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境;高效课堂;策略探究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初中数学教师也应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与创新,致力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使初中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日益提高。但是,在当前时期,教师在对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依旧使用着老旧的教方式,使学生不得不坐在讲台下,机械地听老师讲述数学知识。长久以往,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欲望逐渐丧失,不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发展。那么,教师在具体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应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创造相关的教学情境就是十分有效的方式之一,下面笔者就与各位同仁共同讨论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课上的应用方式,以期对一线教师工作的开展,归纳可借鉴的意义。
一、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初中课堂之中,教师在创建教学情境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班级中的教学资源,把握住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来进行情境的创造与设计,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中主动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探索。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情境创设就是很高效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看到与知识相关的图片或场景等具体实物,使数学知识在脑中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在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时候达到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从三个方向看物体》这一部分的内容时,笔者就借助班级中的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教授,引导学生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看大屏幕上的一组建筑物图片,这样就能够更加直观地使学生感受到视觉上的变化和不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随后,笔者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对圆锥体、圆柱体等物体的三视图进行思考,并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假如老师只给出这些物体的三视图,你们会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认出他们的几何体呢?”教师可以根据课件中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认清这些立体几何的三视图,并带领学生对常见立体几何的三视图特征进行汇总与分析,深化学生对三视图与立体几何相互转化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能够将抽象的几何知识转变为直观的动画和图片,还能够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知识的参与性,对于帮助学生突破数学思维瓶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二、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科目,首先,数学来源于生活;其次,数学知识最终还是要用于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假如能够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就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的欲望,并且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对于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真正达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去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据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授的时候,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点,来创设与之相关的学习情境,从而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教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运算题融入一件生活事件解决之中,如下题:已知东京时间比北京时间快一小时,巴黎时间比北京时间慢七小时,纽约时间比北京时间慢13小时,芝加哥时间比北京时间慢14小时,假设现在是北京时间早上的8:30,那么,现在纽约时间是多少?小明现在想要给出差工作在巴黎的父亲通电,你认为合适吗?随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列算式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对数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得出“纽约时间是前一天的19:30,巴黎时间是凌晨一点,并不适合通话”的正确答案。再比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在“小数除法”这部分的知识时,如果单单使用老旧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对除法的运算方式和其中的数学符号很陌生,因此学生对这样抽象的知识不容易理解。据此,笔者就通过将出发运算规则融入生活实例的方式来进行教授,比如让学生解决如下的习题:小明和爸爸一起去超市购物,他们共买了四个白菜和三瓶饮料,已知每颗白菜1.9元,每瓶饮料3.8元,小明的爸爸一共需要付款多少元?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进行数学学习,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大部分都能够列出:1.9×4+3.8×3=?的数学算式,随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根据算式进行逐步计算,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快速掌握运算方法,教师也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从生活出发来创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情景,能够使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应用到解题过程中,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地消化与运用。
三、紧密联系已学数学知识,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初中生虽然已经具备了统筹、安排学习与生活的基本能力,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这一部分旧知会随着学生长时间不接触而被逐渐遗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与旧知识相联系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建立起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新知中的内容,来设置问题情境,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比较线段的长短》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时,笔者就先带领学生对之前学过的“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进行回顾,首先笔者引导学生了解线段与射线、直线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别,随后使学生了解线段有两个端点,而直线与射线都没有,最后得出线段才能够比较长短的结论。这样一来,教师就在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回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学习奠定的前提与基础。接着,笔者又进一步向学生教授: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两段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最后,笔者为学生提出了以下这样的问题:假如你要对两根绳子的长短进行比较,有几种方式可以使用?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新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利用情境教学方式讲述数学知识的时候,应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思维发展特点,通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对课堂情境进行设计和安排,这样一来,就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授过程中重视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初中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玲玲.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下微课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文献综述[J].学周刊,2017(15):22-23.
[2]王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15-119.
[3]刘振祥.开展情境教学,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J]语数外天地,2018:44.
论文作者:秦胜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数学论文; 线段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