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与反通货膨胀的目标——兼论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经济发展论文,目标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
要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问题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我们首先必须明确把握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这一部分从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及其衡量指标展开论述。
(一)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关于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不论是在西方学者中,还是在前苏联、东欧经济学家中,或是在我国经济学家中,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总的说来,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货币观”与“物价观”。持“货币观”者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过量发行所造成的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中所客观需要的货币量,也即货币膨胀,相应地,以货币供应量变动来表示通货膨胀。持“物价观”者则认为,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也即物价膨胀,相应地,以物价总水平变动来表示通货膨胀。笔者认为,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即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中所客观需要的货币量,它以物价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这么说,货币多发与物价上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货币多发是因,物价上涨是果,因而上述关于通货膨胀基本概念的两种不同观点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当然,在特定情况下,如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或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某一特殊时期,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对物价采取比较严格的管制措施,货币多发,通货膨胀并不一定都以物价水平公开地上涨的形式表现出来。不过,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会或极少采取比较严格的物价管制措施,货币多发,通货膨胀大多以物价水平公开地上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由于测量货币膨胀较为困难,物价指数则可较为及时和较为准确地得到,所以依据测量的方便,从物价上涨的角度来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更为简便易行。再就货币多发与物价上涨之间的因果联系来看,货币多发可以看作是形成通货膨胀之直接原因的外生变量,但正如后面关于通货膨胀产生原因的论述所表明的,货币多发也可以看作是与通货膨胀有关的各种实际因素之变化结果的内生变量。由此看来,这中间存在着双重性的因果联系,即使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来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也必须结合各种实际因素的变化引致货币多发来一并加以把握。
在明确了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不难确定其衡量指标。无疑,既然我们把通货膨胀看作是与物价上涨有关的经济现象,各种物价指数就构成了通货膨胀的重要衡量指标。问题是,物价指数有很多种,如西方国家的主要物价指数就有消费者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等三种。我国目前所公布的主要物价指数则有零售物价总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集市贸易消费品价格指数、工业品价格指数等五种,应当以哪一种物价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的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呢?在西方国家,从物价指数的可得性和所涵盖范围的广泛性等综合考虑,一般以消费者物价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的最主要的衡量指标。在我国,目前一般是以零售物价总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的最主要的衡量指标,该指数具有较为及时和较为准确地反映通货膨胀的特点,当然其反映面相对比较窄。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西方国家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将等同于通货膨胀率,而我国的零售物价总指数也将等同于通货膨胀率。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
发展中国家在其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而与之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特定社会经济背景又决定了其难免会出现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独特的通货膨胀。具体分析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由于谋求经济发展的迫切愿望以及客观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其以下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通货膨胀率趋于上升。由表一可知,1965—1-973年间,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10%,而1974—1982年间上升为26%,1983—1987年间则进一步上升到51%。再就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国家数来看,在上述三个时期,通货膨胀率超过20%的国家数分别为4、15和27,通货膨胀率超过30%的国家数分别为2、9和17, 通货膨胀率超过100%的国家数分别为0、1和7。第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从表一可以看到,在上述三个时期,发达国家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分别为5%、9%和4%,远低于发展中国家。 综合以上两个特征,我们可以这么说,战后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实际上已经经常化了,这可以看作是发展中国家在其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相伴而生的一个重要问题。
表一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通货膨胀率(%)
国家类别1965-1973年1974-1982年1983-1987年
发展中国家
10 2651
超过20%的国家数 4 15 27
超过30%的国家数 2 9 17
超过100%的国家数 0 1 7
发达国家 5 9 4
资料来源:邓力平著《当代西方膨胀理论》,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版。
那么,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又如何呢?1978年以来,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步伐,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也多次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1979—1994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达7.3%。这16年间, 我国出现过四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80年,通货膨胀率为6%, 第二次开始于1985年,1985—1987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8.8%、6.0%和7.3%;第三次发生于1988年和1989年,这两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8.5%和17.8%;第四次从1992年开始,1992年的通货膨胀率为5.0%,1-993年上升到13.2%,1994年则进一步上升到21.7%。
二、发展中国家防治通货膨胀的意义与目标
正如前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多面临着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为避免通货膨胀所造成的种种危害,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防治通货膨胀。但从有效实现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出发,发展中国家又必须确立合适的反通货膨胀目标。
(一)从通货膨胀的危害看发展中国家防治通货膨胀的重要意义
