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术与实践隔阂:和谐管理的桥梁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隔阂论文,桥梁论文,学术论文,作用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07(2008)02-0001-11
0 引言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繁荣,管理学科也得以蓬勃发展,然而对其的批评、质疑一直就不绝于耳,典型的评论如美国新闻周刊一篇标题为《管理之死》[1] 的文章表达了大多数人们的顾虑:“在一个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并不能适用于另一个企业”;Mitroff[2] 批评“管理学是一流重要的十流学术”。对最为人诟病的“管理学术与实践存在隔阂”的质疑引发了人们对管理研究本质等的讨论热潮。
BAM(British Academy of Management)在1995年到1998年间发起了一场关于管理研究本质的研讨,一些焦点话题包括:管理学不同于其他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或人类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如何评价管理研究的价值?怎样才能取得实践者们的支持和参与?这项研讨最初是由BAM的研究政策委员会领导发起,并得到了理事会的推动。研讨中Tranfield与Starkey[3] 高度评价了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生产模式2(mode 2)的作用,之后,学者们(Starkey和Madan[4];MacLean等[5])也纷纷围绕如何完善管理知识生产模式2展开研究。
BAM的研讨在美国也引起了几位享有盛誉的管理学会主席的关注。Hambrick[6] 题为“管理研究应该关注什么?”的1994年管理学年会致词中,批评了学术界的自我循环模式(写论文-看论文-写论文),提倡关注管理实践问题,并赞扬AME(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由学者和实践者组成的倾向于对管理实践问题研究的风格。管理学会主席Van de Ven[7] 描述了管理研究的目的:“对专业的管理研究机构来说,一方面要通过管理研究贡献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则要应用知识提高管理实践水平”。Huff在她1999年的年会主席致词中高度赞赏关注实践的管理研究方向和教学趋势,并相继提出了管理知识生产模式1.5(model.5)[8] 和模式3(mode3)[9]。Weick则从管理知识的消费者——管理实践者的角度探讨了管理知识消费行为特征[10]。
管理学术与实践隔阂似乎愈来愈成为各种管理时尚(management fashions)、畅销书抨击管理研究的借口,作为研究者,必须正视这个管理研究领域的本质问题,同时新的管理理论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能否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检验其价值的标尺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管理学术和实践隔阂的表现,然后讨论管理本质,进一步提出解决隔阂问题的对策,最后探讨和谐管理理论在缩减学术与实践隔阂中的作用。
1 管理学术与实践的隔阂
管理学术与实践隔阂可用图1所示的两个独立的循环圈表示。正如Hambrick的批评[6],在学术循环圈中,学者们研究学术问题,发表学术论文,研阅学术论文,发现学术问题,研究问题并发表学术论文。在实践循环圈中,实践者处理实际问题,积累经验,形成处理问题的惯例积累,实践者运用这些经验、惯例应对更多的实际问题,继而进一步积累相应的经验、惯例等知识。
图1 管理学术与实践的双循环圈示意
Fig.1 Dual circle between academic and practice of management
按照Van de Ven所述[7],理想的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关系为:①在学术问题与管理问题方面,要求学术问题具有相应的实践意义(即为实践者关心的现实问题),实践问题也总能够运用适宜的学术方法表述、研究;②在学术论文与经验、惯例方面,要求学术研究成果可学习、可操作,实践者的经验以及形成的惯例等能够得到学术的检验、提升并纳入相应的理论系统;③在学者与实践者方面,要求两者具有良好的“对话”,学者能够从实践者处获得富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吸收实践经验,同时实践者也能找到相应的学术观点,并用于指导实践。
