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法论文,时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唐宋以来,时间名词“时”和表示时间的方位词“後”怎么会充当假设句的语气助词的。关于“时”与“後”的假设助词用法,此前已有多人论及,但关于诱发它们语法化的根本原因和具体过程则论者寥寥,语焉不祥,有必要深入加以探讨。
1.假设语义的表达
汉语的假设复句可以没有任何句法上的标记,而仅靠主从复句语义上的关系表达,从句表示事况、条件,主句表示结果,即所谓意合法。古今皆然。例如: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事儿,没有他,办不成。但同时也有带标记的假设句。加上标记是为了使句子的假设义更为明确,使假设语气或显得突出,或显得委婉、和缓。带标记的假设句分为三种:a、从句前部有假设义类连词(可称为前置式);b、从句句尾有语气助词(可称为后置式);c、从句中既用假设连词, 又用语气助词(可称为兼用式)。
1.1 汉语的假设义类连词从古至今有不少变化, 古汉语多用单音词“如、若、倘、或、果、苟”等,中古以后多用以这些单音词为主构成的一系列复音词。如“若其、若或、倘使、倘如、假令、假使、脱若、设使”等。到了唐宋金元时期,又出现了来源于俗语词“可中、不争”,愿望动词“欲、待”,惧怕义动词“怕、恐”,疑问副词“还”等的假设义连词。但这些新兴的假设连词使用的范围和历史时期有限,在现代汉语里已不见其行踪;倒是古代汉语的“如、若、倘”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音词“如果、假如、倘若”等,一直沿用至今。
1.2 汉语的假设语气助词古今变化更大,上古、中古基本都用“者”,少数用“也”,唐宋时期出现了新兴的假设助词“时”和“後”,元代前后又相继用“呵、么、呢”等,到了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才开始出现现代汉语最盛行的假设助词“的话”。“时”比“後”使用的时间长、范围广,元明白话文献里很常见,就是清代小说里也不鲜见,某些现代方言如连城客家话、湖南永兴话里仍然使用,而假设助词“後”在明代文献里就基本不见了。跟前置的假设义连词相比,后置的假设助词的继承性较差,不仅古代汉语的假设助词“者”或“也”早就销声匿迹,就是唐宋的“时”与“後”、元代盛行的“呵”也都相次退出了现代汉语主流。
2.古代汉语的假设助词“者”和“也”
2.1
“者”是由其后置代词(一般称为被饰代词)的用法而虚化为助词的。先看a组两例:
a 仁者安人,智者利人。(《论语·里仁》)此句的“者”是后置代词,指人,“仁者”可释为“仁爱的人”,“智者”可释为“智慧的人”。
a' 仁者,人也;义者,宜也。(《礼记·中庸》)
此句的“者”意义虚化,既不指人,也不指事。“仁者”只指“仁”这种概念本身,“义者”只指“义”的概念本身。“者”出现在主语之后,相当于话题标记,其句法功能是表示语气停顿,引起下文。再看b组两例:
b 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居者”指驻守的人,“行者”指巡逻的人,“者”为指人的后置代词。
b'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论语·公冶长》)
“君子者”即指君子,不可释作“君子的人”,“者”的指代义弱化。由于“者”出现在这个假设句从句的句尾,因此它就起着加强假设语气的作用。也就是说,此句本是假设句,并不是用了“者”才变成假设句的;“鲁无君子”这个假设条件分句是话题,“者”是它的话题标记,起着提顿语气、引起下文的作用。
