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道德教育中的责任担当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高校论文,责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09(2011)01-0055-04
一、责任的道德内涵
“责任”在伦理学中总是与“道义”、“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上有许多关于“责任”的表达,如“崇高之位,忧重责任深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铁肩担道义”等。在西方伦理思想中,责任(responsibility或duty)更多被理解为一种道德义务或道德责任,认为个体履行其社会责任就是有道德之人,“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1](P28~33)并主张把“合乎责任的要求”作为“政治家道德的最高善则”等[2](P149)。
责任意味着担当。责任是指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和应承担的过失。从《现代汉语词典》对“责任”的解释来看,任职、分内事、因过失而受查处等是责任的三层基本含义[3](P1574)。责任也由此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从宏观上讲指社会责任,即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繁荣与进步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从中观上讲指人际责任,即个人与家庭、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从微观上讲指自我责任,即自我对其个人人生、事业、发展及生命所承担的主体责任。三个层次的责任,就承担者大学生来说,都意味着是承担责任者的个体担当。正是对于责任的勇于担当,才构成人之为人的意义所在。因此,在社会生活中,“责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责任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德性发展的内在基础和核心,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道德基础和前提,个体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责任是一种基础性道德品质,它居于普遍的公共道德的核心,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个体而言,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他就会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人格发展,也会注重个体自身潜能的发展和发挥,进而争取价值实现的机会;对社会而言,一个只有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任的人,他才会认真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才会去关心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效地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健康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责任是人类自身理性的道德选择。人是有责任的生命体,生命的价值原本就在于责任的担当。康德认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2](P6)对个人而言,道德就是要求人有所承担,就是责任。道德责任彰显了人性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个人有无道德,能不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标志着它是否真正地由生物意义上的人转化为社会意义上的人。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在承担责任中实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道德责任是最伟大的价值,是否具有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基本尺度,责任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本。
责任产生于社会和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关系的总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在一定意义上依赖于个人,因为个人是社会产生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活动。另一方面,个人也离不开社会,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社会性,个性的形成以及个体的发展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社会为个人的成长、发展及各种需要提供保障。人在关系中与社会共生、与文化共生,它们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形成了共同意愿和道德规范,对个人而言就是道德责任。人在关系中承受责任、承担责任、生成责任。因此,在人类道德生活中,责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首先表现为社会要求其成员在道德上应遵守的各种规范、要求和任务,而且这种任务或要求是不可规避的无法逃脱的。道德责任就是指道德主体在道义上对其选择的行为所承担的责任。齐格蒙·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人必须而且只能去承担人的责任,“承担责任与其说是社会调整和个人教育的结果,不如说它构建了萌生社会调整和个人教育的原初场景,社会调整和个人教育以此为参照,试图重新框定和管理它”[4](P1)。可见,随着社会发展,道德责任越来越凸现出它的人际价值,成为社会调整和运行发展的基础,并将贯穿历史始终。
二、责任的生成及其实现机制
责任生成过程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体验与他人、社会、自然和文化的依存性的过程,是不断在行动的规约中内化社会要求的过程。因此,个体道德责任的生成及其实现依赖于两大机制,即外生动力机制和内生动力机制。
1.外生动力——社会生成机制
社会生成机制是个体道德责任的生成及其实现的外在动力,它指外部环境影响所导致的人的道德价值需求的变化和实践行为的调整。包括环境催生机制、制度保障机制、社会运行机制、道德教育机制和政策导引机制等。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组成了社会又生活在社会中。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5](P102)马克思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P92)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直接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道德责任环境对人的责任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一个社会来说,如果人人都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树立责任意识,社会整体上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氛围和环境,而良好的道德环境又反过来对人们道德责任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道德环境的培育需要一定的保证机制,需要借助教育、行政、法律、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结合的力量,尤其需要建立一个公平、正义、诚信的社会制度。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能够造成一种特殊的善恶分明的氛围,对人的责任履行具有特殊的权威性,代表着社会公众的意志情感和价值取向,使身在其中的大学生不得不考虑自身的道德责任问题,自觉产生一种荣誉感和耻辱感。因此,通过改善并运用社会外部环境的各类教育资源,构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主导价值观认知体系,进而使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体与集体、物质与精神、手段与目的关系,促进大学生道德责任的生成。
