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作用下金属铝的变化分析

冲击波作用下金属铝的变化分析

一、金属Al在激波作用下的变异情况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琰[1](2021)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爆炸冲击波测试为动态测试,可评估武器毁伤效能,准确测试冲击波相关参数对武器研制至关重要。冲击波信号属于非平稳随机瞬态信号,具有传播速度快、频谱覆盖范围广、幅值动态范围宽的特点,对冲击波测试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受制作工艺的限制,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带宽成为冲击波测试系统的瓶颈。为了提升压力传感器动态性能,降低测试系统动态误差,本文引入生成对抗网络(GAN),搭建传感器动态补偿模型,主要解决了模型求取过程存在的数据量不足以及模型准确度不足的问题。深度学习算法需要以大量数据作为训练前提,而在冲击波测试中,数据获取过程会对压力传感器造成损伤,仅通过试验获取的数据来构建数据集,会对传感器造成严重损耗,还会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以及引入更多不必要的人为误差,影响数据的质量,进而导致数据无法使用,所以本文引入改进的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对测试的数据进行数据增强。并结合超量训练方法及对损失函数的优化,进一步优化增强数据的多样性及数据特征。结果表明增强数据具备良好的多样性,同时包含目标传感器固有的谐振频率点,可以用于建立传感器动态补偿数据集,补充增强数据构建的数据集得到的补偿结果相比于原始测试数据集,超调量降低了5.28%左右,上升时间提升了16.00μs。以语音增强生成对抗网络(SEGAN)为基础网络,并针对动态补偿对生成器进行改进,最后结合增强的动态补偿数据集,实现传感器动态补偿模型的求取。模型训练过程以激波管数据为基础,测试显示,求取的模型可以实现将原信号超调量由119.82%左右降到5.03%左右,上升时间维持在2.00μs左右。对炮口冲击波信号进行补偿,补偿后的超压峰值由0.1119降为0.0968更接近于实际冲击波。动态补偿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抑制了传感器的谐振频率,补偿后的数据可获取冲击波特征参数,证明动态补偿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压力传感器动态响应性能和测试精度。将深度学习中的生成对抗网络应用到动态补偿领域,证明了数据增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动态补偿的泛化性和优越性。得到的补偿模型易于调整、适应性强,实现了动态补偿的简洁化、智能化和高精度。

宁一麟[2](2021)在《固体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及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原料油高成本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以餐饮废油脂(waste cooking oils,WCOs)为原料油同时满足原料供给和环保需求,符合我国国情及战略发展。当前工业生产多采用均相碱催化酯交换法,反应迅速,但催化剂不可重复利用,且严重腐蚀设备、产物提纯产生大量废水,同时WCOs中高含量游离脂肪酸严重毒害碱催化剂。采用固体法催化WCOs制备生物柴油主要有两条反应路径:一步法,即固体酸催化法;两步法,即先以固体酸催化WCOs酯化使游离脂肪酸降至1 wt.%以下,再以固体碱催化酯交换获取生物柴油。其中,碳基固体酸因原料来源广、催化活性高、环境友好而广受关注,以竹子为原料制备碳基固体酸,可实现竹材高值化利用,但目前相关报道不多。常见固体碱主要为负载型及复合金属氧化物。白云石主要成分为CaMg(CO3)2,高温煅烧生成的CaO-MgO复合金属氧化物已被证实具有优异的催化酯交换活性。本文提出竹炭基固体酸-改性白云石固体碱两步法非均相催化WCOs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思路,从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催化酯化及酯交换性能、催化机理等方面出发,辅以单因素、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等数据分析手段,系统地对非均相催化WCOs合成生物柴油的生产路线加以优化,主要包含如下四方面内容。(1)研究了不同制备方式对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活性的影响。以油酸与甲醇的酯化为探针,通过XRD、FTIR、SEM、EA、N2吸附脱附、XPS、Hammett酸强度、酸密度测定等表征,发现采用不完全碳化-液相磺化法制备的固体酸呈较低石墨化程度的无定型碳结构,表面磺酸密度为1.80 mmol/g,而采用磷酸活化-磷钨酸浸渍负载制备的固体酸石墨化程度较高,表面酸密度为2.02 mmol/g。采用单因素法优化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的反应工况,结果表明若催化酯化达到相同的转化率,前者所需反应条件更为温和。催化剂制备及酯化的进行均可通过加载外场来促进,微波叠加机械搅拌的组合外场不仅可显着缩短催化剂制备周期,也可强化固体酸催化的酯化反应。竹炭基固体酸可在较温和的工况下催化餐饮废油降酸,也可一步催化WCOs的同步酯化酯交换。竹炭基固体酸使用过程中,活性位不可避免地流失,这也是其催化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2)以NaAlO2为活性组分,通过浸渍法负载不同载体,借助XRD、Hammett指示剂、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探讨不同载体种类、浸渍方法对NaAlO2调控负载型固体碱催化酯交换的作用规律,并结合RSM中CCD(Central Composite Design)、BBD(Box-Behnken Design)模型对酯交换参数进行优化。相比于MCM-41、SiO2、γ-Al2O3等常见惰性载体,埃洛石独特的中空纳米管状结构使负载NaAlO2所得催化剂具有更佳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超声浸渍同样有助于实现更均匀稳定的活性位负载。对于活性载体白云石,煅烧-水合浸渍-再煅烧过程可改善催化剂微观结构,提高催化活性,并有效抑制活性Ca2+浸出,显着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增加工业应用可行性。(3)研究了热解、水合、碱土金属氧化锶SrO改性对白云石催化酯交换活性的影响规律。借助XRD、N2吸附脱附、CO2-TPD等表征明确了白云石高温热解生成CaO-MgO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路径,发现煅烧温度显着影响白云石催化酯交换性能。水合过程可有效丰富白云石微观孔隙结构、增加表面碱密度及碱强度,从而提升催化活性。对比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SrO改性白云石催化剂,发现改进浸渍法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提升尤为显着。该方法制备过程中,有片层状氢氧化物生成,Sr被包裹其间,与CaO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彼此间的有效固定。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ANN,建立三层反向传播前馈网络模型对酯交换过程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添加量4.8%、醇油摩尔比8.2、反应温度65.4℃时,预测及实际产物收率分别为99.15%、99.09%,模型精确度高。(4)通过改进浸渍法制备ZnO/白云石复合催化剂,结合XRD、N2吸附脱附、NH3-TPD、CO2-TPD等表征手段,辅以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 Zn改性白云石一步法催化WCOs同步酯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催化反应工况加以优化,当Zn/Ca摩尔比为1时,酸性协同碱性位点催化WCOs的同步酯化-酯交换实现最高98.92%的生物柴油收率。采用分子模拟研究Zn掺杂CaO前后的结构演变,计算乙酸、甲醇在催化剂表面的最佳吸附位点和吸附能大小。Zn的掺杂可提高催化剂稳定性,而在反应体系中,甲醇倾向于吸附在Ca位点,在Zn位点活化效果较差,解离出的甲氧基攻击性较弱,相反地,乙酸更易吸附在Zn位点,C=O双键得到活化。所得结论以实验结果相互佐证。

衣云鸽[3](2021)在《铁基-非晶及铝钛叠层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传统晶体材料不同,非晶合金因其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内部结构,被看作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材料。其中,铁基非晶合金因具有高的强硬度和弹性模量、良好的耐腐蚀能力、优秀的软磁性能以及较强的价格优势而倍受关注。但是,现阶段的铁基非晶合金条带主要被应用于电力领域,临界尺寸、制备工艺和室温脆性等因素限制了其力学性能的发挥。考虑到铁基非晶条带的高强硬度和多元素特性,将其引入叠层结构,作为强性层或增强相发挥作用,有望拓展非晶合金在大型结构材料方面的应用。本文使用高强硬度的铁基非晶条带Fe73.5Si13.5B9Cu1Nb3(at%)作为主承载层,利用真空热压扩散法使之与金属Al和Zn反应,分别制备了铁基非晶/Al叠层复合材料和铁基非晶/Zn叠层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对非晶条带和扩散层的物相进行标定;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对叠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进行了表征,并对金属间相进行了定性分析;使用维氏硬度计对各层及层间界面进行了硬度测量,通过显微纳米压痕的质量来考察界面的结合情况;通过对叠层样品的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进行力学测试,分析层厚比(Al箔或Zn箔厚度:非晶条带厚度)变化对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制备非晶基叠层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复合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界面结合状态。铁基非晶条带与Al在530℃复合后会转变成非晶纳米晶,纳米晶层表现出了比原始非晶(~800 HV)更高的硬度(~1100 HV),扩散层主要是Fe4Al13(Fe Al3)相及其前端的Fe Al2Si颗粒相。叠层样品的弯曲强度可达341 MPa,冲击韧性最高为50 J/cm2。铁基非晶条带与Zn在420℃复合时,可以完全保留非晶形态。扩散层的成分主要是Fe Zn13相和Fe Zn10相。随着层厚比的降低,叠层材料会发生韧脆转变。当叠层样品中非晶合金的体积占比约为50%时,样品的三点弯曲强度为155 MPa,适量韧性金属的保留会使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两种反应体系中,参与扩散的Fe元素都源自于与塑性金属接触的非晶表层区域,其内部非晶态结构未被破坏,说明非晶条带可通过叠层复合的方式来实现尺寸的扩展。后续,将铁基非晶条带作为增强相引入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实验中,非晶带的两侧均为Al箔,实验发现铁基非晶条带被完全消耗留下非晶线。部分Al原子会扩散进入非晶线位置,并将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Fe Al3推至两侧。不规则的块状和弥散状金属间化合物Fe Al3相分布在扩散区域内,而扩散生成的Al3Ti层均匀平直。剩余的金属Al不仅能够增强材料的韧性,还能有效包覆扩散生成的颗粒状、块状金属间化合物,使之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当原始Ti箔和Al箔的层厚比为1:1时,非晶增强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46 MPa和40 J/cm2。层厚比为2:1时,样品的拉伸强度高达303 MPa。对样品的失效断口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裂纹主要是在Fe Al3相中萌生,并沿着块状Fe Al3和平直Al3Ti层的弱界面传播,样品中在多重隧道裂纹和脱层裂纹的协同作用下发生失效。铁基非晶条带以增强相的方式参与结构件的制备时,可以利用丰富的元素改变叠层结构,从而改变裂纹萌生和扩展路径以改善现有叠层复合材料的性能缺陷。