2.2 “也”在古代汉语里是个语气助词, 可以用在句中(词语后或从句句尾),也可以用在句末,其假设助词用法与其在语词后和在从句后表示提顿的用法直接有关。试看: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南孺子之子,男也,则以告而立之;女也,则肥也可。(《左传》哀公三年)后两句是假设句,其中“晋人也”、“男也”、“女也”的“也”,虽然可以分析为假设助词,但究其实,跟第一句中做名词主语话题标记,表示提顿的用法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由上可知,古代汉语用作假设助词的“者”和“也”实质上都是话题标记,但二者演变的路径不同。“者”由后置代词虚化为话题标记,“也”是作为语气助词在句中表示提顿而成为话题标记的。
2.3 假设从句“VP者”与“若/如VP者”的范式化
除了只用假设连词“如、若、使”等的前置式假设句外,后置式的假设从句“VP者”和前后置词兼用的假设从句“若/如VP者”是自先秦至唐代使用最为普遍的格式,已成为一个范式句法格式,打开各类资料,皆不难寻见。例如:
民众而不用者,与无民同。(《商君书·算地》)
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史记·孟尝君列传》,“文”是田文自称)
若忆太子犹不已者,我今当与大臣寻求所在。(《大正藏·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636a)
不得使我银钱,若用我银钱者,出来报官,浑家不残性命。(《敦煌变文集·舜子变》)这种范式化的假设句,为某些假设句中的时间词“时”发生语法化提供了类推的句法模式。
3.来自时间范畴的假设助词“时”与“後”
3.1 “时”的语法化
从目前掌握的历史文献资料来看,用作假设助词的“时”在敦煌本王梵志诗中已频见。据项楚(1991)考证,传世王梵志诗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其中敦煌出土的三卷本《王梵志诗集》应是初唐武则天时的作品,一卷本《王梵志诗》与唐时童蒙教材《太公家教》的时代相同。因此,假设助词“时”的出现时代不会晚于初盛唐。下面拟以敦煌两种王梵志诗集为主,参照寒山、拾得诗以及唐五代其他可靠的白话资料,对时间名词“时”语法化的句法结构、语义条件和大致路径作一考察和说明。
3.1.1 “VP时”表示未然
作为时间名词,“时”可以指过去、现在、将来任何一个时段或时点。例如:“忆昔少年时,求神愿成长。”(寒山159 )此指过去某时段。“闻身强健时,多施还须喫。”(王067)此指现在之时。“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阎罗使来追,合家尽啼哭。炉子边向火,镬子里澡浴。更得出头时,换却汝衣服。”(拾得诗)末两句指来生将变作畜生禽兽,身披毛羽,“时”指将来。指过去或现在的表示行为动作或事件业已发生,即已然;指将来的表示行为动作或事件尚未发生、实现,是将然、未然。假设的行为、事件显然是尚未发生的,所以,表示假设的助词“时”应是首先从表示将然、未然的时间名词虚化而来的。
3.1.2 “时”语法化的大致途径:
(一)VP时≈VP
在“VP时”表示未然的短语或小句中,“时”表时间的意义弱化,“VP+时”主要强调的是VP本身,但“时”字仍保存有时间意义。例如:
(1)钱财只恨无,有时实不惜。(王067)
后句虽然可以理解为“当有钱的时候不会吝惜”,但由于是指未然,又是跟上句的“无”相对而说的,所以也可理解为“如果有的话就不吝惜”。试比较“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王002;当我有钱的时候,妻子对我就好),此句的“VP时”(有钱时)是过去的事,指已然,“时”没有虚化,是时间名词。
