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资料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流通企业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现状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努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改变了我国生产资料流通格局,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流通组织结构;加快了流通企业市场化进程,流通企业已开始面向市场,根据市场组织购销,已从靠计划、靠国家转向靠市场、靠自己,大部分流通企业已初步树立起营销适应市场、效益来自市场、发展依靠市场的观念,提高了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水平;推动了以连锁经营、代理配送为代表的现代经营方式,努力探索建立新的工商、农商关系的措施和办法,建立了一大批加工配送中心、现代化物流设施等;部分流通企业逐步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展经营活动;服务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改善,新的文明经商之风正在形成;增强了通过改革寻求发展的自觉性,流通企业积极采用多种改革形式,在改革的一些难点和重点问题上进行了突破,取得了明显效果。总之,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艰苦探索和拼搏,流通企业整体水平和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为生产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资料供求最显著的变化是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就要求流通企业进行全新的调整、改革来加以适应。但目前仍有部分流通企业经营观念、经营机制、经营方式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营中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相当多流通企业处于低效运行状态。鉴于当前我国生产资料流通尚处于初级阶段,从振兴和发展流通企业的角度出发,急待加快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二、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发展趋势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纲要》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目标是到2000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十五大”又充分肯定和明确了这一企业改革的总体战略目标。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组成部分,也必须坚持这一目标。为此,根据企业改革目标和生产资料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应该是:要逐步成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实现制度创新,转换经营机制,推进新的营销方式,加快市场化进程,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产资料流通现代化水平。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要求将更高。流通不仅要帮助解决供需总量平衡,更重要的是为开拓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效率服务。因此,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仍要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部分重要生产资料流通起主导作用,具有一定市场份额和较强控制力、竞争力,在价格、质量、服务、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以便满足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维护流通秩序。

生产资料流通属于竞争性行业,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力度将会加大,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为实现改革和发展目标,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一)股份化趋势

流通企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在市场竞争中不停地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果总是优胜劣汰,这些胜者不会安于现状,肯定要走不断扩张的道路。扩张的首要条件是进一步增大资本量,资本量可通过自身的积累和外借资本来实现,但这仍满足不了急剧扩张的需求,因而拓宽集资和融资的渠道,广开财源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集资和融资除了发行债券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行股份制。

股份制作为企业制度中的一种制度,它明显地覆盖着三种制度的统一,即资本的筹集制度、产权的组织制度、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统一。在企业制度的发展历史上,股份制所以长盛不衰,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可能均源于此。大量事实证明,科学和规范的股份制是企业发展史上迄今为止管理和组织成本最低而效率最高的企业制度,因而是最先进制度,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根据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典型形式的股份制将是流通企业发展的方向。从未来发展看,流通企业大都不可避免地走股份化的发展道路,历史的进程也正在证明着这点。

(二)资本化趋势

资本化是将流通企业的大部分资产由过去的实物经营转化为资本经营。当前,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使自己投进的货币变成资本,实现资本化的经营,其目的是使之通过正常的、平等的和合情、合理、合法的竞争,不仅能够增值,而且要求增值的最大化。然后,再把增值了的价值拿出相当的部分,通过积累,再转化为资本,使资本逐渐增大起来,继续会增值更多的剩余价值。如此循环和周转,资本的增值力越来越强,相应地效益越来越高。

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资本化,将激励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马不停蹄地前进,追求更大的利润。

(三)国际化趋势

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国外企业急于进入我国市场的压力,经济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由国内经济领域扩大到世界范围,企业的行为将变成国际行为,国际化是企业发展趋势之一,走国际化道路,有利于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开辟自己的广阔天地,更快的发展壮大。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走国际化道路,直接在国际市场上采购和销售,有利于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配置资源,加快经济的发展。今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系将会日益密切,进出口贸易将成为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多元化经营趋势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相互渗透进一步加强,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将朝着生产、贸易、金融、科技、加工一体化快速发展,生产企业也将直接从事生产资料流通。就一个企业来说,以后将很难分清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和流通的分工将更加明确。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是适应市场竞争、减少经营风险、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五)集团化趋势

随着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步伐的加快,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流通企业必将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走集团化道路,使分布在不同地区、部门、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劳动手段、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生产技术、知识、资金、劳动力得到有机的结合和积累,通过结合和积累,使生产经营的诸要素得到优化集中配置和组合,实现生产力整体功能效应的最优化,形成群体优势,提高经营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

(六)现代化趋势

生产和流通的发展都要求加快建立新的流通方式,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流通技术,建设比较先进的流通设施,以提高流通效益和效率。今后,流通设施的开发建设将成为国内外商家投资的一个热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必将有一个大的提高。

标签:;  ;  

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