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一年级上册)》解析与教学建议
● 顾海琴
【摘 要】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一年级上册)》于2018年9月正式发行,在课程目标、体例结构、编排形式以及内容等方面充分体现了《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理念。文章通过对这部教材的解读分析,帮助教师把握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升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
【关键词】 聋校;沟通与交往;新教材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沟通与交往(一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新教材”)于2018年9月正式发行使用,采用铜版纸16开彩印,外观漂亮,让人耳目一新。封面描绘的是小朋友荡秋千的生活场景,还配上了与“沟通与交往”相对应的手语,突出了聋教育教学的特点。新教材图文编排疏落有致,插图立体感较强,色彩富有现代感。新教材在课程目标、体例结构、编排形式以及内容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体例编排遵循渐进性,有助于聋生学习迁移
新教材以主题单元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上册共4个单元,分别是“我上学了”“我爱上学校”“我的家”和“我的小档案”。每个单元安排3个交往话题。第一单元话题为《你好》《老师 同学》和《上课了》。第二单元话题为《我的校园》《我的教室》《我的小书包》。第三单元话题为《美味的早餐》《你去哪儿》《我回来了》。第四单元话题为《我七岁了》《我读一年级》《家长的电话号码》。每课包括3个部分,一是情景对话,设计了2—3个连续的交际情景作为范例。二是常用的、可以运用于本话题交往活动的词语,配上了相应的图片和手语。三是练习,提供更多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围绕本课所学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
聋校沟通与交往课一周安排3节,每课大约需要3—4课时完成,因此一个单元一般需一个月的教学时间。进行话题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知道场景中人物对话的内容和人物对话应答的关系,指导学生充分理解对话内容。然后,创设场景让学生分角色复述对话。最后转换场景,引导学生将本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式尝试运用于不同的生活场景,训练学生的表达与应答能力。
检测装置安装在大型机械设备吊臂的顶端,报警装置安装在操作室内,通过低功耗无线射频进行数据交互,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和安装方便的特点。检测装置获取大型机械设备的机械臂顶端的电场数据,并通过算法计算出检测装置距离输电线的距离,通过低功耗无线射频将距离数据发送到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对距离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检测装置距离输电线路的距离范围进行不同等级的声光报警,提醒作业人员注意设备的操作。同时通过GPRS网络将报警信息发送到后台服务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报警状态查看。监控APP能够接收报警信息的实时推送,便于电力工作人员进行报警定位和采取事故应急预案。
二、内容选择突出实用性,紧密联系聋生生活
在内容的选择上,新教材依据聋生的认知水平,从聋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主要选择了一年级聋生在家庭、学校、社区范围内最急需、最常用的交往话题,“我上学了”和“我爱上学校”两个单元围绕学校生活展开,“我的家”围绕家庭生活展开,“我的小档案”围绕社区生活展开。新教材重现学生日常生活场景,运用鲜活的语言,充分体现了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功能。比如《上课了》一课中,一位学生举手,老师问他有什么事,学生回答:“老师,我的助听器没电了。”这一对话就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学习这样的对话,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直接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另外,新教材每个单元安排了一首与话题紧密相关、有助于培养聋生良好生活习惯与交往习惯的儿歌,分别是《问好》《不会头碰头》《吃早餐》《安全歌》。儿歌基本以3个字的句式为主,韵律感强,非常适合聋生边打节奏边朗读。每个单元的“实践活动”也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内容,通过角色扮演,发展沟通与交往能力。
沟通方式强调多元化,那没有听力的聋生要不要学习口语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教师不要强求语音的清晰度,口形大致正确就可以了,因为语音思维和看话能力能帮助聋生更好地学习书面语。那么听力补偿适合的聋生要不要学习手语呢?回答也是肯定的,因为手语能帮助聋生更好地与同学沟通交往。听觉训练、言语训练和手语训练需要经常练习,特别是对一年级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准备课和实践活动课上,还应该放在每节课的开始部分,作为常规训练固定下来。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可以依据学生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比如听觉训练,教师可以提供交通工具声音、自然环境声音、人语声音等让学生分辨,也可以采用听(看)话复述的方式帮助聋生巩固所学内容。又如做手指操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幼儿手指游戏《小数字变变变》《你拍一我拍一》等,提高聋生学习的兴趣。
三、沟通方式强调多元化,切合聋生实际
课堂观摩
