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结构的间隔性,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间隔论文,思维方式论文,知识结构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思维则是人们运用和处理各种知识以及信息时所组织起来的思想活动。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步建立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知识大厦。知识又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础和质料,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知识通过人的思维相互结合、协同、补充亦或对立、排斥、分离,形成了各个领域各个时代的知识系列和理论体系。在人类的思想过程中,各种知识以及相对复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总是在以自身的作用和意义影响和控制着人们的意识。随着认识条件、范围、环境的不断变化,知识也在不断变换着组合方式,并且不断分化出新的类型,这使得与一定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和冲击。
在人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中,各种知识成分是以要素的形式存在着的,知识之间以及知识体系之间既可以是相干的,又可以是不相干的。相干的知识能构成有联系的较完整的知识系统,在思维过程中发挥连带性、整体性作用;不相干的知识之间则往往不容易协同起来,而是各自独立地呈现在思维过程中,也就是说,就整体思维而言,非相干性知识内容保持了较为突出的相对独立性,彼此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间断和隔离。进一步看,即使是相干的知识内容之间,也不可能是完全重合的,必然存在着成分和层次的间隔和区别,只是这种间隔被更有意义的关联与结合所包容,体现为某种多功能统一的知识整体或系统了。在人类社会生活经常性和普遍性的精神活动中,也正因为人们的知识结构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知识间隔,所以人们的思维体现出不同的水平,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风格。间隔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们知识结构在整体发展和转化过程中的求同存异,也说明了形成思维方式复杂性特点的某些原因。
一
依靠日常经验和简单的事实判断,人们可以区别什么是稀奇古怪的玄想,什么是荒唐的假设,哪些知识较为实用可靠,哪些判断结果较为合情合理,并且还能大致区分和辨认出一些依靠科学方法推论出来的思想和理论。但停留于这个水平和层次不能进一步确切说明思维过程的产生和运行,以及思维活动的特点和功能。只有当人们了解了人类精神活动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并依据一定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基础,系统地划分和确定出不同思维方式的特点和结构时,人们对知识与思维的性质以及知识作为要素在思维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才能有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可见,研究人类知识形态的某些特征,对进一步了解人类思维的方式和过程以及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都是很有意义的。
所谓思维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理解、把握和评价思维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它是人们思维能力的反映,也是对思维主体需要和目的的反映。思维方式在被人们运用于不同的知识领域时,都具有思维方法的意义,而不同的知识水平和结构以及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和范畴,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思维方式。
在人们认识活动的范围内,相互联结的的知识链条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联结着不同的学科领域,而在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之间乃至知识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边界效应。这种效应使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产生着程度不同的闭合现象,甚至是排他现象。知识与知识间的不相干关系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导致知识链条的断裂和彼此封闭。就是在同类知识系统之间,彼此的相干性也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联系紧密的系统知识,随着条件的变化,完全有可能变得联系松散,甚至可能分解成不相干的要素。一般说来,结构是决定功能的,在决定知识系统相干程度的内部特征中,知识结构的间隔性是使知识乃至整个知识系统保持独立特点和稳定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
