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空间特质在养老建筑中的意象表达论文_杨清

传统民居空间特质在养老建筑中的意象表达论文_杨清

杨清

杭州均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随着社会意识的转变,现代养老建筑已然从传统的满足居住的养老院模式转向符合现代生活的适老化空间模式,对老年人展开身、心、灵全方位照顾,将适老化融入设计是当今养老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文章通过如何借鉴与传承传统民居设计手法,针对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的特殊性需求,营造具有地域性、时代性、适老性的养老建筑空间,为现代养老建筑设计打开新的思路。

关键词:养老建筑;传统民居;空间特质;审美

引言

传统民居是我国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作为当地一种特有的文化载体,传承和记载着人类的生活印迹。中国建筑的基本精神是和平与知足,其最好的体现是私人住宅与庭院建筑……环抱大地,自得其乐,建筑的最初本意就是使生活和精神有所依。现代养老建筑设计应借鉴与传承传统民居设计手法,从环境意象、空间结构、人文情感三个审美角度展开设计思考。

1人文情感审美

任何经历的老年人如果能在场所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并且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空间体验,对于这个场所就会产生情感和精神的依赖。养老建筑除了具有为老年人提供居所的物质功能外,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给老年人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依据。从心理学角度看,交往可让老年人继续维持自身生命价值和人生追求的渴望,是促进年长者产生一切外在交往行为的内驱,也是影响其心境和情绪波动的深层基础。因此,养老空间应为老年人的交往需求做出合理的设计。巷坊空间格局不仅是一种空间组织的形式,更是一种运用空间语言产生社会交流的平台。巷道自由的布局方式生成多样的小空间,形成了邻里交往的节点。养老建筑融入街巷空间设计,可在物质环境和心理体验上为老年人自发的娱乐性与社会性活动提供条件。这种充满生活情趣的空间形态,将灵动的格局与平实的生活相互交织,让老年人在街头巷尾的入口空间、街巷中的节点空间、街巷内的树下空间晒太阳、看风景、聊家常,激发他们的交流行为,促使老年人获得情感的沟通和精神的慰藉,从而有效排解孤独感,激发老人重拾对生活的热爱。庭院作为建筑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亦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节点。“移天缩地入君怀”,以景喻情,庭院的设置达到建筑实体与室外空间共生、意境与景观统一的境界。传统院落空间的围合性带给老年人以安全感、归属感。在平面围合的聚合形态中,老年人可在其中体味鸟语花香、浮云落日、雨打芭蕉,并在心理情感时空中得以升华,以此达到“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意境,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观虚空的最高境界。

2环境意象审美

传统聚落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先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哲学观念、自然条件等要素不断融合并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的探索过程,承载着人文精神和具有历史沉淀的审美价值。依据气候、地貌与生活习惯等特点,传统民居聚落空间形态呈现崇尚自然、因借环境、随形就势之美。“绿水村边合,青山廓外斜”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民居体宜因借的环境意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山林地区的民居村舍多数坐落在山脚或地形起伏的山坡上,顺应地势,利用坡、沟、坎、台等微地貌构成灵活多变的外观形式,勾划出层次丰富、参差变化的轮廓线。“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描绘了山地聚落闲适、幽趣的居住生活。如江西婺源的篁岭就是典型的挂在山崖上的山居村落,数百栋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村落沐浴在阳光之下,绘就出悠闲惬意的居住景观。再如福建的芹壁村,村落顺着山势而建,跌落的露台视线开阔,邻里之间行走于夹缝的石板步道,拾级而上,古朴、舒旷而盎然。临水聚落则多为临水而建、背山面水、渔村聚落等空间模式。位于福建周宁浦源村的鲤鱼溪,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至村口水势顿减,穿越村子缓流而过。古民居夹道建于溪旁,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小溪横碧可鉴,渔者往来其间”,漫步幽幽古巷,犹如走进悠远绵长的历史。素有闽东“山区水乡”美称的屏南头村也是个颇有江南水乡韵味的古村落。或廊桥或石桥或是散落的石墩连接着溪边的民居,置身于石桥上,瞬间将你带进“山水相连永相亲,天人合一家园兴”的意境之中。

3空间构成审美

3.1材料选择

感知自然材质,触景生情。在设计中,要想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情怀的记忆,可以通过材料的质感来表现,寄景生情,去追求历史的真实质感来引起对传统要素的共鸣。因此,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要懂得运用传统建筑材料来表达现今的东西,也给建筑的产地出处等提供一种心理暗示。虽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无法将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但可以使用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工艺来彰显木材的肌理和质感,隐喻传统木构建筑文化中自然、亲民的精神特质。在现代设计创作中,设计者在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方面,不要一味地追求新材料的时髦,而是更加要尊重材料的固有原真性、地域性和传统历史渊源的文化。

3.2色彩运用

色彩作为建筑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的识别和个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颜色可以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入色彩的联想和感受,直接关系到环境营造的气氛。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的主要功能、建筑体量、形式和材料,以及区域环境、区域气候和明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合理选择。此外,由于老年人离开社会主流,在思想上、生活上、情绪上、习惯上及人际关系上都产生了严重的不适应,心理落差大,从而产生了失落感。鉴于老年人饱有发挥余热的热情,养老空间应为老年人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如结合基地与院落空间,在场地内外开辟菜地、花园乃至于耕地,在创造养老建筑充满绿色和诗情画意的院落空间的同时,又让老年人回归“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生活,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体现了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人文观念与美学思想。

结语

传统民居的意境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文化以及特定人群等背景,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伦理观念,对它的传承并非仅通过简单的符号拼贴来实现,而是更关注于对其空间的掌握。传统民居空间特质在养老建筑中的传承,其实就是对传统建筑内在气质与灵魂的把握,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空间法则,及其所体现出的传统思想与文化观念,对养老空间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与启示。

参考文献:

[1]唐孝祥.传统民居建筑审美的三个维度[J].南方建筑,2009(6):82-85.

[2]王博.建筑空间多层次感知初探[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杨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传统民居空间特质在养老建筑中的意象表达论文_杨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