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的发展与货币理论和政策的重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论文,重构论文,理论论文,和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虚拟货币的发展
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它具有计算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等职能。货币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商品货币、纸张货币和电子货币三个发展阶段。商品货币(commodity money)是以商品形态存在的货币,它的特点是执行货币职能的商品本身具有价值。在历史上有许多商品被用作货币,黄金和白银是这个发展阶段的最高形态。纸张货币(paper money)是以特别印制的纸张形式存在的货币,其特点是本身没有价值,它们或者是代表黄金或白银执行货币的职能,或者是以法律强制的方式来执行货币的职能。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是指在磁条、电子线路或互联网中的无形的货币,如电子支票、电子现金和网络货币等。本文所分析的虚拟货币(virtual money)指的是电子货币,即没有实物形态的以电子数字形式存在的货币。
以支票形式使用的银行活期存款即存款货币是从实物货币走向虚拟货币的转折点。支票与纸币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一种专门制作的纸张,不同的地方,它们代表的价值是可变的。从形式上看,存款货币是一种纸张货币。但从内容上看,它是支票上的数字。因此,存款货币实际上是银行存款中的账面货币,它的产生标志着货币无形化的开始。
真正的虚拟货币时代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70年代初期,美国的银行研制了磁卡(magnetic trip cards),卡的背面嵌有一片磁条,用于储存或识别信息。银行把代表一定金额的信息输入到磁条,持卡人通过个人识别号码可以从提款机提取存款,这种磁卡称为货币卡。货币卡不是货币,它只能换取现金,不能执行货币应有的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职能。但是,银行很快把磁卡制成交换媒介,并在商店、饭店、通讯、交通等部门广泛使用。人们可以用磁卡购物,磁卡成为等同于现金和支票的货币。
在经济生活中所使用的磁卡包括信用卡、提款卡、借记卡、预付卡。信用卡(credit cards)是指持卡人不必在银行开设账户便可以用于购买物品和劳务的卡片。在发达国家,虽然发行信用卡相当于发放消费信贷,但如果持卡人在规定的时间偿还所支出的款项,就不必支付利息;只有持卡人在规定的时间未能偿还所支出的款项,才需要支付利息。提款卡(ATM cards)是指可以在自动提款机上存入或提取银行活期存款账户的货币以及在不同的账户之间进行转账的卡片。借记卡(debit cards)是指持卡人在银行开设活期存款账户以后,可以不断地把存款转移到卡内并用于购买物品和劳务的卡片。预付卡(prepaid cards)则是指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以后,可以用于购买物品和劳务的卡片。在这四种磁卡中,虽然信用卡在某些经济文献中被看做货币,但是它只有交换媒介的职能而没有价值储藏的职能,它是货币替代物而不是货币。提款卡既没有交换媒介的职能,也没有价值储藏的职能,它既不是货币,也不是货币替代物。借记卡和预付卡可以用于购买物品和劳务,同时也代表和储存一定数量的货币,它们具有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职能,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在借记卡中体现的货币是以银行活期存款为保证的数字,等同于电子支票;在预付卡中体现的货币可以作为交换媒介的数字,等同于电子现金。
70年代中期,继磁卡之后出现了微电子卡。微电子卡(chip cards)是一种嵌有微电子电路的塑料卡,它包括两个系列:一个是没有微处理器的微电子卡,称为记忆卡(memory cards)。它被输入不可更改的信息并装有可以执行预先设置指令的电子线路。另一个系列是装有微处理器的微电子卡,称为智能卡(smart cards)。它像一台微型计算机,对卡中记忆的信息进行控制和管理。微电子卡与磁卡的区别是前者可以储存更多的信息,执行更复杂的指令,具有更高的保密性。微电子卡也可以用来制作信用卡、提款卡、借记卡和预付卡,并在金融、通讯、医疗、学校、休闲部门广泛使用,其中用作借记卡和预付卡的微电子卡也是货币。
80年代初期,第三种卡片光卡诞生。光卡(optical cards)又称为激光卡(laser cards),它的表面嵌有与磁卡中磁条大小相似的全息图像,可以储存大容量的信息,需要使用专门的光学装置来读和写信息。光卡通常只用于制作预付卡,可以连续使用多年。由于光卡制作成本较高,目前主要用于医疗部门。在光卡中记忆的可以用于支付的数字也是货币。
