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江总书记“狠狠抓”的指示坚持积极发展职教的方针不动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教论文,方针论文,指示论文,不动摇论文,江总书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不动摇
(一)全面分析、认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
经过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以及其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所占比例在下降。第二,在招生数下降的同时,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降低。第三,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流失。政府部门和企业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机构改革和改制的过程中,层层下放,有的停止招生,有的取消了学校建制,有的改作其他学校,甚至改作他用,特别是一些过去办得较好的中等专业学校从中等职业教育中流走。
出现以上问题和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压力加大,相当一部分单位在用人上追求高学历,对可以而且应该录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岗位排斥中职毕业生,就业难而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独生子女比例增加,家长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仍然不能满足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自身的专业结构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们在看到问题和困难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改革开放20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①职业教育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初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体系。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达2万多所,在校学生人数约1400多万人。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使我国中等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而且也有效拓宽了青年学生求学成才的渠道,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②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办职业教育的局面。以政府办学为主,全社会共同兴办职业教育的格局正在形成。除少数几个特殊的行业以外,绝大多数部属中专学校、技工学校已下放到地方,加强了地方政府对职业学校的统筹,极大地改变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全国已经有上千所中等职业学校参与布局结构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建设了一批骨干示范性学校,形成了发展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③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有了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以《职业教育法》为核心,地方配套法规为支撑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法律支持。④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重视,特别是近两年,加大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规划已启动,教育部已经分两批公布了44个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开通了职业学校教师读本科、读研究生的新渠道。⑤教学改革工作得到加强。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已经开始实施,学分制、弹性学制已经在一些学校试点。新一轮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职业教育的新教材有望于明年秋季正式启用。⑥职业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在一些职业学校中推广应用,使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加强。这些成就是我国职业教育形势的基本方面,同时也是我们克服前进中的困难的坚实基础。我相信,在这样的基础上,只要大家振奋精神,努力拼搏,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就一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坚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不动摇
坚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和去年全教会上的讲话中都有精辟的阐述。江总书记指出:“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使大家明白,我们国家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于不能进入高等教育行列进行学习的城乡学生和其他群众,应通过大办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吸收他们学习和掌握一门或几门生产技术与管理、服务方面的技能。”“如果能学到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技能回去,就拓宽了他们的立业创业之路,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与稳定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努力办好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篇大文章。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已经有了发展,但总体上说,还刚刚开始做。各地各部门要狠狠抓它十年、二十年,必会大见成效。”
江总书记的这些指示,不仅阐述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指明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对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很明确也是很高的要求,反映了党和国家在发展职业教育问题上的鲜明的态度。这有力地表明,我国将长期坚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江总书记讲“还刚刚开始做”,说明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很不够,还处于起步阶段;“要狠狠抓”,是对各地、各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要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要加大工作力度;“十年、二十年”,是说对于职业教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进程中,要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必会大见成效”,表明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和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充满信心。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江总书记的这些指示精神,要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努力把职业教育事业“做大做强”。
21世纪初叶,我国将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将更多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江泽民总书记多次讲,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面对加入WTO,面对愈来愈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劳动力的素质亟待提高。以提高生产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在这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热切地呼唤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当前,社会上有一些模糊认识,认为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候,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少发展、慢发展。诚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建设确实将需要更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但是,受过中等教育具有很强操作能力的一线劳动者,仍然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企业乃至高新技术企业劳动者的主体。最近,全国政协搞了个调查,根据他们提供的材料,像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科利华、海尔、长虹等一些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员都是以中职毕业生为主的,当然他们的开发人员层次比较高。江苏省最近也对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技术密集区域的人才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江阴和苏州为例:江阴是个县级市,人口114万,已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300多亿人民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8万多人民币(超过了3000美元)。全市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9112元,农民纯收入5418元,各项经济指标在江苏省处于前列,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其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与普高的比例为5.5比4.5。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项目,有从业人员1.8万人,目前投资的企业有164家,其中尖端高科技企业占三分之一,应该说是高新技术的一个企业群落。据调查,园区内电子、电信、医疗、卫生等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大专以上占18.46%,中职占47.77%,普高21.71%,初中12.06%。北京中关村是我国一个技术相对密集的区域,从业人员中,中职生所占比例也将近一半(48%)。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即使在我国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高的今天,也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要素之一。