知识与思维密不可分,知识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知识容量和思维能力都是具体的、有限的,特定内容和含量的知识与特定性质和类型的思维能力往往存在着对应的关系。知识结构和系统充当着人们选择和筛取外部信息的内在参考系。也就是说除了满足需要的目的和动机外,知识结构和系统的差异常常决定着人们如何选择和感知外来信息,人们的思维能力也会通过储存、加工和处理知识、信息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还会以知识积累以及知识结构的状况为条件。比如,当人们的知识处在经验水平时,经验思维的特点就会明显地突出出来,当经验性的知识上升为科学时,人的思维方式便会更加自觉地推进到遵循复杂逻辑程序的理论层次。一定的思想内容、知识成分被人的思维按照某种需要、某种结构组织起来、凝固起来,并以某种标准进行修正和评价,便可形成一种较稳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是任何知识内容都能充当的,它必须是从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中抽象出来、具有代表性和通用性的知识内容,同时也是人们的思想过程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组合或分配知识内容的结果。如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是建立在对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普遍性认识基础上的,在思考这一领域和层次的运动现象时,它具有代表性和通用性,人们也会按照这一理论的权威性定理定律来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然而也应引起人们的注意,一定的知识结构和适用条件限定了在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的运用范围和幅度,一旦突破或超出了知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思维方式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就会遭到破坏。由此看来,知识结构的间隔性是思维活动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的重要原因。
任何知识及思想内容都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并非所有的知识和思想内容都能成为思维方式。只有在各种知识和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确定并按照特定的需要和目的组成较稳定的思想模式,从而具有较为定向的功能后,才具备了构成思维方式的可能性。因此,在人们运用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的思想过程中,与兼容性和通用性并存的选择性和排他性,也就成为组织思想内容时的必然方式。这种现象既反映了知识间隔对思维方式的制约,也说明了思维方式对知识内容的取舍。
既然思维方式代表着已经定型的思想模式,那么它所涉及的思想内容就会具有某种特定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会与其他知识以及知识系统中特定的观念、论域和形式相对应。如具有特定文化寓意的形象;在某些学科领域的通用符号和约定标记;处理某类社会关系的典型经验;某项科学问题的著名命题和模型方法等等,这些不仅说明了对具体知识进行分类取舍在思想过程中的方法论意义,而且也说明了某些间隔性知识群在思想过程中的独立作用。新的思维方式一旦形成,继而就会对已有的知识内容和知识成分进行划分和重组,而被划分和重组过的知识基础,又反过来制约和限制思维方式的结构和功能。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知识不可能只在一个领域中发展,涉及某种知识的观念、概念、范畴、定势等也会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在人类知识结构中不仅有高层次的、理论化的、系统化的思想形式,同时也存在着较低层次的、不系统的、零散的、偶发的思想形式,这些思想形式从各个方面渗透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潜在的、无形的规定和组织着人们的思想活动。从知识构成的区域性和间隔性上看,不仅在无序的、散在的知识成分间存在着彼此分离的间断性和不连惯性,就是在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如逻辑间隔、语义间隔、偶然性间隔、非继起性、非过渡性以及间接性、跳跃性等特征。实际上,这些现象和特征都从各个方面影响了或正在影响着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皮亚杰认为,人的思维活动必须以其内在的结构为基础,在他看来,认识活动的对象只有通过主体结构的加工改造,才能被主体所把握,人类较高级的认识图式如:时空、因果等概念都不是遗传的,而是将外在的实物动作内化的产物。当然,通过内化的动作等步骤来理解思维的形成过程并不一定全面,但这种理解确实能使人们看到在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外在行为动作与内在思维的某些重要联系,以及被感知的事物的构成形式、变化程序等转化为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某些规律和特点。同时也证明了,不同环境因素的刺激强度,客观条件的限制,内化过程的种种障碍,以及感知能力的强弱等等都会对思维的各个层面产生差异很大的复杂作用,使人的意识和经验存在着零散、片面、间断等不连续不规则的现象。这些都表明,思维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客观结合并有差异的同一过程,也是一个主体能力和需要与客体属性相对应的过程。从根本上看,思维现象离不开它的特定的客观基础,而思想内容的获得,首先要打破主观形式与客观形式的间隔,找到由客观现象过渡到主观认识的通道和中间环节。而客观现象之间存在的不相干性往往会造成与之对应的思想内容和思维过程的间隔性。可以断言,人类知识结构的间隔性特点,是由人们感知到客观世界存在着的间隔性特征所决定的,而现实中人们行为活动的区域性和有限性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和强化了某些与其对应的思想内容的间隔性。