(2)心不逐诸缘,意根不妄起。心意不生时,内外无余事。 (拾得诗)后两句可理解为“当心意不生时,就内外两空”,但由于“心意不生”是泛言的,尚未成为事实,所以理解为“心意不生的话,就内外两空”也可以。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时”由实变虚、刚刚开始语法化的句法和语义环境。在这种阶段,“时”还没有完全失去其时间意义,因而在理解句义时可以两解。
(二)(若)VP时=VP
“VP+时”已失去指示时间的意义,就相当于VP。“时”成为谓词性话题的标记,有提顿语气、引出下文的作用。按其语法化的程度又可细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A、句前不用假设义连词,单音节动词做话题(次话题)较常见。
(3)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王288;没有孩子也很好。与“有”对言,强调的是“没有孩子”这种状况,而不是时间)
(4)双陆智人戏,围棋出专能。解时终不恶,久后与仙通。 (王214;会下围棋的话终不是坏事。“解时”指具有会下棋的能力, 非指“会下围棋的时候”)
(5)臣妾饮时,号曰发装(妆)酒,圣人若饮,改却酒名, 唤甚即得?唤曰万岁杯。(《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臣妾饮时”与后面“圣人若饮”相对,其句义为“臣妾若饮”甚明)
(6)问:“正与摩时如何?”师曰:“是阇梨窠窟。 ”僧曰:“不与摩时如何?”师曰:“不顾占。”
(王267;“与摩”:这么、如此。僧人问如果这样如何, 如果不这样如何)以上各例中用如假设助词的“时”多出现在对举事况的句子里,对举时强调的是事况而不是事况发生的时间,所以“时”容易语法化。
B、与A类语境相同,但从句前面有假设义连词。
(7)若使交他教化时,化尽门徒诸弟子。 (《敦煌变文集·破魔变文》)
(8)世尊若差我去时,今日定当过丈室。(同上, 《维摩诘经讲经文》)
(9)不知贵朝欲待自守,为复待与夏国?若自守时,与贵朝为邻,甚无害;若是夏国时,恐西人出没,常为边患。(《三朝北盟汇编·燕云奉使录》)
(10)见说一女已倾弃,人道却有一女奇。若是时,却当与君作个道理。(《张协状元》)由于从句前有假设连词出现,所以“时”所负荷的假设语义相应减轻,其语法化的程度较之不用假设连词的A类要更进一步。
C、助词“时”出现在紧缩的假设句中,可对译为“就”, 元代文献中有其例。
(11)你若肯时肯,不肯时罢手,休把人空迤逗。(元·止轩小令《醉扶归》)
(12)我与你四锭钞,肯时卖,你不肯时,赶将去。(古本《老乞大》26a)
上面A、B、C三类例子中,“VP+时”都不是指时间的, 而是指行为、动作、性质、状态或事件本身的,“时”字虚化的程度较第一种情况深,可以视作假设语气助词。
(三)“VP时”用在非假设句中,有以下两种情况:
A、并列对举句
(13)运命满(漫)悠悠,人生浪聒聒。死时天遣死,活时天遣活。(王101)
(14)仕人作官职,人中第一好。行即食天厨,坐时请月料。(王273;“时”与“即”对举)
(15)寒山自寒山,拾得自拾得。……见时不可见,觅时不可觅。(拾得诗)
(16)端坐剩心惊,愁来益不平。看时未必相看死,难时那许太难生。(张《游仙窟》;下句:说难怎么那么难)在这类对举句中,VP是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充当句子的话题,“时”既不表时间,又不表假设语气,是话题标记,对译时可译作“则”。仔细体味,这类句子虽不是典型的假设句,但其中的分句跟紧缩的假设句相似;特别是拾得诗一例,动词“见”和“觅”都是未然的行为,看作并列的紧缩假设句也无不可。但“难时那许太难生”一句是不能分析为假设句的。
B、推论句与让步转折句
(17)既相公不来时,张太尉管军事,节都在张太尉也。(《挥麈录·王俊首岳侯状》)
(18)既恁投大都去时,俺是高丽人,汉儿田地里不惯行,你把似拖带俺做伴当去不好那?(古本《老乞大》2b9;把似:不如)
