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分析论文_赵焕增

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分析论文_赵焕增

浦项建设(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 10010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获得了较快发展,相较于其他行业,建筑行业的资本投入量大且项目回收周期长,因此容易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此外,建筑行业的建筑质量关系到万千家庭的日常生活,因此进行高质量的建设活动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因此需要创新工程管理方法并进行智能化应用,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推动行业内建筑企业的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智能化

引言

由于科学技术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越来越离不开智能化手段的运用。将智能化手段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中,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建筑行业拥有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专业化要求高等特质,这都建筑工使得程的建设复杂难以控制,怎样对建筑工程实现科学化的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施工质量安全,是建筑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显得尤为要紧。

1.新时期工程管理的特点

在新时期下,工程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首先是建筑工程拥有复杂性且易受不确定因素的干扰难以控制,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在于它比别的工程项目更难,因为建设一座建筑,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很高,再加上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施工难度大,再加之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天气因素,采用材料的质量,都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未来。这一系列的复杂问题,使得我们的管理人员必须提高管理方法,增强监管手段,做好建筑工程中管理。其次是建筑工程的责任具有突出性,一些建筑工程的建设与人民的生活安危休戚相关,倘若在建设过程中有纰漏,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所以,整合管理系统非常有必要,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保障建筑工程完成的关键。最后是建筑工程的目标具有明显性,建筑工程的目标往往是明确具体的,任何工程项目都有确定的建设目的:从建立工程项目到施工再到竣工,工作任务的核心就是工程实施,其中包含了对工程成本、工期、质量的确定和控制,然后进而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设备、材料、技术、人员、安全等来促使工期、成本、质量目标的实现,而这些目标都有相对独立的子目标,这些子目标及总目标都得以实现后,建筑工程就得以完成,管理也随之结束。

2.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监管不到位,我国的建筑行业存在管理目标不清晰、管理落实不到位、管理控制不严格、管理权责不明确的问题,并且上述问题的存在较为严重地影响了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本文对建筑行业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展开了逐一讨论。

2.1管理目标不清晰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速度和施工完成度始终是衡量企业施工能力的重要指标,虽然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是衡量企业施工能力的指标之一,但是工程的质量水平需要在后续的使用中才能得到校验,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建筑企业过于关注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从而忽略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因素,导致许多建筑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目标。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关系到工程所在地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才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就当前的管理现状而言,缺乏质量考核的有效指标与具体模式,因此导致管理目标的缺失和管理模式的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管理落实与管理控制不足

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既包括了对于施工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也包括了对于违规施工的纠正,但是由于大型建筑的施工环节多、施工步骤复杂、施工强度大,因此大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明确管理目标的同时还存在管理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人员不按照既定的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与此同时,部分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疏于职守,并未按照应用的管理规则进行考核,也没有将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如实汇报,导致管理质量大打折扣。此外,由于建筑工人多为城市附近的农民工,缺乏专业化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有效应对难度较高的施工操作,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施工人员会出于简化操作步骤的目的而减少必要的安全措施,无形之中增加了安全风险。由于建筑工人的技术专业程度和安全意识都达不到专业化的施工要求,因此容易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妨碍建筑工程正常进度的推进。

2.3管理权责不明确

管理权责问题主要表现为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无法找到具体的责任人,从而无法将施工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更有甚者,部分施工部门在进行施工资源分配的时候争先恐后,而在安全责任追究的时候却互相推诿,在各部门之间形成踢皮球的现象。此外,现有的施工安全权责制度与实际施工内容脱节,权责制度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与安全施工的需要,因此给建筑行业内企业进行安全、高效施工带来困难[1]。

3.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

3.1管理制度智能化

要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水平,必须对传统的施工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并推动其智能化应用,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施工管理制度的智能化应用。管理制度在整个管理体系中起着标杆作用,是衡量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管理制度的智能化应用中,首先应该实现权责明确、权责一致两个要求,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自身道德建设,避免监管环节的失职。此外,企业领导层应该针对各层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以此督促管理人员落实自身管理职责,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建设合理的管理制度,在防止建筑工程出现权限交叉的前提下确保管理权责的具体落实[2]。

3.2施工过程管理智能化

对于施工过程而言,主要的管理内容就是对施工操作的规范性管理、施工原料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管理。要想实现智能化的施工管理,必须确保各施工部门、施工人员的协调运行,同时在获得投资方同意的前提下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比如说对于施工操作的规范性管理,在施工开展之前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合适的施工操作,避免违规施工的出现。对于施工原料管理而言,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于原料储存场所的管理,同时加强对入库材料和出库材料的质量检验,确保施工材料达到建筑要求,对于建材采购人员的损公肥私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操作。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中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必须以新形势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为基础,采取智能化的管理方法,并且加强管理方法的创新及其智能化应用推广,以此提高管理水平并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麦永恒.电子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5):50-51.

[2]刘宇林.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策略及其智能化运用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153.

[3]韩漪.浅析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3(13):103-104.

论文作者:赵焕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分析论文_赵焕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