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康建筑的以人为本与服务于人的理念是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WELL建筑标准全方位的阐释了健康建筑,其基本理论是通过研究建筑各个方面对人体的影响,然后再找寻如何为建筑内居民提供最佳的建筑环境。而室内空气质量则是健康建筑中最重要的一环,WELL建筑标准的空气章节考虑了建筑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可能对室内空气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室内空气的控制指标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WELL建筑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 健康建筑
1.以人为本的健康建筑
近10年,绿色建筑在我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节能和环保的概念深入人心,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的理念植入了每个设计师的心里【1】。然而,某些绿色建筑过于注重节能、节材而忽略了建筑本身的核心功能——服务于人。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承载人们80%时间的建筑环境则更是重中之重。健康问题不仅与居住者的自身利益相关,还与建筑成本息息相关。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应包括建筑建设成本 、运行维护成本 、人员成本和建筑拆除成本【1】。而人员成本即考虑建筑运行期间人员因建筑环境造成的健康和生产效率影响,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往往是最高的。以人为本,回归建筑本身的核心功能才是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2014年11月,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继LEED绿色建筑标准推出后,又发布了一项建筑评价标准体系——WELL【2】。WELL着重强调建筑中可能影响到人们健康的部分。
2.WELL建筑标准
WELL建筑标准是对健康建筑多年研究成果的一次提炼总结,其基本理论是通过研究建筑各个方面对人体的影响,然后再找寻如何为建筑内居民提供最佳的建筑环境【2】。WELL认为建筑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生活习惯等等影响到人们身体11个部分的健康,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系统和泌尿系统。WELL的建筑评价体系几乎考虑了所有建筑可能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控制手段从最简单的张贴警示标签到最复杂的建筑材料与通风系统控制。WELL建筑标准沿袭了LEED的分章节评分体系,主要分为7个章节:空气、水、营养、光、运动健身、舒适度和精神健康。每个章节分别评分,每个章节的评分项分为基础项和优化项,基础项必须全部满足才能获得认证通过,而优化项达到与否则决定最终能获得多高的分数。各章节分数打出后,再通过加权计算得到总分,按总分高低,分别给建筑颁发银级、金级、白金级WELL认证,或者不予认证。全球首个通过WELL认证的项目是位于洛杉矶的世邦魏理仕公司总部【2】。2015年5月,WELL标准首次登陆中国,目前已有不少国内建筑项目注册申请WELL认证。WELL健康建筑离我们不再遥远。
3.WELL建筑标准的空气章节
在WELL建筑标准7个章节100个评分项中,空气章节就占了29个评分项,也是所有章节中最多的,可见空气质量在建筑环境中对人们健康影响的重要地位。WELL标准通过这29个评分项分别从建筑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行阶段对室内空气污染加以控制。
3.1空气质量标准
除CO以外,WELL的各空气质量指标均要显著严于我国现行的室内空气质量国家标准(表1),体现了WELL作为健康建筑标准的优越性。除了严格的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外,WELL标准针对不同污染物也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手段。
表1 WELL空气质量标准与我国国家标准的对比
污染物WELL标准限值GB 50325-2010(2013版) GB/T 18883-2002
*PM2.5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3.2可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与装修
建筑室内空气中的VOC,主要来源于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以及建筑运行阶段使用的清洁剂、杀虫剂及室内不完全燃烧产物。WELL标准首先从装饰装修材料选择上加以控制,主要考虑控制的材料包括油漆、涂料、胶粘剂、填缝剂、地板、隔热材料、吸音材料、家具和饰品等。这些材料需要满足一定的有害物质散发率要求。对异氰酸基聚氨酯、全氟聚合物(PFC)、防火材料、邻苯类增塑剂、脲醛树脂等有毒材料进行使用限制。更高的要求是材料需要通过被健康产品声明联盟认可的各种绿色认证。在建筑施工阶段,VOC污染控制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施工阶段的各种材料施工释放的VOC污染了某些材料或部件,对运行阶段产生影响。例如施工时,通风管道要进行封闭,或者在施工完后要进行抽气处理,避免污染运行阶段的室内空气。多孔材料施工应待油漆、胶等施工完成且完全晾干后才进行,以免吸附污染。二是施工阶段污染源的释放控制。例如施工区域应与非施工区域隔离等。在建筑运行阶段,入住前对整个建筑进行大风量通风吹扫,排出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入住后,在初期保持大通风量来应对材料初期VOC的高散发率。同时应对产生VOC污染的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使用进行限制。
3.3颗粒物污染与禁烟
从某个角度来说,抽烟是室内空气质量最大的敌人,一只香烟就可以使室内PM2.5超标几倍至几十倍。WELL标准对抽烟进行了严格限制:建筑室内需实现完全禁烟,且烟可能飘进室内的通道处(如与室外联通的门、窗户)和室外人员密集地也应全面禁烟,同时对禁烟距离和禁烟标识也做了严格规定。对于颗粒物污染,WELL标准首先在设计上,要求建筑出入口设计考虑利用门廊的进深和门的类型选择来阻挡室外灰尘进入。为通风系统设计安装过滤网,并要求了过滤网等级。除过滤技术外,其他如静电除尘等技术未被推荐。在施工中应注意隔离施工区的颗粒物污染,其中应做好颗粒物散发源的颗粒物沉降收集工作。在运行阶段,则应制定合理的通风系统维护计划和建筑清洁计划,防止吸附和沉降的颗粒物再悬浮进入空气中。
3.4微生物污染与潮湿
室内微生物污染可直接导致人类疾病发生。WELL标准在设计上主要针对引起微生物生长的潮湿问题,如防止雨水入侵、防止水管泄漏、空调湿度控制、易清洁表面等。提及的微生物防治技术则有针对空调冷凝管路的紫外杀菌、水管防漏监测、建筑内表面抗菌处理等。在运行维护上,要求控制室内湿度在30-50%,并进行霉菌检测、害虫控制以及定期清洁等。
3.5空气质量监测与通风净化
WELL标准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的两个重要手段是通风和净化。WELL考虑了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种模式,通过模拟技术从设计阶段检查通风的有效性。引入了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在传统只监测CO2的前提下,增加了颗粒物和O3监测,更好地指导开关窗户和通风系统的运行。在净化技术方面,针对VOC推荐活性炭过滤,针对微生物则推荐紫外消毒或光催化技术。
4.结语
来自美国的WELL建筑标准全方位地阐释了健康建筑应该满足什么样的要求,应该怎样去建设。室内空气质量是健康建筑中最重要的一环。WELL建筑标准通过其对空气章节评分项的阐述,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施工、运行阶段,分别提出了针对室内空气中化学物、颗粒物、微生物等污染物的控制指标和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陈自强,秦未末.基于WELL标准的健康建筑[J].绿色建筑,2016,(2)
[2]王景.以人为本的WELL建筑标准[J].中国建设信息,2015,(8)
论文作者:高峣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建筑论文; 标准论文; 健康论文; 空气质量论文; 室内论文; 阶段论文; 空气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