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建筑企业必须要完善自己的经济管理体制,做好经济管理工作。本文将对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应用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因素与策略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是近年来建筑行业普遍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当前建筑行业内部竞争逐渐激烈的形势下,只有追本溯源,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才会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建筑行业内的中流砥柱。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当下形势,深入研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从而优化建筑行业的结构,保证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建筑行业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施工方能够在建筑工程上取得预期收益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管理一般包括对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的管理、建筑结构设计的管理、建筑材料使用的管理和建筑工程成本预算的管理。这就要求施工方有足够的能力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一旦建筑工程管理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工程施工进度的延后,降低建筑施工的质量,甚至会出现工程烂尾的现象。所以建筑工程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在建筑行业内拥有重要地位,应当引起施工方的足够重视。
2.建筑工程中经济管理影响因素
2.1人员因素
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员的作用,这过程中,重点工作就是做好预算,成本造价的控制,其次就是组织施工人员接受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以及责任心,做好教育管理工作,这也对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人员也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知识能力,在这过程中,不断了解市场的新动态,并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不断地进行自我的调整,发现自我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的改正。
2.2材料配备
在进行建筑经济管理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实时监控工作,要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材料的应用性,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取样。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还要做好采购编制,确保采购的材料质量有保障,也能得到合理的管理,在确保成本以及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
2.3施工技术
要了解现场施工的特点,这样才能完成技术编制工作之后合理的调配设备,人才资源以及财务把握时间节点。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不同的设备,以及新的技术,确保施工的进度,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要节省资源。
2.4施工机械
采用对机械设备的合理配置,对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组织和控制,从而降低人工成本费用的支出。因此,为了保证设备在进场时能够根据相应的要求进行,就需要对现场的使用环境合理了解,确保建筑工程设备管理能够合理进行。
2.5资金配备
大部分项目在开始施工当中主要就是采用垫资的方式施工,中后期一般按照相应的施工进度进行付款。施工企业在这当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对资金合理配置。除此之外,由于建筑施工当中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并且也很容易产生相应的突发事件,因此需要在这当中预留相应的备用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有效的管理措施
3.1对建筑设计进行有效管控
建筑施工的设计方案是施工人员施工的总体依据。在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之前,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以及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保证建筑设计及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对工艺流程进行深入设计,保证工艺流程能够符合建筑标准。合理的图纸设计能够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明确的管理方向,保证施工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也能够使施工方以设计为依据进行建筑工程的质量管控。
3.2建立健全的工程设计管理制度
健全的工程设计管理制度是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建筑工程设计的管理包括对设计人员的管理、对施工用料标准化的管理以及工程预算的管理等诸多方面。在施工设计之前,施工设计人员应该到建筑工程的建设地点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分析,深入的调查施工建设地点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气候天气情况,从而使施工设计能够符合施工建设的根本要求。
同时,施工设计之前也应该确定工程设计的总体负责人和施工设计的组织机构构架,明确在施工设计中各个人员对应的岗位职责,为施工设计的管理人员做出层级划分;施工设计的所有相关人员应该对施工建设地点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和分析,并根据调研情况给出分析报告,以分析报告作为依据和基础进行施工设计;建筑施工设计图纸应该有一定的规范性,各个环节应该标注具体的参数和选用材料的依据,从而使施工人员能够全面依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隐蔽工程的施工设计应该全面,施工工艺流程要细致,并且对于各个部位的隐蔽工程施工设计应该进行标识;全面落实岗位职责制度,确保工程设计每个环节和流程都有专人负责,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设计指标和设计规范,规范设计人员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技术使用情况;完善的设计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总体纲领,只有全面健全和落实工程设计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工程设计管理的顺利进行。
3.3提升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工程预算的准确性是建筑工程管理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施工企业能否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对于工程预算的管理应该根据施工预期的进度进行人员费用的核算,同时应该根据施工设计中用到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物资成本的核算。施工设计中也应该涉及到施工现场物资的管理办法,施工现场的材料要有专人根据每日的工程进度进行发放,并根据每日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材料的清点与清查;入场设备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建筑工程设备在规定工期内不会造成损坏;财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每天进行费用支出的核算并且绘制数据图表,进行建筑费用的报备。通过细致的工程预算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还能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物资浪费的现象,进而提升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在当代施工之中,如果一旦出现施工工艺流程与施工设计不符的情况,应该立刻进行问题的报备,同时协调参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单位与组织机构,确认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将设计变更与解决措施进行报备,进行施工预算的更改,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预算对于施工过程的指导意义,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3.4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
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而建筑工程管理是对建筑施工原材料进行质量把控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时,相关的采购人员应该对于当地的建材市场以及建筑材料性能进行综合调研与深入分析,掌握每一种建材的性能和价格,之后根据调研情况进行专门的图表制作,在施工设计图纸上标注好每个施工环节选择的材料以及选择的改材料的具体原因。同时要根据建筑材料的质量设计质量测试方案,使进场材料的质量是否能符合建筑需求。提高材料品质的把控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设计更具科学性,从而使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能够符合施工的具体需求。
结束语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问题包括多方面,我们要健全当前的管理机制,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尤其是各方的矛盾都要协调到位,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水平,并为此提供更多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徐利芳.影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科技风,2018(16):97+99.
[2]杨仲明.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369.
[3]李思霖.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影响因素以及策略分析[J].经济论坛,2018(02):56.
论文作者:吕昌凯1,刘群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材料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预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