(19)既这般时,价钱哏亏着俺。(同上362a;哏:很)
(20)虽然这般时,房子委实窄,宿不得。(《老乞大谚解》44a)推论是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论,让步转折是在承认既成事实、条件的前提下再做转折,因此,推论句和让步转折句的从句是广义的条件句,跟源自时间条件的假设句在语义上有共同性。但是,“既”、“虽然”表示所论事态是已成的事实,跟假设句表示未然的语义要求正相反,因此推论句和让步转折句从句末的“时”虽然也可看作话题标记,但它不表假设,只表示一般的语气提顿,作用是引起下文。显然,这类用法的“时”语法化程度比出现在时间条件句末的“时”要高。(古本《老乞大》此二处的“时”都作“呵”)
(四)NP时=NP
以上所谈各类情况,“时”都是出现在VP(即谓词性成分)后面的。到了元明时期,“时”出现了在名词主语后面表示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的用法:
(21)新罗参时,又好,愁什么卖。(《老乞大谚解》2b7)
(22)系腰时,也按四季。(同上46a7;系腰:腰带)这两例中的名词主语是典型的话题,其后面的“时”可看作话题标记。这种在名词主语后面做话题标记的“时”,与时间名词“时”的词汇意义以及“时”在假设句中表示未然态的语法意义距离最远,跟时间范畴、假设条件最不相干,因而其语法化的程度最高。
3.1.3 小结
A、 诱发时间名词“时”语法化的句法语义条件是:出现在时间条件短语或小句末尾,表示动作或事态是没有实现的、未然的;当“VP时”的“时”实词意义弱化时,就引发了语法化。
B、“时”语法化的内部机制:类化与重新分析
在时间小句或短语“(若)VP时”中,VP与“时”之间是定中修饰关系,“时”是语义重心;而当“时”语义虚化时,语义重心前移(处于语义重心的部分变为全句的话题),原先的定中修饰结构开始松动瓦解,“时”被重新分析为原条件小句的附加成分。这种因语义重心前移而发生的句法结构上的重新分析,跟前面讲过的“VP者”的“者”由后置代词虚化为假设助词的情况类似,而且“(若)VP时”跟“(若)VP者”的句法结构完全相同,由于类推的作用,这种词义虚化的“时”很自然地演变为假设语气助词。
C、语法化的过程:VP时≈VP→(若)VP时=VP→既/虽然VP 时=既/虽然VP→NP时=NP。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时”由实到虚、由虚到更虚,语法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它的语法功能也随之不断扩大,即:时间名词→时间名词或假设语气助词两可→假设语气助词→一般停顿语气助词→名词话题标记。假设语气助词、一般停顿语气助词、名词话题标记是话题标记“时”语法化程度不同的三个层次。由于话题标记“时”直接来源于时间条件从句,所以假设助词跟话题标记的语义联系最为紧密,一般停顿语气助词次之,名词主语后的“时”跟时间条件句最无关涉(在历史文献中也出现得最晚),因而其语法化程度最高,是典型的话题标记。语法化程度深浅不同、句法功能不同的助词“时”可共时存在,尽管其最初出现时应有时间上的先后。
3.1.4 从语法化的发展历程看连城客家方言的助词“时”
某些现代汉语方言中仍使用“时”作假设助词,福建连城客家方言即是其一。据项梦冰(1997),连城客家方言中保存着助词“时”的多种用法,其功能分布如下:
a、“NP时VP”春兰时系老婢子 (春兰是婢女)│这时敢毒人个菇都敢ou[55](这可能是有毒的蘑菇吧)│三个时敢还忒少(三个可能还太少)│佢时去,我唔去(他去,我不去)│细人个手骨时冰甘雪冷岛ou[51](小孩的手冰凉冰凉的)
b、“V时V”与“VP1时VP2”香时香,唔好看就系(香是香,不好看就是)│去时去,要晚得一惜就系(去是去,就是要晚一些)│去医院底一检查时确的实系瘤(去医院一检查,的确是瘤)│佢唔食羊肉时我知得e[35](他不吃羊肉我知道的)