姜宗林,刘俊丽,苑朝凯,陈海璇,陆夕云[4](2021)在《超常环境力学领域研究新进展—–《力学学报》极端力学专题研讨会综述报告》文中认为介绍了超常环境力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背景,综述了《力学学报》极端力学专题研讨会的学术报告与前沿问题研讨.以极端力学关注的学科问题为视点,聚焦深海、深空、超高温、超高速等具有国家重大需求背景的研究方向,分别介绍了超常环境力学领域的重要成果与最新研究进展.通过这次会议,《力学学报》编辑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学术交流模式,能够及时将前沿性、基础性的学术成果传递给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从而对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研发起到支撑作用.还对会议涉及的研究领域进行总结,期望能促进超常环境力学领域的研究与交流.

王安明[5](2020)在《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结构设计、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磁致伸缩材料(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GMM)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功能材料,具有应变系数大、转换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功率密度高、频率特性好、居里温度高等突出优点。应用GMM开发超磁致伸缩激振器,能够弥补机械式激振器的不足:振动频率低于200Hz,很难接近高刚度构件的固有频率;激振力不能平滑调节;采用电机驱动,可靠性低,寿命短。然而,长期以来,机械式激振器在振动时效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研究超磁致伸缩激振器,对振动时效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加速振动时效设备更新换代乃至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超磁致伸缩激振器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设计、系统建模、参数辨识、热损耗分析、热传导模型和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原理样机并进行了试验,研究成果对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制作的原理样机在振动时效领域具有应用价值。研制了超磁致伸缩激振器。当动态磁场下的磁致伸缩系数很大时,需要的磁场强度也随之增加,驱动线圈的设计受到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线圈电感和时间常数等因素的限制,激振器的工作频率难以满足设计要求,驱动线圈的功率损耗不能有效控制。为此,选取适当的磁致伸缩系数以缩小磁场强度的动态范围,增大GMM棒的横截面积以获得足够的输出力。驱动线圈采用减少匝数、增加线径、增大电流的设计方案,以减小电感、降低损耗。利用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倍频效应,不加偏置磁场,优化磁路结构。采用玻莫合金提高磁导率,以降低磁阻,减少漏磁,提高磁场均匀性。对驱动线圈的时间常数进行补偿,缩短响应时间,提高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动态性能。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系统模型。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系统建模包含磁致伸缩模型、磁化模型和结构动力学模型三部分。其中,磁致伸缩模型描述磁化强度与磁致伸缩系数的关系,应用二次畴转模型建立;磁化模型描述磁场强度与磁化强度的关系,由Jiles-Atherton模型建立,该模型物理含义明确,但包含5个待定参数;结构动力学模型由位移模型和激振力模型构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磁致伸缩模型、磁化模型和结构动力学模型相结合,能够清晰反映激振电流与激振力的关系。应用免疫遗传算法辨识了 Jiles-Atherton模型的待定参数。为避免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种群早熟,致使搜索结果陷入局部最优,采用自适应策略,动态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应用免疫遗传算法对Jiles-Atherton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以辨识结果为依据,基于最小二乘法,运用线性函数对磁场强度与磁化强度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了线性磁化模型以代替Jiles-Atherton模型,应用于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控制,克服了 Jiles-Atherton模型求解过程复杂、不易工程应用的缺点,为激振电流-激振力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建立了散热器的热传导模型。在最高频率的动态磁场下,当GMM棒的直径一定时,考虑复数磁导率估算磁滞损耗,应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有限元法估算涡流损耗,分析表明,磁滞和涡流是产生损耗的次要因素,电阻损耗是驱动线圈发热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自然冷却,设计了环形肋片结构的铝质散热器,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散热器的热传导模型,并计算了散热效率。散热性能的仿真和试验结果显示,激振器的最高温度得到有效控制,设计的散热器能够保证激振器的稳定工作。验证了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应用非正弦周期量的分析方法,以傅里叶级数前4项为激振电流的近似表达式,描述了激振电流、磁场强度、磁化强度、磁致伸缩系数、GMM棒输出力与激振力之间的关系,在激振器工作频率范围内,激振电流与激振力近似线性关系。试验表明,激振器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响应时间、超调量和时间常数与理论分析相符。当激振电流在2.5~30A内变化时,磁场强度为1.5~31.5A/m,磁化强度为12.9~216.9A/m,激振力可在0.343~9.98kN内调节,最大激振力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由磁致伸缩模型、线性磁化模型与结构动力学模型建立的超磁致激振器系统模型的准确性。

孙学文[6](2020)在《高超声速气动热预测及热防护材料/结构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和广泛的民用前景,是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高超声速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所处气动环境恶劣、影响因素复杂,外部流场气动热环境与热防护材料/结构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作用,准确地预测高超声速气动热环境以及材料/结构的响应是热防护系统设计的前提与基础。飞行器在服役过程中,外部气体由于激波的作用,将会使气体大部分的动能变为热能,从而导致外部流场高温气体效应,对飞行器表面产生严重的气动加热。一方面气动热力环境将会使材料发生烧蚀,导致结构产生变形,另外热防护材料的烧蚀以及结构变形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外部流场,进而影响气动热环境,这样对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使用将产生严重的影响,对热防护材料/结构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成为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从高超声速气动热环境预测、热防护材料/结构与热环境的耦合效应出发,主要开展了高超声速气动热影响因素、缝隙结构流场及其局部热环境、热防护材料/结构在气动热环境下的响应预测等问题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飞行器典型结构在服役环境下的气动热进行研究。分析高温化学非平衡效应、壁面催化效应以及飞行高度对气动热环境的影响,并研究了壁面催化对气动热的敏感度,得到了圆柱钝头以及球锥模型的外部流场特征及气动热环境。高温化学非平衡效应极大得改变了流场及气动热环境,采用高温化学非平衡模型相对量热完全气体模型,计算得到的流场与试验值更加相符,高温化学非平衡效应使激波脱体距离明显减小,由15.1mm减小为11.8mm,激波内温度降低,由9647K降低到8287K,壁面热流密度减小24.2%,但对气动力的影响不大。壁面催化作用加速了近壁面区域化学组元之间的复合反应,采用完全催化壁面相对非催化壁面使得热流密度增加19.8%,并得到了不同马赫数、曲率半径、壁面温度下催化效应对气动热预测的敏感度。分析了 71km及81km两种飞行高度下球锥模型的气动热环境,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气动热变强,气动压力减小。(2)对高超声速环境下缝隙结构开展了流场及局部热环境的研究。得到缝隙内存在一定的涡旋运动,缝隙内绝大部分区域的气流速度较低,靠近缝隙底部的气体几乎静止。缝隙内壁面热流呈现U型分布,在缝隙出口处存在过热点,是热防护设计的重点。缝隙内热流会随着来流攻角及马赫数的增大而增加,但缝隙内的涡旋结构形态、局部热环境以及壁面热流分布规律基本不变。当缝隙宽度一定时,改变缝隙深度对于前后壁面热流的影响不大,当固定缝隙深度时,前后壁面热流随着缝隙宽度的增加而增大。缝隙内主涡个数受到缝隙宽深比的限制,来流条件决定了缝隙内最大主涡的个数。通过在缝隙出口处设计倒角,可有效改善缝隙的局部热环境。