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钟际青

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钟际青

(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其施工后的常见问题也反映出施工技术水平不高,要切实的把握好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问题,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尽职尽责。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关系到整个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此在施工中要重视混凝土的施工工作,认真按照规范严把质量关,确实做好混凝土工程的各个工序。在整个施工工艺过程中,每道工序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影响,其中如有任何一个工序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最终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关混凝土问题概述

1.1混凝土裂缝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通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问题,一些裂缝看似细小却潜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或是造成工程渗漏,影响正常使用,亦或是其不断的扩大,可能会危及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成为结构破坏的先兆。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混凝土立模和振捣方面存在不足,洒水养护工作不到位等,但无论何种因素,都威胁着整个工程的安全。

1.2混凝土麻面

混凝土施工后常会发现麻面的现象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外观,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主要是由于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干净;浇筋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湿润或湿润程度不够,养护不好、混凝土没有捣实、过早拆模等都会造成混凝土的麻面现象。导致了建筑物出现缺浆以及表面不光滑等问题出现,对建筑工程整体效果与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1.3混凝土蜂窝、孔洞

混凝土的蜂窝孔洞现象也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混凝土的配合比不正确、搅拌时间过短或过长,搅拌的不均匀、混凝土没有捣实等这些技术问题如果没有控制好的话就会影响建筑的外观,也影响着工程的质量。

1.4钢筋裸露问题

钢筋裸露也是影响建筑外观的主要因素之一,即混凝土露筋,其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浇筑振捣环节,钢筋的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钢筋露筋。除此之外,还有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等等。钢筋在施工中是对建筑结构的强度的保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建筑施工使用材料。其裸露后会降低混凝土强度进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2探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配制混凝土

2.1.1控制原材料质量

若要确保合理配制的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在配制混凝土之前把握好原材料的质量,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优质水泥、洁净的水、矿物混合料、粗骨料、细骨料、外加的添加剂等。施工方要意识到原材料质量的重要性,在选择原材料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原材料加以选择,还要关注商家的信誉问题,对于长期接触混凝土施工工程的施工方来说,最好与所售原材料质量好且有良好信誉的商家进行长期合作,从根本环节上把控混凝土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合理涉及到施工后是否会出现裂缝问题、蜂窝孔洞问题与麻面问题,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外观与质量,故而在配制的过程中要严格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配合比,控制好混凝土拌合时间,让混凝土搅拌物,拥有流动性和保水性,另外还要有一些粘聚性。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欠佳,就容易造成离析或者造成振捣不实的情况发生,进而让建筑工程项目出现质量缺陷,通常是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混凝土不仅有着很好的可塑性,还有让其具有流动性,对混凝土的浇筑振实有利。

2.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搅拌和浇筑工序分析

混凝土的上料顺序为:在料斗中按照施工配合比依次装入石子、水泥和砂;在鼓筒内先加水,或在料斗提升进料的同时陆续加水;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控制配合比,认真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搅拌是重要工序,是保证混凝土整体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做好混凝土搅拌,提高混凝土搅拌质量,才能满足施工需要,达到提升混凝土整体质量的目的。基于这一考虑,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应重点做好搅拌工作。 除了搅拌之外,混凝土浇筑工序是保证混凝土结构成型的关键。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最大程度地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使混凝土能够均匀浇筑,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混凝土浇筑应及时进行搅拌,保证搅拌均匀,提高混凝土整体强度;

(2)混凝土浇筑应保证进料量均匀,防止过快堆积,影响质量;

(3)混凝土浇筑应保证框架的紧固性,避免混凝土溢出,使混凝土在固定范围内浇筑。

2.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捣实工序分析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捣实环节中,首先要根据设计混凝土的厚度来选择振捣器,一般平面面积较大厚度在20~30cm的混凝土板应选择表面振捣器,对振捣器面积尺寸较小而有一定垂直深度的构件或厚大结构的混凝土应选择插入式振捣器。插入式振动器的振动方法有2种,一种是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另一种是斜向振捣,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振捣器的选择是关键,如果不能正确选择振捣器,将会危害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混凝土的载荷能力。基于这一考虑,在混凝土振捣时,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厚度合理选择振捣器。选择完振捣器之后,应在振捣过程中,按照振捣要求,保证振捣均匀,提高振捣的整体质量,满足混凝土质量要求。从混凝土施工实际来看,振捣工序是保证混凝土密实度的重要工序,做好捣实工作,提高捣实质量对混凝土施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混凝土施工实际来看,混凝土的捣实需要对混凝土设计厚度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设计厚度选择振捣器,提高振捣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注意振捣施工要点,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提升混凝土振捣水平,满足混凝土载荷要求。

2.4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缝隙的预留和处理

不能对混凝土结构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往往是由于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技术或施工组织上的原因,而不得不停歇较长的时间,其停止时间已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致使混凝土已初凝;当继续浇混凝土时,形成了接缝,即为施工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缝隙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自然缝隙;一种是混凝土内部及表面出现的裂缝。这两种缝隙都是可以通过优化施工流程来缩小和减少的。对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缝隙,出于结构热胀冷缩的需要,应在结构之间预留缝隙,但是要保证预留缝隙的宽度满足实际需要。对于混凝土结构内部和表面的裂缝,应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做好混凝土捣实工作来消除,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达到促进混凝土施工的目的。为此,在建筑工程中,应做好混凝土施工缝隙的预留和处理,使混凝土缝隙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2.5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在露天情况下的混凝土建筑之后,易产生脱水现象,导致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混凝土的粘结力下降,从而影响自身强度。同时,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会导致其体积收缩,易造成混凝土开裂,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导致裂缝造成质量问题,因此养护工作极为重要,需要通过养护来保证其温度和湿度。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覆盖和洒水养护,且养护用水要与拌合混凝土用水相同,一般持续七天,具体可根据气温、湿度、水泥品种,掺入的外加剂等情况,适当的延长或缩短洒水天数。在气温较低时要做好覆盖保温工作,此时不可再向混凝土面洒水。

3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具有专业性强、施工复杂等特点,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与其施工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只有科学合理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混凝土应有的作用,更好的为建筑工程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学之友,2011(06)

[2]张功,李留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华章,2012(22)

[3]孙艳春.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4(7)

论文作者:钟际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钟际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