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新时代视角下,各种信息的横纵连接,使企业进一步认识到人力资源优先,客户利益至上,故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必须要拥有复合型人才。同时人才与企业之间的选择由单向变为双向,掌握这些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就不能局限于“管”,更多的是尊重员工的意识,做好企业与员工的情感链接,提升人才体验价值,这才是基于新时代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
关键词:新时代视角;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
1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与新时代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所以利用新时代加快推动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意义重大。企业需要根据新时代视角下的发展特点,积极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不断转变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模式,加强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员工培训和绩效管理的持续改革创新,从而提升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确保企业在未来能够实现长远发展。
2新时代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口的整体素质还不高
进入新时代,我国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教育不均衡等因素,导致人口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比如热衷于封建迷信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中不乏一些政府落马高官和企业高管,不相信科学技术,大搞封建迷信,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问题较为突出,新知识储备、智慧储备远远不够;冷漠无情、追逐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人信仰追求基本处于真空化状态。此外,我国人口素质还呈现出东中西部地区不均衡的特点,这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人口素质的发展,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2.2轻视人力资源管理
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万众瞩目的成绩,但是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并没有西方国家那么重视。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人力资源的重视往往停留在口号上,真正有详细规划、专项资金并落到实处的还不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欠缺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人力资源培训不少是走走形式和过场,并没有深入去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人才激励制度,导致人力资源的从业者工作热情和动力缺失。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如不加以妥善解决,势必会对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产生负面影响。
2.3人才流失现象较为突出
尽管这些年海外归国人才不断增加,但是综合来看,国内优秀人才流向海外、海外优秀人才不归国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容小觑。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美国对中兴的制裁,直接导致中兴进入“休克”状态,全球生产线陷入停滞。这表面上暴露了我们在智能领域核心技术的缺失,本质上则反映了我们缺乏高科技人才队伍。包括后来针对华为的一系列举措,实则美国为了打压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内培养的尖端科技人才,不少人选择了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和生活,国内的优秀人才又聚集在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大城市,使得我国人才不仅流失较为严重,而且分布极为不平衡。这些问题表明,在吸引、留住人才的软环境、硬条件等方面还做的不够好,需要尽快加以转变。
3新时代视角下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的措施
3.1树立人力资源开发新思维树立人力资源开发新思维,是新时代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1)将人力资源管理教育与国民教育有机结合。国民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融入国民教育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中,切实认识到国家和企业最大的资本和财富是人,而不是资本,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帮助每一位青年掌握新技术技能、储备新知识、拥有干事创业新思维。加快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注重高科技和创新等理科人才的培养,更多地向社会和企业输送紧缺型人才,切实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树立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意识,不能闭门造车的搞理论上的人力资源建设。要破除“资本为王”的观念,将人才的培养放在国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首位,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推广和管理。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形成资本拥有者、人才产品拥有者、技术拥有者“三位一体”的服务特色,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业,助力产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3.2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新时代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1)确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供求均衡的改革目标。长期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处于一种非均衡的状态,还有很多领域中属于市场范畴的人力资源交易事项仍然由政府统管,比如城乡二元和区域封闭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国企和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仍然是由国家承担无限责任,其劳动者具有“国家职工”的身份,这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风险,也不利于激发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活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应将重点放在供求均衡层面,建立城乡和区域自由流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彻底破除压在劳动者身上的户籍所带来的各种限制。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引入流动竞争机制,输入新鲜血液,促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焕发新活力。
2)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继续简政放权,消除权力寻租的土壤。进一步减少存量的多余制度,禁止新增多余制度,建议对只涉及交易主体的事项政府应退出审批,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也避免了多余制度产生的寻租空间。
3)公共部门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禁止攫取垄断利润,打击垄断部门超高薪酬的不良现象,形成产生制度利润的市场环境,促使利润合理分配到交易主体及相关领域,彻底消除人力资源领域中的请客送礼现象,促进社会福利不断增加。
3.3健全人才发展机制
健全人才发展机制,是新时代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1)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把积极、开放、有效作为政策改革的目标,做到有慧眼、有诚意、有雅量,吸引优秀人才到国内来发展和生活,特别是到艰苦的一线阵地进行锻炼,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2)树立先进的用人观。彻底清除“有钱就有一切”、“金钱优先”的错误认知,充分尊重人才特别是理工科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建立能吸引、留住人才的城乡发展环境,除了在待遇、生活上给予照顾,更重要的是让这些高科技人才有自主决定权,能够进行自由的研发和工作,不受外界干扰。
3)提升人才管理水平。改革完善自身人才管理机制,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和开发,探索建立人才智库,打破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现象。虚心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比如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大引进人才的范围、邀请海外人才到日本参观和访学、收购海外企业引入当地人才等手段;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等政府皆把技术移民放在首位,通过压缩办证时间、减低税收、增加资金扶持等措施来争夺人才等。尽快在我国形成公平、合理、自由、民主的人才流动市场,以此来吸引海内外高科技人才归国发展。
4结语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人力资源行业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更繁重的任务还在后头。因此,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因困难而不为,以树立人力资源开发新思维、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健全人才发展机制为抓手,肩负起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重任、撸起袖子加油干,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国方案”,促使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弯道超车,培养和吸引更多智能领域人才,助力中国制造2025,早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参考文献:
[1]江凤娟,吴峰.互联网红利与我国人力资源跨越式发展[J].教育研究,2018,(12).
[2]徐升华,周文霞.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职责与角色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8,(11):100-102.
论文作者:王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人才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新思维论文; 新时代论文; 制度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