显然,理想的关系需要打破管理学术与管理实践那独立、封闭的自我循环模式,促进双方的交流和碰撞。但事实上双方的碰撞是由一些特别受经理人员青睐的“业界领袖”、畅销书、“管理时尚”、咨询公司等促成的,后者的成功大都是对管理者感兴趣的成功管理模式的总结,运用简单的学术成果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10],吸引了许多实践者的效仿。但这些“快餐式”的模式往往缺乏严谨的证实,特别是忽视了不同管理情景下的异质性,如组织文化差异就是“在一个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不一定适应于其他企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实简单的碰撞显然未能达到理想的学术与实践关系的要求,Pettigrew[11] 不无忧虑地指出,管理研究可能同时面临着双重风险:与实践的隔阂和学术水平的低下。现实的双循环圈模式往往表现为:首先,大部分的管理研究只关心学术价值,缺乏实践意义,而一些实践者关心的问题却得不到学术界的帮助。其次,研究过程的复杂和数学化,来自不同学术领域形成的“语义学丛林”,研究成果的学术偏向等,严重影响了学术论文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而来自实践者的经验和技能得不到有效的检验和吸纳。第三,学者们大都来自高等学校等研究机构,而且基本上是从高等学校直接进入到教学、研究领域,缺乏理解管理实践的基础;而管理者一方面很少有时间学习,另一方面因理论的可学习性差,缺乏足够动力去寻找实践相应的学术观点。许多学者调查发现,“管理者很少关心管理学术的一流杂志”(Schein[12];Gopinath和Hoffman[13]),这在国内同样也是存在的。以上分析也符合英国的“产业学术关系报告(HEFCE)[14]”的结论,该报告详细列出了学术界与实践者们的隔阂表现。
1)实践者们认为虽学术研究能够使他们受益,但许多研究并没有抓住关键问题;
2)实践者们认为最需要的是有效的实践模式和行动建议,而不是详细的分析过程,而这些很难直接从研究中得到;
3)实践者们缺乏应用研究成果的意识,而学者们也缺乏将研究成果有效扩散的方法。
管理学术与实践在理论上的相关而事实上的隔阂,似乎是由学术圈和实践圈的价值导向驱使形成:前者为理论价值导向,而后者是解决实际问题导向。因此,这样的隔阂是难以避免的,那么隔阂问题解决的关键即管理研究导向的抉择:追求学术价值,还是追求实践价值?这是由管理研究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2 管理研究属性和本质:管理学是应用技术科学
Tranfield与Starkey[3] 运用Becher[15] 的学科分析框架分析、比较了管理学的学科属性。Becher的分析框架包括两个基本的维度:Biglan的对学科的认知维度和他自己发展的学科研究组织的社会性维度,其中每个维度中又包括两类属性,简要地用表1总结如下。
本文认为管理学更多地表现为软科学的、应用的、发散的和乡村化的特征。在硬科学-软科学方面,管理学属综合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异质性和片断性的领域[16],没有一个管理范式在管理学科中能够居于主导地位,能够赢得大家的一致承认,这是因为管理学虽然能够运用如物理学那样纯科学的方法,可以提出抽象的概念模型并对变量进行测度,运用漂亮的统计程序,极力去产生客观的、不依赖人的才能和制度推行的知识,但事实上因为人为因素的介入、环境的复杂快变,管理学先天的情景依赖特征使得管理规律不可能如物理规律那样相对恒定不变,很难产生比较稳定的统治性的理论范式。
在纯科学-应用科学方面,管理学不仅关注“是什么”的问题,而且更应关注“怎么做”的问题。Long与Dowell[17] 认为学科性质可以按它们的研究目的加以区分,科学学科关注事物的解释和预测性,工程学科关注问题设计和实施,工艺知识则是通过实践逐步获得。管理学的知识更类似于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工程学科”与“工艺知识”。
在收敛性-发散性方面,管理研究体现了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研究对象随时代的变化而逐步发展和演化,研究范围相对模糊,对研究质量的评价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更多地表现为发散性。
在城市化-乡村化方面,管理学研究的领域涉及到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的相关学科领域,以及战略、研发、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等企业的各个职能活动,这个庞杂的而且正在扩张着的版图上汇集了来自不同相关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使得每一块子领域都很难得到较大的人员密集优势,因此表现出了显著的乡村化特征。
比较以上4个特征,软科学性、发散性、乡村化分别表示管理研究领域的范式特征、研究问题的分布以及研究人员的集成程度,而作为应用学科的属性则规定了管理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是管理研究的本质属性。Mackenzie[18] 同样认为“管理学最好被视为技术学科,……管理是社会的基本技术”。因此,不必再对管理学的价值导向问题而患得患失,既然不可能创造普遍适用的管理范式,那么管理研究的使命就在于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否则它将只是学术界自己玩的游戏。
如果从管理研究是知识生产的视角来看,那么在传统管理研究饱受与实践隔阂的诟病外,哪些知识生产模式能够缩减这个隔阂呢?除了知识类型外,还有哪些影响因素呢?
