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黄田铺镇学校 425114
教育始终肩负着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任务,根据现代数学理论以及创新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巧激情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抽象、严谨,使小学生感到接受起来比较难且枯燥乏味,所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才会入迷,学生入迷才会钻得深,钻得深才会有创新。
在教学中适时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境,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动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景,同学们兴趣特浓,很快掌握所学。于是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探究规律、掌握新知。
二、实践操作中培养创新意识
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好的发展。而动手实践操作是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旦被激发,学生的思维里就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而这个时候,教师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中,利用直观操作,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法,然后设置问题:“想办法计算梯形的面积吗?”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把自己准备好的梯形,动手剪拼、割补成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矩形等,于是同样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由此可见,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实践能力也得到培养。当然,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创造思维的过程物化,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学生只有通过动手,才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质疑问难中培养创新意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会引起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课堂提问让学生不断生疑,否认已有的东西,提出质疑,使之更完善、更合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也是学生敢于创新的标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不要怕学生给教师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搪塞,要坦诚地给学生说明和解释,以保护学生敢于提问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除了用PPT课件演示将两个完全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还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刚才,我们都是用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你们有没有办法,只用一个三角形把它转化成平等四边形或长方形来推导出同样的结论呢?”然后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结果想出了很富有创新性的三种割补方法。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个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究未知的思维方法,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猜想情境中培养创新意识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数学教学引导学生猜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好办法,由于猜测,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想猜;由于猜测,学生放开胆量——敢猜;由于猜测,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能猜。数学教学活动是这样一种活动: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观察猜测中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质疑,进而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猜想,发挥创造才能,最终发现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教学“能被3带队的数的特征”一课时,上课伊始,我亲切地说:“同学们,以前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让你们来考老师,题目就是你们随便说一个多位数,我不用除法,就能很快地判断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同学们说出很多个多位数,我不仅判断得对而且迅速,同学们通过验算也确实如此。教师提问:“有谁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让学生猜测、验证、举例尝试,最后引导得出结论。在尝试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意犹未尽,“能被6整除的数的特征可能是什么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种新奇有趣的猜想,反映出同学们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新动机,也反映出同学们敢于猜想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每一节课都要进行精心设计。同时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的情境,放下架子,善待学生,关爱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有一种充分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敢想、敢说、敢问、敢做,乐于发表独特的见解,乐于充分地表现自我,达到在创新中求知的目的,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论文作者:唐伟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创新意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同学们论文; 自己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