(3)研究了高超声速气动热环境与热防护材料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流-热-烧蚀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采用小型风洞对D6AC超高强钢进行烧蚀试验研究,并验证了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流-热-烧蚀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对高超声速环境下碳/碳复合材料的传热及烧蚀过程进行研究,碳/碳复合材料前缘模型初始阶段驻点区热流值最大,随着烧蚀时间的推移,材料壁面温度逐渐升高,驻点区温度梯度变小,热流值也减小,壁面温度和热流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碳/碳复合材料前缘模型驻点区的温度较高,材料表面反应活跃,烧蚀最为严重,在烧蚀30s时刻,驻点烧蚀深度为17.5mm,而模型侧面只发生少量烧蚀,模型前缘半径增大。(4)研究了鼻锥复合结构在高超声速环境下的热力响应,并对鼻锥外形进行优化。以意大利航空航天研究中心的飞行器鼻锥复合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鼻锥流-热-结构双向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得到结构内部温度及最大主应力分布随飞行时间的变化规律。初始阶段鼻锥结构的最高温度以及最大主应力出现在鼻锥头部,随着飞行时间的推移,最高温度逐渐升高,最后趋于平稳,最大主应力达到一定值后逐渐减小,且产生最大主应力的位置逐渐向鼻锥内部移动,最终趋于平稳。随着马赫数的增大,壁面热流逐渐增大,鼻锥结构的温度和最大主应力都随之增加。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对鼻锥结构外形进行优化,基于质量、气动力、气动热三个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多目标优化后的结果为RN=0.04m,θc=14°,Rb=0.019m。本文通过对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传热学、结构力学、材料学及化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典型外形及缝隙局部气动热环境的预测,以及防热材料/结构在气动热环境下的响应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可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徐悦[7](2020)在《基于头脑风暴算法的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冲击波信号属于典型的非平稳随机信号,具有信号频率范围广、幅度变化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因此对冲击波测试系统的动态性能具有很高要求。为了解决在冲击波测试过程中,由于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不足产生动态误差的问题,本文引入适合解决多极值问题的头脑风暴算法,采用直接求取补偿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对压力传感器进行动态补偿。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头脑风暴算法进行改进。针对原始头脑风暴算法在求解复杂优化类问题时,存在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能力均较弱、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问题,本文对头脑风暴算法提出两点改进。将原始头脑风暴算法中决定种群选择策略的概率参数由固定值改为单调递增函数,平衡算法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增强算法搜索能力。并改进算法中个体融合方式,增加预判机制,保证在融合过程的基础上提升优质个体的影响,提高算法寻优精度和后期收敛速度。采用4个具有典型性的高维多峰测试函数对粒子群算法、头脑风暴算法和改进型头脑风暴算法进行搜索能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型头脑风暴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精度,验证了改进的有效性。2)将改进后头脑风暴算法应用于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系统中。本文使用的压力传感器为Endevoc公司15psi传感器,以激波管测试数据作为传感器动态补偿系统的输入,以标准阶跃信号作为输出,采用改进型头脑风暴算法对补偿系统传递函数参数组合寻优,得到最佳动态补偿模型,激波管校准数据经补偿模型后输出信号超调量由54.7%降低到9.2%,上升时间提升至12μs。采用该补偿模型对火炮膛口实测冲击波数据进行动态补偿,经补偿后,其超压峰值、正压作用时间等主要特征参数均更加清晰准确,有效抑制了谐振频率,提高武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精度。

顾廷炜[8](2020)在《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校准及不确定度评定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动态压力测量在武器系统性能评价中应用广泛,如枪炮的膛内压力测量、各类弹药的爆炸冲击波压力测量等。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优秀的动态性能,因此针对这类动态压力测试对象,目前普遍采用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然而,由于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低频特性较差,不宜采用静态校准,且不同测试对象对应的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中传感器的安装方式、所处的测试环境以及实测压力的波形特征均不相同,因此,需根据实际测试对象的特点,研制合适的压力校准装置,研究相应的准静态和动态压力校准技术,提出对应的工作特性参数和动态传递特性求取方法,以提高校准工作效率和压力校准精度。此外,对于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而言,不确定度是表征其测试结果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动态压力的时域瞬变性使得现有的静态不确定度计算方法已无法准确地衡量动态测试结果的好坏,因此,需开展准静态和动态校准条件下的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不确定度评定技术研究。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火药燃气压力、空中冲击波压力和水下冲击波压力等典型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动力学建模理论、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灰色理论和有限元仿真等方法,开展相关的校准技术、工作特性参数求取方法、动态修正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存在的低频特性不佳、不宜采用静态标定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落锤装置的比对式准静态校准方法。通过分析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的电路特性,为准静态校准方法在降低静电泄漏,抑制输出漂移方面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介绍了落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比对式准静态校准方法,组建了标准压力监测系统,并分量程段进行了量值传递,量传结果表明,标准压力监测系统在高低两个量程段内均有着较高的压力监测精度;通过相关的比对式准静态校准试验求取了被校系统的灵敏度、非线性和重复性等工作特性参数,验证了比对式准静态校准工作特性参数求取方法的可行性。(2)针对传统比对式准静态校准方法存在的标准压力监测系统成本高、试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GABP)算法的校准装置参数配置及压力电测系统准静态校准方法。通过训练准静态校准试验样本数据,建立了落锤装置的工作参数与所产生的压力峰值和脉宽之间的数学模型,模型的压力峰值和脉宽预测误差分别低于0.7%和0.2%;基于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求取了被校压力电测系统的工作特性参数,求取结果与传统的比对式准静态校准方法相近,验证了该校准方法的可行性。(3)针对传统比对式准静态校准方法和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算法的准静态校准方法存在的不足,研究了一种基于自研力传感器的绝对式准静态校准方法。分析了力传感器安装连接方式所导致的预紧力、惯性力和动态性能下降对力值测量的影响,以现有落锤装置中的锤头结构作为弹性敏感元件研制了一种高精度应变式力传感器,通过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静动态校准试验,验证了力传感器的机械强度、抗弯性能和静动态特性均满足要求;通过分析影响压力校准精度的各个因素对力和压力的关系模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压力峰值修正方法,修正后的压力峰值和参考压力峰值之间的误差不超过0.7%;基于绝对式准静态校准方法求取了被校系统的工作特性参数,求取结果与前文校准方法相近,验证了该校准方法的可行性。(4)针对空气和水下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动态校准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基于空气激波管和预压水激波管的压力电测系统动态校准及动态补偿方法研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水下冲击波压力的传播规律、水激波管内平面波的形成规律以及水激波管内腔长度、静态预压值和炸药装药量等因素对冲击波压力的影响;组建了标准和被校压力电测系统,基于空气激波管和预压水激波管进行了动态压力校准试验,在此基础上对被校压力电测系统的动态传递特性进行了求取;对被校系统传递函数的数学模型进行系统辨识,并采取了相应的动态补偿措施,补偿后,被校系统的动态特性指标得到了改善,动态误差明显减少。(5)为了解决基于比对式、GABP模型和力传感器三种不同准静态校准方法的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问题,分析了准静态校准中参考压力值和被校压力电测系统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基于传统的GUM方法、Monte Carlo法以及不确定度传播定律对典型火药燃气压力典型系统的不确定度进行了求取;针对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不确定度评定中存在的“以静代动”现象和小样本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算法的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典型空中和水下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的动态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