3 知识生产模式系列与实践者的知识消费行为
3.1 知识生产模式系列的介绍
Gibbons等[19] 提出的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生产模式2(mode 2),被许多研究者视为缩减学术与实践隔阂的有效方法。Gibbons认为模式2不是代替以理论为导向的传统研究产生的知识模式1,而是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模式1不相同,见表2。
Huff认为模式1和模式2都存在显著的缺点。模式1对现实的反应迟钝,而且其视角过于重视内在机理;模式2虽然避免了模式1的缺点,但不具备模式1严谨的科学推演与证实[8]。Huff批评模式2是“把它扔到墙上看是否能粘得住”的理论。她提出能够平衡这两者不足的模式1.5,并认为学术技巧和知识框架在实践问题处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Huff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和热情,促使她发现了另一个意义重大的隔阂:模式1与模式2都是关注组织内部问题,很少涉及那些对人类、社会、环境等意义重大而且影响深远的议题。这类知识很难通过规范的学术研究或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获得,大部分是由一些有影响的社团或者个人发起,通过广泛对话形成了大范围参与和影响下形成,由此产生了所谓知识生产模式3。
这几类知识生产模式特征的综合比较见表2。
3.2 对知识生产模式系列的评价
讨论知识生产模式的目的是解决管理学术与实践的隔阂,Tranfield等人的研究逻辑是:厘清管理研究的根本性质,分析哪类知识生产模式(学术研究)更符合管理研究的性质,那么该模式就是应倡导的研究模式。在管理研究的属性表现上,模式2具有较模式1更强的软科学性、应用性、发散性和乡村化特征,特别是在本质属性——管理的实践本质上,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式2比模式1的表现更为卓越;模式1.5乃是模式1与模式2缺陷的平衡;模式3对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后两者是贴近管理实践的知识模式,模式1以上的版本似乎应该成为管理研究提倡的类型。
Tranfield等的分析逻辑暗含着这样的基本假设:知识的实践价值与其直接作用于实践的能力成正比,但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即本质上任何理论研究都是为实践服务的,只是不同层次研究对实践的作用渠道不同。管理研究按照研究层次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别以产生普遍性的知识、应用原理(机理、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可见前者依次是后者的理论基础,应用研究显然有来自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贡献。大家也许毋须对一流学术杂志无人问津而懊恼,如商学院MBA的经典教材正是来自于众多研究文献的综合集成。
既然任何管理研究最终都是服务于实践,那么事实上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隔阂难道仅仅是批评者忽视了理论对实践作用的间接与直接的区别?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这样简单,事实上批评者们看到的是作为整体的管理研究对实践的贡献与其使命的不相称,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构性失衡(偏重于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的实践意义差(存在方法导向)。本文认为模式2是应用研究的一部分,它面向问题的强调跨学科团队和及时反应,而以科学方法为主要特征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则构成了传统研究的模式1。可见,理论与实践隔阂问题的对策也并不是简单地增强模式2知识。追求中庸的模式1.5主要是对来自模式1知识的综合集成,帮助后者实现对实践的间接作用贡献。模式3是在实践中有益的辅助性知识,从其产生渠道的广泛的社会性来看,很难为刻意的研究所替代。因此,下面主要讨论模式1和模式2。
1)虽然模式1的实践价值很难为其他类型所替代,但普遍缺乏显著的实践意义
