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应为教学提供学理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理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沁园春·长沙》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笔者选取人教版、苏教版与上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三种教材(含教师教学用书),就这首词的教材单元(专题)体系、教学目标设置以及对教师备课与教学的实际指导作用等方面,做一粗浅比较,就教材编写与使用谈一点个人体会与建议。 人教版将此篇编排在必修一,与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共同组成第一单元。单元提示:“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而《沁园春·长沙》在形式上不能算作是“新诗”。编者的意图是“这里选录毛泽东的一首词,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但对“比照”什么、从何种角度进行“比照”,又语焉不详。《沁园春·长沙》之外的几首诗除了在“新诗”上有其共性之处,也难以找到相同点,教学如何进行自然就由语文老师去解读和发挥了。 该套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的编者认为:“这4首诗词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人教版教材是以文章体裁形式组元的,即强调和突出工具性,把这样几首诗词编排在一起,让教师在教学中去“开发研制教学内容”,而教学参考书所谓的共性(“情”)有些牵强,哪首诗歌中没有“情”! 教学参考书又建议:“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教学参考书的主体“课文研讨”部分,基本把这首词逐句串讲了一遍。 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部分,有三道题目: 一、反复朗读并背诵这首词,注意把握情感和节奏。 教学参考书在相当于练习答案的“关于练习”中,有“朗读指导”建议:朗读前可先划分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再尽可能把自己想象成站在橘子洲头的青年诗人,面对大好秋色,然后吟诵这首词。这样就可以更深入地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人的情怀,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词的意蕴。 “单元说明”中说:“这4首诗词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练习设计是否有所偏离?是否“划分节奏,标出停顿、重音和韵脚”,就能“更深入地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理解词人的情怀”?恐怕理解诗词没有这么简单和随意。 二、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绪;词的下片转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围绕“同学少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 按教学参考书所给的提示,这个题目的重点在于词中上片所描绘的“湘江秋景图”以及所用意象,又与“单元说明”中的教学目标相左。 三、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课外欣赏毛泽东诗词和书法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心得。 教学参考书“活动指导”建议:“欣赏时,要使学生感受到毛泽东诗人的豪情、书法家的狂放和政治家的远见是如何高度统一的。”这个题目在教学中能否落到实处?即使能落到实处,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又有何帮助?就文本教学,涉及作者书法的教材还有上教版和山东版,与人教版教材一样,都在教材中提供了毛泽东书法作品的插图,但是以笔者执教时的体会来说,试图以书法来辅助文本教学,是编者过于理想化和表层化了。 可以说,人教版的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观照单元学习目标“主要学习现代新诗”。人教社作为中小学教材编辑的“国家队”和“专业队”,不仅具有专门的教材研究机构,更是汇集了国内顶尖的教材编辑人员,形成了一套稳定的教材话语体系。事实是,以人教版教材为代表的文体组元式教材,沿袭了传统的教材编写方式,严谨有余而创新不足,选文的经典性有余,但选文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学理支撑不足;教师在备课中难以找到一个单元各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往往是在文体上观照较多,把每篇课文都从文章学、文体知识的角度去解读阐释,小说必人物、情节、环境分析,议论文必论点、论据、论证手法概括,文言文必通假字、词类活用以及逐字逐句串讲……从一定意义上说教材又把语文教学引到老路上去了。 苏教版是以人文主题组元的,《沁园春·长沙》一直被编选在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尽管其他篇目有所更换,但毛泽东的这首词一直与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起构成“吟诵青春”板块的主体,可谓编写主旨鲜明,教师面对高一新生可以一下子就抓住教材要领。 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苏教版教材抓住了这首词主旨方面的特征,将其放在“向青春举杯”的大标题下,突出了人文性,但却忽略了它作为诗词的特征。就教学方式的“活动体验”而言,在本专题主要是指吟诵,苏教版所建议的三种学习方式(另两种是“文本研习”与“问题探讨”),虽然在《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中有所阐释,但毕竟是缺乏学理依据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引领,缺乏相应的支持系统,对于多数学校和教师来讲,仅凭吟诵等活动体验来学习这首词,是难以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的。 