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56例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 56例患者中,35例病人顺利度过了围手术期,术后恢复快;20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硬膜外血肿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头部引流管的护理, 准确判断病情, 及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201-02
硬膜外血肿是指外伤后出血积聚于颅骨内板和硬膜之间,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继发性病变,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若能及时有效的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疗效[1]。随着社会的发展,高速交通工具的应用,颅脑损伤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硬膜外血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15~30岁的青少年多居多,多由于颞部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出血。临床多表现为剧烈的头痛,难以忍受,常伴有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或降低、心慌、胸闷等症状[2]。因此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护理,为手术赢得最佳时机,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11~55岁,平均41.2岁,其中车祸伤39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9例。受伤到就诊时间为30min~35h,平均为13.3h,以上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为硬膜外出血,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通过术前及术后精心的护理和治疗。52例恢复良好,3例轻残,1例因为严重的脑挫裂伤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中间清醒期的出现,评估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加重,烦躁不安,意识障碍逐渐加深,血压增高,脉压增大,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应考虑有血肿形成,应立即通知医生。
2.1.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立即给予脱水剂,常规应用20%甘露醇250ml;在20~30min内滴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或者半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2.1.3给予吸氧,颅脑损伤的患者,常有脑部缺氧症状,降低耗氧量是颅脑损伤后期康复的关键,术前给予高浓度吸氧,可以增加血液的协氧能力,有利于脑部供氧,减轻脑细胞损伤。
2.1.4凡是需要手术的患者,应该立即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禁食、剃头、配血等,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保持室内清洁、安静,温、湿度适宜,将该患者安置于有空调的房间内,防止病患发热,以此来将脑细胞耗氧量降低。
2.2 术后护理
2.2.1卧位:患者术后应不要枕头平躺,头稍微偏向一侧,6h以后将床头抬高20°左右,头的颈部枕冰枕或者戴上冰帽,以此减轻脑部水肿,来降低脑部细胞耗氧量,应减少头部的伤口渗出血。且要保持在头部的敷料干燥,做到预防伤口化脓感染。
2.2.2病情分析观察:经常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醒、瞳孔有无放大、血压、呼吸情况、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呕吐物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全麻的未清醒病患应该每15~30min探巡病房1回。清醒后应按医生的叮嘱每1~2小时探询病房1次。如果患者在神志清醒以后又渐渐的出现意识上得障碍加重情况,如一侧的瞳孔散大,光照无反应或者迟钝消失,另一侧的肢体有偏瘫倾向,血压也升高,脉搏变慢,呼吸无力,呕吐明显加重,则有颅内继发出血或者出现脑水肿的严重危险, 则要立刻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治疗。
2.2.3呼吸道护理:术后应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时的吸出来自呼吸道的分泌物,给氧气吸入,流量2L/min。昏迷的患者来自呼吸道的分泌物较多,经常性的出现通气不足导致高碳酸血症和低氧,动脉血PaCO2增高,缺氧致代谢性的酸中毒,促使脑部脊液pH值的下降,从而使脑部血管扩大,导致缺氧使的脑细胞发生肿胀,使的颅内压值增高,让病情严重,必要的时候需要行气管术切开,行气管切开的手术后应该每日清洁消毒、沸水煮消毒内的套管3~4次/日,及时的将呼吸道里的分泌物吸出来,如果粘稠不容易吸出的患者,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每日2~3次,保持气管切口处敷料的清洁干燥,严格无菌操作。
2.2.4引流管护理:保持头部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牵拉。发现不畅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引流袋与头颅平齐,每日更换1次,认真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及量。搬动病人时,夹闭引流管,预防逆流感染。拔管后要观察伤口敷料处是否潮湿,潮湿时敷料应及时更换,防止颅内感染。
2.2.5营养:清醒患者术后1~2天给流质,无呕吐等情况后逐渐改半流食、普食。昏迷、吞咽困难者术后3~5天给鼻饲,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禁食及鼻饲者每日口腔护理2~3次。
2.2.6皮肤方面的护理:卧床昏迷的患者,大多数都无法自理,无法自己翻身,所以皮肤变得敏感抵抗力减弱,所以极易发生压疮的出现,因此患者的家属要做好皮肤的清洁工作,
应用气垫床,保持床单的干净,整洁,每1~2h翻身1次,翻身的时候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当引起二次伤害。骨突处应用压疮贴。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的产生。
2.2.7功能性锻炼:术后如果患者出现偏瘫或者活动障碍的情况,应保持肢体的活动,急性期之后需要尽早的给病患按摩,协助患者多活动肢体,促进其功能的恢复。
3.结论
本科56例硬膜外血肿的清除术患者,通过手术及护理人员密切和周到精心的护理,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护理工作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专科操作技能,熟练掌握颅脑外伤的观察要点及配合。护理措施全面到位,才能使患者转危为安,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冉蒋鸿.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6):55-56.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2-334.
论文作者:刘瑞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患者论文; 血肿论文; 术后论文; 呼吸道论文; 颅脑论文; 脑部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