Barley等的研究发现管理研究能够帮助实践者了解他们不知道的知识和内容[20]。Huff介绍了Citigroup的主席Reed对管理学术的观点[21]:管理学术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运用案例研究寻求成功模式或者不成功模式,从中得出一般的结论;其二是追求对事物更好的解释。认为后者建立的知识体系能够帮助实践者更好地定位现实问题,在处理问题时更加有的放矢,比前者更有价值。可见模式1不可替代的优势即为学术研究针对一定问题建立了相对系统、完整的框架性解释。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大部分实践问题都可以得到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而这样严谨、系统的知识只能通过艰苦的模式1研究获得。
虽然模式1知识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普遍缺乏显著的实践意义是人们对理论研究诟病的主要原因。①部分研究缺乏显著的实践目的。其一,很多研究选题仅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在实践中并不存在或者并不重要;其二,虽然选题具有较好实践意义,但缺乏对实践者实际关心问题的探讨,如重机理轻具体解决方案的探讨,这些文章大量充斥着管理学界的一流杂志。②虽然研究具有实践意义,但研究的方法导向弱化了实践意义。研究过程过于抽象、数学化和语义丛林化,使其可学习性较差。早在1962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召开的管理学会上,学者们运用了大量的时间阐述其术语和定义,甚至著名的学者威尔弗雷德·布朗针对大会的大多数发言,概括地说:“坦率地说,先生们,讨论中的多数内容我无法理解”[22],如果学者们在语义丛林前都望而却步,更遑论普通的实践者。③模式1的研究方法在应对实际问题中存在一定的局限,现实管理问题的环境往往难以符合科学方法严格的前提条件,使得研究者空有热情而难以下手。
2)模式2并非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而与模式1适宜的问题形成互补关系
模式2与模式1特征的优劣互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它们适宜的实践问题也互补。对于那些已经通过科学证实的具有成熟方案解决的问题,拿来即可;但对于那些学术界尚无明确应对方案的问题,如高度不确定性和新涌现的复杂管理问题,通过来自各领域专家组成团队的解决方法无疑是上佳选择。但必须意识到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替代科学、系统的研究过程,所形成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得到有效证实,只是在专家规模和层次上量的扩大。Weick教授就认为模式2方式过于直接、简单,这样应对理论与实践隔阂的方法可能既不能满足理论创新的需求,也难以获得很好的实践效果[10]。
前面的讨论一直忽略了管理者的作用,似乎暗含这样的假设:有用的知识总能为实践者学习、利用。事实上,作为管理知识的客户——管理者的消费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正是他们的偏好和态度决定了什么知识才在管理实践中更受欢迎。
3.3 管理者的知识消费行为特征
如同普通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理论上有价值的知识都能为管理者所用,管理者的兴趣和偏好特征决定这个“市场”上哪类知识更受欢迎。
1)管理者总是忙于具体事务而缺乏学习时间[10]。对知识的需求与有限时间的矛盾就产生了许多迎合其兴趣的商业畅销书、业界领袖、管理时尚等知识,这些快餐式知识看似能够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但实际上组织健康运作的基础,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大部分是由模式1提供的,那些仅仅讨论实践者感兴趣的话题是有风险的。这也提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应是管理者关心的话题,而不是来自学术文献的发现。
2)实践者更需快速反应而不是对事物的准确把握。环境的复杂快变要求人们的理解和信息处理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围[23],正如ABB的总裁Barnevik所说:“我宁要基本正确和快速反应而不是非常正确和反应迟钝”。这也提醒研究者必须平衡科学方法的严谨和现实的及时反应需求,而后者更需要研究者的经验、洞见和智慧。
