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视剧“儿童与女孩的爱”中的八个人_儿女情长论文

论电视剧“儿童与女孩的爱”中的八个人_儿女情长论文

电视剧《儿女情长》八人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女情长论文,八人论文,电视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是一部让人激动、感动的剧,看过以后我觉得该剧有三好:本子好、导演好、演员好。用一句话来形容我的心情:“醉过了才知道酒浓,爱过了才知道情重”。这部戏中充满了爱和温情,写了普通人的生活,反映家庭伦理道德,没有电视剧中常见的那种贵族味、市侩味、脂粉味,更没有离奇的情节和混乱的武打。它描写了普通百姓的家事与生活中的真实,它能与人们沟通。它的魅力之处是具有真实性、温暖而又亲切。该剧动人的力量就是真实。不是戏说,更没有编造,深入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中,足见编导的功底、深厚的生活底蕴。否则该片不会如此真实、感人。同时要提到几位演员的出色表演。特别是两位老演员的精彩表演。奇梦石先生几十年的演艺生涯,曾塑造过许多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而这次更是拓宽戏路,扮演了一位没有多少台词的中风老人,难度之高可想而知,但奇先生以其生动的形体语言把这样一个角色的内心感受尽现在观众面前。还有母亲的扮演者王玉梅的质朴表演也是非常到位,在剧中多处细节刻划,把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感情表演的淋漓尽致,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典型东方母亲,把一个忍辱负重为了家庭而心力交瘁的老人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该剧引人之处是突出了一个“情”字,把父子之情、夫妻之情、母子之情、兄妹之情等等一系列家庭亲情在充满矛盾的情节中充分体现。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真正的温情是值得提倡的。

该剧无疑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好的文艺作品就该是念一本难念的经。该剧好就好在经的难念之处。没有生活,内容空洞的作品当然不会引起观众的兴趣。该剧念的经虽然古老,却又有新的时代内容,贴近生活。这本经就是“伦理、道德”。

剧中大哥的“忠孝不能两全”的问题正是基于中国千年以来的古老伦理问题。而大姐的感情故事也是一本很古老的经,观念的认识正是观众爱看的,这些生活中既熟悉又难办的事给古老的观念以崭新的生活内容。这些古老观念究竟怎么个变法,正是观众迫切想知道的,在当今社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老话是否还普遍适用,“孝子”在今天又有何新的解释?“孝”要如何去孝,“不孝”又是怎么开始的,这些问题都值得观众去深思。剧中也有与时代迫切相关的问题的表现,如大姐的下岗问题,在老人生病无人照料的时候,孩子是否应该放弃自己的事业而选择孝道,故事中大哥与大姐不同的处理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孝道的理解。

作为晚辈尽孝,是义不容辞的,作为老人又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呢?有人说:“工业社会是孩子的天堂,成人的战场,老人的坟墓。”那么在当今的中国同样存在老龄化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又该如何解决,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当然老年人自己也不能放弃对生活的信心。此剧对社会问题的敏锐反映引出了新的伦理观念。

我认为,《儿女情长》另一重大特点是,文学性占了较大的比例。所谓文学性是语言的功能上、结构上是否围绕人物。该剧的语言不俗,非常生活化,以朴素的语言撑住了整部戏。这充分表现出编剧的功底,这些语言不在生活中抓挖,是编不出来的。全剧紧紧围绕人物,省去了多余的铺垫,以生动的语言加之成功的形体动作来突出人物。尤其以大姐的表演充实、饱满。通过她不多、却又朴素的语言成功刻划出大姐的沉稳与善良的性格,突出了她人生境界的高尚。

