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文明的法律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法律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分析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从政治意义上讲,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以“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首次写入执政纲领当中,也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内容,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单独列出,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引起理论界对于生态文明内涵解读的讨论,从理论上分析,对于生态文明的解读主要是对文明形态和理论维度的理解。当下对于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分野,一种是从文明的纵向发展形态上分析,将生态文明定义为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的一种文明形态;一种是从文明的横向构成进行解读,将生态文明看作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文明的整体。从生态理论维度的角度,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维度,把人类社会系统看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探讨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种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维度,主要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理解的。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唯物史观的理论视域中完成的,马克思唯物史观是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自身的双重生成的辩证运动中建构起来的[1]25-28。
1.生态文明的形态
生态文明承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生态文明倡导现代人类社会要将自然纳入道德共同体内,体现出人类社会对自然的关怀。把自然中的所有生物纳入到人类道德的视野,把有道德地对待自然作为人的基本责任。生态文明不仅存在于人的本质之内,也必然呈现于外在环境之中,它通过有道德地对待自然万物而给自然环境打上文明的烙印,自然界成为一个表现人的文明的自然载体。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人对自然同样有道德约束,做到人与自然的道德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相统一的过程,生态文明作为对人的文明和对自然的文明的统一,对人的道德和对自然的道德的统一,是文明的真实形态的表现[3]1-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这种关系与其它同类生物物种之间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之间的关系有着文明约束,就是道德。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两大关系,构成了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维度和文明发展的基本向度。而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在近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本质的割裂,人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人类这种傲慢的态度,破坏了二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导致自然界逐渐开始主宰人类。生态文明引导人类重新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消除傲慢态度,弥合人与自然之间的裂缝,才是生态文明所应有的形态。
2.生态文明的维度
生态文明的理论维度,不同于数学的维度概念,生态文明的理论维度是一种视角、一种判断、一种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生态文明的理念维度,首先是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中,就有生态文明的含义。其次,生态文明的理念维度,取决于人类的思维方式、人文取向以及人类的价值取向和对绿色生态意识的觉醒意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维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在发展方向上,生态文明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当中,对于是环境优先还是经济优先之间作出选择,在两者之间选择环境优先,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义。
第二,在价值取向上,生态文明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下人类对过度向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人类的反思和警醒。如何与自然相处,成为考量当代人类智慧的现实问题。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尊重自然,重新认识自然,对于资源、环境价值进行重新估量,改变过去以破坏生态环境来谋求幸福的生活方式,禁止任意开采,随意挥霍自然资源的行为。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庇护人类社会发展的能量大厦,当人类认识到自然资源带给我们的真正价值时,生态文明所引导的价值取向就产生了作用。生态文明引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承认自然的价值的同时,并不压制人的合理需求,不压抑人类的发展,而是更好地引导人类社会由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我们身处传统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变革时期,这也赋予我们这一代人更多的历史责任。
第三,生态文明要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在传统的观念上,自然资源是为人所用,无偿地向人类提供资源,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20世纪,我国很多地方的标语就是“人定胜天”,这种现象,就是欲征服自然的一种表现。日本号称可以防百年一遇的防波堤被来临的海啸轻轻漫过,这种现象证明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更表现出人类的无知。生态文明要求人类不能再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在自然面前,也不能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者傲视其它生态系统。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在于人类与自然之间长期的紧张关系,这种关系也把人类带入了发展的困境。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求人类需要克制自身的欲望,《多少算够》这本由艾伦·西恩·杜宁著作的小说,详细论证了人类所追求的幸福,只能依靠改变现在的消费观念才能实现,人类的幸福不可能由更多的小汽车、更多的空调、更多的冷冻速食食品构成。其次是人类在承认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承认自然的权利,尊重自然的发展,也是自然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同情弱者在人类社会被视为一种美德,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环,我们对其他生物也应当持有这种道德心态。生态文明在要求人类控制自身贪欲的同时,也要扩大对自然所应承担的义务。
第四,生态文明要求把自然纳入到人类的道德共同体内。传统的道德标准并没有把自然纳入到人的道德对象。黑人享有与白人共同的权利,是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斗争才换来的,对于有色人种的歧视,至今仍没有消除。同类之间要求道德统一,尚需长久的斗争,把自然纳入到人类的道德共同体内,同样需要人类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各种规范制度的约束和激励,这其中包括生态化的法律制度。人类应当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名成员,一名负有特殊道德使命的成员,用生态化的道德来约束自己对自然的各种盲目行为,减轻对自然的盲目破坏和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就实现了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是以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为目标[4]61-63。生态文明的维度基础,就是要求人类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进行重新审视,普及生态文化,培养生态意识,使得生态文明成为公众文化意识的基础,促导生态道德成为普通的民间道德,并时刻约束人类在生态文明的规范内行为,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二)生态文明的意义
