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房屋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越发成熟,其中也包含一些相对较难的施工技术,例如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虽然我国的后浇带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文章主要针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以及在施工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前言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高低对于建筑物的质量有重要影响,高超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建筑物的裂缝问题,保障人们的住房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1后浇带施工技术概念的陈述
第一,后浇带技术对于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来讲,会出现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收缩变形、温度应力等方面的问题。施工人员在变形缝的设置上进行布置,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仍然会导致双梁、双柱的缺失,使得建筑物的外观和布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建筑相关的企业需要寻找可行的技术来进行解决,而后浇带技术对于加大混凝土的密度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并且针对建筑物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来说,后浇带技术的出现无疑是带来了新的曙光。第二,针对后浇带技术的特点来说,我国的建筑行业通常会出现由于高度差问题导致建筑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出现裂缝和变形现象。因此针对施工的要求,需要对建筑行业采用后浇带技术进行改进工作。同时,在公共建筑和超长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钢筋混凝土需要整体进行浇筑工作,因此后浇筑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也会有所应用。对于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和功能特点需要进行相应的分析:首先对于沉降差问题进行解决,对于现代化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技术能够暂时将一个整体断开,在建筑整体完成后,沉降部分也完成结束后,利用混凝土在连接处进行浇灌工作将其连成整体。对于上述的过程,需要对额外力量和强度校核进行充分考虑,防止出现大沉降。并且对于连接前后的力量进行调整,根据现实的施工设计和现实条件来进行处理调整。其次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容易受到温度收缩的影响,由于硬结方程中散热的不均匀程度可能会出现对已经完成的结构产生影响,导致自收缩现象。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施工完成后两个月内,温差对结构的影响都是属于正常现象。对于建筑结构受到约束,温差则会造成热应力现象,由于设计效果的不同以及应力分布不均问题会导致裂缝现象的产生,这个对于建筑施工来说会产生需多影响和不足,也会对建筑的整体造成破坏。而采取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温度来带来的影响。同时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收缩还能影响散热的不均匀性,对收缩应力进行较少,使得抗拉强度能够满足抗拉温度,提高抵抗温度改变的适应能力,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工作性能。
2功能作用分析
2.1解决温度裂纹裂缝
我国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是在开放状态下完成的,建筑施工中的温度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而外界温度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建筑结构的收缩膨胀。当完成某一阶段的施工之后,建筑物的温度会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发生巨大变化,当温度骤然升高时,建筑结构的内部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挤压力。当超出钢筋混凝土的承受极限之后,建筑结构便会产生温度裂缝问题,进而影响结构安全性和寿命。而后浇带一般为主体结构施工完成60d以后浇筑,在主体沉降变形基本完成后才浇筑,其收缩自由、灵活,其承受的应力相对较小,并且后浇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能够抵抗部分温度应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后浇带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结构对温度应力的抵御能力,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增强建筑结构的适用性。
2.2减少裙房结构和基础设计问题
在高层建筑和裙房建筑中,其结构很容易受到沉降影响。为了减少其在基础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在设计中引进后浇带技术。利用后浇带将裙房结构与基础设计分隔开,单独增强两部分的基础强度,然后再利用具体的沉降量和相关计算结果,得出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当完成主体结构施工之后,再浇筑混凝土将裙房结构和基础设计连接在一起,将其连成整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
3.1确保后浇带宽度和间距设置合理
为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应力受力问题,一般将整体建筑结构划分为多个独立个体看待,方便受力分析。由于各个结构相连形成整体,设置施工缝时要从整体考虑,而不能仅考虑其中一个结构。例如,当房建工程的楼层数不高于22层时,楼层、楼板及建筑基础中承受受力效应的钢筋必须保持完整,不能进行切割、断开处理。这不仅是房屋建筑施工的要求,更是为以后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若进行大跨度后浇带施工,需进行相应的分隔处理,即将受力钢筋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分割,在后续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其焊接处理。通过这种先分割后焊接的处理方式能够降低楼板两端荷载,有效规避结构下垂的情况出现。一般情况下,在后浇带跨度超过7m即可采用这种处理方法。
3.2做好浇带施工前的清理工作
施工人员要做好浇带施工前的清理工作,特别是要把后浇带上的浮浆清除干净,因为后浇带上的浮浆会影响后浇带与建筑模板的有效结合,降低后浇带的使用性能,不利于解决裂缝问题。此外,还要注意施工工具的清洁性,只有保证施工工具的清洁,才能有效保证后浇带的清洁,进而提高后浇带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建筑项目的早日完工,提高施工队的效益。
3.3施工过程
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首先是混凝土的浇筑,应该保证混凝土搅拌充分,而且选择的振捣器满足相关要求,并且保证振捣器与使用的施工模型保持相对的距离。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混凝土泥浆流失的情况发生,混凝土强度通常比原有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并加入一定量的膨胀剂(设计文件会明确);其次,垂直施工缝,进行垂直缝施工的时候,应该保证单独施工,后浇带部分是需要利用钢丝网隔离开来,在浇筑的时候,应该利用浇捣的方式进行浇筑,并且控制混凝土浇筑的速度,避免出现膨胀变形的情况发生,对后浇带的模板产生一点的影响。所以,应该重视对后浇带垂直缝的施工技术和内容,而且,在处置施工缝施工的过程之中,需要重视对相关情况预设,然后保证能够及时进行处理;最后,则是需要依据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进行判断和选择正确的施工温度,因为后浇带主要是应用于建筑结构缝隙的,尤其是施工原理主要和温度有直接关系。因此需要在施工阶段的最低温度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稳定性,而且可以避免因为温度过高,导致结构出现裂缝,一般选择的时间都是在紫外线比较弱的时间段,早晨或者傍晚进行施工。这样温度变化比较小,施工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因此,应该重视对材料,时间和温度的选择,保证后浇带的施工效果更好。
3.4确保后浇带施工位置准确、材料适当
房建工程中的后浇带的主要作用为连接建筑构造物,传递荷载,对于建筑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主要受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质量的影响,在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的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用于施工的主要材料为混凝土,在进行采购时要选择收缩性为零的混凝土。例如含有膨胀添加剂的混凝土,除此之外还要尽量选择强度比预计强度高一个等级的混凝土,以此来保证后浇带的强度稳定性。在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施工之前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配置混凝土,并且还要认真清理预留缝内的杂质,同时还要确保后浇带构件表面有1d以上的湿润度。在进行后浇带位置确定的时候,尽量规避荷载较大的构件。如果选择建筑构件荷载较大位置就有可能出现作用力大于后浇带自身能够承担的最大荷载,从而导致后浇带强度破坏。
总结
后浇带是稳定建筑结构,减少建筑结构缝隙的有效施工技术。目前我国在建筑施工之中,使用后浇带技术,主要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是做好施工准备,即选择正确的时间,准备准确的材料,以及做好预备工作,才能开始施工;其次,在施工过程之中,要注意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以及对垂直缝施工和施工温度的调整的分析;最后,则是针对施工完成后,后浇带的施工保护技术进行分析,保证其后浇带发挥作用,以及延长其功能效用,体现出后浇带施工技术对建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振刚,高玲.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7(02):105~106.
[2]巩芳震.民用住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15.
[3]姜正渤.简析现代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9):132-133.
论文作者:王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