胡朝斌[9](2020)在《内弹道精细化建模及其在身管烧蚀磨损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火炮身管在高温高压火药燃气作用下的烧蚀磨损不可避免。为了深入研究火炮身管烧蚀磨损,需要对决定身管烧蚀磨损的内弹道载荷做深入研究。精细化的内弹道过程数学模型和高精度的数值求解方法对于内弹道载荷的研究至关重要。但火炮膛内高温高压火药燃气和非线性的弹炮接触碰撞环境使得目前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大都是基于大量简化假设而构建的。为了建立精细化的装药内弹道燃烧过程数学模型和准确可靠的数值求解方法,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别深入研究了考虑弹带挤进过程的弹炮非线性耦合问题、装药内弹道燃烧与弹炮相互作用耦合计算问题、身管瞬态热传导与内弹道过程耦合计算问题以及身管烧蚀磨损数值求解框架构建问题。基于对内弹道过程所涉及的物理化学过程相关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构建了更为精细化的装药内弹道燃烧过程数学模型和数值求解框架,为内弹道研究、装药设计和火炮使用提供了理论和应用支持。具体内容如下:a)弹炮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的耦合研究:针对涉及材料损伤失效的固体瞬态接触碰撞问题,分别应用有限元法(FEM)、有限元-光滑粒子流耦合方法(FEM-SPH)以及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方法(CEL)对涉及材料塑性大变形和损伤失效的固体力学问题做了分析,并对弹丸挤进身管的过程做了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方法模拟弹丸瞬态挤进过程的效果。该问题的研究为后期内弹道燃烧过程与弹炮机械相互作用过程的耦合计算提供了可靠的非线性结构响应计算方法。b)经典内弹道过程与弹炮机械相互作用过程的耦合计算研究:针对经典内弹道理论中关于弹炮机械相互作用的简化假设,分析了装药内弹道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改进了经典内弹道过程能量方程,构建了经典内弹道燃烧过程与弹炮机械相互作用过程的耦合计算模型,并基于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弹炮结构参数对内弹道过程的影响。c)两相流内弹道过程与弹炮机械相互作用过程的耦合计算研究:针对火炮膛内多相反应流场中涉及的高温-高压瞬态效应、弹底处移动边界处理、激波和火焰波等流场强间断现象,构建并验证了Godunov类计算格式与弹炮机械相互作用过程的耦合计算模型。基于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作用在身管内壁上的分布压力载荷对弹炮相互作用过程和内弹道燃烧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膛内分布压力载荷对内弹道过程的影响不可忽视。d)身管瞬态热传导过程与装药内弹道燃烧过程的耦合计算研究:针对内弹道模型中关于火药燃气系统热散失的简化假设,分别改进了经典内弹道模型中的能量转化方程和内弹道多相流模型中的气相能量方程,建立了装药内弹道燃烧过程与身管瞬态热传导过程的实时双向耦合计算模型。基于耦合计算模型和耦合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内弹道模型中热散失与身管瞬态热传导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两相流模型在内弹道起始阶段和身管坡膛区域的参数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e)身管烧蚀磨损与装药内弹道燃烧耦合计算框架研究:针对不可避免的身管烧蚀磨损现象,分析了身管烧蚀对内弹道过程的影响,提供了在身管不同寿命期保持内弹道性能一致性的方法;基于已构建的精细化的内弹道过程模型和计算框架,提出了火炮身管不同寿命期内弹道性能变化的快速推进求解方法,研究了身管内壁在不同寿命期的退化规律及其对内弹道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射击频率对身管烧蚀磨损的影响,最后定性分析了身管内壁磨损退化的机理。

师亚琴[10](2019)在《随机物质点法及结构系统瞬态动力学可靠性分析》文中提出爆炸、高速冲击等瞬态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是军事科学和航天科技研究的重要基础,对军事和航天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爆炸、高速冲击等瞬态动力学问题非常复杂,对其开展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均比较困难。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力学的发展,数值计算方法受到了学者们的青睐,目前已成为研究爆炸、高速冲击等瞬态动力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该领域的结构随机分析和可靠性分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算法上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建立一种能够高效求解爆炸、高速冲击等瞬态动力学领域随机分析及可靠性分析问题的数值方法对于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物质点法的基础上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提出了随机物质点法,并将其应用到爆炸、高速冲击等瞬态动力学问题随机分析和可靠性分析领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物质点法求解涉及大变形、多物质耦合及材料破坏问题的优势,详细给出了物质点法在求解确定性爆炸、高速冲击等瞬态动力学问题时的算法实现过程和计算程序,并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算法和程序的正确性。(2)提出了随机物质点法,给出了随机物质点法中随机场的离散方法、响应量统计特性的计算公式及求解过程,讨论了网格大小对随机物质点法中随机场离散精度的影响。(3)基于随机物质点法,考虑具体参数为随机量,推导了具体响应量的统计学特性及其对基本随机量敏度的显式表达式,形成了求解爆炸、高速冲击等瞬态动力学随机响应的算法,并采用Monte Carlo数值模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机物质点法在求解爆炸、冲击的瞬态动力学问题的随机响应时,表现出良好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4)确定了爆炸、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失效准则,给出了描述高应变率下金属结构所处状态的功能函数,建立了爆炸、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结构系统的失效模型,形成了基于随机物质点法的求解爆炸、高速冲击等瞬态动力学可靠性问题的算法,通过具体算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对承受爆炸、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结构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二、金属Al在激波作用下的变异情况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Al在激波作用下的变异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
        1.2.2 生成对抗网络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理想冲击波模型
    2.2 冲击波强弱评价指标
        2.2.1 超压峰值
        2.2.2 正压力作用时间
        2.2.3 上升时间
    2.3 冲击波信号特性
        2.3.1 冲击波信号的时域特性
        2.3.2 冲击波信号的频域特性
    2.4 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
        2.4.1 压力传感器动态模型
        2.4.2 压力传感器动态性能指标
    2.5 传感器动态误差及产生原因
    2.6 生成对抗网络
        2.6.1 原始生成对抗网络
        2.6.2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2.6.3 最小二乘生成对抗网络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数据增强
    3.1 激波管的结构和原理
    3.2 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的数据增强
        3.2.1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原理
        3.2.2 数据增强原理
        3.2.3 改进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
        3.2.4 数据增强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网络结构
    3.3 实验与结果分析
        3.3.1 实验配置
        3.3.2 数据增强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模型
    4.1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
        4.1.1 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原理
        4.1.2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的总体结构
    4.2 生成对抗网络结构
        4.2.1 生成对抗网络的改进
        4.2.2 生成器模型
        4.2.3 判别器模型
    4.3 实验与结果分析
        4.3.1 实验配置
        4.3.2 激波管测试数据动态补偿结果
        4.3.3 实测冲击波信号动态补偿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固体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及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生物柴油概述
        1.2.1 生物柴油定义
        1.2.2 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
        1.2.3 生物柴油的制备
        1.2.4 酯交换催化方式分类
    1.3 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
    1.4 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1.4.1 固体酸的分类
        1.4.2 竹炭基固体酸研究进展
    1.5 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研究现状
        1.5.1 固体碱的分类
        1.5.2 钙基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
        1.5.3 白云石制备固体碱的研究现状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与方法
