图摧毁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力量。在这个关键时刻,孟什维克屈从于临时政府的压力,借口“保卫革命成果”、“拯救国家”,以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把军队调进彼得格勒,制止革命群众要求苏维埃夺取政权的所谓“暴乱”、“破坏秩序的行为”⑥,把自己置身于革命群众的对立面,实际上成了临时政府的尾巴。
这种一边倒的政策加深了孟什维克党内的意见分歧。七月危机后,马尔托夫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会议上要求把政权掌握在工兵代表苏维埃手里以回击资产阶级的进攻⑦,而多数领导人持相反意见,在8月6日-12日孟什维克党的统一代表大会上,支持马尔托夫观点的人只占代表人数的13%,反对的人占代表人数的60%⑧。齐赫泽在莫斯科国务会议上对资产阶级说:苏维埃“未曾谋求政权,未曾为自己寻找垄断权,它已经准备支持能够保护国家和革命利益的一切政权”⑨,让临时政府放心。如果说二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苏维埃还能够基本上保证整个革命形势不至于倒转,那么此时,孟什维克人为地削弱苏维埃的力量,依附于临时政府,不仅于事于己无益,更重要的是为反革命叛乱的发生带来了便利。
(三)粉碎科尔尼洛夫叛乱到十月起义(8月26日-10月25日),孟什维克由一度左转到最后走上绝路。
科尔尼洛夫发动的反革命叛乱,目的是把俄国重新拖回到专制主义统治的深渊,所以叛乱的矛头直接指向一切民主组织⑩。大敌当前,孟什维克表示要同布尔什维克一道进行反对叛乱的斗争,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苏维埃迫使临时政府释放了七月事件中被捕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成立了有布尔什维克参加的“同反革命斗争的人民委员会”,对临时政府限制和取消苏维埃组织的倒退行为给予一定的抵制等(11)。这些措施有助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广大革命群众反对叛乱,列宁曾说布尔什维克党同孟什维克结成的联盟“战胜了反革命,……使反革命方面所发动的国内战争彻底破产”(12)。
粉碎叛乱后,再一次出现了苏维埃可以乘胜夺取全部政权的形势,而且与上次不同的是,大多数士兵和工人支持这样做,人心的向背以对临时政府的态度为转移。孟什维克认为,粉碎叛乱后仍然必须支持临时政府,这就使它失去了存在的最后一次机会。9月5日和9日,莫斯科和彼得格勒苏维埃里的布尔什维克代表第一次取得多数,标志着列宁的正确路线开始获得大多数革命群众的拥护。而孟什维克掌握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像临时政府一样,几乎悬在空中,……实际力量走向布尔什维克去了”(13)。1917年初,孟什维克曾是彼得格勒最大的政党,有一万名左右的党员,到10月份它实际上已不再存在,“党费已停止交纳,《工人报》的发行量灾难性地下降了。由于不足法定人数,最后一次全市性的会议也未举行……。集体和个别退党的事每天都有发生”(14)。可以说,孟什维克作为一个政党组织,这时已走向崩溃了。
二
列宁曾指出:“如果一个人从他自觉运用的一定原理出发犯了错误,那末不找出他犯错误的理论根源,就无法完全弄清他的任何错误”(15)。同样,要完全弄清孟什维克从二月革命到十月起义这段时间执行的政策的错误,也必须找出它的理论根源。
第一,教条式地对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由于俄国在20世纪初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于欧美其他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独特地结合在一起了,构成既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阶段,同时这两个阶段又是相互联系着,体现出革命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特点。如何来认识这一特点呢?总的来说,孟什维克采取了与布尔什维克相反的态度和方法。它不是立足于俄国的具体实际,从广度和深度上总结社会发展、革命斗争和现代科学思想的经验,不能正确总结和对待无产阶级的新鲜革命经验,特别是本国工人运动的经验,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运用和发展。具体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上,孟什维克不是把它提到特定的历史范围内来加以分析,而是机械地把两次革命从时间上割裂开来,认为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必须先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然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种“二次革命”论在1905年革命中就已表现出来(16),而在1917年革命中作为指导性思想,被进一步推广了。