此类优点在剧中不胜枚举。

在当今千姿百态的电视剧题材中,现实题材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缺少现实性,无论其数量怎么多、类别怎么广,从本质上都是不能满足观众要求的。我认为中国目前正在阶层化,由于阶层化,生活正在变的千姿百态,我相信现实题材的内容是广阔的,以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反映生活的电视剧是不可缺的。这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最广大的观众是普通的劳动人民,我甚至认为我们所说的文化其实也能体现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道义。毋庸置疑改革开放是必要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但我们看到这阵痛更多的是承受在最基本的民众身上。因此通过电视剧包括文学使民众感到他们所承受的阵痛是被关注的,是被理解的,是被体恤的。这也正是我们文化的良心所在。二,从艺术上讲,无论你想要表现的是什么人,其实这些人的生活无不于民众的生活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完全没有联系的人物形象在电视剧中将会是呆板的、没有光彩的。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我每次见到云良谈起《儿女情长》的创作时我都是非常支持的。同时我也想到我经常与北京电视界的年轻朋友在一起交谈,我感觉到年轻朋友们从理性上还是能够接受我的大部分观点的,完全不愿意写民众生活的编剧还是不多的,当然也有不屑去写的人。不过,愿意写和能不能写的含义是不同的,我所忧虑的问题是我越来越感到一些年轻的电视剧编剧即使他愿意去写民众的生活,但他真正能够写民众生活的能力正在下降、正在失去,甚至是那些原本从民众中来的编剧,他们原本也许写过几个好的本子,但当他们一旦进入电视剧的“圈子”之后,这些能力就突然消失了。以后所产生的现象是大家凑在一起来侃一个剧本,这种侃出来的剧本呈现在观众面前就会有种种的问题。有一种剧本我们可以想出来,但是不可能由几个没有这类生活经验的编剧通过技巧来解决,它一定得是编剧非常投入,调动全部感情来创作的。云良正是这样的好编剧,《儿女情长》证实了这一点。我认为对于我们北京的电视剧创作会带来教育意义。近年来我们正缺少这样的好戏。我个人认为这部戏是我所看到的上海方面送到北京来的几乎是最好的剧。这部戏的一大好处是修正了以往几部电视剧在长江以北广大观众心目中对上海人的误解。在上海、北京这种大城市就要拍出象《儿女情长》这样的受全国南北观众都能喜爱的片子,云良正做到了这一点。三,我个人认为虽然我们现在的电视剧内容非常丰富,幽默有了、调侃有了、玩闹也有了,但是是否缺少了对生活的另一种态度——庄重、善良。那种人的心灵向上升起的愿望,那种美好的自我要求、自律。不要以为观众就是某些人所想的“老百姓看电视就爱看个热闹”。这可能是一个时期内观众的要求,不能是他们永远的要求,他们不满足于这一点,他们要求从电视剧中看到有真情投入的内容。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只有这种真情的投入才会感人。而这部电视剧对我们来说是有教育意义的,它让我们想到“敬业”二字。我希望通过我们的记者朋友表达我这个写小说的人对全剧演职人员由衷的敬意。这部戏体现了南方派演员的精湛演技。

看过这部剧感觉是作者把自己多年来生活血泪融入剧中,比其他电视剧做了更多的,更充分的准备,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写现实主义作品要有现实主义精神,有很深的生活根基。最根本的是关心普通人、小人物,要有人道主义,对人要关怀,反映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此剧从童老伯“一跤摔下去”戏就开始了,相当精彩。通过一个家庭来解剖生活,来解剖社会。此剧成为精品不是偶然的,一段悼词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感情。很多人在流泪,为什么?因为该剧有针对性。改革开放后,在家庭概念的观念上起了很大的变化,对伦理道德构成危机,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供养老人的问题。因此在需要重建伦理道德的今天,此剧有超前反映社会情况的作用。此剧感人,不仅仅停留于生活表象,它的根子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体现了“精神家园”的真谛。所以泪是观众自伤身世而流的泪,一个艺术品能让人流下眼泪就是很成功的。剧中所有的人物都在寻找一种东西,寻找灵魂的安定与寄托,寻找道德的支掌点。此剧是充分生活化的,给我们许多对生活的领悟。虽没有大事件、大波澜,却将人深深吸引。这是一部反情节剧,回到生活,靠的是生活自身的力量,生活自身的逻辑。在平凡中寓意深刻,通过一个家庭,折射了生活的全景,折射了社会的变迁,通过“巾娣”现象,反映出个人品德中的恶,与商品意识深入人的意识间的关系,增加了生活的代表性,反映了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良现象对人的影响。另外一点是电视剧的延伸很好,如“分房问题”,是很苦涩的一笔,有很真实的情感,对于这一点的处理很有时代色彩。

