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执政本质和执政职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能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如何认识党的执政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内在的矛盾所决定;认识事物的本质有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过程,“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不断深化,以至无穷”。(注:《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1、213页。)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我党的性质迥然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以及其他类型的政党,因此,我党执政的本质也迥然不同于其他政党的执政本质。如何认识党的执政本质呢?这里有一个方法论问题。一般看来,共产党执政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就是中国的无产阶级专政。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质,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要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不断深化,深入认识,才能科学地把握我党的执政本质。
从一般意义上讲,共产党执政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但考虑到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在执政之初我党就把国体定位为“人民民主专政”。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里的“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同时又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人民的内涵和外延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物质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因此,我党将执政的初级本质定位于“人民民主专政”比“本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科学得多,这更符合我党执政的国情。
从普遍意义上讲,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不断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党的十五大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而现阶段我党的任务是健全民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可以说,我党执政的本质在于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和保障民主。进一步从更特殊的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解决中国最大的政治问题。什么是中国最大的政治?邓小平多次强调,“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等等。总之,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执政的特殊本质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才能理解我国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物质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的初级社会主义形态,跳出教条主义的误区。
综上所述,认识党的执政本质,既要看到共产党执政的普遍本质,又要看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特殊本质,就其特殊性而言,就是坚持和保障人民民主专政,发展民主、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生产力,保障、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党的领导职能与执政职能的差别
在理论界,不少人将党的领导职能与执政职能相混同,认为党执政前后的职能是一样的,都只能是政治领导职能。其实,这是对党的领导职能的一种错误认识,既不懂得政党职能的条件性,也不懂得执政党的领导职能与执政职能的区别。政党职能是指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对于政党职能,中西方政治学者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政党具有“论坛功能”;有的认为政党具有两种功能,是“组织构成功能和制定纲领功能”的统一(注:参见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他认为,组织构成功能是执政党参与政治制度的运转,制定纲领功能是指反映一种意识形态、制定行动纲领、对发展与变革中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有的认为执政党比在野党负有更大的政治责任,组织立法和行政,运转整个国家机器,执行、完成执政纲领及其政策。(注:肖金明:《政治论——现代政治分析新视角》,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页。)很明显,西方学者已经清楚地指出了执政党与在野党在领导职能上的巨大差异。国内则有人认为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具有全面的领导责任。对政党职能之所以没有统一的说法,是因为政党职能受政党的性质与地位、国家政党制度、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位的政党具有不同的政治职能。但从一般意义上讲,政党具有政治导向、政治保障、政治协调、政治稳定四大功能,这些功能作用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党经过革命而形成的执政地位、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等因素决定了我党的领导职能与其他政党的职能有明显的不同。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就其领导范围而言,党的领导是全面的领导,党要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切组织、一切事业,“工、农、商、学、兵、党、政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32页。)就领导内容和形式而言,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就党的领导职能和领导职权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意识形态的指导权,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2)政治决策权,掌握国家生活的正确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3)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地进行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4)重要领导干部的推荐权,考察、培养、选拔、推荐国家重要的领导干部;(5)政治协调权,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6)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由于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环境的不同,我党在执政前后的领导职能也有明显的不同。执政前,我党是革命党,对当时的国家政权没有领导权,其领导的对象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人民群众,不包括国家政权;领导关系仅限于党内关系和党群关系(包括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和其他党派团体);领导的历史使命在于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领导的途径和方式主要靠党自身的先进性、正确性、表率性、感召力,通过党的政策、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宣传、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非权力领导方式来实现。执政后,革命党上升为领导党,我党掌握了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权,政治地位得到巨大的提升,领导对象包括无产阶级及其人民群众和他们的国家,领导关系增加了党政关系,领导的历史使命推进为领导人民掌好国家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直至实现共产主义,领导途径和方式增加了“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为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来实现其对全国人民的领导”、“党管干部”等重要形式。执政党的领导已不仅仅在于非权力领导,而且具备了权力领导的因素,成为权力领导和非权力领导的统一体。
同时,中国共产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相比,在组织结构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资产阶级政党表面看来也具有比较健全的、固定的组织系统和领导系统。但是,对党员的管理大都比较松散,入党大都没有严格的组织程序,组织内部大都缺乏严格的纪律,各级地方组织的活动大都只与选举有关,一定意义上讲,只是一个“选举组织”,政党的职能和作用主要集中在议会党团手中。相反,中国共产党是按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党是工人阶级有组织的部队。我党是一个严密、完整、统一的组织体系,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严格的入党程序;民主集中制是党根本的组织原则,中央对各级地方组织具有巨大的政治权威;平时注重各级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随时随地都在发挥作用。这是实现党的领导的组织基础,也是我党的政治优势。苏共实行国家机关非党化、放弃共产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从而失去了对国家政权的控制,这是苏共最大的政治悲剧。我党要牢记苏共的教训。
执政党与革命党的职能差别、我党的组织特点决定了执政后党的领导职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党要管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二是“党要管政”,加强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因此,执政党的领导职能是党的政治领导和执政职能的统一,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一身二任”,“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二任’在权的性质、权的来源、权的范围上还有所不同”(注:郭道晖:《论党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外法学》1998年第5期,第5-6页。)。(1)权能不同。党的领导权是一种政治权威,而非国家权力,党可以“发号”但不能“施令”;执政权是一种国家权力,具有国家强制力,党通过“执政”的党员去做。(2)权源不同。党的领导权主要靠的是党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的思想吸引力,正确的治国纲领、路线、政策的政治引导力,党组织与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召力。执政的党组织与党员干部掌握和行使的国家权力来源于法定程度的授权。(3)权限不同。作为执政党,“执政”的权力范围主要限于政权(通过人大)与政府工作,作为领导党的权力范围要广泛得多,既要在政治上领导政权与政府工作,又要领导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以及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三、党的执政职能
具体而言,党的执政职能是党的政治领导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统一。党的政治职能是党的阶级性的集中体现,是党的社会管理职能的政治基础和政治保障。作为执政党,仅仅履行政治领导职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很好地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是一个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现实基础,放弃执政党的社会管理职能等于放弃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党的执政职能实际上就是党承担并执行的国家的社会职能。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关党的执政思想,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阶段,我党的执政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领导人民掌好国家政权、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和平演变、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党执政的首要职责,也是实现其他执政职能的政治前提。(2)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这既是我党执政的主要职责,也是我党执政的现实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注:李长春:《求是》2000年第7期,第10页。)(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依法治国”,发展和保障民主政治、让人民当家作主,反对腐败、反对官僚主义。这是我党执政的政治本质和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也不可能使胜利了的社会主义革命保持下去。江泽民指出:“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精神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志,又是党执政的精神保障,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及其现代化,更不能有效地实现党的领导。(5)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由“人治政治”向“法治政治”的转变是我党目前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早日实现台湾的回归,这既是我党的历史使命和执政职责,更是现实的迫切任务。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共产党执政不是为了执政而执政,而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执政、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执政、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而执政。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剥削、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经过若干历史发展阶段。因此,党还必须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情况,科学地确定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党的执政目标是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最终目标(长远目标)的统一。我党执政的近期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我党执政的中期目标是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党执政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党的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近期目标是实现中长期目标的必然过程和手段,最终目标和中期目标昭示着近期目标发展的方向和发展原则,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在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时刻,必须尊重指出: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这就要求我党在执政过程中要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牢记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标签:政治论文; 台湾政党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组织职能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