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析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11 月~2014年11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 例为对象,随机分为2 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比较分析2 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i 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梗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康复护理;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中图分类号】R5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133-01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其具有高致死率与高致残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将研究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的对象为2013 年11 月~2014 年11 月来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 例,将其随机分为2 组,其中观察组40 例,男23 例,女17 例,年龄45~80 岁,平均年龄(62.4±3.8)岁;对照组40 例,男27 例,女13 例,年龄46~79 岁,平均年龄(61.2±2.9)岁。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并排除有精神疾病史及认知障碍的患者,且征得患者与家属同意,并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比2 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教育,具体方法如下:1.2.1 心理护理:脑梗死患者因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可能会出现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症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在交流时,护理人员应多运用鼓励性语言,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促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临床护理工作。
1.2.2 早期康复锻炼:急性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需长时间卧床,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每隔2h 更换一次体位,常用的体位有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仰卧位。患者在发病2~3d时,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按摩其患肢,在按摩时,动作应保持轻柔,且需要保证患者身体各处关节的被动活动,避免出现萎缩情况,帮助其提高肌力。患者经护理后恢复主动运动时,护理人员应多鼓励并指导患者主动运动,尽可能提升患者对自身肢体的支配能力。
1.2.3 恢复期干预:经过护理,患者病情得到初步稳定之后,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进行自主功能性恢复训练,恢复练习包括坐位训练、行走训练以及站立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肢体协调感与平衡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 日常干预: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训练,锻炼患者自主完成穿衣、刷牙、吃饭等一系列日常动作,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基本生活能力。
1.3 评定标准患者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 分,患者评分<50 分即严重运动功能障碍,评分在51~85 分之间即明显运动功能障碍,评分在86~95 分之间即中度运动功能障碍,评分在96~99 分之间即轻度运动功能障碍,评分为满分100 分则表示患者无运动功能障碍[1]。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应用Barthei 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估:满分为100 分,评分为100 分即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正常,评分在71~95 分之间即轻度功能缺陷,评分在46~70 分之间中度功能缺陷,评分在21~45 分之间即严重功能缺陷,评分在0~20 分之间即极度严重功能缺陷[2]。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X? 检验。P>0.05 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则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情况对比对比两组患者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护理前,观察组患者评分为(27.54±8.02)分,对照组为(27.38±7.23)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为(70.41±6.28)分,对照组为(52.11±7.09)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t=1.6741,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显著(t=3.975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对比两组患者Barthei 指数评分,护理前,观察组患者评分为(32.23±10.64)分,对照组为(32.73±10.85)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评分为(65.12±12.02)分,对照组为(42.07±11.24)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Barthei 指数评分,差异不显著(t=1.8676,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Barthei 指数评分,差异显著(t=3.3842,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通常情况下,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便很难恢复,但在该病发病初期,患者的神经功能还未完全丧失前,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能极大地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所以,尽早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科学的康复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3]。
本研究中,经过护理,观察组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为(70.41±6.2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52.11±7.09)分;观察组Barthei 指数评分为(65.12±12.0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2.07±11.24)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辅以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杨新芳.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17-318.[2]伍和.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951-952.[3]王娜.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状况的影响[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6):245-245.
论文作者:孙远贞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3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评分论文; 功能障碍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脑梗死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