我总结了几点有关电视剧该怎样吸引观众的意见:一,人物的命运要抓人。二,生活中来的故事,朴朴素素。三,主题要靠近老百姓的生活。四,追求真实。五,语言能吸引老百姓。该剧基本上体现了对电视剧创作的理想境界。

剧中的一些优点:儿女们的命运纠缠,写得有血有肉,三条大的人物命运线揪住人心。抓住了当前社会中最紧的弦,留住了真善美。现今许多这方面的东西都被淹没,因此该剧能够贴近人们的心,作为综合艺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本子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导演好,艺术达到了一个很好的高度。录音好,同期录音使剧情真实。演员好,通过他们的上乘表演使观众看后入戏。语言好,具有哲理性,很美,很真实。这样的剧才会上一个大台阶。我认为该剧在中国的电视剧发展史上会留下很重要的一笔。对扎扎实实地走现实主义道路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剧中的几处遗憾:一些情节上需要细推敲,不过电视艺术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大团圆的结局适应了中国观众的感情及欣赏习惯,每一个团圆都必须有可信性。但最后几集处理的有些潦草,收尾略显仓促,也存在某些不可信之处。

九七年里我有三个愿望:第一愿望今年能读到一部真正的小说。第二个愿望是能看到一部好的影视作品。第三就是希望中国足球不要再输。第一个愿望还在产生之中,第三个愿望还是生死未卜。但是第二个愿望《儿女情长》已给我带来了满足。

看过这个剧感到有四个特点:一,看到了阔别已久的东西,看到了具有示范性的作品,看到了普通人艰难的生活。二,剧中给观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要不要自己的传统道德伦理美德?是做金钱的奴隶还是继承道德?该剧引起了我们对亲情,对家庭责任的思考。思想内容很完整,值得学习,借鉴。三,本片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文学的功力很深,值得影视剧创作者学习。四,该剧写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甚至是对生活的牢骚和怨气,给人一个发泄的机会,有宣泄的作用。但同时又给人一个梦,一个希望。

我把这“儿女情长”概括成为五个字:家,情,德,美,根。现在就这五点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家”这个概念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人心里是个非常神圣的概念。一提起家来就动情,爱国实际上是从爱家开始的,而爱家又可以说是从爱妈妈开始的。第一个自觉的爱都是投向母亲的怀抱,就是用乳汁将我们养大的母亲。爱妈,而后爱家,而后爱故乡,而后爱故国。所以中国人在讲国的时候,与家是不分的。“国家”也就是这么个意思。国是家,家是国,大的概念是不分的。抗美援朝时提出“保家卫国”,家放在前面。解放战争时,我们打败了蒋家王朝八百万军队,这些子弟兵,当初动员他们参军时提出的也是保卫自己家园的劳动成果。这不是眼光短浅,的确是应从最实际的,最根本的出发,才能打动人。先从很实际的生存条件出发,而后去献身,去殉国。所以这其实是反应了一个很古老的中国的传统观念,就是表现了一个家——从故事情节来说,以重家为主线,然后延伸出去,形成一个家的子母系,六个子女的家为子家。有的家是很完好的,有的则是不健全的,有的则存在着危机,如建设的家;还有的则是向外辐射的,是通过医院的关怀,辐射了好几个家,剧中一共描写了十个家。而这十个家,无论是李云良、王平的剧本创作,还是石晓华导演的二度创作,都成功的为我们展现了家的温馨。与其说剧中的这个家是童老伯夫妇努力营造出的温馨的家,不如说已经成为了一个典型意义上的中国传统家庭的缩影。我们常说要寻找精神的家园,其实家的概念是不同的种族所共享的。有的哲人认为:哲学的最高境界,科学的最高境界,宗教的最高境界,艺术包括电视和文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家园意识,表现出来一抹淡淡的乡愁。到这个阶段,艺术就到了一个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的境界。该剧好就好在这里:当我们国家经历了百年的磨难,终于迎来转机,迎来了发展,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问题的今天,它成功地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细胞。恩格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AI写作过一本《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其中就从家最后论证到国,论证到无产阶级专政,论证到最终把“这一形态送到博物馆去”;列宁的《论国家》一书,可谓是经典之作,而这整本书也是首先从家这一概念开始阐述的。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家”是摆在“国”和“天下”前头的。许多优秀作品都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家的形象,如《红楼梦》,写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兴亡史:再比如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也是如此。国外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本片也就是抓住了一个家的角度,从一个家的视角切入,描写了几代人的希望,他们的喜怒哀乐惊惧愁苦,从这点上看,这个作品是非常有价值的。

