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学论文,主题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856(2002)03-0127-06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研究文化现象的时间上的发展演化过程与在空间上的地域布局组合。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即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二是精神文化,即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传统;三是行为文化,即物化了的心理与意识化了的物质,包括理论、制度与行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人类通过文化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同时又受自然的一定制约。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由各文化要素特征组成,即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的组合。文化源地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哲学、制度及人的智慧等优越的文化特征组合而成为文化发展的摇篮。文化的发明与创新通过文化传播使文化从其源地向外扩散。世界上极其多样的文化又都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产生着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为文化生态。由于文化区内的各种要素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这种相互关系便构成了文化综合。在世界不同的地域内,由于自然环境(气候、地貌、土壤、河流等)与人文环境(种族、民族、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而造成了地域分异,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区。文化集团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上印上各种人类行为痕迹,这便是文化景观。因此,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生态、文化综合、文化区、文化景观便构成了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文化相继占用、文化冲突论、文化生态学、文化地理模型、文化感觉区(形式文化区)、文化景观学派则是六大主题的重点研究领域。
一、文化源地与文化相继占用
人类文化集团生活在陆地上,便会有这样一些地域——那里的人们聪明能干,富有智慧和思想,创造与努力往往获得成功,因此,使这些地区力量壮大,相对稳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开始思考政治、法律、艺术。这些地区的传统得到发扬,其生活方式成为附近其他地区的楷模。这些地区便是人类早期文化和文明的发源地,其先进的文化不断向外传播,推动世界进步。世界有七大古文化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谷、印度河谷、黄河——渭河谷地、以墨西哥和尤卡坦半岛为中心的美洲印第安古文明中心、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部地区印第安古文明中心、西非萨瓦纳地区古文明中心。关于文化源地的形成原因,一般认为文化源地内部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大多数古文明中心是河流文化,如亚洲文明与非洲文明。这是地理环境优越论所提出的根本观点。而美洲文明却相反,玛雅文化和印加文化是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创造的文明,是典型的山地文化。这与地理环境优越论恰恰相反,如何加以解释?对此,英国著名人类文化学家汤恩比提出逆境论,认为在地形崎岖、气候恶劣的环境下一样能产生文明,原因在于那里的人富有智慧、高超的管理与强有力地征服。
而欧洲文明在远古时代出现较晚,因为欧洲大陆气候严寒。从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上流下来的冰河,注入了法兰西的河谷。在不列颠,大冰原从各高地四向分散,并且扩展到爱尔兰境内,直到东英吉利和北德意志。据地质学家考证,冰河与冰原,曾四次慢慢流遍整个欧洲,又四次无声无息地消失。而当亚洲、非洲、美洲地区的人类已能制作手斧和砍砸器时,人类才在欧洲大量出现。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古希腊文明诞生于欧洲东南部爱琴区域的克里特岛,欧洲第一个高度文明兴起于这里。克里特岛是爱琴海南最大的岛屿,位于东地中海中心的战略要地,多山而肥沃。古代克里特岛森林茂密,气候滋润,较易于农作物生长。海上交通极为方便。北达希腊大陆,南到埃及,东通腓尼基、叙利亚和塞浦路斯,西到西西里和意大利。这一文明以传说中的“王”米诺斯的名字被命名为米诺斯文化。约自公元前2000年起,克里特进入青铜时代,同时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后被大陆来的迈锡尼人所征服,迈锡尼文化替代了米诺斯文化,于是迈锡尼文明传播到整个爱琴海地区。这便是古希腊文明的历史基础。古罗马文明与古希腊文明一脉相承,古罗马文明兴起于意大利半岛。半岛上多河流,古罗马城建在第伯河南岸,半岛气候良好,雨水充足。公元前8世纪,其农业、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古罗马帝国随着军事征服的进一步扩大,帝国实力日渐强大,整个地中海成为其内海,领土扩展为几乎整个欧洲、北非和西亚。古希腊古罗马所创建的高度文明对现代西方文化依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分析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三个要素起了关键的作用:一是地理环境比较优越(气候适宜,水分充足),二是人的智慧(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等),三是强大的武力征服(连续不断地战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产的发展,古代的文化源地被近代文化中心所取代,并逐渐形成新的文化源地。西欧作为新兴的世界文化源地,是随着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产业革命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以英国为首的西欧成为近代史上重要的文化源地,大英帝国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阿拉伯半岛及其四邻地区是伊斯兰教世界,也是近代另一个世界文化源地。