二月革命爆发后,大部分孟什维克领导人认为俄国正经历着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不能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而只能扮演一个协助资产阶级去领导和完成这次革命的角色。孟什维克的主要领导人策烈铁里从流放地返回彼得格勒,在3月21日对工人发表了一篇讲话,认为“实现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的时机尚未到来,……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权力应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甚至要求工人和士兵把已经取得的革命权力“转让”给资产阶级(17)。同时,孟什维克坚决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认为“苏维埃是阶级的组织”,不代表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因而不是国家政权的代表。如果苏维埃单独夺取政权,“社会的其他部分──为首的是资产阶级,还有一部分农民──将与革命决裂,而无产阶级这支苏维埃政权的有生力量将会……陷于孤立”,“国家将会陷入内战之中”(18)。显然,孟什维克在政权问题上采取的政策在理论上出于“二次革命”论,这种“让工人流双倍的血── 一次是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另一次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9)的政策,不能不在实践中碰壁。
第二,错误地认识资产阶级和临时政府的性质及其作用。
在临时政府存在的八个月时间里,发生了四次大的危机,进行了四次大的改组。如果不是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妥协、支持,它是无法存在下去的。孟什维克有一套观点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即临时政府是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风暴中产生的,体现了全社会所有民主力量的利益,是自由、民主、革命的象征;组成该政府的资产阶级则是代表着进步和革命的民主派,他们同无产阶级一道领导了俄国的自由解放事业,不仅愿意而且能够继续同工人、士兵并肩保卫革命果实,承担俄国革命的重任;无产阶级只有“利用”资产阶级,才能“彻底战胜沙皇制度,在国内建立和巩固民主制度”(20)。普列汉诺夫说的很清楚:“既然我们还将经历一段较长的资本主义发展时期,那么我们应当记住,这个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无产阶级将起作用,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也将起作用。如果无产阶级不愿损害自己的利益,而资产阶级也不愿损害自己的利益,那么无论是无产阶级,也无论是资产阶级都应当bonefide(根据自愿)寻求一条经济和政治妥协的道路”(21)。这实际是从理论上为孟什维克的政策作了最好的注解。
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虽然也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有了比较发达的工业和财政资本主义,但总体上它还“被资本主义前的关系的层层密网缠绕着”(22),是一个带着封建残余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工业生产部门大部分还是手工操作,农奴制残余还普遍存在于乡村,这种经济结构使得俄国的资产阶级具有很大的依附性和保守性。尽管有少数的民族工商业资本家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他们的力量和影响十分有限,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而沙皇又把封建残余与金融垄断资本结合起来,形成专制政权的高压统治。所以,处在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俄国资产阶级不具有近代历史上的早期资产阶级所具有的革命性,它“不能实行彻底的民主主义”,也“不可避免地会大批转到反革命方面,转到专制制度方面去反对革命,反对人民”(23)。如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宪民主党首领米留可夫在二月革命前说,如果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他就反对这个胜利(24)。孟什维克不是没有看到这一点,它甚至想通过“工兵代表制实际上控制资产阶级”(25),但由于对资产阶级的基本估计是错误的,所以一点点正确的认识很快就泯没了,始终是支持资产阶级和临时政府的。
第三,支持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如何解决持续了三年的俄国所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是当时决定各政党是否获得人民群众支持及其支持程度和临时政府生存的一个关键问题。孟什维克在大战刚爆发时是反对战争的(26),但后来特别是二月革命胜利后,他们就转而支持进行这场战争。孟什维克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同它对临时政府性质的理解相联系的。他们认为临时政府进行战争的性质已不同于沙皇政府的参战,后者是为专制制度和协约国帝国主义利益而战;临时政府则是为了保卫民主革命的成果不受德国军国主义的侵害而战。任何单独停止战争的言行,都会导致革命民主派和军队的瓦解,导致德国的入侵和旧制度的复辟(27)。然而事实已表明,这种战争除了对少数大资本家有利外,只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孟什维克内部也有一些人认识到继续进行战争是没有出路的,主张停止战争。它的中央机关报《工人报》不时对俄国士兵同德国士兵在前线的“联络”表示同情和理解,其代表会议甚至决定要根据不割地不赔款的原则去争取和平(28)。虽然他们不同意把推翻临时政府作为和平解决战争问题的先决条件,但同坚持战争的“革命护国主义者”相比,多少还是向前走了一步。要解决战争问题,只能是通过推翻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来达到。这一点列宁已说的十分清楚(29)。孟什维克企图依靠临时政府一边继续进行战争,一边向各交战国发出和平倡议来结束战争,根本就不能实现。
