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临床麻醉中预注射瑞芬太尼的影响论文_吴春生

吴春生

湖南省常宁市中医医院 湖南常宁 421500

摘要: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在手术前根据患者的体质量给予适量的芬太尼、咪达唑仑、维库溴铵以及丙泊酚静吸的复合麻醉;观察组在手术前应用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之后再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将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血氧饱和度、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前HR、DBP、SBP和手术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统计学比较后,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气腹前、气腹后、气腹结束、手术结束时HR、DBP、SBP以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后,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短,不良反应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瑞芬太尼;手术麻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mifentanil in clinical anesthesia. Methods From May 2014 to October 2014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120 cases of the study,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60 cases in each. 6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before surgery,the right amount of body mass based on the patient's combined anesthesia fentanyl,midazolam,vecuronium and inhalation of propofol;remifentanil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surgery intravenous anesthesia,and then after remifentanil and propofol to maintain anesthesia.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hemodynamics [HR,oxygen saturation,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awakening time,extubation time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s were compared statistically.Results There were anesthesia before HR,DBP,after oxygen saturation statistical comparison SBP and surgical procedures,P> 0.05,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pneumoperitoneum,pneumoperitoneum,pneumoperitoneum end,the end of surgery HR,DBP,SBP and post-awakening time,extubation time,adverse reaction rates were compared statistically,P<0.05,significant difference,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Made remifentanil anesthesia in surgery a good clinical effect,but the recovery time and extubation time is short,low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Remifentanil;Anesthesia

麻醉是实施手术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作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法,亦用于控制疼痛[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外科手术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对麻醉也提高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手术前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是确保手术顺利的关键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4例,女性66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7±7.2)岁;体重52~74kg,平均体重(60.12±1.34)kg;120例患者的血气分析在术前检查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且伴有不同程度缺氧、二氧化碳集聚和肺功能减退。120例患者术前检查均无严重肝、肾疾病史,无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史,无相关药物依赖病史,无精神病史。

1.2研究方法:随机将120例进行手术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临床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前根据患者的体质量给予适量的芬太尼、咪达唑仑、维库溴铵以及丙泊酚静吸的复合麻醉。

观察组在手术前应用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之后再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

1.4观察指标[2]: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血氧饱和度、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率。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间比较应用t检验,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比较作相关数据分析,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麻醉前HR、DBP、SBP和手术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统计学比较后,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气腹前、气腹后、气腹结束、手术结束时HR、DBP、SBP比较后,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瑞芬太尼,属于阿片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一种新型镇痛药,进入人体内达到血-脑平衡只需1分钟,其结构中含有的酯键使瑞芬太尼在组织和血浆中能被非特异性的溶解,约1分钟便可达到有效浓度起到镇痛的作用,作用维持时间在5~10分钟之间 [3]。药物有效地生物学半衰期约3~10分钟,且与给药剂量和持续给药时间无关。瑞芬太尼主要通过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进行水解代谢,不受血浆胆碱酯酶及抗胆碱酯酶药物和肝、肾功能及年龄、体重、性别的影响[4]。所以,观察组采用术前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的麻醉方法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手术中注射的瑞芬太尼代谢后,95%的代谢产物都是经过尿液排泄的,减少了体内药物的蓄积,达到了让患者早苏醒、早活动的目的,所以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

本次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减短了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短,降低了不良反应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新茂.七氟醚或丙泊酚符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6(21):130.

[2]郑恭.瑞芬太尼和服小剂量咪达唑仑监护性麻醉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5,4(22):10-11.

[3]许业敏.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J].药物与人.2015,325(28):173-174.

[4]蔡淑女.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在胸腔镜微创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全科医学论著.2015,3(13):369-370.

[5]张斯,魏华,马民玉.右美托咪定结合全身麻醉对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6):379-380.

论文作者:吴春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探究临床麻醉中预注射瑞芬太尼的影响论文_吴春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