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概论论文_曹文豹

建筑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概论论文_曹文豹

摘要:绿色建筑对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人文以及科技方面的知识融合到设计之中,从而人类提供更加温馨和使用的生活环境。本文就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建筑并不是非要完全依靠于高科技的建设手段,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以能源和资源的有效使用情况的可持续性,所以说绿色建筑设计的最终原则就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是根据自然生态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以及现代高新节能技术,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与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绿色建筑设计体现了自然条件与现代建筑技术的协同发展,力求实现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生态平衡,寻求自然、人、建筑之间的统一和谐。

随着能源的日趋紧缺,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已势在必行,它不仅是我国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各国建筑设计师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发展健康、舒适、简单、高效的绿色建筑。

1.1健康舒适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舒适性和适用性,为用户创造与自然环境沟通的条件,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例如: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保证建筑的自然光照;营造良好的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

1.2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建筑是一个开发体系,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影响,其应与环境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设计要保证环境效益最大化。建筑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体现对环境的尊重,用现代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自己的风格和时代精神。

1.3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绿色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实现对能源的节约。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时,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并采用发展的理念,将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有机结合,为扩建和改造留有余地。

1.3与自然体系融合的设计原则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要求不断提升,在此要求下,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的设计中,与自然体系融合的设计理念得到广泛运用,通过增大采光面积、提高通风效率等方式,做好自然环境因素的利用,营造出提高人们居住舒适程度的环境。

1.4经济性设计原则

要想建设一个生态效益高的建筑,就必须要利用高科技纪念性技术操作,这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进行建设,但是大投资并不是等同于浪费。用合适的技术和合适的建设材料加上合适的地域条件,再加上施工和设计人员丰富的建筑经验,就能够设计出一个高效的建筑物,不但能够满足经济效益,还能够满足生态效益。

1.5保护环境的原则

保护环境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原则,这点对绿色建筑产业来说意义重大。在建筑以前,设计人士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大规模数据勘查,然后整理出详尽的信息,再制定环保方案,由材料、结构和外观等大方面分析整体建筑绿色设计理念,以免有害建筑的出现。

2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2.1重视绿色建筑材料的选取

(1)注重对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使用。外墙保温节能材料属于保温绝热材料,仅就一般的居民采暖的空调而言,通过使用绝热维护材料,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节能一半以上。(2)绿色建筑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尽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包括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材料;另外,对油漆、胶水、粘合剂、地板砖、地毯、木板和绝缘物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性能优良外,还开始强调没有毒性物质的释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绿色建筑的节地设计

绿色建筑在选址上应该体现人文绿色与生态绿色,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减少能耗和污染;其次应该搜集、分析当地民居资料,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及居住区的服务对象等出发,总结出适宜当地居民生活的居住模式,研究该项目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布局,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2.3节能环保设计

(1)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在对建筑物进行节能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到建筑材料自身的能源消耗问题,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建材。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能量消耗,合理的外形设计也能起到降低能耗的效果。这是因为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形状、体形系数等这些因素也能直接影响到节能效果。对建筑物墙体、门窗、屋顶等方面的选材和进行节能设计,都能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果。(2)加大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尽可能地降低能源和物质投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出,这是绿色建筑体系最重要的内在机制。

2.4 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符合绿色建筑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小区的水系统水质和水量的前提下,设立中水处理及回用系统,水系统将生活废水,冷却水,无达标排放的生产污水等水源经物化或生化处理,到国家生活用水水质标准,然后再回用于厕所冲洗,灌溉草坪,洗车,工业循环水及扫除用水等。

2.5 围护结构设计

围护结构布局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外窗、外墙等的布局设置,而体型系数又不能全面反映建筑物热环境受到外围护结构影响的复杂性。

建筑外墙的东、西面受日照时间很长(如在南方地区夏季),这两个面墙的外墙保温是家居节约空调能耗的重要部位。外墙采用色彩比较深的颜色,这很容易吸收热能,在夏热的家居中很浪费空调的能耗,不利于节能环保。所以热保温隔热措施还包括外墙表面尽量采用浅色设计,以反射太阳辐射热。

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最薄弱位置,控制窗墙比,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指标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在保证居室采光通风条件的前提下,控制窗墙比,减少外墙传递的热量;另一方面,外窗采用中空镀膜玻璃PVC-V塑钢门窗、断桥铝合金门窗节能门窗,既降低外界的噪声分贝又增加玻璃的强度,使节能住宅的隔热性能大大提高,夏季需要空调降温的时间相应减少。

2.6采光设计策略

对室内的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方面因素就是阳光的照射效果,而且光线还对人们的心理感受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设计师就需要结合当地的主要气候和地理因素,对采光效果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要进行严格的计算,达到最好的额采光效果。

2.7室外环境的设计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室外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环境绿化是绿色建筑的室外环境设计关键所在。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居住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视。环境美化、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建筑整体的环境质量势在必行。

2.8整体规划设计

绿色建筑的整体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人类的生态机构,协调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建筑和周边环境视为一个微小的生态系统,科学的进行功能分区,保证建筑物之间的交通畅通;从建筑物朝向、间距、形体、绿化配置、能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建筑规划要走中小型化、花园化、智能化为一体的道路,提高绿地面积比例,降低能耗量;建筑整体规划应体现建造场地、植被的一体化;减少对资源的干扰和污染;建筑及装饰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对能源消耗和对空气、水污染的影响;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沿街绿化、楼间绿化、楼旁绿化、绿化建筑,形成多品种、多层次、立体的、广泛绿化环境,改善建筑小气候,使人类贴近自然。

3结语

绿色建筑的提出就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绿色建筑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广。基于此,我们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掌握其设计要点,给人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夏麟.绿色建筑的设计革新思路[J].建筑技艺,2013(02)

[2]许方明,戈海玉.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13(02)

论文作者:曹文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  ;  ;  ;  ;  ;  ;  ;  

建筑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概论论文_曹文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