三
人们研究俄国革命的这段历史,除了要分析孟什维克的错误理论和政策外,也必然提出为什么会产生孟什维克及其思潮的问题。这除了与俄国革命本身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和它所要完成的极为复杂、艰巨的任务有关系外,还有一些客观上的原因。
(一)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影响。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和马尔托夫在建党的组织原则等问题上发生分歧,最后党内分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这种党内的意见分歧不只是表明个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同,实际也反映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开始影响俄国社会民主党。当时,第二国际的主要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的正宗自居,具有很大的势力和影响。而俄国社会民主党还处在幼年时期,在它的成长过程中,不能不受到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影响。当考茨基得知列宁和马尔托夫的分歧后,对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支持者说:“假如我参加你们的代表大会并要在马尔托夫和列宁之间做抉择的话,那么,根据我们在德国的全部活动经验,我会坚决拥护马尔托夫的。”马尔托夫也利用“权威们──考茨基、罗莎·卢森堡和帕尔乌斯去反对列宁”(30)。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巧合,一些后来成为孟什维克重要领导人的社会民主党人此时已开始把第二国际各主要社会民主党视为俄国社会民主党的楷模加以效法,他们“赞赏西方社会主义政党……宽容自己队伍里形形色色不同观点的做法”(31)。随着俄国革命的向前发展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泛滥,这些俄国社会民主党人也演变为孟什维克,并且形成了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原则特征相同的错误理论(32)。
(二)俄国社会民主党内的一些重要领导人由于长期远离工人运动,没有从复杂多变的革命发展过程中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当时许多具有自由民主思想、反抗沙皇专制统治的知识分子,一方面继承了历史上民粹主义者的英勇献身精神,另一方面受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影响,逐渐走上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后来都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党的重要领导人。在沙皇政权的残酷迫害下,他们不是受到监禁和流放,就是被迫长期流亡国外,如普列汉诺夫自1880年流亡西方,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后才回国,前后达37年。这种特殊的经历既使得他们具有广泛的国际联系,熟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形式和理论,有利于研究、总结和借鉴各国无产阶级斗争经验,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个相似的弱点,即较少亲自参加国内革命实践,缺乏对本国革命运动发展的深入了解和适应,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俄国革命的特点。他们中间虽然不乏有敏锐的政治头脑的人,但又不同程度地脱离了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阶级关系的实际,习惯于从西方工人运动的角度来看待俄国的革命,因此往往得出不切实际的结论。
(三)数量庞大的小资产阶级是孟什维克产生的阶级基础。俄国是欧洲小资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国家,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把大批小资产阶级分子卷到革命队伍中来了,其中很大数量是小生产者和小业主。他们在政治上具有很大的动摇性,既痛恨专制统治的削剥压榨,想通过革命来保护自己的财产,但又不希望革命进一步发展,以免影响到他们作为小资产者的那份经济利益。因此,俄国的小资产阶级不仅有跟无产阶级一起参加革命的可能性,也有倒向资产阶级一边的可能性。这个动摇不定的小资产阶级为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提供了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在1905年革命中,列宁就指出孟什维克执行的政策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的政策(33)。大战期间,由于近40%的产业工人被征调到前线,代替他们的是一些小私有者、手工业者和小业主。因此,在二月革命后十月起义前的一段时间里,小资产阶级“非但在数量上,并且在思想上也压倒觉悟的无产阶级,就是说,用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熏染了和笼罩了很广大的工人阶级”(34),这就为孟什维克采取错误的政策提供了方便。反过来,孟什维克对临时政府的妥协、退让也正反映了俄国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动摇性(35)。