到90年代中期,作为电子货币最高形态的网络货币终于出现。网络货币(internet money)是指存在于互联网中的货币。如果说磁卡、微电子卡、光卡以塑料卡为载体,那么网络货币以互联网为载体。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电子数字的形式存在。与卡片货币中的电子现金和电子支票相似,网络货币也有数字现金和数字支票两种形式。人们在互联网中购买商品时,可以先向发行机构购买网络货币,再用网络货币来购买商品。网络货币同样执行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职能,它也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虚拟货币与存款货币具有下述区别:第一,支票作为货币体现在支票的数字里,它以银行活期存款为保证,同一张支票不能重复使用。卡片作为货币体现在记忆系统的数字里,网络货币作为货币体现在电脑硬盘或计算机服务器里,使用者已经文付了它们所包含的货币,每次支付表现为电子记忆系统中的数字的更改。第二,支票可以在一个国家之内和不同的国家之间使用,它具有较广的使用范围。虚拟货币目前只能在特定的部门里使用,但它正朝着多用途和跨国的方向发展,与支票使用范围的差距在缩小。从本质上看,虚拟货币与存款货币没有区别。
二 虚拟货币的流通过程
作为虚拟货币表现形式的预付卡、借记卡和网络货币的流通过程具有不同的特点。
预付卡的使用过程如下:(1)顾客用传统货币向发卡机构购买预付卡。(2)当顾客向厂商购买商品时,把预付卡送入读卡机,输入个人识别号码和金额,读卡机会扣减预付卡中的货币,并把信息通过电话线或互联网传送到发卡机构,发卡机构通知银行减少该顾客账户的存款,增加厂商账户的存款。(3)厂商向顾客提供商品。这样,预付卡所体现的虚拟货币的流通过程是:从发卡机构到顾客,即传统货币—虚拟货币;从顾客到厂商,即虚拟货币—商品;从厂商到发卡机构,即虚拟货币—传统货币。在流通过程的开始和结束阶段表现为虚拟货币与传统货币的交换,在中间阶段则表现为虚拟货币与商品的交换。
借记卡的使用过程仅在开始的阶段与预付卡不同:顾客需要到银行开设活期存款账户,取得银行发行的借记卡。当顾客初次使用借记卡或已使用的借记卡中的货币不足时,可以通过自动提款机把银行账户的部分活期存款转移到借记卡,自动提款机将增加借记卡中的货币,并把信息通过电话线或互联网传送到发卡银行,发卡银行将减少顾客账户中的存款。借记卡使用过程的其余阶段与预付卡相同。由此可见,在借记卡中体现的虚拟货币的流通过程与预付卡相似。
网络货币中的数字现金可以用信用卡购买,也可以用转账方式购买。在用转账方式购买数字现金的条件下,数字现金的使用过程如下:(1)顾客启动个人电脑,通过互联网向开户银行发出提取存款以及用存款购买某机构发行的数字现金的指令。银行应顾客的要求减少他账户的存款,增加发行数字现金机构的存款。发行机构向顾客传送数字现金。(2)顾客可以把数字现金存放在数字钱包里,也可以存放在托管账户里。数字钱包是数字现金发行公司设立的软件系统,顾客可以通过密码使用数字钱包中的数字现金。托管账户是由顾客和厂商之外的第三者管理的账户,顾客和厂商的交易经过第三者确认后,在托管账户上减少顾客的数字现金,增加厂商的数字现金。当顾客在互联网上购买商品时,向厂商传送数字现金。(3)厂商或者把数字现金存放在数字钱包或托管账户里,或者向发行机构兑回传统货币,然后向顾客发送货物。对于最终兑回传统货币的数字现金来说,它的流通过程与前述预付卡相似。对于不兑回传统货币的数字现金来说,它的流通过程是:虚拟货币——商品——虚拟货币。
网络货币中数字支票的使用过程与数字现金有所不同:(1)顾客首先在提供数字支票的公司开设活期存款账户并存入存款。当顾客在互联网上购买商品时,通过互联网向该公司发出支出账户中存款的指令。(2)提供数字支票的公司向顾客传送一份数字文件即数字支票,顾客在支票上输入受款人名称、货币种类和货币数目以后,加具数字签字以后传送给厂商。厂商确认支票内容无误后加具数字签字传送给提供数字支票的公司。(3)提供数字支票的公司以支票为凭据减少顾客的存款,增加厂商的存款。厂商向顾客发送货物。数字支票以活期存款为基础,它的使用表现为活期存款的增减,因而它的流通过程也与预付卡相似。
网络货币流通于互联网中,与预付卡或借记卡相比具有下述特点:第一,独立性,即网络货币不依赖于实物而存在。第二,安全性,即网络货币可以安全流通并被交换双方确认。第三,私人性,即隐私权在网络货币流通过程中得到保护。第四,传送性,即网络货币可以在互联网中传送。第五,可分性,即网络货币可以分割为较小的单位。
三 货币理论的重构
虚拟货币的发展对传统的货币理论提出挑战,我认为对传统的货币理论应该进行重新思考。