人们的知识形态不仅具有客观性,也具有社会历史性,各种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通过外在的然而又是强制性的手段训练和教化着人们的思想。人类社会的各种体制和规则不仅管理着人们的行为,同时也通过种种社会性的经验知识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认识。作为社会历史的内在属性,权利统治和社会组织管理要求人们思想言行井然有序、恪守条理、有分有合,甚至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强行压制和约束,这样就自然而然地造成许多间隔性的思维模式。而且社会意识形态利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文艺的、宗教的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和熏陶人们的思想和意志,使人们观念中的价值取向和选择标准产生定向性和拒斥性,这些当然都是人们的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不可避免且不可缺少间隔性的必然性前提。
思维方式的形成对于每个人来说,似乎是先于个体经验和知识而存在的东西,但一个人之所以能接受并运用某种思维方式,却是他在个人知识结构基础上不断学习的结果。每个人因其知识基础、职业经验、生活习惯等等的不同,必然使得他的思维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原本是具有一般性特征的思维方式,一旦被人们运用于各个认识领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具体化的色彩。这种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过程反映了思想活动打破间隔同时又利用和依赖间隔的能动特点。人们不仅用思维方式整理已有的知识内容,因袭某些思想传统和知识结构,而且也借助思维方式从各种知识中发现缺项和间断。科学哲学告诉人们,在背景知识中出现的“知识空隙”和“逻辑裂缝”常常是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而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恰恰是人们修正以往思维方式和追求新型思维方式的动力。
二
在人们的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各种知识成分、层次和系列,它们相互联系、区别、支持、对应,因此使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在各种场合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认识功能。这种状态一方面反映着人们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也限定了人的认识水平。
知识结构的间隔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认识水平的确定和划分。已有的结构间隔使知识内容本身的已知和未知、主要和次要、本质和现象、深层和表层、抽象与具体、精确与模糊、有序与无序等特点在不同的条件标准以及环境状况中显现出来。如果把思维方式比作思想过程的方程式的话,那么各种知识成分和思想内容,就是被这一方程形式组织起来的变量和常数。就思维方式的这一功能来看,它不仅代表着人们对已知事物的了解程度,而且表明了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哪些事物是人们尚未了解或可以忽略的东西,间隔性正好是这种区别的依据,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人们了解未知的起点。当然,僵化地理解这种间隔不仅会割裂系统知识间的联系,破坏思想观念传递和发展的连续性,而且会使思维方式本身陷入一种教条化的境地。但如果能恰当地理解并运用间隔性思维,则会更加有效地强化认识的目标并以此来增加把握思维过程的主动性。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内容都是特定的、具体的,对于相同问题的思考有时也会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选择不同的思考角度和侧面,铺设不同的思路,从而也就调动起了自己经验和知识贮备中的不同内容。人们以观念的形式加工信息,各种知识间隔中的有关内容被激活并发生联系,解决问题的具体想法便产生了。人们在运用思维方式,也在用自己的具体思维过程改造着思维方式。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常常反映出主观思维水平与客观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反映出主客观符合程度的差异,也反映出不同知识结构对具体思维过程适应程度的差异,其中知识结构的间隔性对思维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约着思维空间的划定。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人的思维总是在一定知识容量和范围中把握认识对象的,超出了这个容量和范围的规定,就会产生思维困难,大量的未知因素就会显现出来。思路一旦中断,解决问题的有效成分就会降低。
第二,维系着特定的思想框架。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依赖于某些特定的思想框架。按照经验,人们从框架结构中找出与问题相应或可比的部分,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方案,而原有的知识内容,就像按一定的框架结构建立起来的经验数据库,框架结构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思维过程的效率。
第三,突出特定的知识背景。人们通过对已知和未知的划分,把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同已知的内容联系起来,使问题的轮廓在已知的背景中逐渐清晰起来。这样,通过背景和参考系的作用,对问题的未知成分也可以找到一定的解释根据。
第四,使思维对象的各种成分对号入座。知识间隔的存在,使人们在分解问题成分、展开或铺设思路时,往往具有各种“专业眼光”。比如职业习惯和心理就是对人们看待事物角度的一种限定。人们的知识面以及专业能力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看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就是对这一点的形象表达。在已有的思维基础上,人们对新问题的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分析或综合思维对象的各种成分时,具体的思路或方案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吸附性和排他性。