3)管理者更需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目前组织的“弱情景”(weak situations)趋势使得管理者个人作用日益显著。“弱情景”是指组织情景在决策制定上的作用越来越弱,而个人(特别是领导)作用将会被逐渐增大,个人价值观在组织中的作用更为显著,甚至组织会具有明显的领导人格特征。弱情景趋势一方面是组织追求应变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会为组织带来风险,正如Collins和Porras的研究发现,伟大的公司往往并不需要伟大的构想或者伟大的魅力型领导,而是需要一个踏踏实实打造公司基础的建筑师[24]。面对日益增多的新问题,管理者不可能从现有知识中找到答案,而更多依赖于自身知识能力。培养管理者正确的价值观、分析能力、方法技巧等显然比提供对目前问题的知识、解决方案更富价值。
4 缩减管理学术与实践隔阂的建议
影响管理知识生产消费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知识与管理者。本文的思路是在知识产生模式1和模式2中,体现管理者的需求特征,提高各类知识的实践能力。
1)提高模式1知识实践价值的关键在于打破管理研究的学术价值导向,促进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广泛对话
上节介绍了模式1知识实践意义差的3个方面的表现,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研究的实际学术价值导向与其目的的实践价值导向的矛盾。Bennis与O' Toole[25] 批评商学院因为对学术价值的追求,使其在创造知识和培育人才的双重使命上愈行愈远。商学院在大学其他学科特别是理工学科的科学方法导向的大环境下,对学科以及教师队伍的评价已经完全倾向于在学术杂志的产量,而学术文章的标准简单说来首先要确保正确,即科学严谨的方法,其次才是研究的意义(如原创、填补理论的空白、追求对问题更好的解释),也许最后关心的才是研究的实践意义。这是管理研究与实践隔阂的根本原因。正因为这样的学术价值导向,许多研究者根本没有接触过实际企业,他们的研究也仅局限于非常狭窄的领域,而这更有助于发表学术文章。在这种状况下,很难想象研究者能够捕捉到管理者关心的问题,能够用管理者看得懂或者喜欢的语言来研究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不是研究者做不到,而是没有人要求他们那样做。
管理研究从学术价值回归实践价值的根本障碍在于对其评价的价值导向问题,本文的观点并不新鲜,即首先要保证研究的实践意义,其次才是研究的学术规范,这与管理学教授讲授企业战略是一样的道理,首先要做正确的事,其次才是正确地做事。如果现实的管理问题很难运用科学方法证实,那么为什么一流的学术杂志就不能发表那些富有洞见、真知的评论、对话?本文的建议是,首先要尊重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在管理研究评价中引入多元要素,评价标准的第一位是实践意义,其次才是研究的创新、有效和可信。其次,要促进研究者与实践者广泛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管理学界的研究队伍熟悉研究服务的土壤。
2)对模式1知识进行二次加工
模式1知识与实践隔阂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其间接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商学院经典的MBA教材为其提供了实现模本,它们放弃了复杂的过程和方法,而把零散的研究结论和适用条件按照一定主题综合集成。但不无遗憾的是,虽然这些教材至少有上千页,但由于管理研究覆盖领域过于宽泛,在最新版本的教材中也未能包含大部分最新的研究成果。如果这些教材中的每一专题都能拥有综合性的著作或者手册,那么无疑有助于对实现模式1知识的实践价值。这也要求有更多学者来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
3)对模式2的完善
在跨学科团队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引入更多的学术规律和技巧,如问题解决过程的科学安排,决策中的合理程序,假设的提出和求证,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模式2的科学性水平。
4)在研究中尽量体现实践者管理知识消费偏好特征
实践者知识消费偏好的取向为研究者提供了富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如对应变、个人作用的研究,而减少以组织情景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取向。
提高实践意义的管理研究是现实所需,而能够有效缩减学术与实践隔阂的理论更富价值。本文认为和谐管理作为问题解决学,是针对复杂快变环境下的以应变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在学术与实践隔阂问题上将起到有效的桥梁作用。