c、“NP1时NP2” 今晡时墟日 (今儿是集日)│姑丈买个时水蜜桃ou[55](姑夫买的是水蜜桃)
d、“VP时NP”
端起来看时碗底一下都虫(端起来一看碗里全都是虫子)│食饭时又只一壶酒(吃饭呢又只有一壶酒)
e、“S1时S2”(S1时假设从句) 病死时一个女都无ou[55] (要是病死的话就一个女儿也没啦)│打广东转时要着潮州搭船(要是从广东回来的话得在潮州搭船)
f、“S时”(在疑问句句尾) 侪紧去(一般)时(ne[33])(人家要是去呢?)│紧落雨(一般)时(ne[33])(要是下雨呢)
可以看出,连城客家话助词“时”的功能和分布十分丰富,有的超出了笔者在近代汉语文献资料里所发现的。这有可能是文献资料的局限所致,一般来说任何文献记载都不太可能比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更生动丰富;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即在近代汉语时期助词“时”的功能还没有发展到现在连城客家话的地步。连城客家话共时平面上助词“时”的不同用法,是其历时发展变化的反映。从我们上文对“时”语法化过程的描述可知,作为话题标记的“时”,内部也有语法化程度深浅之分:“时”最初是在假设小句末尾由时间名词虚化为话题标记的,其后又可以用在紧缩的假设句乃至广义的条件句末做话题标记,最后在名词主语后做话题标记。联系时间词“时”语法化的历程,或许可以把连城客家话话题标记“时”的功能细分为假设句中的假设助词(e、f,f 为假设疑问句)、紧缩句或顺序叙述句中的提顿助词(b、d)和名词主语句话题标记(a、c)三类。
3.2 “後”的语法化
3.2.1 上面谈“时”的语法化时指出“VP时”可表示时点(起始点、终结点)也可表示时段(起始和终结两个点之间的持续过程),如“出门时带了把伞”,“时”表时点;“出门时要注意安全”,“时”表时段。表示时段的“VP时”指自事情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因此跟“VP後”语义相通,甚至可以用“後”替换。例如:“他来时再交给他。”意思是“他来後再交给他。”假设是设定具备某条件之时、或具备某条件之后才会有某种结果出现,所以,时间词“时”和“後”都有机会在适当的语境下虚化为假设助词。
3.2.2 “後”语法化的途径与“时”大体相同,但也有其特点。就目前所知,其例最早见于五代《祖堂集》。
(一)VP後≈VP
(23)僧问:“只如达摩是祖师不?”师云:“不是祖”。僧云:“既不是祖,又来东土作什摩?”
师云:“为汝不荐祖。”僧曰:“荐後如何?”师云:“方知不是祖。”(《祖堂集》3.15;荐祖:祭祀祖先)
(24)问:“如何是无刃之剑?”师云:“非烹炼之所成也。”僧云:“用者如何?”师云:“来者皆尽。”僧云:“不来者如何?”师云:“也须尽也。”僧云:“不来者为什摩却须尽也?”师云:“不见道,能尽一切。”僧云:“尽後如何?”师云:“方知有此剑。”(同上,2.142)这两例都是禅师与僧徒的顶真式问答句,“VP後”可有两种解释。“荐後如何”、“尽後如何”可从字面理解为“祭祀之后怎么样”,“铲除尽后怎么样”;也可理解为“祭祀了怎么样”,“铲除尽了怎么样”。“後”类似于表示动作完成的动态助词。(注:“後”用如完成体助词的例子如:菱花照後容虽改,蓍草占来命已通。(刘禹锡诗)此言虽然照了镜子知容颜改,但是占了蓍草却知命已通。“後”与“来”对举,表示两个动作的完成,“後”字表示时间的意思较虚,既可理解为“菱花照罢”,也可理解为“菱花照时”,但以实义理解为照镜子之后也可通。)由于这两个问句是对动作行为完成的预设,所以又可以理解为“祭祖的话怎么样”,“除尽的话怎么样”。不管作何理解,“後”字意义发生虚化是显见的。由此我们可以窥探到“後”语法化的语境和认知上的原因。
