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自千
盐城市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根据我国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被受广泛应用。无论是混砖结构,还是钢筋结构的交通工程,都与混凝土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做好混凝土的质量检测,进一步探讨先进技术以满足人民的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检测;处理措施探讨
1 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取样检测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测。同一批次检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一致,同龄期、不同年龄以及生产原料和配合比一样的混凝土组成。在工程检测中,有时会出现混凝土试验方法、样品标准是否符合检测规定的要求。因此,施工人员不得不重视混凝土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下介绍常用的两种试件标准。
1.1普通混凝土试件
采用形状为立方体的普通混凝土抗压试件,每组三块。标准试件尺寸为l50mm×l50mm×l50mm,在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中必须注意,当采用非标准试件如l00mm×l00mm×l00mm,200mm×200mm×200mm立方体试件,在确定强度时,必须增加标准试件,将其抗压强度分别乘以系数0.95和1.05,折算成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
1.2普通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试件
采用顶面直径为175mm,底面直径为185mm,高度为150mm的圆台或直径和高度平均为150mm的圆柱体试件,每组6块。试件在移入标准等护之前,应用钢丝刷将顶面的水泥藻膜刷去。
2 混凝土质量缺陷检查
2.1制备和浇筑过程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
①对原材料质量、用量、配合比和坍落度等,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若砂、石含水量变化,应及时调整配合比;②浇筑过程中,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检查两次坍落度;③对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2.2混凝土养护后的质量检查
一般通过留置试块做抗压强度试验的方法进行,若设计有特殊要求,如抗渗、抗冻等,则还应作专项检查。
2.2.1试块制作
用于检验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制作,采用标准养护。标准养护就是在温度(20土3)℃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评定强度用试块需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所得结果就作为判定结构或构件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依据。
2.2.2试件组数确定
工程施工中,试件留置的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对现浇混凝土结构,还应满足: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3个)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对于预拌混凝土其试件的留置也应符合上述规定。
2.2.3强度评定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验收。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尚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应以同批内标准试件的全部强度代表值来评定。当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或从结构、构件中钻取芯样的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作为是否进行处理的依据。
3 外观检查及处理措施
凝土结构构件拆模后,应从其外观上检查其表面有无麻面、蜂窝、露筋、裂缝、孔洞等缺陷,预留孔道是否通畅无堵塞,如有类似情况应加以修正。
①麻面是构件表面呈现无数的小凹点,而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原因主要是模板表面粗糙、清理不干净、接缝不严密发生漏浆、或振捣不充分等。蜂窝是指结构构件中出现蜂窝状的窟窿,骨料间有空隙存在。②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局部没有混凝土,形成空腔。产生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漏振、混凝土离析、石子成堆、泥块、冰块、杂物等掺人混凝土中等。③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较复杂,如养护不当、表面失水过多,温差过大等易产生干缩裂缝或温度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构件产生贯穿性裂缝,对结构危害极大。④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措施: a表面抹浆修补处理。对于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主要是保护钢筋和混凝土不受侵蚀,可用1:2-1:2.5水泥砂浆抹面修整。对于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无影响的细小裂缝,将裂缝加以冲洗,用水泥浆抹补。如果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缝附近的混凝上表面拉毛,扫净洒水湿润,先刷水泥浆一道,然后用1:2-1:2.5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柱制在l00mm-200mm左右,并进行压实抹光处理;b水泥灌浆与化学灌浆措施。采用水泥灌浆或化学灌浆的方法补修响结构承载力或防水、防渗性能的裂缝,以此恢复结构的整体性和抗渗性。 c细石混凝土填补措施。对孔洞事故的补强,可在旧补混凝土表面采用处理施下缝的方法处理将孔洞处疏松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剔凿掉,孔洞顶部要凿成斜面,避免形成死角,然后用水刷洗下净,保持湿润后,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混凝七的水灰比宜控制在0.5以内,并掺水泥用量万分之一的铝料,分层捣实,以免新旧混凝土接触而几出现裂缝。
4 无损技术检测混凝土强度方面
4.1回弹法的应用
回弹法是瑞士工程师施密特发明的,所以也称施密特锤法。它是通过测定混凝土外表强度来推算抗压强度的一种结构混凝土现场检测技术。国外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己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虽然近二十年不少国家先后研制了各种新型的混凝土非破坏检测现代化测量仪和检测方法,但普通的回弹法仍然无法与现场应用的相比。回弹法是用一个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传力杆)弹击混凝土外表,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测算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手段。
4.2超声法的发展及应用
采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是否受到损坏,作为检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追溯到三十年代,利用声学的方法检测混凝土结构是通过锤击制造震源,进而测量在混凝土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粗略评定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源于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和混凝土强度之间有良好的关系。总的来讲,声波的传播速度越快,混凝土的强度越大,其原理依据可以这样解释:混凝土的强度与弹性模量有关,弹性模量和声波速度之间也有关,如果提前建立混凝土强度和声速之间的关系式,可根据测量的声速反复推敲混凝土的强度。
5 结语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首先要对混凝土工程中的混凝土试件进行质量检查,而后对混凝土工程中是否存在质量缺陷和强度是否达到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检查,最后还要对混凝土工程的外观进行评定,对于存在裂缝、麻面等质量缺陷的工程要采取措施进行补强,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验收符合相关规定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郝宏伟.交通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
[2]边亚飞,朱峰.论交通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质量的检测J.《商品与质量》,2015(48):00206-00207.
[3]程淑云.论交通工程施工中对混凝土质量的检测J.《居业》,2015(12):33-34.
论文作者:杨自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强度论文; 裂缝论文; 构件论文; 标准论文; 质量论文; 结构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