5 和谐管理理论在学术与实践隔阂中的桥梁作用
5.1 和谐管理理论——双规则机制的问题解决学
和谐管理理论是针对复杂快变环境以应变为核心的理论[26]。目前已经逐步构建为以和谐主题、和则、谐则、和谐耦合等为核心概念的管理理论[27~29]。和谐管理理论中:“和谐主题”(HeXie theme,HT)定义为组织在特定的发展时期和情境下,为实现其长期目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或要完成的核心任务[30];“谐则”(Xie principles,XP)定义为有关“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的机理、规律或者主张;“和则”(He principles,HP)定义为有关“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的机理、规律或者主张。“设计优化的控制机制”是指根据管理问题或任务的规律,通过制度、规则、流程等手段规定人们在解决问题中确定的行为路线;“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则是指通过能够影响人们行为、认知及情感的组织政策、组织文化、管理模式等,诱导人们按照组织期望的行为(或者减少组织不期望的行为)来解决问题。和谐耦合(HeXie coupling,HC)是指和则、谐则围绕和谐主题在不同层次间的关联互动。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模型见图2[31]。和谐管理的主要思想是:围绕和谐主题的问题导向;双规则机制的互动耦合。该思路在对企业家的问卷调研和对国内几家著名企业的案例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图2 和谐管理理论概念模型示意
Fig.2 Concept model of HeXie management theory
5.2 和谐管理理论在沟通学术与实践隔阂的桥梁作用
前面图1表示了管理学术与实践的自我循环发展模式,作者认为和谐管理是有效实现学术与实践对话和碰撞的桥梁和语言,见图3。
图3 和谐管理在学术与实践对话中的作用示意
Fig.3 Impact of HeXie Management i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ll academic and practice of management
1)和谐主题理论有助于研究者识别、判断所研究问题的实践价值
和谐主题理论不仅有助于实践者识别、判定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且和谐主题作为组织的核心问题或核心任务,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是学者们重要的研究对象。虽然和谐主题是特定组织的特定领导在特定的环境和时段下识别、判定的组织中心问题或任务,具有相对特殊性和演化性,但那些在实践中普遍(统计意义)存在的管理问题无疑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
2)和谐管理机制可作为综合集成模式1知识和实践经验、惯例理论化的构架
以和谐管理机制为构架的集成模式具有如下优势。①目前对模式1知识的综合集成基本上遵照原有知识体系的结构,类似于知识的自我展示,而不是实践者习惯“问题→问题解决”的结构。以和谐管理机制为构架的综合集成模式包括两类:其一,以不同类型的和谐主题为中心,按照各主题的规律组织和则、谐则以及和谐耦合的知识;其二,虽然知识集成的总体构架遵照该知识体系的结构,但对其分内容以一定的主题展开,而且以和谐管理机制框架组织相应内容。这样集成模式更符合管理者习惯,有助于提高模式1知识的可应用性。②目前知识集成要么局限于因果关系的确定性方案(流程、制度、规则),如科学管理、运筹学的研究;要么研究人的动机、行为和能力,如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等。这种研究的单方面局限也使得实践者往往倾向于某一方面的应用,而很难做到两种机制的融合,以和谐机制为构架的综合集成有助于消除这一缺陷。
另一方面实践者们形成的经验、惯例往往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如果实践者能够将个人的有关经验、技能、价值观等恰当地运用和谐机制分析其解决问题的机理、适用范围,那么有助于实践者们的经验、惯例等知识转化为相应的和谐管理元素,上升为显性化的理论。
3)和谐管理理论有助于完善模式2知识
