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色建筑推广策略研究论文_刘冰玉1,司马键2,杨皞3

北京绿色建筑推广策略研究论文_刘冰玉1,司马键2,杨皞3

刘冰玉1 司马键2 杨皞3

1,3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100044;2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0

摘要:分析了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以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式为借鉴依据,对北京当前绿色建筑的推广现状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筑;北京;推广;策略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高效建设,因快速城镇化所导致的能源消耗及短缺、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严重,目前,人类已经消耗了地球上1/3的可利用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及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气候变化事实和趋势的最新评估结论显示,人类活动的影响极有可能是导致20世纪中叶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联合国统计数据表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是由城市排放出的,城市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的源头。因此,世界各国城市开始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转型,发展高效、清洁、低碳能源,开发新能源,妥善处理好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我们的共同愿景。

2 北京绿色建筑推广问题研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建筑节能设计,20世纪90年代,绿色建筑的概念逐渐引入我国,但相对于国外来说仍然发展较慢。1996年我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证措施。进入21世纪后,我国开始出台多项法律法规及标准等文件,推动节能环保建筑的发展。

截至2014年1月北京市通过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的项目共有63项,比2013年增加12项。其中设计标识57项,运行标识6项(未包含规划委施工图审查绿色建筑一星级认证数)。项目涉及住宅、公建、学校、展览馆和工业建筑,具有单体规模大、标识星级高的明显特点。但从总量上来看,北京市的绿色建筑总量在全国排名第八,直辖市排名第三,发展态势不够明显,未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说明,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和推广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2.1 公众认识不足

公众对于绿色建筑认识和理解的不足,除了少数专业研究人员能够真正理解绿色建筑的真正内涵外,对大多数公众来说,绿色建筑就是多一些绿化,一个噱头,不是产品也不是技术,仅是作为高端楼盘开发的卖点,使公众进入绿色建筑就是高端楼盘的误区。政府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绿色建筑的宣传只从节能入手,将绿色建筑的概念狭隘化,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因此,要通过政府的宣传、论坛、沙龙等形式,普及绿色建筑的专业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

2.2 企业责任感缺失

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事业发展迅速,很多地产企业更注重利润与回报,大部分建筑商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却没有随之提升,且缺乏领先类的企业来为本行业做出表率。

2.3 相关政策不完善

针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北京市制定了一些建设标准和规范,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来说,这些标准和政策较为严格,但仍然缺乏法律约束,多数开发商单位将这些政策仅仅作为一种行政标准。且对于绿色建筑的评判标准定性的太多,定量的评判较少,影响绿色建筑的规范性。近些年北京不断出台鼓励绿色建筑建设的优惠政策,但对于开发商来说仍然帮助甚微。对于绿色建筑相关材料和技术研究的投资所占比重仍然较少,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没有相关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

3 绿色建筑推广策略

绿色建筑的推广有以下几点益处:1、提高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使有限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2、推动绿建技术研发,带动建筑技术发展,有助于我国的产业及结构转型;3、提高我国的建造、设计技术水平,提升我国建筑产品的品质;4、降低建筑相关行业的污染排放,助力我国的环境保护,给社会大众带来福祉。

总体来说,绿色建筑推广无论对政府、建筑相关行业还是社会大众都大有裨益。绿色建筑推广与政府相关管理机构、社会大众、建筑相关行业都息息相关,因此,绿色建筑推广需要这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文从政府监管机构、社会大众、建筑相关行业三方的角度提出绿色建筑的推广策略。

3.1政府监管机构策略

(1)完善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手段是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的重要政策保障。政府未来应从提倡、推广绿色建筑的角度入手,从多个方面制定系统的法律法规,对绿色建筑的建设实施予以保障。政府应关注各级监管部门对绿建目标的责任考核,出台绿建相关的激励政策并在绿建监督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法规体系,加强绿建相关法律的强制性作用。

(2)制定完整的绿建标准及评价体系

当前关于绿色建筑的标准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但这些评估标准与绿建实际施工技术之间存在着脱节的问题。因此,在制定绿建标准时,要以实际为准,对土地集约利用、建筑节能、中水利用、雨洪综合管理和材料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解,掌握各个建设工序和环节的情况,从而协同多因素制定相应的绿建标准及评估体系。

(3)加强政府对绿色建筑的监管力度

政府与建设相关的各职能监管部门应对建设中的项目立项、土地供应、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房屋销售运营维护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并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监督执法工作,形成具有强制性实施作用的绿色建筑监督管理体系。

3.2社会大众策略

(1)通过媒体对绿色建筑知识进行普及

通过各类媒体对绿色建筑知识进行普及,使广大群众了解绿色建筑的概念,以及绿色建筑对他们的益处。广大群众是绿色建筑的主要使用者,同时也将是绿色建筑的最大受益者,只有让他们了解绿色建筑知识及相关理念,绿色建筑才能更快速的推广,更有利的施行。

(2)学校等培训机构开设绿色建筑课程

绿色建筑是当今建筑学、建筑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绿色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改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绿色建筑的相关课程在我国建筑类高校中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这将有助于增加建筑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绿建知识水平,为我国的绿建普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高校意外,建筑相关的考试培训机构也应增加绿色建筑相关课程,为绿色建筑的推广起到作用。

3.3建筑相关行业策略

2

同时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包括供热计量、优化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物黑色水与灰色水分离、绿色照明、绿色建材等,推进绿色建筑相关的科技、理论、技术等发展。鼓励绿色建筑技术中或产业示范中心的建设,从而带动绿色材料、绿色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

4 结语

目前,北京绿色建筑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的多方面支持,,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完善绿色建筑的评定。增加绿色建筑建设的鼓励机制,推动各企业绿色建筑项目,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一梦,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美国 LEED 比较分析[J].建筑科学,2009(08).

[2]柳云壮,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41-42.

[3]张晓晗,低碳建筑技术推广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14-15.

[4]冯立芳,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6.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北京建筑大学城乡建设与管理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经费资助。

论文作者:刘冰玉1,司马键2,杨皞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  ;  ;  ;  ;  ;  ;  ;  

北京绿色建筑推广策略研究论文_刘冰玉1,司马键2,杨皞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