2,该剧的精彩之处,就全从《儿女情长》的“情”字见出。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1,从剧本的作者,这个首度创作的创作主体来看,是寄托了作者的感情的。不仅从剧中人物的命运体现出来,还特别通过人物来直接抒情。而二度创作中的用情在这个戏中也非常突出。这么长的一个片子,看了却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我是流了很多泪,眼睛都哭红了。作品的节奏看似是情节的穿插,其实是作者和主创人员情感的起伏,这是作品的节奏的本质。作品让你流泪,但这泪的确让人感到流得痛快,痛而后快,就达到一种心灵的,艺术上的满足了。我非常佩服该剧的摄影,他的镜头是带感情的,若非如此,作者、导演的感情也就无法晕染出来。2,另外,从表演来看,原先在看了剧本后,我曾有顾虑,也向导演、编剧说过,担心演员选得不好,表现不出来。现在我觉得比原先想象的好。演员不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敬业精神,演员本身修养,气质,艺术的印记,关系极大。用情,常常是过犹不及,但现在演员的表演十分到位。“童富昌”的表演,特别是眼神,这奇梦石表演起来的确是炉火纯青了。要通过眼神把人物的内心起伏表现出来,确实是难度极大的。而好演员则能够通过他们不蕴不火的表演,一一体现出来。王玉梅的表演,为我们活生生地塑造了一个东方母亲,一个平凡而又极不平凡的母亲的形象。我觉得这个母亲的形象有如那幅在法国得奖的油画《父亲》所表现的,简直是无可挑剔的。最重要的是表演的分寸掌握得好,每一个表情,动作,都那么自然。而且,听说是同期录音,那整个的就让人觉得母亲这个角色就是真正生活中的人,把云良的作品中内涵用可视的形象完全呈现出来了。王玉梅的表演也是一种炉火。奚美娟的这个角色,则非常难表演,这个人物性格不是能言善辩的,话不多,但很有分寸,脸上表情的变化层次,把内心情感起伏的层次唯妙唯肖的表现出来了,这也很不简单。她处于几个矛盾冲突的焦点,自己带了一个孩子过了十七八年,承受的苦难,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比她的妈妈还要多。这一切都能通过她的语言,表情,表演突现出来,那么妥贴。若非经过专业舞台上的长期的磨练,这些情感的层次感很难表现出来。而现在,所有情感运动的层次,内心冲突的层次,都交代出来了,所以我说奚美娟她是很厉害,不能不佩服。年轻一点的演员,我觉得演建兰的吴冤,很有才气,很有灵气。她很年轻,但表演却很老练,而且老练中有生涩,没有过。一段段长段的台词,很难,她表演起来却是举重若轻,很不容易。关键是有情。

3,我还觉得这个作品中有很浓烈的道德感,而且是纯净的,高档次的。整个画面是纯净的,创作是纯净的。表现的不仅仅是人物,更重要的是创作主体,是编导的灵魂。现在,道德重建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旧的已被否定,但新的尚未建立,许多人性恶的东西又重新泛了上来。因此道德的重建的课题,很严峻地摆在了艺术创作者们的面前。高尔基说过,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在这个作品中,家庭的伦理写出了很多很久远的东西,就是说,不管怎么变,一些几千年来沉积在中国人心底的美好的东西依旧没变。这些就反映在普通百姓的身上,反映在剧中这些普通人家的生活中。我觉得,这个片子的编导能使得浓重的道德感得以凸现,让人有一种心灵得到洗涤的感受,的确是发自内心的,是有所感,有所指的。从道德重建,从家庭安定的角度讲,该剧是很有教育意义,现实意义的。