由于世界各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文化中心的演替,这便是文化相继占用。古代文化中心让位于近代文化中心,而近代文化中心又被现代文化中心所取代。近现代文化中心,一般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纵观现代世界,一般认为现代文化中心是北美、西欧、俄罗斯、东亚。前三个形成西方文化,而东亚主要以东方文化为代表。东西方文化不断地融合与冲突,并成为世界文化地理格局的支点与骨架。
二、文化传播与文化冲突论
文化传播是指一种观念或革新从其源地向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文化传播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文化传播有两种类型:一是膨胀型传播,二是迁移型传播。膨胀型传播是指某种思想或发明在核心地得到发展,保持兴旺的同时还在向外传播。如伊斯兰教从其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向埃及、北非、中东、南亚、东南亚、印度、西非的传播过程便属于膨胀型传播。再如早期西伯利亚人开始驯养鹿是受到南方人驯养牛和马的启示。西伯利亚人并不需要驯养动物,但是他们受到南方驯养牲畜的思想的感染,所以西伯利亚人也开始驯养动物。这属于刺激传播。另外膨胀型传播还有两种类型,即传染型和等级型。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即属于传染型传播。新式服装只从一群人传播给另一群人,这属于等级型传播。文化传播的第二种类型迁移型传播,是指具有某种思想的人或集团从一地迁到另一地。迁移型传播往往具有跳跃性。如基督教随着欧洲移民来到美国而得以传播便是迁移传播的结果。如17世纪,荷兰人把大量的马来西亚人从东南亚带到南非,便在南非开普敦及其附近地区出现了一些伊斯兰教教堂。
影响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时间,二是距离,三是文化隔阂。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某种文化距离其源地越远,传播时间越长,文化传播的影响越小,因此存在文化传播的时间——距离衰减现象。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文化,这便是文化的地域分异。而地域文化长时期形成自身固有的观念、信仰、习俗等,因此在传播过程中,这种不同的文化必然存在文化隔阂,从而影响文化的传播。如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不相容导致印度与巴基斯坦分而治之。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而与中国的儒释道文化相抵触,人们就很难接受西方的观念与信仰。
正是因为文化隔阂,才导致文化的传播受阻,进而造成文化冲突。在人类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战争不断,文化冲突不断。至当代,这种全球性、地区性的文化冲突越发明显。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一种文明就是一个文化实体,每一种文明都有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文化特征,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是现代世界冲突演化过程中的最新阶段。亨廷顿在其所著“诸文明的冲突吗?”一文中指出:一般说来从标志着现代国家体系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以来,世界范围的冲突经历了几种重大形式。在《和约》之后的150年间,首先是王子之间、皇帝之间、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制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争斗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这场冲突的结果是在冲突中逐渐产生了民族国家。其后,是法国大革命后开始的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冲突。这种19世纪的冲突模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结束。再后,就是俄国革命及其对这场革命的反对,使国家之间的冲突让位于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基本上是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走出了它的西方阶段,集中表现为西方与非西方文明之间以及非西方文明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享廷顿认为,在对抗西方文明的联合形式中,最突出的就是已经出现的儒教与伊斯兰教向西方利益、价值、强力提出的挑战。因为儒教、伊斯兰教与拉丁美洲、东欧、前苏联不同,最难加入到西方的文明之中。但在随后几年出版的《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一书,阐明的观点是在文明冲突论基础上提出的“文明自省论”或“文明忧患论”。亨廷顿认为西方文明在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基督教、欧洲语言、精神和习俗权威分离、法治、社会多元与公民社会、代议制,以及个体主义等八个方面,构成了西方文明的独特性。
西方文明不可照搬,现代化并非是西方化。在历史上,简单抄袭和照搬西方文明的土耳其和俄罗斯,都丧失其文化认同的“四不象”国家。而像中国和日本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都是在寻求现代化的同时,抵制西方化。佛教没有使中国“印度化”,反而是中国使佛教“中国化”。西方文化将由全面扩张变得受到全面的抵制。现代化的发展,不仅没有造成西化,反而使人们关注本国文化的复兴,带来了发展本国文化的新决心。世界政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已形成一种基本趋势,东西方文化冲突将会进一步加剧。
三、文化生态:人地关系是双向通行的街