2.内生动力——个体建构机制
个体建构机制是个体道德责任生成及其实现的内生动力,它指个体作为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对其道德价值观包括道德责任感进行反映、选择、内化和外化等环节构成的活动过程。包括价值整合的心理机制、个体内外化机制、个体自我教育与管理机制等。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客体的道德规范体系,会引导大学生在情理交融中认同,在分析鉴别中选择,在思想反思中内化,在社会实践中外化。恩格斯指出:“事实上,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像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7](P376)道德责任的生成和发展除了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外,还要受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支配。道德责任的本质是主体对外在道德义务的内在认同。道德责任是人们主动意识到义务,具有良心的成分,它是道德主体自由地进行道德选择的结果。这里所谓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个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良心是对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内心体认,是公民道德中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也是对自身行为选择的有效担当。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其道德责任的内化是在社会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经过主观努力使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心理因素得到辩证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将道德他律转化为自律,将个体的道德责任转变成社会的整体道德信念,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价值。
三、高校开展责任担当教育的策略
开展责任担当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的题中之意,也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和使命。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责任意识淡化甚至缺失现象,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极为迫切的现实课题。
1.重建责任主体,让大学生在理性自觉中体悟责任价值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强调责任,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工具理性逐渐取代价值理性,社会责任意识也随之被逐渐淡化,而且责任也更多地体现为“我们”而不是“我”的责任,或者是“大众”而不是“个体”的责任。因此,培养大学生道德责任感首先要把责任主体从单纯的“我们”或“大众”中独立出来,确立每个人的主体性,关注个人的自由。这里所谓的重建责任主体、关注个体自由,并不是把个人利益、个人自由当作首要的东西去追求,而是强调道德责任感应建立在主体的理性自觉和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自由、自主是责任产生的基础和根本前提。黑格尔说:“人的决心是他自己的活动,是本于他的自由做出的,并且是他的责任。”[8](P146)个人自主选择程度越高,道德责任就越强。这个责任是由主体的地位、需要、目的等赋予的。一个人只有深刻地认识和体验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依靠着社会的发展和别人的劳动,以及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时,才能树立道德责任感,并自觉履行和承担起自己的各种道德责任。
2.尊重关爱学生,让大学生在信任与关心中体验责任情感
责任与尊重、关心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是一种“爱”的付出,付出的多少有赖于道德的自觉,而能够唤醒这种道德自觉的是人格的感召和对个性、人格的尊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相信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学生的责任感是在尊重与信任中不断生成的,责任教育必须尊重和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学识、言行、境界、风范去引导和帮助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理解、体验道德责任。责任教育还要关爱学生,让学生在关爱中学会关心,在良性人际互动中体验责任。教育的过程就是关心的过程,就是爱的过程。学校和教师要在不同的关爱中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爱自己,所以要努力地存在着,这是对自己的责任;爱他人,所以关切和尊重一切存在,包括他人、社会与自然,这是对社会乃至类存在的责任。所以,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和全面关心学生,让学生个体能够体验到自我与非我的内在联系,体验到个体的存在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依赖性,乃至升华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责任情感。
3.贴近生活实际,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责任担当
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的责任教育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性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规范,使责任仅仅停留在理性认知层面,而不能转换成责任感和责任能力。实际上,责任感并不是产生于知识的灌输之中,而是产生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于学生的生命世界中。责任担当教育只有面向现实生活才能具有实践的力量,责任体现在现实的生活中。责任担当教育要从家庭生活入手,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入手,从围绕在学生身边的各种关系入手,使责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让生活成为一种有责任的生活,责任就是在生活中的责任,这样道德教育的内容会变得极为丰富。学生在家庭中体验和生成的是亲情责任,在学校里体验和生成的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责任,走入社会体验和生成的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教育贴近生活实际,可以培养大学生普遍的价值取向和将社会进步作为个人责任的使命感。
4.注重层次递进,让大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责任境界
道德具有层次性。罗国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体,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即人类公共生活准则、全体国民公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9](P253)毫无疑问,责任也具有层次性。按个体自我意识以及承担道德责任的能力发展过程看,可分为对自己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人类的责任和对生态的责任等。大学生责任教育的起点是对自己负责。因为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是一个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种种关系持积极的负责态度的人。长期以来,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忽视对青少年的基础道德教育的不足,责任教育忽视责任的层次性,把自我责任的内容排除在责任教育之外。因此,有效的高校道德责任教育必须尊重责任的层次性,由近及远,由低到高,让大学生在循序渐进中逐步提升责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