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热能动力工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相关环节实现热能与动能的转换,更好的产生、分析和利用能源。热能动力主要应用于热电厂。电能的是在热电厂的一系列工作环节下产生的,这个过程包括热能与动能的转换,和动能与电能的转换两个部分。动能与电能的转换需要借助汽轮发电机的作用,其中一部分电能会从汽轮机中传递出去。优化转化的过程不仅能够降低热电厂的生产能耗,而且有助于提高热电厂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技能。在上下级转化的过程中大大降低了下级焓降值的理想水平。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热电厂;实际应用
引言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热能动力工程作为一种新的节能环保型项目在中国不同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不仅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同时也对能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热能动力工程毕竟是一项处于发展中的工程,如何有效加强对新能源的使用,合理利用热能动力工程在热电厂和新能源中的使用,以便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更加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依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热电厂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污染气体,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而热能动力工程经过多年发展,在热电厂和能源方面的应用都体现了一定的效果。
1中国热能动力工程的发展历程
中国热能动力工程最早兴起于1950年,因此其发展时间还比较长,但在刚兴起时由于中国正处于建国初期,没有任何的工业基础和理论依据,热能动力工程研究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当时主要依靠苏联的帮助,将热能动力工程分割成多个学科分类研究。对于当时人才的培养也只是在热电厂、内燃机等小专业方面开展教育,另外在实际研究方面首先进行了工业产品的生产,利用培养的小专业人才组合团队开展相关研究,虽然在目前看来当时的发展极其困难,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正是由于当时的努力发展才有了现在的工业基础和热能动力工程的应用现状。随后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认识到热能动力工程未来的发展前景,及建国初期培养的大量热能动力工程人才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研究工作。这之后中国提高了对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性人才的要求,为了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高校教学上将热能动力工程专业进行了细致科学的分类,将原有的小专业进行了整合,压缩成9个专业类型,最终于21世纪初期,将9个专业类目整合成一个大的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整合之后在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方面的培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业应用能力非常强的人才,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阔。
2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系统运行方案的确定
由于多热源联合供热,对供热量的调节和热网水力工况的调节比单热源系统复杂,因此必须根据各地区的特点、供热系统的方式(直接与间接供暖、间接供暖)、各热源运行时间长短及系统设备配置等具体情况,选择最经济可行的方案投入进行运行。但不论何种方案,都是由质调、量调、质与量调相结合的方式组合成不同的运行方案,以达到多热源联合供热环状管网系统调节的灵活、运行的方便。
2.1整个采暖期采用恒定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
在这种运行方式下,主热源出口循环水量按整个供热区域总设计热负荷确定,供热初期由主热源向全网供热,甚至达到主热源最大供热量后,开始启动调峰热源;在调峰运行期间,降低主热源出口的循环水量,使热网总循环水量保持不变,运行时各热源均控制在相同的供回水温度,并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逐步加大调峰热源的供热量,而主热源的供热量保持在最大值不变。此方案有如下特点:
2.1.1按全区总设计热负荷确定设计流量,流量大,管网投资运行电耗大,因此热源宜选用变频调速泵。
2.1.2整个采暖期按质调节曲线供热,水温低,热网热损失小,有利于热电厂的总热能利用率,热网调节量小。
2.1.3调峰期间主热源满负荷运行,有利于主热源效能充分发挥。
2.2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与量的调节运行方式
这种运行方式是按主热源最大供热能力确定循环水量,运行期间根据管网系统具体情况将运行期内流量分成几个阶段,各阶段内保持流量不变,调峰运行期间系统总流量增加。此方案特点如下:
2.2.1管网初期投资低,电能费用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可充分利用主热源的年供热能量,随时调节供热温度,但对热电厂的热能综合利用效率将受到影响。
2.2.3调峰期间管网水力工况变化大,要保持良好的水力平衡状态需要有良好的自控措施。
2.3城市集中供热管网的施工技术
(1) 施工准备工作
1)手续办理。在供热管网工程开始之前,需要对相关准备工作加以落实,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对相关手续进行办理,并且与市政、交通、电力等各单位之间做好协调。
2)技术准备。在技术准备工作当中,其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主要有施工之前的施工图纸与方案,并且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对图纸进行审核,从而保证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
3)物资设备采购。当前,在供热管网的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是总承包模式,所以大部分的物资都是通过施工单位来进行采购的。在采购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保证公开公平的原则,利用公开招标的方式,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2)施工工艺流程
1)测量放线。在测量放线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谨慎测量阀门井、管道中心线以及固定支墩等重要工序,并且对其进行复检,从而使得测量放线的标准与施工要求相互符合,只有测量放线工作做到位了,才能够开展下一步的施工。
2)沟槽开挖
在沟槽的开挖之前,应当依据土质与土壤的实际情况,对放坡坡度进行确定。支撑的沟槽坡度一般为1:0.05,但是比较深的沟槽则可以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对于挖槽土方的对方地点,应当进行妥善的安排,一般情况喜爱多在沟槽的一边进行堆放,但是在另一边需要为施工机械以及工程材料留有余地,从而为施工的开展提供方便。依据土质、槽深以及曹边坡来对堆土上下坡脚以及槽边距离进行确定,距离应当不超过1m。
3)阀门安装
在阀门安装的过程中,应当对介质流动的方向加以注意,使其能够与所标识箭头的方向保持一致,应当采用氩弧焊的方式来进行底层焊缝的实施,在焊接的时候,应当将阀门打开,以免过热导致变形问题出现。在对法兰式阀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两法兰断面互相平行。
4)补偿器安装
在对补偿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一定注意核对流向标识切勿装反,以保证运行工况。安装保证与管道保持同轴,特别是不能有偏斜的情况存在。根据相关的施工规范,在对补偿器进行安装之前,还需要对预拉伸工作做好处理。
5)管道组队、焊接、质量验收
结束语
随着中国工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需要大量能源,但在热电厂燃烧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不仅会浪费大量能源,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热力动能工程在热电厂和能源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来应着重研究热能动力工程与其它行业的结合,将热能动力工程推广开来,要结合自身热能动力工程的特点,推动新技术的不断变革,避免由于资源短缺影响经济发展问题的出现,以此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丈才.热能动力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
[2]刘杰.热能与动力X-.程在热电厂的运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2,(17).
[3]付丹阳.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合理运用[J].江西建材,2014(14):216.
[4]曲宠上,王贵图,朱青,等.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合理运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36):174~175.
[5]刘刚义.论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4.
论文作者:侯英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热能论文; 热源论文; 热电厂论文; 动力工程论文; 管网论文; 中国论文; 能与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