    2.1 原料与试剂
        2.1.1 实验用竹粉元素及粒径分析
        2.1.2 实验用埃洛石及白云石成分分析
        2.1.3 原料油成分及特性分析
        2.1.4 气体及化学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4 酯化/酯交换反应系统
    2.5 酯化/酯交换反应效率的测定
    2.6 本章小结
3 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不完全碳化-液相磺化法制备竹炭基固体酸催化酯化性能研究
        3.2.1 催化剂的制备流程
        3.2.2 竹炭基固体酸制备工况的优化研究
        3.2.3 催化剂表征分析
        3.2.4 酯化反应工况的影响机制
        3.2.5 重复使用性及可再生性能研究
    3.3 竹粉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酯化性能研究
        3.3.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3.3.2 xPWA/BAC-y催化剂制备工况优化
        3.3.3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3.3.4 酯化反应工况影响规律分析
        3.3.5 重复使用性及可再生性能研究
        3.3.6 酯化产物分析及理化指标测定
    3.4 外场辅助对酯化反应的促进机制分析
    3.5 固体酸催化高酸值餐饮废油性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NaAlO_2调控制备固体碱催化酯交换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NaAlO_2负载埃洛石的调控制备及催化酯交换性能分析
        4.2.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4.2.2 超声辅助NaAlO_2/HNTs的优化制备
        4.2.3 表征分析
        4.2.4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NaAlO_2/HNTs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4.2.5 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4.3 NaAlO_2改性白云石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4.3.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4.3.2 制备过程优化
        4.3.3 10%SA/CD催化剂表征分析
        4.3.4 10%SA/CD催化酯交换性能的RSM研究
        4.3.5 10%SA/CD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4.3.6 10%SA/CD催化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可行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Sr改性白云石催化酯交换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煅烧过程研究
    5.3 再水合过程研究
        5.3.1 水合制备过程
        5.3.2 再水合过程影响催化剂性能的表征分析
        5.3.3 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评价
    5.4 SrO/CD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5.4.1 不同制备方式影响SrO/CD活性的对比分析
        5.4.2 Sr添加量影响SrO/CD活性的对比分析
        5.4.3 0.4SrO/CD-IWI的表征分析
        5.4.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0.4SrO/CD-IWI催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5.4.5 0.4SrO/CD-IWI的重复使用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Zn改性白云石催化餐饮废油同步酯化-酯交换性能及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ZnO/CD催化剂的优化制备过程
    6.3 ZnO/CD催化剂的理化特性分析
    6.4 基于GA_BP的ZnO/CD催化WCOs同步酯化-酯交换性能研究
    6.5 ZnO/CD稳定性评价
    6.6 ZnO-CaO催化同步酯化-酯交换的机理研究
        6.6.1 模型及计算方法
        6.6.2 Zn掺杂前后CaO(001)表面性质分析
        6.6.3 Zn掺杂前后CaO(001)表面吸附甲醇性能分析
        6.6.4 Zn掺杂前后CaO(001)表面吸附乙酸性能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及建议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ENGLISH DISSERTATION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铁基-非晶及铝钛叠层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叠层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1.2.1 叠层复合材料的设计理念
        1.2.2 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2.3 叠层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
    1.3 Al/Ti系金属间化合物叠层复合材料
        1.3.1 Al/Ti系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质
        1.3.2 Al/Ti系叠层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非晶合金的研究现状
        1.4.1 非晶合金的发展历程
        1.4.2 非晶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处理、制备工艺及测试手段
    2.1 实验材料选择及预处理
    2.2 固-固法制备非晶基金属微叠层复合材料
    2.3 固-液法制备非晶增强Al/Ti金属微叠层复合材料
    2.4 实验仪器及检测手段
        2.4.1 叠层材料的组织结构表征
        2.4.2 叠层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2.5 本章小结
3 非晶基叠层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3.1 引言
    3.2 铁基非晶/Al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分析
        3.2.1 不同温度下的非晶条带的XRD测试结果
        3.2.2 样品微观组织及成分分析
        3.2.3 扩散机理分析
        3.2.4 显微硬度分布及纳米压痕显微图
        3.2.5 扩散层厚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2.6 原料层厚比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2.7 三点弯曲过程中的裂纹扩展模型
    3.3 铁基非晶/Zn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分析
        3.3.1 微观组织及成分分析
        3.3.2 界面扩散结合情况和元素分布
        3.3.3 室温力学性能测定
    3.4 本章小结
4 非晶增强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4.1 预实验及实验方案设计
        4.1.1 铁基非晶晶化后的叠层材料的力学性能
        4.1.2 实验方案设计
    4.2 非晶增强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4.2.1 非晶增强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密度测量
        4.2.2 非晶增强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成分分析
        4.2.3 非晶增强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显微维氏硬度分布
        4.2.4 非晶增强Al/Ti叠层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
    4.3 不同层厚比的叠层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及性能研究
        4.3.1 材料层厚比设计
        4.3.2 不同层厚比的叠层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图
        4.3.3 不同层厚比的叠层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超常环境力学领域研究新进展—–《力学学报》极端力学专题研讨会综述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领域背景与会议概况
2 深海方向的研究进展
    2.1 南海深水区表层沉积物的物理和力学特性
    2.2 深海资源提升系统的流固耦合研究
    2.3 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地层安全性研究
3 深空方向的研究进展
    3.1 空间热对流转捩
    3.2 微(低)重力环境下的沸腾传热及其重力标度规律
    3.3 蒸发液滴中的物质输运动力学与粒子组装行为
4 高温与高超声速方向的研究进展
    4.1 极端环境下液态锂铅包层研究进展
    4.2 高温非平衡流动的高精度模拟探索
    4.3 复杂界面流动实验及机理研究
    4.4 JF-12复现风洞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验
    4.5 聚变堆高温环境下第一壁抗热疲劳与冲击关键技术研究
    4.6 非平衡与复杂干扰流动的工程理论探索
    4.7 内转式进气道流动中的激波及相互作用研究
    4.8 柱形汇聚激波非定常反射研究
    4.9 高超声速气动实验研究进展
5 会议总结与展望

(5)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结构设计、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振动时效技术机理
    1.3 振动时效技术设备
    1.4 激振器概述及机械式激振器分析
        1.4.1 激振器概述
        1.4.2 机械式激振器的性能分析
    1.5 超磁致伸缩器件的研究现状
        1.5.1 典型的超磁致伸缩材料
