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意识形态”一词,在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第二本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被当作一种虚假的理念从而成为批判的对象。其实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其深刻的产生根源。在新时代强调意识形态,更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意识形态;社会发展;新时代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
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阅读,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在该书中,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理解,其实是偏向消极意义的。他们在书中,对意识形态的描述,是认为其是一种虚假的、欺骗人的思想,是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所谓一些人自我幻想的成果。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书中对“意识形态”,尤其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理性又十分具体的反驳。
黑格尔哲学最明显的特点和它最大的漏洞,就在于他将一切自己可以解释或者无法解释的事物归结到“绝对精神”或者是“绝对观念”。黑格尔哲学思想影响深远,即便后来他的学生分裂为“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他们也都是仅仅肤浅地围绕一些庸俗的问题展开讨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给予了法国大革命相当高的评价。马、恩认为其在当时的世界环境下,德国的思想家都只是着眼于在精神领域进行思想批判时,法国人民举起了武器,向传统的政权和权威发起进攻,实现了真正的实践中的反抗,具有历史性意义。
二、“意识形态”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意识形态”并不是靠着几个德国的玄学家坐着苦思冥想、胡乱捏造出来的东西。意识形态的产生、发展,有其深刻的根源。对于“意识形态”的认识,一直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一提到“意识形态”,很多人自然地就会产生一种抗拒心理,认为这种东西就像是封建迷信,就像是宗教神学一样控制人思想,影响人行为的一些可怕的东西。其实,这是意识形态被丑化的理解,被歪曲的解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地考察和分析历史实践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具有创造性地提出了唯物史观。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中唯物史观的诸多论述,都可以说明意识形态产生的必然性。
为验证基于压力环传感器的索力测试系统的工作性能,采用测频法进行了对比试验。考虑到实验室场地条件的限制,斜拉索索长较短,且质量很小,为提高测频法的精度,选用了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研发的ICP加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质量非常小,测试精度较高,其规格型号为INV9824,灵敏度为5 mV/g,频率范围为1~15 kHz,传感器自重为8 g,量程为1 000 g,谐振频率为40 kHz。加速度传感器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系统选用了东方所开发的与之配套的DASP动态信号测试和分析系统。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实就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也就是这个物质的大前提所决定的。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就像是中国古代的神的形象,都是从百姓、皇帝的形象升华而来的,不过是他们具有了一些凡人没有的奇特功能。而西方世界上帝的形象,也都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中国的社会无法产生上帝,西方的世界也不会信仰佛祖,这都是因为特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在本文就不做过多解释。上层建筑涵盖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指政治上层建筑,例如国家、军队、法律等,这些都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范畴。另外一部分就是较少被提及的但是却起着重要作用的观念上层建筑,也就是在本文中所讨论的“意识形态”。观念的上层建筑总是依赖于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而产生并与之相联系为之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只要有国家的存在,只要有统治阶级的统治,相对应的就一定会有与这个国家相适应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存在。
因此,对于那些被思想家们有意歪曲了的“意识形态”,不能只从思想的领域去批判、去否定,而是应该深入其社会存在,通过切切实实的社会革命来改造社会的存在,从而去改变其意识形态。只有这样,才能消灭这种腐朽的社会意识。
有一个阶级例外,那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在历史上都是受压迫受统治的阶级,他们都经历过困苦的岁月,也与剥削他们的阶级进行过不屈的抗争,相似的经历让他们怀有相同的情感。他们深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不易。因此,相似的命运让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消灭剥削。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就代表着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真正能代表人民心声,真真正正为人民服务的。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创新和不断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文化观、价值观,很多人在判断事物的好坏、对错时,经常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做出错误判断。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种似乎不值得被注意的倾向,而实际上反映的,则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的挑战。因此,新时代提高对“意识形态”认识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说完这句,她便从座位上站起,侧身从前一排人的腰背和后一排人的膝盖之间挤过去。美丽的下巴频频地仰伏,没人能在这下巴所致的美丽歉意面前抱怨她带来的不便。
由于很多人并没有深入了解过“意识形态”这一理论,所以对它的理解不免有所偏差。这些人一提到意识形态,就想到了它负面的东西,认为它就是用来欺骗百姓的、具有虚假性的东西。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的社会环境予以解释。
意识形态就是条理清晰、逻辑严明地反映整个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一种理论指导,这种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容、形式、作用,从根本上反映的是一个国家、一种统治阶级的思想和利益。可以说,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意识形态作为支撑去维护其合理性。
国家局提出数据中心建设,归根到底是要为行业发展和企业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信息支撑,因此,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保证信息数据源头的质量,即各应用系统的数据是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采集的,是依法、依规、依标准的可加工和交换的数据;二是要建立数据质量的控制体系,数据的加工、存储、交换的过程严谨有序,不出差错,以保证数据中心的数据质量;三是要按照“授权访问,各取所需”的规则发布数据,避免信息发布的失控,做到“数入一库,数出一门”;四是要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技术,对数据中心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分析,将数据资源提炼为决策资源,以提高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世界各国可以成为命运共同体,因为各国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人类整体利益。当今世界,人类整体面临的问题越来越超越人类之间的分歧和对抗。网络空间更是如此,世界各国在网络空间的合作远远大于竞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强调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因此,一定要重视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了保证我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应对将来的发展和国际纷争。与此同时,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和力量,更有利于我国在面对西方世界各式各样的文化渗透时,能有信心打赢这场无形却至关重要的战役。