坚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要加快发展。我国2000年初中毕业生为1566万,2005年将达到2132万。如果“十五”规划把2005年城镇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确定为95%,农村为50%,当年高中阶段的招生数将达到1386万,在校生数将达到4200万。按普高和中职平分秋色、共同担负高中阶段教育的历史任务算,就是各2100万。今年暑期前,普通高中在校生1050万,那就是说,今后5年它要翻一番;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450万,今后5年要增加650万。上面的分析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很重,发展的天地也是宽广的。我们一定要从对历史负责、促进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问题,真正把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落到实处。
(三)当前职业教育工作中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对照江总书记关于做好职业技术教育这篇大文章“要狠狠抓”的指示和要求,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狠狠抓”,这是需要我们大家来统一认识、努力实践、长期探索的。这里,我就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1.要认真贯彻江总书记有关职业教育的论述和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 江总书记在全教会上和《谈话》中有关职业教育的指示,内涵丰富,论述精辟,不仅对发展职业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地学习和宣传,并切实地加以贯彻。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深入学习江总书记论述和第三次全教会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地区职业教育工作做一次全面的分析,并注意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结合“十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研订,确定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就全国而言,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校生数的比例不低于1:1。
第二,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在管理体制调整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防止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流失。在机构改革和调整中,学校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是必要的,但不管怎么动,必须保证职业教育的资源不流失。最近,教育部就中等专业学校管理体制调整中有关问题要发一个文,主要精神是:①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划转到地方的中等专业学校在省级人民政府的统筹下,其隶属关系原则上划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部门,也可以划归至相应的省级行业组织或企业,原则上不再继续下放。国务院有关部门(单位)已下放而地方尚未明确具体归属的,省级人民政府要尽快明确其具体归属。②在地方机构改革过程中,部分省级业务厅局已经撤并或准备撤并,其举办的中等专业学校,应经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划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应的省级行业组织、企业。对少数确实需要划转到地方的,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明确其具体的归属,并办理相应的划转交接手续。③根据《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设置暂行办法》,未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各办学部门(单位)不得擅自将中等专业学校改作它用。④中等专业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基地。地方政府要严格控制中等专业学校并入高等院校或改为高等院校。已经改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原则上在近一段时期内,要继续举办中等职业教育。⑤在划转过程中,对原来有财政拨款的学校,其财政拨款数额不能减少。要积极支持社会团体、企业和行业组织,采取联办、承办、共建等形式参与中等专业学校的举办和管理。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必须和企业、行业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划转的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大包大揽所有的学校,这种体制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个文件下发后,请各地结合本地情况贯彻落实。
第三,努力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目前职业教育招生遇到较多困难的情况下,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依靠收费和学校自筹是不够的,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都要落实《职业教育法》中的有关规定,安排职业教育经费。同时,要动员社会各界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
第四,要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法》的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已进入了第五个年头,为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强调贯彻落实职教法。各地教育部门要组织对贯彻职教法情况的自查,并主动配合地方人大对职教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我们也考虑在明年请全国人大及有关部门对全国职教法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法》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力度,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推动职业教育依法办学、依法管理。没有法希望有法,有了法就要依法治教。
2.努力促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西部地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在国家及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发展还相对薄弱。据调查,西部地区职业学校的平均在校生规模仅有620人,低于东部地区职业学校在校生平均830多人的规模。东部地区每万人中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在校生有115人,而西部地区每万人中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在校生只有58人。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制约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因此,今后国家将对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我们要求东部地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努力使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了支持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和东部地区职成教战线的同志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经与有关省市协商,确立了职业教育省际间的对口支援关系。东西部对口支援,为促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努力把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工作做好、做扎实。在促进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按照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积极探索符合西部实际的职教成教模式;用5年时间,帮助西部约130个地市各建设好一所基本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标准的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努力把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做大做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对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力度;组织东部与西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建立东西部地区省级、地县级和学校级合作关系;加强西部地区职教师资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为西部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培训骨干力量。西部职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是发展的重点,但如何把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很值得研究。
3.促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结合,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成人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的贡献。事实证明,成人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大教育观,努力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特别是要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起来。各职业学校要积极扩大服务功能,大力开展职后的非学历职业培训。近期,在成人教育方面要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条件。要把搞好社区教育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进行实验,逐步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社区教育新模式。
