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何晓华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何晓华

兰州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对其整体质量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为了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正常展开,相应人员要增强施工技术管理,意识到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施工作业的重要性。 本文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基于此,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1市政道路工程的基本要求

1.1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作业过程中,要使用相应措施保证路基结构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防止车辆在行使的时候出现失衡现象,或者是因为天气因素导致不稳定情况的出现。与此同时,路基结构的安全可以保证道路的路基不出现变形。

1.2 确保路基的强度

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要具备相应的强度,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人们在出行的时候更加安全,并且和人们的出行需求相符,保证市政道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不会发生变形现象,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出市政道路路基的功能,在具体施工作业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使用混凝土振捣手段提高路基的实际强度。

1.3确保路基周围水温的稳定性

市政道路工程的路基强度在水的影响下会出现改变,比如,冬季的温度比较低,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市政公路的路基容易发生季节冰冻现象,而在温度不断提高的时候,道路路面便会融化,进而产生冻融作用,进而导致路基出现冻胀或者是翻浆等现象,进而对其强度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作业过程中,要防止路基周边水温出现骤变现象,进而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硬度产生严重威胁。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有关的制度从而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可以在施工地点设立相应的实验室,进行大量的实验,使得施工更规范、更合理、更科学。还应该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每天轮流安排管理人员对作业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以施工程序来抽检、复检施工单位的检测数据,要做到全面监管各个程序、各个步骤。

2.2重视质量监管

个别单位为了赶工期往往忽视工程质量,部分人觉得质量控制和监管没有多大的意义。这样错误的观点会使施工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也无法正常进行。但是事实上我们最应该注重的就是质量监管。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速度才是科学的,才是有未来的。

2.3道路路面摊铺施工管理要点

当下市政道路工程中路面摊铺施工中最为常用的施工材料为沥青混凝土,相应的施工管理要点包括:其一,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公路基层质量校核,做好施工材料质量管控,强化施工技术交接管理等,尤其是要确保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比设计的合理性,结合不同的地域位置合理地对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调整,确保可以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其二,强化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摊铺施工质量控制,具体就是根据市政公路的面积以及拌合楼产量等实际情况,对摊铺机的摊铺速率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摊铺机摊铺施工效率,从而全面确保混合料摊铺的缓慢性与均匀性。其三,做好沥青混凝土拌合料摊铺压实施工,具体就是按照“初压→复压→终压”的流程开展压实施工。其中初压施工环节应用静压施工,且混合料温度控制在 120℃以上;在复压施工环节可以应用三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等压路机械设备进行施工,相应的混合料施工温度适宜控制在90℃以上;在终压施工环节可以采取 2~4 遍的压实施工,确保压实后路面不存在轮胎痕迹,尤其是压实施工期间不可出现急刹车、转弯或停车等情况,避免对压实施工质量带来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道路雨水管道施工管理要点

雨水管道是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关乎道路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施工管控要点如下:其一,要严格依据市政道路施工图纸,做好预装管道的测量放线工作,明确管道轴线、高程、雨水口和检查井等具体位置;其二,利用反铲挖掘机对管道安装路线的基坑进行开挖,如果开挖出的基坑土质比较好,那么采取临时堆放方式,否则就需要运用运输到施工现场外。在开挖管道基坑期间,可以配合应用端部开挖法、人工修正和横挖等施工工艺,确保基坑底的平整性。其三,开展管道基础施工管理。对雨水管道基础而言,一般可以应用 120°或 180°混凝土基础,具体可以采取现场拌制或预制等方式开展施工。其四,在安装雨水管道之前,施工单位需要仔细地校核管道材料的质量,选择恰当型号的起重机进行吊装安放,且在管道安装中要保持良好的顺直性。其五,在检查井施工之前,要先做好测量施工放样,之后进行混凝土井的基础浇筑,待其强度达到特定值后可以开展井壁砌筑。在砌筑井壁期间,可以利用人工吊线方式进行砌筑施工,期间要确保砌筑灰缝中砂浆的饱满性及平整性。其六,针对雨水口施工,也要先开展测量定位放样,之后再进行混凝土基础浇筑施工,然后即可砌筑井墙;在砌筑期间要做好雨水支管预埋以及排水坡设置,做好雨水口检查井设置,一般每隔 50m 左右设置一个检查井,从而全面确保道路雨水管道施工质量。

2.5不良土质处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作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土壤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这会对路基结构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最终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针对这样的现象,在实际施工作业的时候经常使用下面三种技术:①机械夯实方法。其是改变土壤性能的主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其与压路机设施之间相配合,经过碾压以及振动等手段,提升地表土层的实际密实程度,提高市政道路路基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②化学处理技术。此方法主要是在劣质土壤当中加入水泥以及石灰等材料,经过化学反应有效提升土壤的防水性能,进而降低土壤的膨胀以及收缩情况,有效提升市政道路路基结构的可靠性。③物理处理技术。此方法经过加热、预压以及沉桩等手段提升土壤凝结力,降低地质隐患问题对路基产生的影响,并且根据挤密工艺,提高土壤性能。

2.6 重视质量监管

个别单位为了赶工期往往忽视工程质量,部分人觉得质量控制和监管没有多大的意义。这样错误的观点会使施工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也无法正常进行。但是事实上我们最应该注重的就是质量监管。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速度才是科学的,才是有未来的。

2.7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案要设计合理

市政道路施工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施工就会影响到市民出行。为了方便市民,监管人员就要考虑多种方案,来避免产生问题。尤其应该避免一些管线布置方位不合理、需要转换路线类似情况的发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绝对的规范,对施工周期有一个严密的规划,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比如电、天然气、排水是否方便。其次施工一定要在预期的施工周期内完成,在建设过程中,还要做好市政道路的建设监督管理工作。设计的方案最主要注意的两个方面:第一必须规范,第二必须合理。

结束语

市政道路项目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事实上,市政道路工程又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相应地也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问题,因此,对市政道路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是适时而迫切的。加强设计质量管理,加强监理单位的科学监理,通过科学管理,使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共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耕.关于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伸缩缝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7(36):28.

[2]居泓煦.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居舍,2017(36):26.

[3]陈昌华.解析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52):238-239.

[4]贾得来.对于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管理的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7(52):262-263.

[5]杨晓林.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2):270.

论文作者:何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何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