(二)(若)VP後=VP
在假设句中,“(若)VP後”的语义重心从“後”前移至“(若)VP”,“後”虚化为分句话题标记,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A、有前置标记
(25)若能晓了骊珠後,只这骊珠在我身。(《祖堂集》1.64;“骊珠”喻禅机、悟性)
(26)我从小生长在村内,霞帔不知怎地披,金冠便与我後,怎戴得?(《刘知远》十二)
(27)则兀那瑞连便是证见,怕你不信後,没人处,问一遍。(关汉卿《拜月亭》;“怕”犹“若”)
(28)(锅子)若还破後,难折还他酒钱。(《古今小说》卷十五“若还”为同义复词)这五句是有前置标记的假设句(“便”表示让步假设),“後”字虚化程度比(一)更高,“VP後”就相当于VP,“後”可视为假设助词。
B、无前置标记 在宋金元资料中, “後”出现在许多不用前置标记的假设句中,也应视为假设助词。这些句子最常见的是某些否定句和并列对举句:
(29)这个事是天教做,不恁地後,怎生隔着个恁大海便往来的?(《三朝北盟汇编》卷四《燕云奉使录》;“不恁地後”:不是这样的话)
(30)有印後,为安抚;无印後,怎结束。(《刘知远》十一)
(31)恋着三娘,欲去不能去;待住後,如何受辛苦?(同上,二)
(32)得後,是自家采;不得後,是自家命。(《董西厢》卷一)
(33)不来後,是众僧大家采;来後,怎当待。(同上,卷二)
(34)是人後,疾忙快分说;是鬼後,应速灭。(同上,卷四)
(35)有酒後,宽洪海量;没酒後,腹热肠慌。(元曲《遇上皇》)
(36)主人不肯後,要如何?(《古今小说》卷15)这类对举句的特点在于先列举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然后在正句分述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分句语义在于摆出情况,而不是指明时间。从句为否定句,意在指出相反的情况,而不是对时间的否定,所以这两种情况下“後”的假设助词身份尤为明显。当然,“後”也能在这两种情况之外的无前置标记假设句中充当假设助词,例如:
(37)说谎後,小人图什么?(《董西厢》卷一)
(38)周秀闻言,上覆官人:“问这佳人,说着後话长。”(《宣和遗事》)
(39)不是不思量,说着後教人语长。(杜善夫《太常引》词)“说着後”犹言“要说的话”,“说”是未然的行为,所以“後”表假设语气也很明显。
C、“时”与“後”互文对举
(40)欲把捉时无把捉,道虚空後不虚空。(吴潜《望江南》词)
(41)谗言可畏,十分不信後须疑;人气好毒,一息不来时便死。(《董西厢》卷七)
(42)怕不问时,权作弟兄;问着後,道做夫妻。(《拜月亭》一折[金盏儿];怕:若也)
(43)我有酒後,宽洪海量;没酒时,腹热肠慌。(《遇上皇》一折[鹊踏枝])这些例子说明“後”与“时”的功能和词性是相同的;同时也说明这两个助词曾一度并用。
(三)非假设句中的助词“後”
(44)把酒问春因底意,为谁来後为谁归?(五代 王周《问春》诗;为甚来啊为甚归)
(45)从来不惯伤春泪,为伊後,滴满罗衣。(陆游《一丛花》词)
(46)为你後,甘心憔悴。(赵长卿《贺新郎》词)
(47)瘦後因他瘦,愁後为他愁。(吕止轩《醉扶归》小令)这几例句式各异。例(44)“後”出现在两个并列的疑问句中间,起语气提顿和连缀作用。例(45)、(46)是因果句,“後”为谓词性短语话题标记;例(47)是两个并列的话题句,“後”也为谓词性话题标记,凡话题标记都有提顿语气的作用。与时间条件句中的话题标记相比,这类用法的“後”语法化程度更高。
3.2.3 小结
A、“後”语法化的条件、原因、过程等情况跟“时”基本相同。“後”演变为假设助词是对“时”的直接类推。