新教材准备课第一页的6幅图清楚地告诉聋生沟通有多种方式,可以用肢体语言,可以用口语,可以用笔谈,可以用手语,也可以用手机、沟通板等辅具。准备课和实践活动中的听觉训练、言语训练、手语训练等活动游戏为聋生学习口语和手语打下了基础,以落实口语和手语的教学目标。“听一听,摸一摸”旨在帮助学生察觉声音的有无,用触觉感知声音。“听一听,看一看,指一指”旨在帮助学生分辨声音的大小、长短。“听一听,看一看,圈一圈”旨在帮助学生分辨声音的种类,如动物的叫声、孩子的笑声哭声以及唱歌声音。“吹一吹,玩一玩”旨在帮助学生进行呼吸训练,提高呼吸能力。“学一学,做一做”和“学一学,连一连”以及“学一学,说一说”训练学生的发音功能,如下颌运动能力、舌运动能力、唇闭合能力、展唇与圆唇交替能力等。手语训练也设计了“做手影游戏”“做做手指操”“认真学、规范打”等习题,促进学生手语能力的提高,落实《聋校义务教育沟通与交往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的“进行简单的手指训练和游戏,了解手势的手形、位置、朝向、移动、表情、力度等组成要素,懂得打手语时双手的基本方位”的要求。新教材中也分别强调了这些沟通方式的重要性。如《你好》一课中,设计了小朋友用口语向老师问好的场景,也设计了用手语向老师问好的场景。《老师 同学》一课中既有用口语介绍自己名字的场景,也有用笔谈的方式介绍自己名字的场景。《家长的电话号码》一课中同样有进行笔谈的场景,也有使用手语的场景。新教材在沟通方式的设计上体现了多元化原则,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初步掌握口语、手语、笔谈等多种沟通与交往方式,针对不同沟通对象,采用灵活恰当的沟通方式。
教师在进行课后练习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沟通交往。比如教学“做个有礼貌的小学生”“带家人参观校园”等内容时,可在学校里创设真实的交往场景,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而“向家人介绍你的老师和同学”“和家人一起买早餐”等围绕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展开的沟通练习可以请求家长帮助,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拍摄微视频。微视频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形象和语言素材,让学生了解、模仿并学习相关主题的对话、手语及交往礼仪,培养聋生运用口语、手语、书面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该怎样让学生掌握这些沟通技能呢?可以运用比较法,也可以运用试错法。比如要掌握“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这个要求,教师可以演示对学生说话时眼睛却看着其他地方,问学生:“这样说话可以吗?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而有礼貌的行为呢?”从而让学生明白“说话时要看着对方”这个沟通要点。
四、采用旁白提示,提醒聋生把握沟通要点
3.2.6 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及法律意识 部分护士法律意识不够强,不能够认识正确记录液体出入量的重要性,缺乏责任心,记录较随意,造成少记、漏记、错记的现象。另外,由于护理工作繁忙,大部分的回顾性数据不够客观准确,因而不能真实的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此,我们应该培养护士高度的责任心,将液体出入量的正确记录落到实处。
在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员工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等都呈现发散态势,幸福感状况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
为让聋生把握沟通与交往的技能要点,新教材采用两个小朋友旁白提示的方式引导聋生学会遵守交际礼仪,掌握沟通与交往策略。如打手语应在合适的范围内;学会用手语向别人问好;要主动向别人问好;可以把名字写给别人看;学会认真听,按照要求做;打手语的时候,动作要准确;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主动说出自己的感受;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积极回答别人的问题等。这些旁白提示对聋生把握场景对话起到很重要的补充和提醒作用。
五、教学内容尊重差异性,开放而有弹性
快乐节日
操 润(浙江省湖州市教育康复学校)
指导老师:曾佳英
新教材关注聋生的个体差异,不仅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而且还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开展个别化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教材内容编排及练习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弹性原则。新教材特别重视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教师教学时可以有选择地加以使用。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其中一种表达形式就可以实现与他人交往的目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掌握更丰富的表达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水平和发展需求的内容开展教学。比如第10课练习安排了“选做题”,两个孩子在对话,大孩子问小孩子:“你多大了?”小孩子回答:“我六岁了,你呢?”大孩子回答:“我八岁。我比你大两岁。”这个交往话题的练习适合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聋生,“你多大了”和“你几岁了”意思一样,但是表达方式不同,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的空间。
利用数据采集转换工具、清洗加工工具、可视化展示方式等通用的方法和工具来对图书馆数字化人文资料进行组织、标引、检索和利用,以保证人文研究的持续性、一致性和高效性,从而实现从“藏书”到“知书”的服务转变,构筑数据基础设施。
新教材特色鲜明,教师只有把握了新教材的特点,才能将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升聋生沟通与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62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教育康复学校,313000)
标签:聋校论文; 沟通与交往论文; 新教材论文; 浙江省湖州市教育康复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