构建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治党的理念高度,缘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及社会长远发展,甚至全人类发展命运的政治高度,其意义深远。
1.生态文明源于人类对生态危机的深层次反思,同时又表现为摆脱生态困境、寻求解决出路所进行的一种文明探索活动。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因认识不同,导致各种理论产生,如丹尼斯·米都斯等的著作《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给世界的报告》一书,对大工业带来的生态危害,从5个基本变量即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污染为基础构建的数学模型推算,得出了当发展达到某一峰值后,发展发生全面衰退的不可逆的运算结果,运算以1900年至1970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以此结果向世界发出警告,再以毫无节制地消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传统工业方式发展下去,地球整个生态系统将因不堪重负而崩溃,在作出警告的同时,提出了人类社会应该走均衡发展之路的对策。这篇报告也引起了一些国家政府中的开明人士的注意,对整个人类社会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国际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环境保护也是几十年来在国际合作中争议最多的话题,自1972年6月5日至1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开始,标志着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国际合作进人实质性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被称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歌本哈根会议,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合作进展,2011年11月在南非德班召开的世界气候会议,不但没能完成《巴厘路线图》的谈判,会后加拿大宣布退出本来美国就没有签字的《京都议定书》,导致在环境保护方面国际合作的全面倒退。这种现状的产生,其根源在于当下因工业发展带来的利益之争。
在国内,环保事件接连不断,2013年春节前在华北地区开始延续的大面积雾霾现象、地下水水质的不达标①,数不胜数的生态污染与环境破坏事件,都成为学者的素材。国内作者田松在其著作《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吗》中提出,地球不仅能源有限、资源有限,地球容纳垃圾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的新书《中国生态危机》,给读者展现的都是中国环境及生态破坏的血淋淋的惨痛事实。国土资源部公开承认每年有1200吨粮食受到重金属污染②,环保部对此污染现状,以污染数据秘密为由拒绝公开③。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恢复和减轻生态污染和侵害有着重要意义。生态文明以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社会)的生态矛盾、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社会)之间的生态和谐为核心,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的思维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为精神支持,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变为手段,以相应的社会调控机制为制度保障。
2.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复合性概念,内容丰富,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同时包含制度性的内容。第一,物质性的内容包括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进行的生产方式、经济运行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造及其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可以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建设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与生态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部分项目取得了明显效果。已建成的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低碳试点城市、天然林保护、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等生态环保工程,有效地保护了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5]。国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遵循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三R”原则,并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实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政策。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做好对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所有这些方式,都是生态文明中物质性的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实质上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精神性的内容主要是人类部分精神文化成果与生态文明相融合,如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化等。追溯生态文明的本源,其始终是中华民族发扬的文明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不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佛教的众生平等,都是以尊重自然的伦理精神为主导,引导人类内心对自然的认可关爱和善待的意识观念。“采纳尊重自然的态度不能由那种表明它是基于一种更为基本的道德承诺来证明,尊重自然的态度本身就是人们要承担的最基本的道德承诺”[6]55-56。对于生态文明的精神内容,除生态伦理的基础外,文化对于生态的影响也有着显著作用。印度学者萨拉·萨卡说:“许多生态学家相信,我们的问题根源在于我们的文化。”[7]339文化和生态问题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美国学者卡普拉和斯普雷纳克把当前的文化状况表述得很清楚:“人们在一个成熟的工业社会中,精神和生命正濒临崩溃和毁灭的边缘”[8]329。这表明,“人们绝不会把自在的生态失衡现象称为‘生态危机’,而只是将人为的生态失衡现象称为‘生态危机’”[9]60。生态危机说到底是人的问题。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一般学者都是从价值观角度去体认和分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的,并由此把当今的生态危机理解为文化危机。《启蒙之后》一书的作者通过把生态危机理解为启蒙所塑造的西方近现代文化畸形发展的结果,揭示出现代人的文化价值观如何影响和造成生态问题[10]111-112。生态文明是改变现代文化危机,引导生态文化发展的向导。第三,生态文明的制度性内容包括为有效调控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的生态关系而建立起来的重要制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二、构建生态文明的法律路径
生态文明的建设,主要是生态制度的建设,当一种意识经过制度的约束、规范和提升,就会向人的意识自觉维度靠拢,当生态文明的意识在公民的思维中形成定式,生态文明的建设就会趋于成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正在从生态文明的内在体现向生态文明的本质、形态的整体转变。法律生态化的进程,也将由学术讨论转向实质立法,学术界讨论了十几年的法律生态化,亦将正式进入生态立法的轨道。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作为治国、治党的理念,在党的十七大中就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一种追求目标。把生态文明提到一种纲领性建设的高度,要保证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必须用制度来约束,规范实现生态文明的整个过程。