        1.5.2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领域
        1.5.3 超磁致伸缩器件的研究现状
        1.5.4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关键技术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结构设计
    2.1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工作机理
        2.1.1 磁致伸缩的主要原因
        2.1.2 场致变形的微观过程
    2.2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物理效应及主要参数
    2.3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设计的关键问题
        2.3.1 激振器的设计流程和基本结构
        2.3.2 驱动磁场类型及频率
        2.3.3 激振器的性能指标与总体结构
    2.4 GMM棒的几何参数及预紧机构设计
        2.4.1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预压应力
        2.4.2 GMM棒的几何参数
        2.4.3 考虑涡流损耗的GMM棒体选型
        2.4.4 预紧机构设计
    2.5 驱动线圈设计与分析
        2.5.1 驱动线圈的结构设计
        2.5.2 驱动线圈的参数分析
    2.6 磁路分析与设计
        2.6.1 磁路设计
        2.6.2 磁路的有限元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系统建模
    3.1 磁致伸缩模型
    3.2 磁化模型
    3.3 磁滞非线性方程及其局部线性化
        3.3.1 磁滞非线性方程
        3.3.2 非线性方程的局部线性化
    3.4 激振器的结构动力学建模
        3.4.1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力学模型
        3.4.2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数学模型
    3.5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Simulink仿真
        3.5.1 激振器的仿真模型
        3.5.2 激振器的仿真结果分析
    3.6 结构参数对激振器动态性能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参数辨识
    4.1 模型参数辨识原理
        4.1.1 连续模型的离散化
        4.1.2 参数辨识目标
    4.2 差分进化算法
        4.2.1 差分进化算法设计
        4.2.2 差分进化算法流程
    4.3 免疫遗传算法
        4.3.1 免疫遗传算法的自适应策略
        4.3.2 免疫遗传算法设计
        4.3.3 免疫遗传算法流程
    4.4 辨识结果分析
        4.4.1 首次辨识结果
        4.4.2 重复辨识结果
    4.5 磁化模型的线性化
        4.5.1 磁滞回线的特征
        4.5.2 磁化模型的线性化
    4.6 本章小结
5 激振器的热损耗分析与热传导模型
    5.1 动态条件下的磁场分布
        5.1.1 磁化过程中的能量关系
        5.1.2 磁场强度与磁导率
    5.2 GMM棒的磁滞损耗
    5.3 GMM棒的涡流损耗
        5.3.1 GMM棒的涡流模型
        5.3.2 涡流模型的有限元求解
    5.4 散热器的热传导模型与仿真
        5.4.1 驱动线圈的传热方式
        5.4.2 散热器的热传导模型
        5.4.3 散热性能仿真
    5.5 本章小结
6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分析与试验
    6.1 激振电流与激振力的关系
    6.2 激振器的响应特性分析
        6.2.1 激振器的暂态响应
        6.2.2 激振器的稳态响应
        6.2.3 驱动线圈的阶跃响应
    6.3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试验
        6.3.1 预压应力试验
        6.3.2 激振器的阶跃响应试验
        6.3.3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试验
        6.3.4 激振力试验
        6.3.5 散热性能试验
        6.3.6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应用
    6.4 超磁致伸缩式与机械式激振器的对比
        6.4.1 两种形式激振器的结构原理
        6.4.2 激振器的频率-激振力特性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参数的名称、符号及单位
附录B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原理样机
附录C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驱动系统实验装置
附录D 振动时效控制系统运行界面
附录E 振动时效控制系统程序框图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高超声速气动热预测及热防护材料/结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文献综述
    2.1 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
        2.1.1 高超声速流动的特征
        2.1.2 高超声速技术的发展
        2.1.3 高超声速飞行器服役环境
    2.2 高超声速气动热研究现状
        2.2.1 高超声速气动热工程算法
        2.2.2 高超声速气动热数值预测
        2.2.3 高超声速气动热风洞试验
    2.3 高超声速缝隙气动热研究现状
        2.3.1 高超声速缝隙气动热试验研究现状
        2.3.2 高超声速缝隙气动热数值研究现状
    2.4 高超声速多物理场耦合研究现状
        2.4.1 热防护结构流-热-结构耦合分析
        2.4.2 热防护材料流-热-烧蚀耦合分析
    2.5 研究现状评述
    2.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3 高超声速气动热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数值计算控制方程
        3.2.1 流场控制方程
        3.2.2 热力学模型
        3.2.3 化学动力学模型
        3.2.4 混合气体输运特性
    3.3 高温化学非平衡效应对气动热的影响
        3.3.1 数值仿真模型建立
        3.3.2 网格无关性分析
        3.3.3 高温化学非平衡数值模型验证
        3.3.4 高温化学非平衡效应对气动热环境的影响
    3.4 热防护材料催化特性对气动热的影响
        3.4.1 壁面催化对气动热的影响
        3.4.2 催化效应对气动热影响的敏感度分析
    3.5 飞行高度对气动热环境的影响
        3.5.1 数值模型建立
        3.5.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3.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高超声速缝隙结构流场及气动热研究
    4.1 引言
    4.2 物理模型及数值模型建立
        4.2.1 物理模型
        4.2.2 数值模型建立
    4.3 缝隙流场及气动热研究
        4.3.1 缝隙内涡旋的形成与发展
        4.3.2 高超声速环境下缝隙流场特性
        4.3.3 高超声速环境下缝隙热环境分析
    4.4 来流及几何外形对缝隙气动热的影响
        4.4.1 来流参数对缝隙结构气动热的影响
        4.4.2 宽深比对缝隙结构气动热的影响
        4.4.3 倒角对缝隙气动热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高超声速环境下热防护材料传热及烧蚀响应研究
    5.1 引言
    5.2 流-热-烧蚀多物理场控制方程及耦合策略
        5.2.1 外部流场控制方程
        5.2.2 气-固界面及烧蚀速率模型
        5.2.3 材料热响应模型及烧蚀边界追踪
        5.2.4 流-热-烧蚀耦合分析策略
    5.3 超强钢流-热-烧蚀模型及风洞试验验证
        5.3.1 小型风洞流场分析
        5.3.2 超强钢风洞烧蚀试验
        5.3.3 超强钢流-热-烧蚀耦合模型
        5.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5.4 碳/碳复合材料流-热-烧蚀耦合分析
        5.4.1 碳/碳复合材料前缘
        5.4.2 流-热-烧蚀数值模型建立
        5.4.3 碳/碳复合材料传热及烧蚀响应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鼻锥结构热力耦合响应及优化分析
    6.1 引言
    6.2 流-热-结构多物理场控制方程
        6.2.1 外部流场控制方程
        6.2.2 结构传热控制方程
        6.2.3 界面耦合关系
        6.2.4 流-热-结构耦合控制策略
    6.3 鼻锥结构热力耦合分析
        6.3.1 鼻锥复合结构
        6.3.2 鼻锥流-热-结构耦合数值模型
        6.3.3 鼻锥结构热力耦合响应分析
    6.4 鼻锥结构几何外形优化
        6.4.1 优化参数及限制条件
        6.4.2 单目标优化设计
        6.4.3 多目标优化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及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基于头脑风暴算法的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的研究现状
        1.2.2 头脑风暴算法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理想冲击波模型
    2.2 冲击波几个重要参数
        2.2.1 超压峰值
        2.2.2 正压作用时间
        2.2.3 上升时间
    2.3 冲击波信号特性
        2.3.1 冲击波信号的时域特性
        2.3.2 冲击波信号的频域特性
    2.4 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
        2.4.1 压力传感器动态模型
        2.4.2 压力传感器动态性能指标
    2.5 压力传感器动态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头脑风暴算法及其改进
    3.1 头脑风暴过程
    3.2 头脑风暴算法
        3.2.1 头脑风暴算法描述
        3.2.2 头脑风暴算法流程图