模式2是面向实际问题解决的知识生产模式,和谐管理理论同样也是面向实际问题的双规则问题解决学,比较两者可发现:首先,在问题界定方面,可通过和谐主题理论和规律判断模式2问题是否为组织中的重要问题;其次,可以将模式2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和则与谐则分解,分析其“优化设计”与“能动致变”方法的合理性以及二者耦合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模式2方法的科学水平。事实上模式2大都针对不确定性问题但给出的却是易操作的谐则方法(如制度、流程、项目等),很少考虑利用影响人的能力和意愿的和则方法,就更谈不上有意识安排和则与谐则的耦合。因此,如果模式2的跨学科团队能够自觉运用和谐管理的理念、规律和技巧,设计合理的和谐策略,那将有助于其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科学水平。
4)和谐管理有助于提高对管理者知识消费偏好的满足程度
由于缺乏学习时间,管理者青睐于业界领袖、管理时尚等知识,因为这些知识迎合了管理者兴趣,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知识基本来自于实践,更符合管理者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谐管理的主题来自组织的核心问题,能够吸引管理者的关注,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符合管理者实践习惯。针对应变管理,和谐管理以双规则的有效互动为目标,相对传统偏重于单方面的对策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水平。在管理者更需要管理能力、工具知识方面,和谐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套管理理念、哲学、方法和工具,这套“渔具”不仅能够帮助管理者解决问题,而且也有助于管理者解读管理理论、自我学习。
5)成为学者与实践者的对话语言是和谐管理理论的使命
管理学术与实践隔阂的原因之一是学者们与实践者们之间缺乏对话的语言。一方面,学者无视实践者的现实需求,继续缔造优雅的“阳春白雪”;另一方面,实践者也蔑视学者在现实问题上的蜻蜓点水,继续使用自家拿手的“下里巴人”。但如果学者的研究能够用“和谐管理语言”来诠释,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谐主题),解决问题方法的“优化设计”与“能动致变”结构(和谐机制),同时实践者们也能够自觉运用和谐管理理论定位核心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特征设计适宜的和谐机制策略,那么学者与实践者的对话即可实现,实践者们理解研究成果的主题以及解决方案的和谐结构,而学者们也能洞悉大量来自基层的实践智慧并将其纳入相应的知识系统。
总之,和谐管理理论无意于在目前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管理时尚中再竖一面旗子,而是希望随着理论的成熟,一方面和谐管理能够成为整合已有管理理论和知识的构架,提供管理学的知识地图;另一方面和谐管理能够成为实践者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自觉运用的工具,并从中得到管理学术的帮助。虽然和谐管理尚未成熟、完善,但成为学术与实践对话的语言是和谐管理理论的使命!
6 结论
管理学术与实践的隔阂由来已久,目前研究者倾向于批评传统学术研究(模式1)的独立、封闭的自我循环运作模式,认为模式1知识缺乏实践价值,并提出了面向实际问题解决,跨学科团队的知识生产模式2,以便有效避免模式1的缺陷。本文从管理知识的创造与消费视角,提出作为产品的管理知识和作为客户的管理者是管理学术能否成功地应用于实践中两个主要因素。分析发现模式1与模式2知识具有优劣互补的特征,认为模式1的知识在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术研究的实践意义低下形成了管理学术与实践的隔阂;模式2知识更适用于不确定性和新涌现的问题;同时在复杂快变的环境下,实践者更加追求快速应变。因此,本文提出缩减管理学术与实践隔阂的整体思路是:①打破管理研究的学术价值导向,促进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对话;②对模式1知识作二次加工;③完善模式2知识;④在研究中尽量体现实践者管理知识消费偏好特征。
和谐管理理论作为双规则问题解决学,揭示了如何抓住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符合管理者的实践习惯。能够有助于缩减管理学术与实践的隔阂,成为研究者与实践者对话的语言是和谐管理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