对于相关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在我国规范的法律、法规的条文中多有体现,早在1999年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环发[1999]247号)》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都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地方相关的条例文件中,也有很多体现,《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1999年7月30日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在现行相关法律规范中对生态文明做了明确规定。其他相关文件中,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规范要求。包括刚刚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也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起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目标,这必然会影响中国生态立法的进程。
(二)生态文明的法治理念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专章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生态环境危机感认识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中国数千万党员的明确任务;生态文明,将会影响我国多数人的意识[11]63-72。建设美丽中国,意识的改变最重要,当多数人产生生态危机感,自觉为生态文明建设付出努力来应对危机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也就基本形成。早在1993年,有学者就提出了“现代文明发展的生态化趋势见诸于法,便是环境立法的日臻完善和广大公众环境法观念的日益强化。环境法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从零散的夹杂在其它法律中的环境保护条文,到侧重某一方面的单行环境保护法规,再到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法律部门,这就是环境法的发展过程”[12]43-47。之后,相继有学者对于法律生态化做了系统的论证。生态法的发展基于生态本位,生态本位主义的法律观是生态法的法哲学基础。所谓生态本位的法律观是指承认自然界及其生物具有内在价值,承认地球上的生物享有生存和存在的权利,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法律观念[13]95-107。生态本位法律观与传统法律观不同,有学者认为,生态法律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自然本身也是享有权利的,具有自身的价值。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纳斯就主张,所有生物都拥有生存权。其次,生态本位法律观主张,人类应当善待自然,顺应自然,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来均衡人类利益与生态利益。再次,这种法律观认为,人不是作为个体存在的单个的人,也非作为社会的群体的人,而是作为与自然、非人类存在物相对应的抽象意义上的人类共同体。因此,生态本位法律观要求,解决当今生态危机需要全体人类的共同努力,不仅要突破国家与地区的界限,而且还要突破代际之间的界限。
三、生态文明发展的法律保障
生态文明从整个生态的高度来阐释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化和非线性的方法,解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对人与自然的重要意义;用竞争与和谐的思想,说明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主要作用形式——人类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与自然相互竞争的表现,也是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处的根本途径。生态文明不仅是对自然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更体现为一种属人的特性和价值关怀。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种辨证自然观和文化自然观,它既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发展,也是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及其对人类自然观变革的重要成果[14]。对于生态文明的发展,应当符合自然规律要求,又能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依法构筑生态文明建设载体
任何理念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必须有坚实的基础,也就是适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生态环境,就是生态文明的载体,依法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在构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除了传统的内容外,应当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赋予新时代的内容。
(二)依法用能
在十八大报告中把节约资源看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其原因就在于资源的有限性。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受宇宙飞船的启发,认为地球就像是一艘在宇宙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人们不合理地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这艘“飞船”就会因耗尽自身的有限资源而走向毁灭。人类如果不想让地球的资源耗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不断重复利用其有限的资源[13]101-107,保持内部良好的环境,人类才可能延长这个系统的运转寿命,并在其中生存下去。对于生态文明形式下的能源消耗,则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动力,是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反应和有效尝试。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协调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之间关系的新型发展模式,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
(三)恢复生态系统
恢复生态系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方式,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必须是在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范围内[15]。在生活方式上,生态文明倡导人们追求的不应是过度消费和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生态环境的生活。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克服异化消费,使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
但是,过去的传统发展过程已经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有些影响甚或是无法恢复的。但是,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只有在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才会逐渐形成,二者是一种唯物的辩证关系,相辅相成,只有在生态系统的功能基本恢复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才会逐步实现。
(四)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完善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同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以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其中,生态补偿制度已经形成系统的理念,在相关法律规定中有所体现。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其他相关制度的完善,应当加快建设步伐。具体如节能奖励制度的实施,加快推动河北省内国家万家企业名单中企业的节能改造,促进“碳金融”制度的实施,推动河北省内碳交易试点工作,督促公民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注释:
①参见环保部、国土部、住建部和水利部四部门于2013年4月26日联合发布《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②参见网易新闻:“中国农田重金属污染严重每年污染1200万吨粮食”,http://discover.news.163.com/11/0222/09/6TG5D5K5000125LI.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4月8日)
③参见经济网:“环保部:‘土壤污染数据属秘密’合法”,http://www.ceweekly.cn/html/Article/2013050962883728129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4月8日)。
标签: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危机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文化论文; 法律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