关于通货膨胀的利弊得失,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其理论依据主要在于:第一,通过通货膨胀可实行强制储蓄,即实施所谓的通货膨胀税;第二,通货膨胀具有一种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效应,这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储蓄率;第三,在通货膨胀中,如果工资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利润率会相应提高。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投资,带动经济增长。〔1〕而有的经济学家则认为,通货膨胀存在许多弊端,不利于经济发展。具体说来,通货膨胀加重了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不仅会使人们倾向于多消费而少储蓄,并且会改变人们的投资行为,诱使人们追求那些随通货膨胀提高价格的资产,而不是追求生产性资产,这些无疑将阻碍经济增长。同时,所谓通过通货膨胀税实施强制储蓄往往会导致公众的普遍不满,在通货膨胀中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也将造成社会不安全,而在发生通货膨胀时工资增长率常常不得不高于物价上涨率,尤其是难免导致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货膨胀。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持续的通货膨胀对社会心理是一种打击,会致使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定。笔者认为,实际上,即使说通货膨胀有利有弊的话,其十分脆弱的利往往不足以抵销巨大的弊。在发展中国家,从总的情况来看,通货膨胀是极其有害的,正因为通货膨胀有着深重的危害,在发展中国家,积极寻求防治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通货膨胀的防治,将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并保证社会安定,求得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这些年所出现的通货膨胀尤其是80年代后期以来所发生的两次严重通货膨胀,也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通货膨胀中,我国的经济环境缺乏稳定性,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1988年的通货膨胀实际上导致了我国的社会动荡,以至于不得不转入对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进行治理整顿。最近一次的通货膨胀特别是1994年物价上涨率高达21.7%的通货膨胀,也已构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我国必须把防治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对于深化改革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中国家的反通货膨胀目标
发展中国家必须有效防治通货膨胀,但什么是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反通货膨胀目标呢?这应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科学地加以确立。
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固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因而应当积极采取反通货膨胀措施。可是,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非常紧迫的经济增长任务,经济增长与防治通货膨胀之间的关联关系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只能确立独特的反通货膨胀目标。
那么,经济增长与防治通货膨胀之间的关联关系又如何呢?对此,客观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这同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利弊得失有着不同的认识直接相关。如有的人持“促进观”,即认为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防治通货膨胀必然制约经济增长;有的人则持“促退观”,即认为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防治通货膨胀对于谋求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也有的人持“中性观”,即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因而防治通货膨胀对实现经济增长没有什么影响;还有的人持“不稳定关系观”,即认为通货膨胀有时有利于经济增长,有时又不利于经济增长,相应地,防治通货膨胀有时会制约经济增长,有时则对实现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笔者不同意为谋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不可避免”论。例如,原联邦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即实现了高经济增长下的低通货膨胀。原联邦德国从1950—1970年,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1.77 %, 而国内生产总值从1951—1970年平均增长6.4%,其中1967年的通货膨胀率仅1.099%,而经济增长率高达22.02%。日本从1950—1960年, 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仅2.8%,而国内生产总值从1953—1960年平均增长8.37%,其中1960 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64%,经济增长率则高达9.71%。〔2〕笔者也不同意对通货膨胀应“一分为二”地看待的观点。这是因为正如前述,即使通货膨胀尤其是在其初期会推动经济增长而有利,还是不足以抵销其相伴而来的危害,特别是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往往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治理。然而,我们又必须看到,通货膨胀确实能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相应地,为防治通货膨胀所采取的种种措施也难免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见表二),为治理1980年和1985年的通货膨胀,我国均出现了经济增长率的较大幅度下降,而为了解决1988年的严重通货膨胀问题所推出的“治理整顿”措施则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率的更大幅度下降。
表二 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1979 7.6 2.0
1980 7.9 6.0
1981 4.5 2.4
1982 8.5 1.9
1983 10.6 1.5
1984 14.5 2.8
1985 12.9 8.8
1986 8.5 6.0
1987 11.1 7.3
1988 11.318.5
1989 4.317.8
1990 3.9 2.1
1991 8.0 2.9
1992 13.2 5.0
1993 13.413.2
1994 11.821.7
1979-1994平均数 9.1 7.3
资料来源:1979-1992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8月版;1993年和1994 年的数据分别来自《中国统计摘要》(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5 月版和国家统计局《关于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79-1994年平均数由计算得到。
由此看来,试图做到既有效防治通货膨胀(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又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往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人们只能寻求除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这一最优方案以外的次优方案。从理论上以及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来看,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际关系大致存在九种情况,除了前述原联邦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出现的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即“高低”情况以外,尚有高经济增长与高通货膨胀即“双高”、低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即“双低”、低经济增长与高通货膨胀即“低高”以及“双中”、“中低”、“中高”、“低中”和“高中”等八种情况(见表三)。显然,“低高”情况属最差方案,鉴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谋求经济增长的迫切任务,“双低”与“低中”情况也属较差方案。就其余五种情况而言,“中高”情况所表明的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发展质量较差的方案,人们的实际受益甚少,“双中”与“双高”情况往往也很难保证人们能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比较多的好处。所以总的说来,“中低”与“高中”情况属次优方案。在这两种次优方案中,从追赶发达国家的要求出发,在通货膨胀承受能力可及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宜选择“高中”方案,即在实现比较高的经济增长时保持比较稳定(不大高)的通货膨胀。在我国,从总的情况来看(见表二),1979—1994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9.4%,同期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7.3%,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上述次优方案。问题是有些年份出现了特别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组合关系是特殊的“双高”情况,其中,通货膨胀率远高于经济增长率。对此,应该怎么办?任其发展下去无疑将导致整个经济建设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但实行全面紧缩的办法又是否可取呢?通过全面紧缩自然会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并把通货膨胀率降低到较低的水平,因而有其合理性,可是往往也将导致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所以也有其不足。总的说来,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情况下,这种做法不可取。由此看来,我国政府在治理1994年通货膨胀时期明确提出了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5%左右的逐步反通货膨胀策略,这也可以说是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所确立的比较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反通货膨胀目标。
表三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组合关系
注释:
〔1〕参见史晋川著:《社会主义经济通货膨胀导论》, 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11月版,第278—279页。
〔2〕转引自史晋川著:《社会主义经济通货膨胀导论》, 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11月版,第2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