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合并潮”会否在香港重演?_银行论文

银行的“合并潮”会否在香港重演?_银行论文

银行“兼并潮”会在香港重演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在论文,香港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90年代,日、美银行体系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日本银行以资产雄厚、实力强大而闻名于世,当今世界首20强银行中前10家就为日本所囊括:排列在首位的日本樱花银行资产总值高达5,206亿美元,第二、第三位则分别为日本住友银行及第一劝业银行。而美国银行则以极其分散、各行其是而著称于世,如今,美国大小银行一共不下1万多家。 但另一方面,这些叱咤风云、称雄世界的美、日银行却不断地发生了大规模的兼并风潮。

以美国为例,仅从1995年起,就展开了5 宗最大规模的银行兼并战,它们分别是第一芝加哥及WBO Bancorp、 第一联合银行和第一忠诚银行、 美华银行和大通银行、 美国国民银行和南方银行、 美国UJB 和Summit银行的兼并。而在日本,仅东京就有29家信用公司被兼并,其中的24家合并为3家,另5家并为3家; 日本的超级银行的兼并则更令人注目,如日本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BTM)合并后,总资本额高达7, 500亿美元,因而将居世界超级银行的首位。兼并风潮正席卷美国、日本,并大有迅速在亚太地区蔓延之势。究竟什么原因促使兼并风潮愈演愈烈呢?它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特别对香港银行体系又有什么影响?香港银行体系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兼并风潮?这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 过度融资房地产,日本银行吞苦果

近20多年来,日本银行业凭借蓬勃的日本经济和相对安定的环境不断壮大,已成为国际金融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阿哥”,利润额随之直线上升。据纽约时报估计,1995年日本21家银行的利润将超过230 亿美元。正由于丰厚的利润使日本银行忘乎所以,导致银行盲目地融资物业和投资于股市,从而迅速地推高房地产价格和股价。到了1989年,东京地价已高居世界榜首,至1991年,日本股市总值为2000多万亿日元,几乎为当年日本GDP的5倍。在这段地价、股价飚升的时期,银行对房地产融资越多利润就越丰厚,而到了物业价格狂泻时,银行便无可避免地要承担坏帐风险。在1993年,东京地价比1992年下跌了18%,1994年又比1993年跌去了13%,随着日本房地产价格与日本泡沫经济一起破灭,日本银行将面临4,000亿美元的坏帐,具有83年历史的兵库银行因坏帐过多而首先遭到清盘,而居日本400 家信用公司之首的木津则遭到大量的挤提。当发生金融危机时,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存款保险制度又不足以应付银行倒闭,日本存款保险公司总资产只有8,700亿日元,仅应付宇宙信用公司的挤提就花掉了1,000亿日元,而应付兵库银行和木津信用公司危机所耗费的金融更高达8,000亿日元。随着日本更多中、小银行因坏帐拖累而倒闭,日本存款公司根本无济于事。因此,日本政府将动用公款,增加对存款保险公司的注资,央行也将对银行进行贷款,甚至购入银行股权,以便及时拯救越来越多的倒闭银行, 日本已计划在今后3年推出20万亿日元债券,以支持陷于困境的日本银行。日本银行的多米诺米效应将严重冲击日本金融体系,更给日本经济造成了震荡。受此冲击,日本不得已计划在下一个财政年度削减2万亿元日元的税收, 为让病入膏肓的日本银行度过难关,在今年9月上旬,日本已将贴现率由1%下调至0.5%。有鉴于此, 国际标准普尔一律调低日本银行的信用评级,同时国际穆迪(Mood)给日本10家银行的财政评级的得分也最低,仅为E级或E[,+]级。 日本这些金融机构的债券也被视为高风险的垃圾债券……。

日本问题银行实在太多,单靠日本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给予资助只是“杯水车薪”,而在日经指数长期低速的市道下,银行想抛售股票,增加收益,也不可能弥补呆帐。因此让日本中小型银行及小型储蓄信用公司进行兼并方为可行之道,从长远看,日本银行只有进行兼并、重组,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 追求规模优势,美国银行吞并战犹酣

与日本银行因盲目融资而被迫兼并不同,美国银行大规模的吞并则与银行传统业务日益式微有极大的关系。以往银行的传统业务已受到挑战,因而使银行经营难度加大,盈利大为逊色,为摆脱传统业务的困扰,转向外汇、证券和私人银行、经营信用卡等业务,这就要求银行具备规模优势,在此基础上,才能抑制成本、裁减员工,实现规模经济。以美国金融史上最大的一宗银行吞并案为例,1995年7 月汉华银行和大通银行合并后,总资产为2,97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原来最大的万国宝通银行(总资产2570亿美元),并跃居世界最大20强银行之列。经过兼并,重叠部分减少了,运作成本下降,人员也得到精减,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尤其在融资方面可以做到相辅相成,占有更大的市场。可以预见,那些中、小银行如不积极加入收购、兼并行列,则将失去原有的优势。因此,为追求规模优势,美国银行在90年代展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兼并战,这股兼并风潮对亚太的地区、国家将会产生多大影响,目前还言这过早,但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所造成的影响及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 “兼并潮”会在香港重演吗?