B、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 假设助词“後”在五代时期已出现(见《祖堂集》),纯为提顿语气助词的用法在五代虽仅看到王周《问春》诗一例,但很可能两类用法产生于同一时期,时间相错不会太久。因为上古的假设助词与提顿助词既是用同一个标记(者、也),又是同时期出现的。“时”字也一样,初唐《王梵志诗》中同时出现“时”做假设助词和停顿助词的用法。如果要略分前后的话,从诱发“时”和“後”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为时间短语或小句来看,应该是假设助词用法在前,一般提顿用法稍后。
C、“後”与“时”同为表示时间的词,二者的句法位置又相同,所以能在相似的语境中发生类同的语法化运动。不过,助词“後”使用的范围和延续的时间都没有“时”广泛和久长。“後”多出现在宋金元词曲中,《刘知远诸宫调》中只用“後”不用“时”,明代文献中就基本不见了。与此相对,助词“时”则南北通用,历经唐宋元明清,直到今天还残存在一些方言中。
D、在功能上, 目前还没有见到“後”出现在名词后边做话题标记的用法。这跟另一个语气助词“呵”的兴起有关。
3.3 “後”与“呵”
3.3.1 语气助词“呵”的早期用例见于宋代文献, 现参考太田(1958)的说明将其语法意义归纳如下:
a、祈使、命令:我且归家,你而今休呵。(欧阳修词)│功名事,到头须在,休用忙呵。(杨无咎词)
b、疑问、推测:仗何人细与,叮咛问呵?(秦观词)│那日尊前,祇今问有谁呵?│著甚情悰,你但忘了我呵。(周邦彦《满路花·思情》词)│莫是嗔人呵?(周邦彦词)
c、感叹:想俺这等人好难呵!(关汉卿《调风月》一折)
d、停顿:归来呵,休教独自,肠断对团圆。 (李之仪词)│母亲呵,他是唐王驾下差往西天见佛求经者。(《西游记》十三回)
以上各例“呵”的位置可分为句末与句中两类:句末,表祈使、感叹、疑问等;句中,表停顿。其中表停顿的李之仪词一例,“呵”也像是假设助词。
3.3.2 假设助词“呵”盛用于元代,前举第(34 )金代《董西厢》例中的“後”,在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都改成了“呵”。另据李泰洙(2000)考察,在新发现的反映元代本面貌的古本《老乞大》里,假设助词较多用“呵”(共93例),其他用“时”(共70例),而在其后经过修改、反映明初语言面貌的《老乞大谚解》中,93例“呵”被统统改为“时”。例如:
(48)你道的是呵,两三句话, 便成了交易。 (古本《老乞大》23a)
你说的是时,两三句话,便成了交易。(《老乞大谚解》9b5)
(49)使不得呵,你肯要那?(古本《老乞大》18b9)
使不得时,你肯要麽?(《老乞大谚解》59b2)
(50)既恁卖马去呵,咱每恰好做伴当去。(古《老》3a4)
(51)你既卖马去时,咱们恰好做火伴去。(《老谚》7b8)在元代直译体文献中,假设助词也用“呵”:
(52)元体例勾当休行者!行呵,俺每根底奏者!(《元代白话碑——1268年盩郅重阳万寿宫圣旨碑》)
(53)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大官人立下五个肯劝谏的人呵,虽有差的勾当呵,也便改正,不失了管的地面。(《孝经直解》)元杂剧里虽然也用“时”或“後”,但“呵”也常用:
(54)若不嫌弃呵,愿与哥哥做个兄弟。(《燕青博鱼》二折)可以说,假设助词“呵”是元代文献的重要标志之一。到了明代,返回到主要用“时”,清代主要用“么”、“呢”,很晚才用“的话”。
3.3.3 “呵”与“後”无来源关系