因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年代,社会上所存在的一些思潮,大多都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将自己的私人利益带上了冠冕堂皇的说辞,欺骗民众那是“大家共同的利益”,是“全民所有的利益”,号称自己代表着全体人民的利益。资产阶级虚伪的面具和拙劣的谎言在马克思、恩格斯这里站不住脚了,他们二人对当时社会上所流传的一些据说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剖析。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意识形态”一词,持的是否定态度,这也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
三、新时代提高对“意识形态”认识的重要性
“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究其根本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不论你是重视还是忽视,“意识形态”都以其特殊的形态,影响着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它也对经济基础有着不可忽视的反作用,在影响社会观念、增强新时代实现“中国梦”影响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也被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领导阶级注入了新的内容。“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就被资产阶级所掌控,代表着少部分资产阶级的私利成为了资产阶级压榨、剥削人民的工具,其性质就是丑恶的。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统治阶级是无产阶级,代表的是全体无产者的利益,所以它就不再是坏的东西,而是真正的、积极的、进步的东西。
NEWS评分是一种用于反映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并识别各种潜在风险的评分法,其在常规基础项上增加了对吸氧与经皮血氧饱和度的评估,虽然因过度依赖仪器而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但其临床指导价值依然非常强[1]。中医危重症评分是一种基于传统医学、同样具有反映病理生理状况与识别潜在风险的评分法,相较于NEWS评分在欧美各级医院的广泛应用,中医危重症评分的应用尚不够广泛,其临床应用价值也未得到广泛承认。本文选取收治的624例危重疾病患者,试探究两种评分法在危重症预测上的一致性。现报告如下。
所有的统治阶级都无法避免利用一定的“意识形态”去为其利益做保护,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是负面的,都像德意志意识形态那样具有极端虚伪性、欺骗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他们的意识形态是由占社会人口少数的资本家、政客所宣扬、决定的,代表的是极少数人的利益,宣称的确实全民所有。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他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状况是相违背的,他们用华丽的语言去欺骗民众,获取民众信任,继而剥削民众。他们的“意识形态”,只是占统治地位的人的意志的体现。
我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来统筹我国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无论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领域,牢固树立和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仅是党员、党员干部,还有普通的人民群众,青年学生,都要牢牢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继而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学会运用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难题。
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决定着在未来的全球化趋势中是否能保持优势,稳步向前,而“意识形态”则是决定文化更否发展和怎样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环。马克思主义不应只是高高在上的理论,对大众而言晦涩的表达。新时代下,更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用活,使之与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发展相结合,不断给予马克思主义丰富的新内容、新思想。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先进的思想的结合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达到一个新的起点。
“中国梦”是激励我国人民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共同价值追求。当今社会,数字信息的迅猛发展使得西方腐朽思想的入侵,造成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无数生动却残忍的案例为人们上了血淋淋的一课又一课。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心中有所信、有所敬、有所畏,在思想上相信,实践中践行。所有人,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并为之而不懈奋斗,只有这样,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奋斗和努力才是有价值的,才是被认可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社会意识形态中最具影响力的价值共识。它不向西方世界所谓的“普世价值”那样是迷惑、欺骗民众。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站在无数中国人的立场,站在无产阶级的角度,从现实出发,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漫长而光荣的路程,需要人们不断地努力,只有汇聚来自各个地方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不断发展并焕发生命力。
纳米尺度的集成电路仍然循着More-Moore以及More-than-Moore的方向迅速发展,其设计经受着源于新材料、新器件、复杂结构、超大规模等因素的巨大挑战。根据国际半导体技术线路图组织ITRS2.0的报告,互联线寄生参数依然是设计中关键课题之一[1-2]。提取互联寄生参数需要借助电磁场求解器,有限元法(FEM)是其中应用广泛且扩展性良好的算法之一[2-4]。
四、结语
“意识形态”一词,从一开始被提出,到现在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洗礼,其思想内涵、价值企盼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统治阶级那里,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从马、斯批判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如今新时代“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走过了一个漫长的道路。新时代强调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具有的重要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的继承与发展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内蒙轩.马克思靠谱(第二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余满晖.《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再审视[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作者简介】吕红(1995~),女,山西吕梁人;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