从以上分析看,日本政府监管不足,任由日本银行盲目扩大在房地产业的融资是导致银行兼并的重要原因,而美国银行则是出于增加规模经济,实施业务多元化的考虑而进行大规模兼并的。香港是否会重演银行兼并风潮就待仔细分析香港的金融管理力度与银行依赖房地产业的程度之间的关系和探讨香港银行业经营环境究竟出现了什么变化等因素及影响。

1.银行业过于依赖房地产使监管进退维谷

香港银行业对住宅楼宇的按揭贷款占总贷款的30%至40%,因此这部分收益对银行盈利至关重要。面对香港地产业的萎缩使银行按揭收入不断下降的现状,香港银行界强烈要求金融管理局放宽按揭成数,由70%放宽至75%,而金融管理局却认为目前香港楼市还未完全降到最低点(估计还可下跌5%至10%),不宜放宽按揭利率。 若考虑到香港经济不景气,港人收入下降,楼价有可能下跌至按揭贷款以下的实际,金融管理局为确保香港银行的健康运行,暂时维持70%的按揭成数是可取的。但在不违反70%按揭成数的规定下,银行要增加按揭业务的收入还是另有他法。例如,在今年8月, 香港汇丰银行率先决定削减按揭贷款利率1/4厘。对此,金融管理局也无能为力, 但是汇丰银行的做法显然对香港中、小银行造成很大的冲击,中、小银行只能亦步亦趋,跟随汇丰银行削减利率,因而增加了银行资金成本,危害到中、小银行的健康运行。除降低贷款利率外,恒生银行也已推出过渡期按揭贷款及加按揭循环贷款等优惠贷款,其它银行也相应提供了利率优惠业务,这些做法虽然冲破了70%按揭成数的规定,扩大了对房地产的融资,却无可避免地增大了坏帐风险。

而香港银行业迟迟未能公开内部储备也多少反映了这一问题。本来公开内部储备是按国际惯例办事的一种做法,也有助于金融管理局对银行的监管,金融管理局已就此达成共识。但考虑到香港经济增长放缓的实际情况,银行业普遍担心如内部储备等敏感材料一旦公布,对中、小银行可能构成极大的冲击,并危及香港整体银行的稳定运行,因此金融管理局也只能将此议案顺延至1996年才考虑实施与否。不公开内部储备,既不利于监管,也无助于及时发现银行内部问题,从而增加了银行的潜在风险。

2.撤消利率限制,银行竞争日趋激烈

自港府撤消存款利率限制以来,香港银行业的资金成本不断上涨。目前是否放宽24小时通知存款利率已成为银行业关注的重点。如果再进一步放宽利率限制,大部分活期及储蓄存款将转向定期存款,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将更加恶化。因此,香港汇丰及恒生银行均表示放宽利率协议进程必须审慎对待,主张愈慢愈好,中银港澳管理处也表示不赞成放宽利率协议至24小时通知存款,以致加重银行负担。但不管怎样,放宽利率限制只是时间问题,届时,香港银行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香港银行除面对利率放宽的压力外,还须面对金融开放体系所带来的冲击。如近期在香港的日资银行为应付国内的挤兑风潮,大量在香港同业市场借入资金,使同业隔夜钱息率一度上升10%左右。这对香港中、小银行的打击尤其大。由此可见,经营借贷业务的香港银行的资金成本将更高,风险也明显增加。

3.拓展多元化业务,扩大规模在所难免

随着香港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香港“金融中介”则在明显减弱:客户已不再热衷于在银行存钱而是更多地把储蓄投放到互相基金等新产品上面去;公司、企业很容易从股市、债市上直接筹资,房地产公司可自行对置业者进行融资……结果,银行净利息收入呈逐步下降趋势。据估计,香港金融机构的净利息收入增长率已从1990年的31.7%下降至1992年的16%。香港银行为适应这种变化,正在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虽然至今这类收入只占总收入的30 %, 但却呈迅速增长之势, 已由1991年的11.6%上升至1993年的23%。中国内地适度从紧政策不变,也为间接融资提供了机会,香港新机场工程和大型基建融资贷款的进一步扩大,更给香港拓展非利息收入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但这些大型融资也只有香港汇丰、恒生等银行才能承担,一些小银行则很难从中获利。从这方面看,兼并也有其客观必然性。

香港银行融资房地产过多,利率协议的取消,经营环境进一步变差,金融监管处于两难境地等问题都为引发银行兼并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而出于拓展多元化业务需要扩大银行规模则对银行的兼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如监管不当,银行坏帐过多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极有可能触发香港银行兼并潮。

进入90年代,香港曾发生多起银行兼并案,特别是在1992年至1993年,更有多起银行间的收购和兼并活动。如香港新大新收入恒生属下的承安银行,华润公司两度入股华人银行成为最大的股东,东亚银行收购联合银行及国浩成功收购海讬银行。通过收购、兼并,这些银行业务更加集中,规模更加扩大,成本也有所下降,有利于拓宽银行业务及吸引客户,提高盈利。这一类的兼并收购显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由于因过度融资地产、经营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兼并则可能对香港经济、金融体系造成极大的冲击,直接危害到香港经济的繁荣稳定和主权的平稳交接、顺利过渡。因此,为确保香港金融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香港金融管理局极有必要同中方有关方面积极配合,广泛咨询香港银行界意见,加强监管力度,为香港中、小银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尽量避免因银行业坏帐过多等问题对香港金融体系和香港经济所造成的震荡,保持香港金融业的平稳发展。

标签:;  ;  ;  ;  ;  ;  

银行的“合并潮”会否在香港重演?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