    3.3 头脑风暴算法的改进
        3.3.1 改进选择策略概率参数
        3.3.2 改进个体融合参数
    3.4 算法性能对比测试
        3.4.1 标准测试函数
        3.4.2 实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头脑风暴算法的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
    4.1 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原理
    4.2 激波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4.3 激波管典型信号
    4.4 激波管数据动态仿真
    4.5 对实测冲击波信号补偿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8)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校准及不确定度评定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力校准方法研究现状
        1.2.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比对式准静态校准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比对式准静态压力校准方法
        2.2.1 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输出特性分析
        2.2.2 准静态校准压力源概述
        2.2.3 压力脉冲频谱特性分析
        2.2.4 比对式压力校准量传途径分析
    2.3 标准压力监测系统组建及其静态校准
        2.3.1 标准压力监测系统组建
        2.3.2 标准压力监测系统静态校准
        2.3.3 标准压力监测系统工作特性参数求取
    2.4 典型被校压力电测系统组建及其校准试验
        2.4.1 典型被校压力电测系统组建
        2.4.2 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静压加载试验
        2.4.3 典型被校压力电测系统校准试验
    2.5 基于准静态校准的工作特性参数求取方法研究
        2.5.1 工作特性参数求取方法研究
        2.5.2 典型被校压力电测系统工作特性参数求取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GABP算法的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准静态校准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神经网络算法概述及其优化方法研究
        3.2.1 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及特点
        3.2.2 神经网络算法优化方法研究
    3.3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3.3.1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
        3.3.2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训练
        3.3.3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测试
        3.3.4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比较
        3.3.5 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
    3.4 基于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准静态压力校准实践
        3.4.1 基于GABP模型的压力电测系统校准方法
        3.4.2 基于GABP模型的压力电测系统工作特性参数求取
    3.5 本章小结
4 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绝对式准静态校准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力传感器的压力电测系统绝对式校准原理
        4.2.1 基于力传感器的压力校准原理
        4.2.2 力传感器安装连接方式对力值测量的影响分析
    4.3 力传感器安装连接方式对力值测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4.3.1 基于HBM力传感器的力值测量系统
        4.3.2 基于HBM力传感器的压力校准试验
        4.3.3 基于GABP算法的力值修正方法研究
        4.3.4 基于HBM力传感器的压力校准局限性
    4.4 专用力传感器设计与有限元仿真
        4.4.1 专用力传感器设计
        4.4.2 专用力传感器的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
    4.5 专用力传感器静动态特性分析
        4.5.1 基于专用力传感器的力值测量系统
        4.5.2 专用力传感器静态特性分析
        4.5.3 专用力传感器动态特性分析
    4.6 基于专用力传感器的力和压力关系模型研究
        4.6.1 力和压力关系模型理论研究
        4.6.2 压力校准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4.6.3 参考压力峰值修正方法研究及试验验证
    4.7 基于专用力传感器的准静态压力校准实践
        4.7.1 基于专用力传感器的压力电测系统校准方法
        4.7.2 基于专用力传感器的压力电测系统工作特性参数求取
    4.8 本章小结
5 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动态校准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空气激波管的动态压力校准方法
        5.2.1 基于空气激波管的动态压力校准原理
        5.2.2 典型空中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组成
        5.2.3 空中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动态校准试验及传递特性求取
        5.2.4 空中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动态补偿方法研究
    5.3 基于预压水激波管的动态压力校准原理
        5.3.1 水下爆炸冲击波理论
        5.3.2 预压水激波管动态压力校准装置
        5.3.3 预压水激波管动态压力校准原理
    5.4 水激波管爆炸冲击波压力场特性仿真研究
        5.4.1 有限元仿真模型建立及其参数设置
        5.4.2 水下爆炸冲击波压力传播规律研究
        5.4.3 预压水激波管爆炸冲击波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5.5 水下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动态传递特性求取方法研究
        5.5.1 标准和被校压力电测系统组建
        5.5.2 水下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动态校准试验
        5.5.3 压力电测系统动态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5.5.4 水下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动态传递特性求取
    5.6 水下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动态补偿方法研究
    5.7 本章小结
6 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准静态校准的压力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分析
        6.2.1 准静态压力校准系统组成
        6.2.2 压力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分析
    6.3 基于准静态校准的压力电测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6.3.1 参考压力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6.3.2 典型被校压力电测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6.4 基于水激波管动态校准的压力电测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6.4.1 水下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分析
        6.4.2 水下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动态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6.4.3 水下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6.5 基于空气激波管动态校准的压力电测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6.5.1 空中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分析
        6.5.2 空中冲击波压力电测系统动态不确定度评定简析
    6.6 本章小结
7 全文小结
    7.1 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内弹道精细化建模及其在身管烧蚀磨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弹炮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现状
    1.3 装药内弹道燃烧过程数值求解的研究现状
    1.4 火炮身管传热及烧蚀磨损研究现状
        1.4.1 身管瞬态热传导过程研究
        1.4.2 身管烧蚀磨损研究
    1.5 本文主要工作
2 弹带挤进过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2.1 固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2.1.1 物体变形及应力的度量
        2.1.2 质量守恒方程
        2.1.3 动量方程
        2.1.4 能量方程
        2.1.5 描述物体应力应变状态的封闭方程组
    2.2 弹炮耦合过程中的强非线性因素分析
        2.2.1 状态非线性
        2.2.2 几何非线性
        2.2.3 材料本构非线性
    2.3 强非线性固体力学问题数值求解方法
        2.3.1 有限元法
        2.3.2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