康德曾认为科学理论只是某种整理好的知识体系,他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断言,科学——这是一种体系,也就是说它是根据某些已知原则整理就绪的知识的总和。然而,科学理论又是依照特定的思维方式对科学事实的解释和说明,这样就会出现各种不同思路的人所加工整理出来的观点相异的科学理论。事实上,由于知识间隔性的存在,人们常常把研究问题的注意力集中到对象的某个方面或某种属性上,因此,也就产生了研究问题虽然相同而得出的定义或结论却不尽一样的现象。在科学史上,在相同的研究领域产生互不相同甚至对立的科学理论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像托勒密学说与哥白尼学说的对立、惠更斯理论与牛顿理论的争执等,它们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科学依据,也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但他们都是在各自的知识间隔中来解决科学事实的。
科学理论的使命就是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凡从事科学思维活动,就应该具有高度的客观性,换句话说,就是要排除不必要的主观成分。严格的科学思维程序一方面要阻隔人际考虑、情感好恶、名利心理等因素对思维过程的干预;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和排除科学事实中那些非本质的、无研究价值的以及某些不可捉摸的东西,这就要依赖于科学的抽象方法,而科学抽象的基本依据之一,就是认识客体所具有的间隔性特点。
从认识的对象上看,抽象地把握事物,既有区别的特点,又有规定的特点。人们要从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提炼出普遍性、通用性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看成是进一步思维的基础原料或加工改造的对象。从一定意义上看,转化为思维对象的东西也就是认识主体力图加以理解和把握的客体,在思维过程中它是被主体运用观念的方法反映、选择并构建起来的东西。从主体方面的要求看,客体必须是主体能够接受的,同时又应该是同主体的需要相联系的东西。但对客体的规定毕竟不是完全按照纯粹的主观意愿来决定的,而应该服从于客观事物某种质的内在的规定,并且这种主观对客观的规定,也只有在该客体所要求的特定的环境范围内才是真实的。换句话说,通过思维活动从对象身上抽象出来的任何属性,不应该是某种主观的约定,而应该是客观事物本身的结构特征以及构成这些特征的条件因素所决定的东西。
从认识的过程看,科学抽象的起点是感性的具体。直接的、具体的材料虽然真实可靠,但它们却是偶然的、零散地、不系统的,对它们进行区别检验,排除假象和障碍是非常必要的。分类区别的依据离不开客观事物间的联系与间隔。进入抽象阶段后,就要撇开认识对象的具体形式,撇开与事物本质不相干的东西,这些做法不仅要求从研究对象一般相似的属性中以及研究对象与非研究对象之间的不同属性中进行抽取,同时也要求把组成事物的基础东西和由此基础所派生出的东西区分开来。人们正是在这样的对问题的逐步分解的过程中,用抽象的间隔范围来限定和把握事物各个方面和部分的相干性,从而舍弃那些可以忽略的因素,以切入事物内部的较为深刻而间接的本质。
从认识的本质上看,人的思想观念是对客观事物摹写、选择、创造的统一,但主观与客观之间毕竟存在着间隔,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同一”。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对客观事物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的反映,因此,总是有所取舍、有所约定的。认识活动总是力图突破表面性和直观性,但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思维方式支配下去观察和分析事物,又难免会戴上:“有色眼镜”。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去合理地理解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这与用客观实在的间隔性结构特点去说明人类认识的可能性是一致的。间隔性充当着抽象思维的客观依据,它划分出了用以舍弃不相干因素和多余关系的界限,也决定着运用什么样的概念,判断进行推理的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着思维逻辑的严密性。
知识结构的间隔性不仅影响到思维方式的抽象性,也影响到了思维方式的纲目性、原则和阶段性。这些具有稳定性、抗变性的特征使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惰性。相对于思维方式来说,人的知识的变化显得更快、更剧烈一些。随着知识内容的不断增加。知识背景的不断丰富和扩大,人们的各种观念也在不断地调整。在知识结构中,人们通过实践经验自觉不自觉地打破旧的知识间隔,组成新的间隔。从整体上看,知识间隔的层次在不断增加,知识间隔的空隙在不断缩小,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运用这些间隔知识的能动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一切都不能不促进人们固有观念的重组乃至思维方式的最终转变。实际上,当人们能够认识并把握自身知识结构的间隔性特点时,就已经在开始经历思维方式的转变了。
总之,从思维方式的形成到思维方式的展开、分解和转变,间隔性特点始终是伴随其中的。在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中,肯定和强调间隔性的作用,不等于要否定联系性的作用;而强调联系性、系统性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间隔性的客观存在。应该看到,正确认识间隔性作用的问题,为我们展示了彻底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又一个理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