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曌 赵燕秀 周芳
(广西桂林象山区凯风路90号95795部队卫生队;广西桂林541003)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市医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25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市医院收治的行个体化延续护理的25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且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高血压;个体化延续护理;血压水平;生存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007-01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具有并发症高、致残率高、易复发及发病率高等特点,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若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极易并发重要脏器功能不可逆的损害,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控制血压水平,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市医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25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市医院收治的行个体化延续护理的25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41-80岁,平均(55.62±5.29)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3-79岁,平均(56.07±5.82)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常规药物降压治疗,血压平稳后,叮嘱患者饮食注意事项,并予以带药出院。观察组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及动态血压值制定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且叮嘱患者应严格执行,出现异常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并给予对症处理。②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便于随时了解自身血压状况,每日至少慢走30min,多食含钾的食物,如胡萝卜、芹菜等,控制盐量,避免油腻食品,记录每日不良情绪时间、排便情况及饮食内容。③每周进行1次电话回访,详细了解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等,解决患者心中疑虑,提高其治疗配合度。④每月进行一次社区家庭回访,了解患者不良情绪,并针对性进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1.3 评价指标
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记录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ocial Functioning,SF-36)[3]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包括社会功能、生理机能、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等方面,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DBP(71.10±4.21)mmHg、SBP(124.58±4.29)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79.20±4.68)mmHg、(132.08±4.8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4,5.873,P均=0.000)。
2.2 生存质量
观察组社会功能(82.62±3.50)分、生理机能(83.25±2.93)分、健康状况(65.35±4.18)分、躯体疼痛(70.48±2.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28±4.16)分、(73.64±3.05)分、(53.17±4.66)分、(61.65±2.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30,11.361,9.728,11.103,P均=0.000)。
3 讨论
高血压具有心理压力大、病情重、病程长等特点,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通常会由于其心理、精神以及躯体等因素导致自身的依从性变差,进而造成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不能及时控制患者血压,发现异常情况,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仅依靠医院实行延续护理效果较差,社区护理工作者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及出院后延续护理是非常必要的[4]。
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实现了高血压护理的延伸性和持续性,扩展了高血压护理服务的范畴,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专业帮助与支持,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且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延续化护理干预将医疗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中,在患者出院后仍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动态血压监测仪,并指导其正确使用,患者通过记录自己血压水平、排便状况及饮食内容,了解患者出院后的依从性及治疗情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从而预防患者病情恶化,使治疗得到连续性,有效对患者的血压实施监控;通过每周电话回访及每月家庭回访,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并针对性进行疏导,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利于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合理控制[6]。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可改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促进患者转归。
参考文献
[1] 梁素英.个性化延伸护理在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6):941-942.
[2] 李笑玲,陈爱华.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06):641,643,645.
[3] 孙培云,刘宏,王振涛,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06):719-723.
[4] 朱锋,周焕芳,朱丽萍.临床护理路径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7,28(06):554-556.
[5] 热孜万古丽·艾合买提,郭英,张辉,等.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体质指数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8,31(03):124-126.
[6] 李萌,于微.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5):155-158.
论文作者:刘曌,赵燕秀,周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患者论文; 个体化论文; 血压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质量论文; 高血压论文; 水平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