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特征及临床护理论文_邹贤俊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 4047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老男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特征及临床护理。方法:选择60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运用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在日常生活能力(ADL)、智力状态(MMSE)方面的对比。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智力状态(MMSE)进行对比,观察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的临床护理疗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智力状态(MMSE),进而使患者享受到更加高效、安全的护理工作,值得在老年痴呆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老年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特征;临床护理

随着近年来社会老龄化问题的逐步发展,老年痴呆受到了更多人的广泛关注,已发展成为社会问题,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障碍,会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一定负担[1]。因此,通过良好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病情进行缓解,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帮助患者提高自己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本研究选择60例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分析,对其认知障碍特征展开干预护理,现将护理工作的效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医院接受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展开疾病治疗,判断其均能满足阿兹海默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由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病史者;拒绝签订同意书者等;存在器官感染者。依照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9.6±2.1)岁。病程1.2-4.3年,平均病程(3.1±1.4)年。对照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67-90岁,平均年龄(78.5±2.8)岁,病程0.9-4.1年,平均病程(3.2±1.6)年。临床资料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可以使用常规护理疗法,对患者进行睡眠、饮食、运动以及安全等基本的生活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是在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首先对患者的相关病史、体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展开患者为中心的全面护理检查服务。其次编制具体的护理实施计划,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细致的引导方案。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家属多进行病情的教育与沟通,使患者得到更加舒适的环境待遇。再次,能够对患者进行基本的生活训练,采取和蔼亲切的护理态度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缓解。最后,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结合其具体的恢复状态进行训练,如情感疗法、音乐疗法[2]。让患者进行适度运动,对其实施疼痛管理、理疗按摩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患者治疗三个月之后,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ADL)、智力状态(MMSE)的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版本软件对组间数据差异展开检验,把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在社区护理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智力状态(MMSE)进行对比,观察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讨论

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主要体现在记忆、语言、思维、情感障碍;自理能力逐步减弱,并会存在社会功能障碍[3]。其中思维与语言障碍通常表现为语言表达较为吃力,自相矛盾、词不达意,且在注意力、判断力、理解力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致使患者难以进行日常的生活工作。老年性痴呆通常是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能力、痴呆严重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在病情发展的过程中,认知障碍还会不断加重,加大了患者的社会与家庭负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4]。老年痴呆患者的机体抵抗程度较弱、智能与记忆力受到损伤,进而难以对自身症状进行表达。这就需要护理工作中及时关注患者的行为及体征变化,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准确控制。结合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展开有效的患者护理工作,对其认知功能展开康复护理。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的优质护理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合患者临床中的表现,在病情整体评估的基础上编制护理方案,从而使患者的生存状态得到缓解。再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后,患者在认知功能上优势恢复,并逐步提升对环境的适应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保障了患者生存质量,使得干预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俞雪莲, 林梅. 浅谈老年痴呆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应护理对策[J]. 科技资讯, 2013(11):232-232.

[2]刘莹, 周玉颖, 张惠红,等. 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认知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 天津护理, 2012, 20(6):363-364.

[3]钟智勇, 李忠超, 廖晓玲,等. 轻度认知障碍与老年痴呆脑涨落图检测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24):3390-3392.

[4]江皋轩, 柴振芳, 吴爱莲,等. 老年痴呆HABILITATION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评价[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6):1004-1005.

论文作者:邹贤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  ;  ;  ;  ;  ;  ;  ;  

老年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特征及临床护理论文_邹贤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