首先,货币供给量的定义需要修改。虚拟货币是货币替代物还是货币,这是确定货币供给量的定义是否应该包括虚拟货币的关键问题。就预付卡和借记卡来说,虽然体现在预付卡和借记卡中的虚拟货币由传统货币转换而来并最终转回传统货币,但它们不是传统货币的替代物,其本身就是货币。持有预付卡和借记卡可以购买物品和劳务,它们执行货币交换媒介的职能。另外,预付卡和借记卡本身体现了一定数量的货币,持有它们意味着持有一定的购买力,它们也执行货币的价值储藏的职能。货币替代物的特点是只具有交换媒介的职能而不具有价值储藏的职能,像信用卡就是一种货币替代物。显然,预付卡和借记卡实际上是现金和支票,只不过是虚拟的电子现金和支票,不是货币替代物。从网络货币来看,它与传统货币的联系要弱于预付卡和借记卡,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形态在互联网中流通。
然而,在确定体现在预付卡和借记卡中的虚拟货币以及网络货币是货币以后,还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虚拟货币是从传统货币转换而来的,人们支出虚拟货币以后,发行虚拟货币的机构需要支付传统货币,如果在货币供给量中包括虚拟货币是否导致重复计算?实际上,顾客用传统货币向发行机构购入虚拟货币以后,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花完。另外,当原来的顾客支出虚拟货币时,新的顾客来购买虚拟货币。这样,在任何一个时点上,发行机构所支付的传统货币,只是收到顾客的传统货币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少于100%的传统货币可以创造出100%的虚拟货币。例如,在顾客用传统货币购买虚拟货币以后,假定发行公司保留40%的储备可以支付顾客的货款,那么它可以支出剩余的60%的货币,货币供给量减少了用于储备的40%的传统货币,但虚拟货币则增加了100%。如果把虚拟货币算入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增加了顾客因购买虚拟货币而支付的传统货币的60%。
上述分析表明,虚拟货币已构成现实经济中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但是各国货币供给量的定义通常按货币流动性来划分狭义和广义货币,并没有反映虚拟货币的存在。目前,在发达国家,由虚拟货币完成的交易量已远远超过传统货币,表1反映了美国1995年使用虚拟货币的情况。显然,把虚拟货币排除在货币供给量定义之外将不能客观反映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量。
表1 美国货币使用情况(1995)
交易次数(亿次) 交易金额(亿美元)
电子交易 190 54400000
支票交易 620 730000
现金交易 5500220000
资料来源:Solomon(1997)。
本文认为,应该以现行货币供给量的定义为基础加上虚拟货币的数量,但不能像Solomon等经济学家建议的那样简单加上虚拟货币的数量。Solomon(1997)设原来的货币供给量的定义是。
其次,货币供给理论需要重构。在考虑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公众不断把存款转换为现金的条件下,设r为法定准备金比率,k是公众把存款转换为现金的比率,e是超额准备金比率,K是银行创造的存款的倍数,那么K=1/(r+e+k)。再设银行的储备是R,现金是C,存款总量是D,货币供给量是M,由于货币供给量等于存款总量与现金总量之和,于是:
在这个公式中,r是中央银行决定的;e取决于利率,利率越高,保留超额准备金的损失就越大,e就越低。k取决于利率、收入和财富,利率越高,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越高,是就越低;收入和财富越多,人们越不使用现金,k就越低。因此,货币供给量M是利率i、收入y和财富w的函数:M=f(i,y,w)。这就是现行的货币供给理论。
目前,没有出现虚拟货币的借贷行为,虚拟货币没有产生乘数效应。设公众把传统货币转换为虚拟货币的比率为s,原货币供给量是M,新货币供给量是,其他经济变量的符号不变,那么:
在上面的公式中,s值取决于利率。目前,持有虚拟货币没有利息,在使用虚拟货币带来的方便程度为一定的条件下,利率越低,人们的利息损失越小,s值越大。另外,s值取决于收入和财富,收入和财富越多,人们越注重方便而不是利息,s值越大。还有,s值取决于虚拟货币使用的广泛程度,虚拟货币使用范围越广,s值越大。因此,货币供给量M*是利率i、收入y、财富w、虚拟货币效用u的函数:M=f(i,y,w,u)。从长期看,人们的收入和财富趋于增加,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趋于扩大,s值趋于增加。这意味着假定其他因素不变,货币供给量趋于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一种内生的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虚拟货币的发展使金融体系不断创造新的货币供给量。
四 货币政策的调整