(四)布尔什维克的某些失误给孟什维克以可乘之隙。二月革命后,俄国这艘革命的航船向何处去,牵动着每一个真诚地期望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革命者的心。但是革命发展的曲折过程使得一些革命者也犯了错误。列宁的《四月提纲》发表后,一些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对提纲中要求把民主革命立即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不理解、不接受,“提纲在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和《真理报》编辑部中间都引起了一些分歧”(36),正像高尔基说的那样:“1917年我是错了,真诚地害怕无产阶级专政会把唯一真正的革命力量、有政治教养的工人布尔什维克导向分裂和毁灭,害怕他们的灭亡会使社会革命思想长期黯然无光。大家知道,当时在这方面犯错误的不只我一人,而且还有许多布尔什维克”(37)。当然,这些布尔什维克所犯的错误是难免的。而且这些真诚的革命者和布尔什维克的错误不同于孟什维克,他们一旦通过事实认识到自己是错误的,就转到列宁的正确路线上来了。但是在斗争的关键时刻,这些错误毕竟给了孟什维克可乘之隙,使得孟什维克的政策能在一段时间里蒙蔽大部分的工人和士兵,并把持了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大权。这就不能不使革命遇到更多困难和阻力,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总的来说,正确透彻地分析和总结孟什维克产生直到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将对我们大有裨益,最重要的一点是告诉我们,在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正确地加以运用和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30卷,第244页。
②参见普罗斯维契斯基《两次革命之间(1907-1916)》,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康托罗维奇《二月革命纪事》,莫斯科,1923年版。
③(35)《列宁全集》,第24卷,第417、417页。
④《苏俄史》,第89页,新泽西,1979年版;《苏联历史论文选辑》,第2辑,第231页,三联,1964年版。
⑤《列宁全集》,第25卷,第175页。
⑥⑦(14)(16)(17)(19)(25)(31)〔美〕阿·阿谢尔《俄国革命中的孟什维克》,康奈尔大学,1975年版,第29、101-102、30、56-58、93、43、93、12页。
⑧〔美〕芝加哥大学《孟什维克主义史》,第390页,1974年版第390页。
⑨(13)参见〔苏〕哥利科夫《伟大十月社会主义史纲》,莫斯科,1959年版,第200-202、203页,。
⑩参见《科尔尼洛夫叛乱及其被粉碎》,列宁格勒,1965年版,第65页,《鲁柯姆斯基将军回忆录》,柏林1922年版,第228页。
(11)参见《苏联历史论文选辑》,第二辑,第267页。
(12)《列宁全集》,第26卷,第19页。
(15)《列宁全集》,第4卷,第449页。
(18)参见〔法〕安魏勒《俄国的苏维埃》,巴黎·加利马尔出版社,1972年版,第174页;《俄国革命中的孟什维克》,第99页。
(20)参见《俄国革命中的孟什维克》,文件16、21;切尔缅斯基《俄国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莫斯科1959年版,第149页。
(21)(28)〔苏〕普列汉诺夫《在祖国的一年》三联,1980年版,第327、60、103页。
(22)《列宁选集》,第2卷,第801页。
(23)(33)《列宁选集》,第1卷,第542,588、566页。
(24):孙成木:《十月革命史》,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8页。
(28)《俄国革命中的孟什维克》,第78-79页。
(29)(36)《列宁选集》,第3卷,第13-14、23页。
(30)〔苏〕阿夫托尔汉诺夫,《苏共野史》,上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32)参见《列宁选集》,第1卷,第492页。
(34)《列宁文选》,第2卷,第31页。
收稿日期:1994年12月20日
标签:孟什维克论文; 苏维埃论文; 十月革命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俄国沙皇论文; 二月革命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列宁全集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小资产阶级论文; 列宁选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