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多层次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毛泽东思想论文,多层次论文,理论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01(2002)01-0007-04
认清毛泽东思想是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多层次的理论体系,是解析毛泽东思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把钥匙。全面、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关键在于把握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方面辩证统一的活的灵魂,特别是把握其实事求是的精髓。本文拟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
“毛泽东思想”及其“思想体系”是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相继提出来的,进而成为全党的共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二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三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方面是毛泽东思想能够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的内在原因。
(一)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根本思想体系属于马克思主义范畴,归属于共产主义理论体系。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是对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基本原理及民族殖民地理论的运用。但是毛泽东思想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并且又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殊的国情是毛泽东思想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客观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特殊的二重性社会结构。它既不同于完全的殖民地,又不同于完全的封建社会,其内部虽有资本主义但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处于这样一种特殊状态下的中国革命必然呈现特殊的特点,科学的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也必然要有自己的特殊的体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实际结合,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取得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在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创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探索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表象上是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质上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经验的科学总结。毛泽东思想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实践的检验是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毛泽东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在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和毛泽东首肯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虽然表现为理论原则,但被实践证明是主观臆断,不是正确的认识和总结,背离了毛泽东思想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的理论精神,不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内容。
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言论的总汇。“毛泽东的思想”和“毛泽东思想”有严格区别。毛泽东的思想是个体的历史的思想形态,是历史形成的既有正确也有错误的个人言论总汇,既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东西,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东西。毛泽东思想是群体的系统的思想形态,是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党的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其根本特性。
(三)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不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简单的相加,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有机的整体。“集体智慧”是毛泽东思想的来源。一方面,党的许多领导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探索的成果,为毛泽东汇总成理论体系做了准备;另一方面,毛泽东的许多理论成果就是集体的产物。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党的集体智慧起基础作用。“结晶”是指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理论加工,创造性的理论整合,创造性的理论升华,使之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蕴含一以贯之的活的灵魂,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称“毛泽东思想”。
二
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初步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九个方面的内容。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概括了毛泽东思想六个方面独创性的理论和活的灵魂,进一步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内容,突出了其内在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是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多层次的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在新的高度上的认知。
(一)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内容具有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就是具有层次性的,是由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普遍原理和具体结论等一系列不同层面的理论构成。我认为,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由四个层次内容构成:
第一个层次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八大”前后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
第二个层次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理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在现今仍是党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第三个层次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两个生死攸关的根本保证的理论。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正确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保证。一是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正确处理路线、方针、政策关系的保证。
第四个层次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二)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灵魂具有整合性
所谓“活的灵魂”,只是一个形象化的概括,它是指事物的本质和核心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东西。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方面是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具体来说,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为实事求是提供实践基础和根本保证,而实事求是为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提供理论基础和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才能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可以说,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者共同构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和统领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红线,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构筑的内在聚合力和支撑力。毛泽东思想中无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无论是三大法宝理论,还是两个根本保证的理论,都渗透着活的灵魂。
(三)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精髓具有根本性
实事求是在三个方面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实事求是具有更加深远的指导意义,它在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认识论上具有一般的指南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互统一的关键点,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毛泽东思想中的个别观点可能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成为历史。但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永远不会过时。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既要防止忽视其整体性,断章取义,随心所欲,搞玩积木式的实用主义,也要防止忽视其层次性,照抄照搬,搞流年运程式的教条主义。两者都背离了实事求是。
三
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和作用集中体现为对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贡献。这个贡献表现为创造理论和指导实践两个方面,影响着革命和建设两个时期。从理论本身来说,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根本上在于毛泽东思想是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多层次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多层次性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标志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这是党的十三大的新概括,精辟地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在理论上的历史地位。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髓,这也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具体再到抽象的不断上升的过程。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的标志,是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多层次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问题。我认为三者是既有所联系,也有所区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总体目标,“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是表现水平。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多层次的理论体系,是三者有机的统一。
毛泽东思想在内容上把马克思主义由普遍原则变成了具体的六个方面独创性的理论内容,在形式上把马列主义由欧洲形式变成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形式。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过程中,提出马克思主义要带有中国的特性,应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有中华民族语言风格。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共识的根本准则,毛泽东思想作为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多层次的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由精神力量变成物质力量。
(二)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多层次性决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这已经是实践的结论和大家的共识。毛泽东思想是不是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多层次的科学体系”的概括性提法从认识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因在于:一是从浅层次来说,毛泽东思想包含的理论和观点有些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二是从深层次上来看,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特别是实事求是的精髓永不过时。
(三)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多层次性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前提
薄一波曾经客观地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既要继承,又要发展。从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相关的视角来看,原因在于毛泽东思想是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多层次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多层次、多方面和多角度的。但是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继承是对活的灵魂的继承,实事求是精髓的继承。其最重要的发展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分别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两大理论成果。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体系构架中是分别处于不同层面的。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革命,解决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建设,解决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初步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邓小平理论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结语
认清毛泽东思想是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多层次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对理论的认知上,还是对实践的成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这是完整准确的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关键。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并不能因为它是这种结合的产物就都属于具体结论,也并不是因为它是理论体系就都属于普遍原理。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一样,其理论体系都是由普遍原理和具体结论有机的构成,两个层面缺一不可。普遍原理是具体结论的理性升华,具体结论是普遍原理的实践延伸。这种层次性的结构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前提。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我们要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具体结论,我们要结合新的实践予以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作为普遍原理和具体结论的有机统一,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实践上继承和发展。否认普遍原理的长期指导性,否认具体结论的相对的时限性,都不可能做好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都要在实践上招致失误,这已经被历史的经验所证明。所以说,认清毛泽东思想是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多层次的理论体系,是解析毛泽东思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把钥匙。
收稿日期:200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