4,这部片子拍得很美,很有美的品位。作品的美从何而来,至少有两点:情,而且是真的,表现得恰到好处,有分寸的。这个片子拍得很讲究,很多很经典的镜头,很熨贴。同时还很有意境。这个剧在很多地方给人一种诗的意境。

5,这个作品写出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如果艺术作品要想成为大树的话,树根在何处,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植根于何处,也是关键。根伸到哪儿去?根就应该伸到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命运,和他们的理想中去。这个作品就做到了,这就带给我们很深的启示。我们说要重建道德,那么资源在哪里,资源就在如童富昌这样的百姓的身上,就看你会不会找,去不去找,找到了,表现出来了,你就成功!

6,最后,作为第6点,提出一些小小的不足。一个就是“苏静”这个人物有些游离,结合得不是很紧凑,去掉似乎也未尝不可,也不会影响作品的整体感。另外呢,最后两集,特别是最后一集,有些散,不象是这个作品的结尾,有拼凑的感觉。整个整体感都非常好,就是这个收尾收得不是很好。很多空镜头,应该是“形断神连”,但若谁都看不出这“神连”有哪儿的话,结尾就散了。具体来说,一个是老爷爷的死,有雷同,有技穷之感。另一个就是书店的钥匙拿到后,干嘛样样事交代得十分清楚,有累缀感。还有这最后的悼词是败笔,如果要写的话,就要是戏眼之所在,但现在有些不尽如人意之感。最好的结尾就是到最后关机了,但仍让观众有“意犹未尽”感,对其中的思考没完,尾要收得有力,要有“豹头凤尾”之感。

中国伦理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是一种亲情的扩展。贯穿全剧的“谢安”与“紫薇”是我想说的两个人物。全剧最后“紫薇”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在这病房里的几天,我学会了感情。”这可能是本剧思想内容的重要的方面。如果我们的观众都能通过看此剧学会这种情感,这的确是伦理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给我们的感受。

还有这部电视剧中的具体的精彩之处,“三姐妹在阁楼倾谈”。“童妈妈的死”,这种死亡不是一种消极的东西,而是守在一旁的人们的精神升华。同样,我们观众也是如此,尤其是王玉梅的表演在这里达到了高峰。

这部电视剧的好看之处就在于让观众欣赏到了真正的演技,不仅剧本好,全剧演员表演很到位,该剧艺术性也高。艺术性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作者把自身体验到的情感让读者或观众能体验到同样的情感,这就是“共同体验”。我认为该剧已达到了这一点,它使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与编导有了“共同体验”。还有一点是这部戏对生活是一种提升。通过表演使人体验到一种哲理。

人们从中看到的,不是远离自己的编造的生活,而就如同自己和自己亲朋的关系。人们能在电视屏幕上这样贴近地看“自己”,和剧中人共同喜怒哀乐,甚而感到自己融入了剧中的人群之中,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动!能如此地写这样庞大复杂的一个市民群体,这取决于作者的生活积累和文学艺术功底。作者的“平民情结”是十分浓烈的。他把自己置身于民众之中,他和周围这些平凡的人共同生活过、痛苦过、欢乐过,他在投入地创作过程中,把自己融入到剧中这个普通家庭中。他体味他们的艰难;咀嚼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他为他们的忧虑而忧虑;为他们的舒畅而舒畅。一个将自己融入民众的作家,才能够写出这样让民众认可、接受的作品。

由此,联想到连年来电视剧中的劣品,我曾为它们如此轻视生活而困惑,为它们粗俗的编造而惊讶,为它们能堂而皇之地再三占据银屏而愤愤不平。因此,剧作家们的作品要获得永久的观众,必须走向民众,走向他们的内心和他们同一脉搏,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作品来。那些孤芳自赏的作品是会在瞬间被民众淘汰的。

标签:;  ;  ;  

论电视剧“儿童与女孩的爱”中的八个人_儿女情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