        2.3.3 欧拉-拉格朗日耦合(CEL)方法
    2.4 冲击损伤固体力学问题数值求解验证
        2.4.1 计算模型
        2.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2.5 弹带挤进身管身管过程数值模拟
        2.5.1 几何模型
        2.5.2 材料参数
        2.5.3 载荷及边界条件
        2.5.4 计算网格
        2.5.5 计算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耦合弹炮相互作用的经典内弹道燃烧模型研究
    3.1 经典内弹道基本理论
        3.1.1 基本假设
        3.1.2 数学模型
    3.2 经典内弹道模型改进
        3.2.1 内弹道过程能量转化分析
        3.2.2 内弹道过程能量方程的改进
        3.2.3 改进后的内弹道方程组
    3.3 耦合计算方法
        3.3.1 发射药膛内燃烧的求解格式
        3.3.2 弹炮结构响应和燃烧系统耦合计算方法
    3.4 计算结果
        3.4.1 基本参数
        3.4.2 有限元网格
        3.4.3 计算结果
    3.5 影响因素分析
        3.5.1 弹带宽度
        3.5.2 弹带强制量
        3.5.3 坡膛锥角
        3.5.4 膛线缠角
    3.6 结构参数对内弹道过程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3.6.1 正交试验理论
        3.6.2 正交试验设计
        3.6.3 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耦合弹炮相互作用的内弹道两相流模型研究
    4.1 两相流内弹道基本方程
        4.1.1 物理过程
        4.1.2 基本假设
        4.1.3 基本方程
        4.1.4 辅助方程
    4.2 火炮膛内多相反应流的耦合求解方法
        4.2.1 装药两相燃烧的求解
        4.2.2 熵修正
        4.2.3 弹底边界单元的处理
        4.2.4 守恒性检查和计算流程
    4.3 模型验证
        4.3.1 求解格式捕捉初始条件间断的能力验证
        4.3.2 求解格式处理源项的能力验证
        4.3.3 求解格式捕捉源项中的间断的能力验证
        4.3.4 耦合处理方法处理移动边界能力的验证
        4.3.5 内弹道标准火炮算例验证
    4.4 计算结果
        4.4.1 基本参数
        4.4.2 计算结果
    4.5 膛内分布载荷的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耦合身管瞬态热传导的内弹道模型研究
    5.1 身管传传热模型及其求解
        5.1.1 身管传热控制方程
        5.1.2 身管传热过程求解
    5.2 身管传热与经典内弹道理论的耦合模型
        5.2.1 考虑热散失的经典内弹道模型
        5.2.2 基于经典内弹道模型的强制换热边界条件
    5.3 身管传热与两相流内弹道理论的耦合模型
        5.3.1 耦合传热过程的多相燃烧模型
        5.3.2 内弹道后效期的模型
    5.4 耦合计算方法
        5.4.1 经典内弹道模型耦合求解
        5.4.2 内弹道多相流模型耦合求解
    5.5 结果分析
        5.5.1 基本参数
        5.5.2 结构网格离散
        5.5.3 计算结果
    5.6 传热与内弹道过程的相互影响
        5.6.1 经典内弹道模型
        5.6.2 两相流内弹道模型
    5.7 本章小结
6 身管烧蚀磨损与装药内弹道燃烧耦合预测研究
    6.1 身管内壁烧蚀磨损概述
        6.1.1 身管内壁烧蚀过程
        6.1.2 身管内壁磨损过程
    6.2 身管烧蚀磨损对内弹道过程的影响
        6.2.1 身管烧蚀磨损对内弹道过程的影响
        6.2.2 身管不同寿命期内弹道性能一致性控制方法
    6.3 身管烧蚀磨损与内弹道过程耦合计算框架
        6.3.1 烧蚀磨损耦合计算框架
        6.3.2 身管网格退化更新策略
    6.4 基于经验公式的身管内壁退化耦合计算模型
        6.4.1 身管内壁烧蚀磨损退化模型
        6.4.2 身管内壁退化量计算及结果分析
        6.4.3 射击频率对身管内壁烧蚀磨损的影响
    6.5 身管内壁磨损退化机理定性分析
        6.5.1 磨损模型
        6.5.2 身管内壁磨损趋势分析
        6.5.3 身管内壁磨损机理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束语
    7.1 论文主要工作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随机物质点法及结构系统瞬态动力学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爆炸、高速冲击动力学数值计算研究进展
        1.2.1 高速冲击问题数值计算研究进展
        1.2.2 爆炸冲击问题数值计算研究进展
    1.3 物质点法研究现状
    1.4 结构可靠性研究现状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物质点法及其在爆炸和高速冲击问题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物质点法基本理论
        2.2.1 控制方程
        2.2.2 物质点法的空间离散
        2.2.3 背景网格和映射函数
        2.2.4 物质点法的时间积分算法
    2.3 物质点法关键问题处理
        2.3.1 人工黏性
        2.3.2 时间步控制及声速计算
    2.4 物质点法在爆炸力学中的应用
        2.4.1 高能炸药爆炸的数值模拟
        2.4.2 含流体介质的爆炸问题数值模拟
        2.4.3 算例验证
    2.5 物质点法在瞬态动力学响应中的应用
        2.5.1 瞬态动力学响应问题中的计算模型
        2.5.2 弹塑性模型
        2.5.3 算例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随机物质点法
    3.1 引言
    3.2 随机场离散
        3.2.1 随机场基本理论及基本公式
        3.2.2 随机场离散方法
    3.3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3.1 均值
        3.3.2 方差
        3.3.3 协方差及相关函数
        3.3.4 变异系数
    3.4 响应量统计特性的计算
    3.5 随机物质点法的求解过程
    3.6 Monte Carlo模拟方法
    3.7 网格大小对随机场离散精度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随机物质点法的结构瞬态随机响应分析
    4.1 引言
    4.2 具体响应量的动力学统计特性
    4.3 具体响应量对基本随机量的偏导数
    4.4 结构的瞬态随机响应分析
        4.4.1 考虑状态方程参数存在随机性
        4.4.2 考虑本构方程参数存在随机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随机物质点法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5.1 引言
    5.2 可靠性基本理论
        5.2.1 结构功能函数及可靠度
        5.2.2 结构可靠指标
    5.3 结构可靠度求解方法
        5.3.1 中心点法
        5.3.2 验算点法
        5.3.3 检验工具——Monte Carlo模拟方法
    5.4 基于物质点法的结构可靠性分析
        5.4.1 失效准则基本理论
        5.4.2 元件失效准则及功能函数
        5.4.3 串、并联系统可靠度计算
        5.4.4 系统失效准则及失效模型
    5.5 算法验证
    5.6 单层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5.6.1 爆炸载荷作用下单层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5.6.2 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单层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5.7 多层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5.7.1 爆炸载荷作用下多层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5.7.2 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多层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金属Al在激波作用下的变异情况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技术研究[D]. 王琰.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2)
  • [2]固体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及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D]. 宁一麟. 山东大学, 2021
  • [3]铁基-非晶及铝钛叠层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衣云鸽.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超常环境力学领域研究新进展—–《力学学报》极端力学专题研讨会综述报告[J]. 姜宗林,刘俊丽,苑朝凯,陈海璇,陆夕云. 力学学报, 2021(02)
  • [5]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结构设计、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研究[D]. 王安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6]高超声速气动热预测及热防护材料/结构响应研究[D]. 孙学文. 北京科技大学, 2020
  • [7]基于头脑风暴算法的压力传感器动态补偿方法研究[D]. 徐悦.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8]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校准及不确定度评定关键技术研究[D]. 顾廷炜.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内弹道精细化建模及其在身管烧蚀磨损研究中的应用[D]. 胡朝斌.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10]随机物质点法及结构系统瞬态动力学可靠性分析[D]. 师亚琴.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冲击波作用下金属铝的变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