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近几年,史上最严新环保法的提出大大削弱了作为能源的主要消耗产业的交通运输业的行业利润,在面临国内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交通运输设施日渐完善带来的耗能增加和环境保护迫切要求的矛盾中该如何抉择的问题时,本文在第一部分阐述相关概念并介绍国内外在交通运输节能问题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第二部分从理论数据上观察我国现阶段在交通运输节能方面的现状,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在第三部分中对比国内外先进经验并借助学术理论,拟寻解决建议,以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事业的建设,实现交通输行业绿色转型,并为解决上述矛盾提出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节能,绿色转型
需求相比,当前我国道路仍具有以下缺陷:总量少、等级低、通行能力小、尚未形成以快速公路为骨干道路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正,特别是总量仍不能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相匹配。
3.社会大众交通运输节能意识差
交通运输中的节能减排虽然早已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但当前我国整个交通运输行业中的节能意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四、交通运输节能行业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建议
1.优化交通运输业结构,提高交通运输节约化水平
加快快速交通系统和轨道交通的建设进程,科学化、系统化地建设公交优先车道,完善优先通行信号系统,不断提高公关交通运输的服务水平
深化公共交通节能减排,还需不断完善出租车预约制度,需进一步加强出租车调度制度,逐渐降低出租车的空载率,来进一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完善全国交通运输线路的规划,需加快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在人口密集地区的建设。
对于港口需对其进行科学化、精细化的布局,利用其天然的水资源,从根本上实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目标。
2.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应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要强化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地位,推进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必须增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引导优势企业增强创新要素,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引导其利用好现有的汽车产业基础,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效率。
(3)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备,应科学规划,制定其总体发展规模。对于试点城市,应主动将充电设备纳入城市综合发展体系中,对于充电设备的选址应做到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加大关键技术的投入。
(4)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示范
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的试点示范来进一步扩大其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不断增加推广试点,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范围,不断完善其充电设施,加快其售后服务和电池回收等相关服务建设。与此同时要逐步完善汽车节能管理制度,推动技术层面的不断升级,促进先进节能技术的研发应用。
(5)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
鼓励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前沿技术的研发,不断引导其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完善动力电池生产的相关标准以及鼓励动力电池回收管理的相关政策。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相关环保要求,严防电池造成的重金属污染。
3.加大交通运输节能知识宣传,提高民众节能意识
积极推进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宣传,有利于人们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将节能减排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有利于引导群众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
(1)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理念传播到广大家庭中。
(2)在学校开展丰富有趣的节能减排相关活动。
(3)在人流密集的地区进行宣传。
(4)强化从业人员节能宣传。
4.强化市场监管作用,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服务能力
要严格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加强完善交通用能设备、产品以及碳排放市场准入制度。要进一步研究提出对于高能耗、高排放营运车辆市场退出机制。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船等,逐渐完善市场退出标准。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作用,相关监管部门和人民群众互相配合,加大监管覆盖面。持续优化监管部门,提高节能减排服务能力。
论文作者:韩萌,李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节能论文; 新能源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汽车论文; 交通论文; 行业论文; 市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