生态一词是生物学的术语,是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而文化生态是指文化同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也是现实的存在,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世界。人类及其所创造的文化总是分布于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文化总是与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文化生态主要探讨文化与环境的双向影响及作用,进而否定环境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所阐明的单向绝对作用。环境决定论过份强调环境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认为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法国学者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年)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提出:“气候的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异常炎热的气候有损于人的力量和勇气,居住在炎热天气下的民族秉性怯懦,必然引导他们落到奴隶的地位。”英国学者H·T巴克尔(Henry Thomas Buckle,1821-1862年)撰著的《英国文明的历史》认为:“高大的山脉和广阔的平原(如印度)使人产生一种过度的幻想和迷信”,“当自然形态较小而变化较多(如希腊)时,就使人早期发展了理智。”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一书中,把人说成是环境的产物,提出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文化决定论,也叫人类中心主义,宣扬文化的决定作用,过份强调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与支配作用。
“文化生态”这一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H·Ste Waid)在其撰著的《进化和过程》中首先提出的。斯图尔德认为要研究由于人类适应环境所导致的文化变迁,以及人类在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时,文化也将显现出不同的生态现象。美国人类文化学家南达,以生产及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础,将世界陆地文化分为六个类型,以此证明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即在地理位置、海拔、纬度、气候、动植物资源等要素的不同,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同的生产、生活条件,因而使文化出现不同的区域特征。如将文化现象与生态系统建立起来,并进行考察与研究便是文化生态学。而文化生态学观点正如大多数文化地理学家所阐述的:人与环境相互施加影响似可以双向通行的街,而非单向通行的街。H·J·德伯里教授在批驳环境决定论时指出:人绝非环境的奴隶,环境亦绝非人这附庸。恩格斯曾说过:“但是我们不要过份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四、文化综合与文化地理模型
一种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除受环境中的各自然要素的影响外,还受其他文化要素的影响。文化同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诸因素的关系,便是文化综合,即每种文化之间及其与整体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文化的各方面要素在空间上是错综复杂的,因此文化地理学在研究文化地理要素时,不能忽视其他文化要素的作用。在研究文化要素相互作用方面,文化地理学已不单纯运用定性分析方法,而是已跨入以定量来说明文化的空间分布的研究领域。利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可以把涉及诸多因果的很多因素删繁就简,排列出某个因素来研究其他因素的关系和作用。像杜能假想的“孤立国”的研究方法、克里斯泰勒建构的中心地理论的研究方法均是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同样适用文化综合这一主题的研究上。文化综合的建模方法不同于自然科学在实验室里的实验方法,只能通过观察分析,设想在理想状况下,各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中主导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如19世纪的学者杜能建立由一孤立国所组成的模型。他具体地设想这个孤立国为一平坦的平原围绕一中心城市。他假设全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一致的,并假定住在离城一定距离的人能把商品以相等时间和相等速度送到城里。其建立孤立国模型的目的是研究运输费用和离市场的距离增加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其研究的结果是形成以后可以用于比较复杂的现实情况的理论。孤立国模型至今仍被地理学公认为是正确的和有帮助的。当然,现代文化地理模型的建立尚需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理论加以建构,使建立的模型更科学、更可行、更符合客观存在。美国学者乔丹和罗文垂在他们所著的《文化地理学》中警告说:“在文化综合和制定模型中所存在的危险是其将把地理学家引向文化决定论”。而文化决定论认为,一文化的任何侧面都是由其他侧面形成的。人和文化都是主动的力量,而自然界都是被动的和容易征服的。因此,文化地理学者在研究文化综合与制定模型时应当像对待环境决定论一样谨慎对待文化决定论。
五、文化区与文化感觉区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在地球表面所占据的空间。文化区也叫文化地理区,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每一个文化区,其主要的文化现象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划分文化区主要是根据文化区内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来加以划分。文化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播,文化区不断发生变化。2000年前,世界主要文化区有:(1)地中海文化区,以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为代表;(2)中国文化区,以农业文化为主;(3)印度文化区,以佛教文化为特色;(4)中美洲文化区,由玛雅文化、阿兹台克文化、印加文化组成。2000年后当代世界可划分为12个一级文化区,分别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区;印度文化区;中国文化区;日本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非洲文化区;西欧文化区;东欧文化区;北美文化区;拉丁美洲文化区;澳大利亚文化区;太平洋文化区。