“呵”与“後”虽然都能作假定助词,但二者并没有来源关系。首先,二者句法位置有明显的不同。助词“後”出现于五代,只用在句中(包括从句句尾),从不出现在整个句子的末尾;而助词“呵”在出现之初的宋代主要用于整个句子的末尾,表达各种语气,只有表示停顿一项可用于句中,二者位置不重合。其次,二者的语法意义也有很大的差别。“後”只表示假设和停顿语气,而“呵”最初主要表示祈使、感叹、疑问、停顿语气,只是到了元代才大量用于假设句。“後”表假设、停顿是从时间词虚化而来;“呵”表假设停顿是因为它本身是语气助词,我们知道,很多语气助词都可以用于句中(或从句句尾)表示停顿或假定语气,如“么”“呢”等。赵元任(1985)也指出,a、ne、me、 ba这四个助词都有表疑问和表停顿这两种作用。因此,“呵”与“後”虽然有部分功能重合,但各有原因,并不能说明二者有来源关系。文献中时有“後”、“呵”互文对举表示假定语气的例子,(注:元代文献中还有“时”与“呵”互文的例子:玄德公也,若你不来时,万事罢论;若来呵,便插翅也飞不过这大江去。(《黄鹤楼》一、白)│我则道别离时易,谁承望相见呵难。(《太平乐府》卷二[水仙子·怨别离]))也说明它们应是来源不同、功能有交叉的两个语气助词。例如:
(55)时来呵铁也争光;运去後黄金失色。(《金凤钗》三折)在《刘知远诸宫调》中,假设助词用“後”,非假设语气的句末语气词用“呵”,分工明确。如卷三(黄钟吕):“金印将来归去呵,红日看看西下落。”(尾)“金印奴家紧藏着,休疑怪不与伊呵。”
3.3.4 “後”被“呵”取代
虽然“呵”与“後”没有来源关系,但由于它们功能上的交叉和语音上的相近(刘勋宁文说文献中的“呵”应该读he,不读a), 使假设语气词“後”自元代渐渐融入功能更广的语气词“呵”之中,从而被“呵”吸收、取代。“後”和“呵”都是语气助词,既然“呵”的功能涵盖了“後”,从语言成分的经济原则来看,“後”就显得不太必要,甚至多余了;而且,“後”是个常用方位词,可兼表时间与空间,使用频率较高,再兼做假定和停顿助词容易产生混淆,可能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促使“後”在与“呵”共存了一段时间后,最终退出了语气助词范畴。
太田氏(1958)认为“呵”不是从“後”变来的,这个观察是对的;但他认为“後”可能受到“呵”的同化,吸收了“呵”的功能,就是说“後”的假定助词用法是从“呵”吸收来的,则未中肯綮。事实是,助词“後”产生于助词“呵”之前,而且,如我们前面所详述,“後”跟“时”一样,同样具有从时间词虚化为假定助词的义理和语境。“後”的假定助词用法是时间词“後”语法化而带来的;而“呵”表假定是因为它是个语气助词,做话题标记或表示停顿是语气助词本有的语法功能。
4.余论
4.1 时间与假设
如前所述,“时”和“後”都是由时间词语法化为假设助词的。假设句的从句总是提出或设定某种条件,当这种条件实现时(或实现后),就会出现主句所述的结果,因此假设句大多包含或隐含着时间因素。由此来看,时间词“时”与“後”进入假设范畴并非偶然。吕叔湘(1982)指出时间关系句往往含有条件关系,而且有些时间关系句兼有假设之意,如英语的when也常兼有if意;德语时间和假设两种关系同用wewn一词。我在香港电梯内外都看到如下告示:When there is a fire do not use the lift(如遇火警,切勿使用升降机),可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反映了在时间与假设的关系上,这三种语言有共同的认知动因。不过,汉语的“时”和“後”位于假设小句的末尾,句法位置使它语法化为一个后置的助词;而在英语、德语中,时间关系词位于小句最前头,所以它通过转喻手段而用作句首假设连词。
4.2 有形与无形
这是就书面上说的。假设句必于句中有停顿(紧缩句除外),有的有标记,如在从句句末用“者、也、时、後、呵、么、呢、的话”等,有的没有标记,如吕叔湘(1982)所举《儿女英雄传》两例:
你是问道儿的吗?——问道儿,下驴来问啊。(14回)
这个大礼儿断错不得;错了,人家倒要笑话。(35回)“问道儿”、“错了”之后不仅有停顿,而且语调应是上扬或加重的,有时还要带拖腔半拖腔。停顿,在书面上可以用逗号标示,而语调就无法标示了。假设句的这些无标记的要素也很重要,不应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