上教版把《沁园春·长沙》编在必修一第一单元,与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郭沫若的《天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苏联奥·别尔戈利茨的散文《白天的星星》一起构成“文学阅读”单元,教学重点是“想象与移情”。 在文后的“整合与建构”板块,编者提供: 朗读课文,并参阅“链接”,回答问题: ①上阕中的景色与下阕中的回忆,分别是由哪个字领起的? ②纵览全文,“领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课后“延续学习”部分的“应用与拓展”第2题,要求“结合本课的学习经验,酝酿一篇演讲稿,谈谈自己的职业理想与人生抱负”,可以说与苏教版等不谋而合,抓住了本词的主旨。 上教版的课后资料“链接三”: 领字:词体术语。又称“领句”,指用在词句之首起领起作用的字词或有领字的词句。领字以一字为多,俗称“一字领”“一字豆”。一字领多用去声字和虚词,常用者如又、况、正、甚、但、纵、便、岂、已、怎、恁、只、渐、方、莫等。也有用多字为领字者。 查阅几种使用人数较多的高中教材,抓住“领字”的唯有上教版,既有资料链接,方便师生学习,又设置了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抓住领字,引导学生诵读体悟,引申拓展了柳词、苏词、辛词,效果颇为理想。 上教版教材既抓住了诗歌的特征——想象与移情,又兼顾了专题内容,即职业理想与人生抱负。不难看出,这样的教材给教师提供了抓手,甚至可以这样说,上教版教材以深厚的语文学理依据,在文本把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过程建议方面给语文教师以指导性意见,有些甚至可以当做教学设计来使用。笔者在使用苏教版教材的过程中时时翻阅上教版教材,受益匪浅。 上教版教材(2007年版)《编写说明》中,编者对自己提出如下要求:(1)有较充分的学理依据;(2)使广大教师好用;(3)让更多学生好学。王荣生等人认为,“好的语文课本,应该做到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帮助学生有效地达到语文课程目标”。该书的编者在三个方面做了努力:(1)课程内容的开发。即课程目标内容化,提供比较切实的课程与教学内容。(2)教材呈现方式的变革。即课程内容教材化,使语文课程内容通过种种资源的运用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得以具体体现。(3)教学方案的研制。即教材内容教学化,提供比较完整的且教师可以操作的教学设计。上述三个方面的努力,也是对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等问题的一种学理回答。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并接受,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它逻辑地蕴涵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用教材教和教学为学生服务等理念。[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但是,一本理想的教材,是一个中等程度的教师不需要重新建构就可以直接拿来对中等的学生实施课堂教育,并且赖以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教材。有人认为,我国的语文教材近乎名存实亡,因其远未达到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化、语文教材内容教学化,如果不甘心照搬教学参考书的话,语文教师的备课几乎等同于课程内容的研制和教材内容的编辑——语文教师所谓“备课”,尤其是“公开课”的备课,很大程度上就是面对一篇课文冥思苦想“教什么”“用什么教”。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其价值和效果都极为有限。在“教什么”还拿捏不准时,一心去“设计”有新意的“怎么教”。从“怎么教”入手去解决“教什么”的难题,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种种问题,也造成了语文教师大量的无效劳动。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语文’(教学内容——笔者注),‘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教学方法——笔者注)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同上)教学内容没有着落,稀里糊涂,还有扭曲错漏,却一个劲地“研究”怎么教——怎么导入等教学技巧,即使不是缘木求鱼,也一定是越研究越糊涂。 故而,依愚见,语文教学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材建设,教材建设的关键是要为教师准备教学和实施教学提供学理依据。目前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实际是个体的教师凭借自己的语文知识在从事教学,学生所学的,完全是由不同语文教师随意择取或任意制造的不同内容。原因在于,教材不能或没有为教学提供学理依据,没有为教师提供学理支撑;使语文教师不得不用大量的时间来研读教材。其实,语文教师,更应该面对的是学生。语文教师备课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学生、研究课堂,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语文教师之所以无可替代,正是由于他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个体,而不是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在开发和建设教材上。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应该为教学提供学理依据。教材应为教学提供理论依据_沁园春·长沙论文
教材应为教学提供理论依据_沁园春·长沙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