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甘伟

成都市慢性病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83

【摘要】目的 针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所选患者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90例,对照组9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本院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由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9%),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疗效非常显著,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病情状况,提升治疗有效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氯吡格雷

急性心绞痛本身属于心血管内科当中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类型,通常该症发作时,患者都将承受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每次疼痛时间大概保持在3-5分钟的范围。而该症病情发作较轻的患者只需坚持服药即可迅速好转,而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应当服用多种药物才能逐渐的好转。由于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本身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的综合症状,其也是引发患者冠心病的主要原因[1]。一般该症发作时,患者的血管将由此变小,从而严重阻碍患者的血液流动,最终致使患者心肌缺氧,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为此文章抽取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抽取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所选患者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患者62例,女患者28例,年龄在42-84岁间,平均年龄为(62.2±4.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患者56例,女患者34例,年龄在41-85岁间,平均年龄为(63.4±5.1)岁。患者病程均在8个月至12年的范围,平均病程为(6.5±4.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4.对照组患者给予本院常规药物治疗方式,具体是指采用依那普利实施治疗,用药剂量控制在10mg每次,保持每天1次,同时需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片,每天1次。

5.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药物基础上,辅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其治疗周期控制在28d的范围,并在接受一次治疗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3疗效判定

(1)显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其心电图静息时产生缺血性,心电改变直呈现出正常的恢复情况。(2)有效,表示患者心电图缺血性情况开始下降,其ST段回升在1mm以上,其导联倒置T波变浅50%以上,并未真正达到相应的正常水平,或者其T波直接从平坦转变为直立。(3)无效,表示患者心电图检查均显示器未达到改变需求,甚至产生病情恶化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分析

上述两组患者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21.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检验(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2 检验,以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9%),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3讨论

心绞痛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发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情况,致使患者心肌表现出暂时性缺血和缺氧的情况,最终由此促使患者心前区产生剧烈疼痛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类型,所以冠心病直接成为急性心绞痛发作的主要因素。通常患有该症的患者其多发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还将致使患者情绪变得极不稳定,比如产生暴躁、愤怒等多种情绪类型,这种情绪的产生很容易引发心绞痛的出现[2]。该症一般普遍病发在40岁之后的成年人群体当中,并且男性患病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女性。

心绞痛在发作时通常持续时间在1-2分钟的范围,从历史发病时间类分析,没有发病超过15分钟的案例。一般患者发病后,只需口含速效救心丸或者是硝酸甘油等药物,即可在3-5分钟之内环节胸痛的情况。且患有心绞痛的患者通常在数日乃至数周之内发作1次,也能够一天之内多次发作,一旦并且发作时,其心率将显著加快,血压由此升高,甚至导致心律失常的情况[3]。一般该症发作时,患者的血管将由此变小,从而严重阻碍患者的血液流动,最终致使患者心肌缺氧,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在以往正常心电图当中,心绞痛发作时,通常还呈现出一种缺血型的ST-T改变,因此就应当针对症状不够明显的患者采取心脏负荷试验或者直接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来实施检查。

本组研究主要针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探讨,专门抽取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组别划分。分别采用本院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方式。由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9%),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疗效非常显著,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病情状况,提升治疗有效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艳.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1:122-123.

[2]罗泽全. 研究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方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5:117-118.

[3]谢丽辉. 浅谈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11-12.

论文作者:甘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