随着虚拟货币产生和发展,货币供给的性质在发生变化。货币供给分为内生货币供给和外生货币供给。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分析,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是从政府控制的角度来划分的。如果政府可以对货币供给实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就是一种外生变量;如果政府不能对货币供给实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就是一种内生变量(Wary,1992)。
从公式(3)可以看到,超额准备金一存款比率e的下降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另外,设Δk为现金—存款比率k变化数量,由于1>r+e>0,1+k>r+e+k,(1+k+Δk)/(r+e+k+Δk)<(1+k)/(r+e+k),(1+k-Δk)/(r+e+k-Δk)>(1+k)/(r+e+k)。现金一存款比率是的下降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这意味着e和k的下降所产生的货币供给是内生货币供给。但是,银行保留超额准备金是不经济的,e在正常情况下趋向于零。另外,现金——存款比率k同处乘数的分子和分母,它的变化彼此抵消,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并不明显。当然,不能否认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贷款来增加货币供给,然后再通过中央银行或负债管理来补充准备金,从而带来内生的货币供给。但是,货币当局毕竟控制着法定准备金比率r、银行的储备R和现金数量C,它对货币供给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即使有一部分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大部分货币供给也是外生的。
在虚拟货币产生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收入和财富的增加以及虚拟货币使用范围的扩大,虚拟货币一传统货币的比率s将上升,由此产生的货币供给是内生的。由于虚拟货币的变化不可能与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保持一致,货币当局通过法定准备金比率r、银行的储备R和现金数量C对货币供给产生的影响有可能被虚拟货币相反的变化所抵消,这意味着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在减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虚拟货币还没有发生借贷的情况,但如果货币当局不加以管理,虚拟货币的借贷迟早会发生,虚拟货币将有可能无限制地创造出来,货币当局将无法对货币供给实施控制。我认为,货币当局应该正视下述两个问题:
第一,私人机构能不能发行虚拟货币?在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解体以后,各国只有政府才能发行货币以及获得铸币税收益。在预付卡和借记卡出现以后,发行机构实际上在发行虚拟货币。但体现在预付卡和借记卡中的虚拟货币最终转换回传统货币,发行机构没有获得铸币税收益。在网络货币出现以后,数字现金可以停留在互联网中,发行机构不但可以发行虚拟货币,而且获得铸币税收益。目前,在世界各国,只有芬兰是由中央银行的下属机构发行网络货币,其他国家由私人机构发行网络货币。我认为,私人机构获得铸币税收益将造成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应由货币当局来发行具有铸币税收益的虚拟货币。对于没有铸币税收益的虚拟货币,可由私人机构发行。
第二,货币当局是否应该调节虚拟货币?各国货币当局把虚拟货币列为货币供给量的政策部分,没有对货币供给量进行调节。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政府的货币政策将变得十分脆弱。我认为,市场是可能发生失灵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对经济进行调节。货币当局对虚拟货币的调节手段之一,是调整储备——虚拟货币比率t。货币当局应该规定所有发行预付卡、借记卡和网络货币的机构必须留有储备,货币当局可以调整储备——虚拟货币比率t。当货币当局需要收缩货币供给时,它可选择的货币手段除了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减少银行储备和现金以外,还可以提高储备一虚拟货币比率t,以同时收缩传统货币和虚拟货币。
标签:数字货币论文; 虚拟货币论文; 货币供给论文; 借记卡论文; 预付卡论文; 支票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货币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顾客价值论文; 重构论文; 银行论文; 活期存款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