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呼唤理性与科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性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土地荒漠化是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不断加剧的沙尘暴与土地荒漠化密切相关。今年3月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13次大范围的沙尘暴、浮尘、扬沙等恶劣天气,其中9次影响到京津地区,严重威胁首都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发生时间之早、频率之高、强度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为50年来所罕见。加大防沙治沙的力度,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
防沙治沙是涉及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系统工程,不仅投入高、风险大,影响长远,而且直接关系到沙漠化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认识客观规律,科学决策,避免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造成沙漠化土地的扩展是防沙治沙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笔者就我国的沙漠化防治工作谈几点看法。
我国现代沙漠化发展速度加快,北方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防沙治沙形势紧迫
目前,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涉及18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建国以来,中国沙漠化土地始终在不断扩大。50~60年代,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每年扩大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每年扩大2100平方公里。到90年代,扩展的速率为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土地沙漠化意味着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北方沙漠化地区是风沙活动的策源地,大风条件下强烈的风沙活动导致大范围的沙暴和扬沙天气,危害范围就不仅仅是沙漠化地区本身,而且影响到其它广大的周边与下风向地区。毫无疑问,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强沙尘暴天气与沙漠化土地的持续扩展是密不可分的。
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是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必须克服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抗旱树种的选择,林木的合理密度等问题是关键。沙漠化地区的人口压力是防沙治沙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几十年来沙化土地治理的实际情况是“点上治理,面上破坏”和“局部好转,总体恶化”。一方面,人口压力大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最重要原因。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水资源数量减少,对能源、粮食、木材和农林牧其他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加重土地负担,从而加速了土地的沙漠化。另一方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与自然资源条件限制的矛盾变得愈来愈突出,加速了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向更为恶化的方向发展。
所以,防沙治沙工程必须以协调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生产需要为前提,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以及土地资源问题等也需要统一协调处理。
40多年的实践证明,土地沙漠化发展的趋势是可以逆转的,风沙危害是可以控制的
从防沙治沙的技术和经验讲,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长期的防沙治沙工作中,创造和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科学实用技术,形成了众多适用于不同自然地带或地区的防沙治沙模式。经验和教训是我们科学决策的依据,也是未来工程建设的基础。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据“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资料统计,20多年来,共完成造林3亿多亩,建设区的森林覆盖率从5%提高到了10%;一期工程造林保存面积达9083万亩,保存率为54.31%;二期工程造林保存面积16933万亩,保存率78.02%;预计三期工程到2050年结束后,该地区森林覆盖率将达15%。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县,围绕绿洲建立了三道绿色防护带:乔灌草相结合的风沙前沿防护带,绿洲内部窄林带小网格乔木农田防护林网,绿洲与荒漠过渡带的大型综合防护带。绿洲防护林体系阻止了沙漠入侵农田,改善了绿洲环境。
——“小生物圈”是以牧户为单元采用多种技术的牧业生产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放牧方式,结果是不仅遏制了由于过牧造成的草场退化,而且提高了牧户的经济收入。它与几十年前的“草库仑”有区别,集中了护牧林建设、节水灌溉、优良牧草栽培、划区轮牧等先进的技术。“小生物圈”模式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都有成功的典型范例。对于少数民族牧民来说,不仅仅要学习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改变观念。可以说,我国防沙治沙在理论、技术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干旱气候是沙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
干旱气候的影响是指在1~2年或更多的年份内年降雨量低于多年平均值的情况,或者是一个干旱时期持续达10年左右之久的干旱化的影响。例如,沙尘暴是沙漠化的产物,沙尘暴频发期均对应于干旱期。近50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增高,而降水量减少,呈现出暖干化现象,干燥化加剧,为沙漠化的扩展创造了必要的环境。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气候环境只会有正常的波动,而不会有大的变化,如北方地区的干旱化不会有迅速逆转的可能。对自然因素的影响,即使在技术高度发达的将来,人类对其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客观地分析沙漠化形成和扩大的人为不合理活动影响,对现阶段或不太长的今后一段时间内可以控制的因素进行研究,消除或减少其影响,对防沙治沙是有现实意义的,这也是防沙治沙工作的依据与前提条件。
沙漠化的形成与植被的破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我国的沙漠化形势与现状来看,由于植被破坏,其生态防护作用消失,造成近年来治理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很多地区是边治理边破坏,局部治理,整体破坏。因此,应当抓住主要矛盾,针对不同原因形成的沙漠化,科学制定防治措施,即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建立稳定、高效和经济的防护体系,以植被建设与保护为核心进行防沙治沙工作。
植被建设是防沙治沙工作的核心与基础,政策法规是保障
防沙治沙技术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新技术措施,生物措施是根本措施。采用植物措施,不仅防风固沙,而且利用了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自然资源,创造经济价值,绿化美化环境。以生物措施为主,依靠科学技术,结合其他措施进行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是我国防沙治沙的必由之路。
植被建设应以自然地理区域进行规划,在区域内方可按行政范围进行部署。西北内陆干旱区,把内陆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环境系统对待,如塔里木河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等,统一规划,合理分配资源,形成有机的系统。草原地区的沙地,搞总体规则,局部治理与全面保护有机结合,重点治理工程要合理布局。
在沙漠化地区面临耕地有限、草场退化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但是还要实现持续发展。解决这些矛盾的惟一出路是尽快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依靠新技术、优良品种、科学管理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农田的产量和价值,满足对农产品的需求,把不适合于种植的土地还给林草;草原地区的“小生物圈”就是集约化经营的雏形,在水源丰富的地段建设高效的饲草料基地,科学饲养,提高出栏率,以缓解牧畜对草场的压力。
防沙治沙工程设计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选择乔木、灌木或草本。干旱、极干旱的荒漠地区,绿洲依靠地表水或地下水存在,天然降水不能满足生态植被的需求,必须拿出一部分珍贵的地表水或地下水建设绿洲防护体系,这一部分水叫“生态用水”。乔木具有巨大的防风固沙、改善局部环境的作用,是绿洲防护体系主要成分;灌木材抗旱省水,兼有防风固沙、薪炭、饲料等多种功能,应该是荒漠地区最主要的林种;从防风固沙的需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草本植物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只有乔灌草相结合的绿洲防护系统才是稳定、高效的。生态植被属于整个绿洲系统的组成部分,和绿洲内部的作物(农作物、经济林、牧草等)一起形成绿洲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系统。
北方地区水资源匮缺,植树种草要以水为核心,选择造林地和造林树种,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混交类型和林带密度是植被建设中应当考虑的。半干旱地区,地带性植被是草原,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灌溉或地下水补充,选择高大的阔叶乔木树种是不合适的,应以豆科灌木为主组成植被带的主体,还要考虑到水分的平衡,注意保水、节水技术的应用。总之,应适地适树,林草结合,合理配置。
贫困→人口增加→破坏环境→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在许多落后地区已经形成,国家在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上花了大力气。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应解决生态、生活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即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构建新的区域发展体系和机制,解决好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减轻生活与生产对土地的巨大压力。
按客观规律办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沙漠化问题,因地制宜,以生物措施为主进行沙漠化土地的治理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并且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进行植被建设与保护时,应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建立乔灌草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切实有效地进行防沙治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