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酶谱的临床分析论文_罗鑫亮,刘灵江,胡坚强

浙江省宁波市康宁医院 315201

摘要:目的:探讨男性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血清中肌酸激酶酶谱活性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符合《精神卫生法》第30条第2款第2项的非自愿入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3例,病中有攻击、冲动、激越行为且伤害他人的患者有3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没有明显冲动、伤人,但构成言语威胁或持拿危险刀械的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二组患者分别在入院第2天及治疗1月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查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水平,并以PANSS量表估评临床疗效。结果 非自愿住院的患者中伴有攻击、冲动、激越行为的CK、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经住院治疗后,随着精神症状的缓解,研究组患者CK、CK-MB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水平升高与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攻击、激越行为有关。

关键词:非自愿住院;风险评估;肌酸激酶酶谱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以认知、思维、情感等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伴有攻击、激越行为是精神分裂症常有症状,社会危害性大。我市《精神卫生法》于2013年5月1日实行,其中第30条第2款第2项,危害他人行为和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依法有相关门部强制送至精神专科医院,属非自愿住院。故对上述可能有肇事肇祸患者的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广泛存在于人体脑部、心脏、肌肉等组织细胞中,与肌肉的收缩、能量的转运密切相关[1]。正常人血清中肌酸激酶酶的活性较低,尤其是肌酸激酶(CK),当上述组织受损时,CK进入血中而升高,许多危险因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相关[2]。有研究显示[3],精神分裂症患者处于精神运动性兴奋时,血清CK显著升高。本研究探讨肌酸激酶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在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根据《精神卫生法》第30条第2款第2项作为非自愿入院的男性患者共6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风险评估,结合病史,患者在病中有攻击、冲动、激越行为,且精神科住院患者行为风险评估表评分≥3分为研究组,共32例;其中没有明显冲动、伤人,但构成言语威胁或持拿危险刀械的,入院精神科住院患者行为风险评估表均<3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共31例。在研究组中,患者年龄(27.37±6.73)岁,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估(101.42±13.52)分。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8.42±5.48)岁,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估(99.64±9.28)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评估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入组的63名男性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4]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签署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障碍、有药物滥用史、心电图异常、肌酸激酶肌钙蛋白I异常。

1.3 方法

入院当天(基线期)给予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评估,第2天采患者前臂静脉血进行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活性水平测定,然后再经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周,再次评定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并抽取前臂静脉血进行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性水平测定,所有标本均使用我院的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血清肌酸激酶试剂为贝克曼原装试剂,肌酸激酶同工酶试剂为北京利德曼公司试剂,血清肌酸激酶CK参考标准值为26-140 U/L,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参考标准值0-25 U/L。

1.4 统计学方法

所收集的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肌酸激酶酶谱CK、CKMB值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K、CKMB值比较没有差异。经治疗后两组CK、CKMB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可在幻觉妄想等症状支配下出现攻击行为而对患者自身或者他人造成伤害。《精神卫生法》的出台明确了对疑似或可能危害他人的精神病患者需要执行非自愿住院,待其病情好转,危害性减少后方可出院,所以对精神科执业医师来说,及时治疗及有效判断病情的转归极为重要。有学者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K多为骨骼型[5],可能与其冲动激越时极度兴奋、肌张力升高有关。此外Gurrera等[6]的研究认为病人兴奋发作时交感神经功能活性增强,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上升,血管收缩,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细胞能量代谢障碍,胞膜的通透性增加,CK释放入血有关。随着病情的好转,其交感神经功能活性下降,肌肉活动随之减少,血清CK和CK-MB活性水平渐恢复正常。本研究就瞄定这一观点,对比非自愿住院患者在住院前后的血清CK和CK-MB活性水平,结果非自愿住院的患者中伴有攻击、冲动、激越行为的CK、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经住院治疗后,随着精神症状的缓解,研究组患者CK、CK-MB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一结果与Gurrera等人的研究一致。也有文献报道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含量的明显增高是患者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相互影响和调解过程的结果[7]。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血清CK及CK-MB活性水平增高与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冲动、激越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预测危险行为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沈广虎.精神疾病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表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l(7):697-698.

[2]周朝昀,张晓斌,沙维传.攻击行为生物学基础研究现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5,14(5):475-476.

[3]刘丽,王焕林.肌酸磷酸激酶在精神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6): 374-376.

[4]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0-90.

[5] 王元彬,叶昌斌,董玲. 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酶联合测定的意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4):252-254.

[6]GurreraRJ,Rom eroJA.Enzym eel evat i onsi n t heneurol ept i cm al i gnantsyndrom e[J] .Bi -olPsychi at ry,1993,34(9):634-640.

[7]凌迎春,徐红英.精神疾病患者肌酸激酶酶检测结果分析与临床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3):398-399

论文作者:罗鑫亮,刘灵江,胡坚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男性非自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酶谱的临床分析论文_罗鑫亮,刘灵江,胡坚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