文化区一般分为两类,即形式文化区和机能文化区。以上谈及的文化区属于形式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是指具有一种或多种共同文化特征的人所分布的地理范围。形式文化区可以看作那些具有一种或多种共同文化特点的人住在一起的区。在大街上不可能找到形式文化区,但这并非神秘之处,地理学家发现形式文化区与把相同文化特点的人归在一起很有用。这也是地理学家描述文化空间差异的一种工具。如在一张语言分布的地图上可以划分汉语文化区、英语文化区。确定爱斯基摩文化区可以根据语言、宗教、经济类型、社会组织类型以及居住典型形式来确定。这种爱斯基摩文化区就反映出这五种爱斯基摩文化特征的空间分布。形式文化区都是地理学家的某种任意性的作品。没有两种文化特征具有相同的分布,一文化区的地域范围随着所采用的具体特征而定。如希腊人和土耳其人在语言和宗教上是不同的。根据语言和宗教信仰所确定的文化区可以把这两个集团分开。但是,希腊人和土耳其人有许多共同的文化特点。这是因为土耳其人长期统治希腊和希腊人与土耳其人长期在小亚细亚共存而形成的其些共同文化特征。这两个集团都是一神教,尊敬一个神,也都是实行男子至上和家长制家庭。某些民间食品如烤醋渍羊肉串是相同的。将这两个集团划在同一文化区,还是不同文化区,完全视地理学家在说明文化区上如何选择。形式文化区往往是根据地理学家从对一地区的本质认识所得的直观感受,而不是根据仔细地分析事实。因此形式文化区也被称为文化感觉区。在确定一形式文化区时必须划分文化边界。由于文化是流动的,即使被划在地图上的也只是一种文化特点,其边界多数是模糊的。因此,地理学家往往提到文化边界带而不是文化边界线。由于形式文化区是以一种盛行文化的特征或几种文化的综合特征加以规定,所以形式文化区的范围随着所采用的指标而变化。形式文化区如根据某一文化特征而确定,则在文化区内总有一个核心,这里是该文化特征表现最突出的地方。在核心以外,其代表性特征往往随着与核心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直至最后消失。在消失的地方,可以说是该形式文化区的边界。在存在着鲜明形式文化边界的地方,其边界往往与自然障碍或已定政治边界是一致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是通过边界带相继进入而逐渐融合。机能文化区是一个已经组织起来并且具有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的机能作用的地区。机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完全不同,形式文化区强调文化的一致性,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而机能文化区往往是一个城市,一个独立的国家,一个选举区,一个主教管辖区或教区,一个贸易区,一个农场等等。这里的农场就是机能文化区,具有明显的边界,它包括该农场主所有的或租来的全部土地。其经营活动受该农场主的指导,他把这块土地组织起来作为一个明显的空间单位发挥作用,其交点就是农庄,其中包括农民的家庭以及主要为农业活动而建的各种设施,如仓库、工具棚和地下筒库,这种机能文化区的边界可能用栅栏、篱笆或墙明显地标示出来。在文化地理学中,文化区主要是指形式文化区。一个相对孤立的文化区可以分为三个地带:向中心集中的核心区域;一定的文化综合体占优势的地带;某些文化特征盛行的区域。这三带模式描述了文化从形式文化区的核心逐渐向外层减弱,核心区包括了文化综合体的精华,并且有最大的同质性和景观均质性。
六、文化景观:物质的与非物质的
地理学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可追溯到德国学者F·拉采尔,拉采尔最早对文化景观的概念做了系统说明。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文化景观”这一术语才在地理学界得以广泛应用。美国地理学家O·索尔(Oscar Sauer,1889-1975)撰著的“景观的形态”一文,继承了施吕特尔和帕萨格的思想,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观来研究地理特征。索尔在“文化地理的新近发展”一文中指出: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中国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教授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实际上,文化景观是文化集团在某居住区所创造的人为景观,是采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塑造的。每个有居住的地区都有文化景观,这种文化景观是由自然景观改造的,并且每个文化景观都独特地反映出创造它的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地理学家根据对景观的仔细观察可以获得很多关于人类集团的知识。一种文化显示了一个地区的特征,任何一个有特定文化的民族,通过建造房屋、开辟道路、耕种土地、开渠引水,已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也必然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包括建筑、道路和耕地等,也包括一些无形的事物,如气氛等。文化特征分为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因此,文化景观分为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在物质文化景观中研究的是文化的各种可见的、有形的和自然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看见并能显示在地图上;而非物质文化景观中所讨论的是人们的想象、感觉和印象。物质文化景观包括建筑、纪念性艺术品及装饰品景观,如中国黄河流域内的西安、洛阳、开封等地的文物古迹就属于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包括音乐、戏剧、法律制度及生活习惯等,如中国的春节剪窗花、贴年画、贴春联、包饺子、拜年、放爆竹等喜庆气氛即属于非特质文化景观。因此,文化景观是由文化特征集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它是对某一地区文化的各种印象和感觉的集合。
某些文化地理学家把景观研究看作是地理学的核心和地理学的主旨,可见对文化景观这一主题研究的重要。文化景观在形象上反映人类最基本的追求:衣、食、住和娱乐。文化景观也反映出关于人改造地球的态度。同时文化景观还包含文化起源、传播和发展方面有价值的证据。正是这种潜在力量说明其最能吸引地理学家去研究文化景观。
[收稿日期]2001-03-14
标签:文化地理学论文; 文化论文; 地理论文; 文化景观论文; 地理学论文; 文化冲突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 中国边界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