第二,要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大力加强各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农村成人教育肩负着引导、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现在,农村成人教育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截止到1999年,全国的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已达65万多所,其中,县校1976所,办学面93%,乡镇校4万多所,办学面94%,村校(含扫盲班)60多万所,办学面82%。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人数4.6亿,仅1999年接受教育培训的农村成人达9846多万人,培训率占当年劳动力的21%,这些成就是来之不易的。要把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努力推动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向多功能、综合化方面发展,使之上档次、上水平,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第三,要重视社会化培训的推广和普及。岗位培训是成人教育工作的重点,教育部门在配合各行业继续推进岗位培训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的同时,应特别注重抓“培训工程”的实施,开展社会化培训。在这方面,上海、北京、江苏、山东等地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要注意总结这方面的经验,结合当前的形势和需要,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并使之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推广,为广大下岗、转岗和在岗职工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现在是成人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机,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发展成人教育。应抓住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研究和探索。
4.要深化改革,练好内功,加强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 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还在于一些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办学条件较差,特色不明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求学者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坚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还需要我们职教战线内部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深化改革,搞好基本建设,苦练内功,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主要应做好这几项工作:①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教育必须把创业教育作为重要内容。②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受教育者,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职业教育遇到新的矛盾和困难在所难免。解决这些困难和矛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通过改革,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要求。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改革开放20年来,职业教育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整个国家的改革在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也必须继续改革,面向市场,面向社会。④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⑤要加强学校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⑥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水平。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服务经济,职业教育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要为人民群众就业、改善生活质量服务,还要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我们服务好了,就会得到社会及人民群众更多的认可,这也是我们的事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自身建设好了,办学质量、办学水平提高了,自己强大了,就有了生机和活力,就能克服困难,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进一步提高对师资工作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努力开创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师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个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师资工作,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教师问题专门作了阐述,明确要求要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等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把师资工作放在整个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职业技术教育要“做大做强”,应首先把师资队伍“做强”。
(一)贯彻落实江总书记《谈话》精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
江泽民同志在《谈话》中深刻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谈话》精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整个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今年7月上旬,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德育工作会有三个重点:第一是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第二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第三是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了重点研究和全面部署。会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还在今年5月下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道德规范(试行)》(以下简称《道德规范》)。希望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1.各地要组织广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谈话》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谈话》和第三次全教会精神上来。
2.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意见》和《道德规范》,在中等职业学校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各地要根据《意见》精神,有针对性地拿出实施办法,进行落实。要贯彻落实《道德规范》,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遍进行一次师德教育和检查,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对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要予以表彰,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要严肃处理,坚决取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者的教师资格。学校声誉和形象主要通过教师来体现,教师的师德尤为重要。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否受到社会的欢迎,取决于学生的道德品质,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首先是教师。
3.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建立职业道德教育制度,每年的寒暑期要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要设立专门的课程对受训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在相关课程中渗透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要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上,表彰了40名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200个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其中有10名先进个人和45个先进集体是从中等职业学校产生的。各地要组织报告会和巡回演讲,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
4.加强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教师队伍建设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和职业学校的校长要亲自抓师德建设工作,并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职业学校的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和引导广大教师切实提高师德素质。要充分发挥教育工会、共青团、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支持他们根据各自职能开展群众性的师德建设活动。努力形成一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时,应加强考核。
(二)职教师资基地建设问题
《行动计划》提出要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在全国重点建设50个职教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同时要求各地也要加强职教师资基地的建设。去年以来,职成教司集中精力在抓这项工作,一是开展50个全国重点建设基地的遴选和确定工作,二是进行调研,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以指导面上的工作。去年年底,在天津召开了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公布了首批全国重点建设师资基地,并就基地建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各方面对这项工作反映很好。到目前为止,50个基地已经遴选确定了44个,第三批重点基地也会在年底以前遴选确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已经正式下发,希望各地认真地贯彻落实。关于基地建设工作,我想突出强调几点:
第一,要充分地认识建立职教师资基地的意义,明确指导思想。建立职教师资基地是根据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特点提出来的,目的是要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支撑体系。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有一个三级师范体系作为保障,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培养培训支撑体系,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无法保证这支队伍特色的形成。70年代末以来,为解决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问题,职业教育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参照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建立了10多个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但是这些院校远不能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大量的和多种类型的专业课教师仍无法在这些学校中得到培训。80年代中后期,各地开始尝试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分条件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培训基地,培训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实践证明,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分条件好的中职学校,建立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来解决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问题,是一个既能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又能够适应职教师资特点和需要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形式。教育部党组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支撑体系。希望各地共同努力,把这个工作做好。
第二,建立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构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支撑体系,不仅是教育部的责任,也需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努力。全面重点建设的50个基地,只是整个师资基地网络当中的一个部分,各地要参照教育部建设50基地的做法,尽快地启动本地师资基地的建设工作。我们的目标是,经过3至5年的努力,要在全国建立包括50个基地在内的350个左右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形成与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网络,为建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普通中小学教育有一个经验,教育质量高的地区必定师范教育办得好。职业教育要“做强”,就一定要把师资队伍建设好。
第三,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要以培训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强自身建设,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目前,师资基地的培训项目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类。学历教育中有研究生教育层次,如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也有本科层次,如对口招生的职教师资班。非学历教育有骨干教师培训、各种专题培训,还有中职校长和管理干部培训。这些项目都是我们基地必须要办好的骨干培训项目。各基地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开辟一些新的项目。依托高等学校建立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改革的需要。各基地学校的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基地的建设工作,要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校内还要有专门负责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院系和专门的管理部门,并配备得力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三)大力开展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在职教师整体素质
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还适应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差距,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的本科达标率较低,二是结构不够合理,三是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还比较缺乏,四是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普遍还比较弱。这些问题是长期困扰职教师资建设的主要问题,严重的制约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本科学历达标率偏低的问题,有其历史的原因:一是绝大部分职业高中都是80年代初由比较弱的普通高中转过来的,师资水平起点较低。二是过去对中职学校教师学历资格没有明确规定,许多人只有大专学历。三是中职学校教师工作缺乏吸引力,长期以来,本科以上毕业生不愿到中职学校任教。因此,这个问题要历史客观地对待,积极而又稳妥地解决。首先,要依法把住新教师入口头,不具备规定学历标准的不得进入中职教师队伍。第二,要继续通过多种形式解决在职教师,特别是50岁以下教师的学历达标问题。各地各学校要充分利用“专升本”、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解决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学历达标问题。第三,对于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学历不达标者,各地各学校可根据工作需要,将其转为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中已达到本科学历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转为文化课或专业课教师。第四,对于学历不达标又不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调整出教师队伍,改做其他工作。力争在“十五”期间,基本解决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学历达标率低的问题。
针对目前职教教师当中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力较弱的情况,各地要在师资基地广泛地开展各种专题培训。培训过程中,要特别加强对实践环节的教学组织,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能力。要继续实行青年参加社会实践制度,组织他们到基层生产一线直接接触生产实际。努力造就一批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具有较强职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各地要继续积极开展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和校长及管理干部的培训。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建设高素质的队伍,必须要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事制度作保障。近年来,各地和广大学校都在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等职业学校也有不少单位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努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最近,中组部、人事部先后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关于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各级各类学校作为我国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制度改革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今年6月,教育部和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目前,我部正在抓紧制定《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问题,也将与普通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问题一起提出,共同研究并做出规定。学校人事制度涉及机构编制制度、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重点要解决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等问题。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学校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做师资工作的同志,要特别地关注、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在人事制度改革中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优化教师结构,引入激励机制,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要扩大学校内部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兼职教师应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聘请一些学有专长的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任教,这样做既可以解决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又能够使培养的学生与生产实际联系得更紧。
(五)加强领导,改善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条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明确各方面的职责和任务,把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及时解决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把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纳入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人管理职教师资工作。职教管理部门和人事、师资等部门在职教师资工作上要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安排专项用于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学校主管部门,也要安排相应的师资培训专款。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支付教师培养培训的费用。应积极吸引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及国外资金的援助,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支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要不断改善职教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职教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职教教师的社会地位。
2000年是“九五”计划最后一年,也是世纪交替之年,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讲也是关键的一年。这次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的召开,将会有力推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有力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狠狠抓”,努力开创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工作的新局面,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职业教育带入21世纪。
(本文是作者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