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新农宅建筑设计思考论文_彭悦,朱硕,孟婕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211816

摘要:城市绿色建筑发展日益发达,美丽乡村建设也在蓬勃发展。针对徐州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势特征和人文背景,对当地农村住宅进行深度调研,并从建筑可持续和适用性的角度,提出新农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徐州;新农宅;建筑设计;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后,农业部办公厅随之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系列行动。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势特征和文化背景不同,农村住宅的建设风格也不尽相同,针对徐州地区新农宅的发展,也需要从建筑设计专业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改进。

1 背景介绍

徐州地区属于中国的华东地区,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行政划分有五区两市三县,面积有11258平方公里,是温带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量适中,且多集中在夏季。地形以平原为主。徐州历史上是两汉文化发源地,现城市建设主导“楚韵汉风”,较为代表性的民居有户部山民居,在融合南北方建筑特点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1】。现如今徐州的农村地区,住宅多为自建房,随着外出打工人数增加,经济水平提高,加上当地政府扶持,部分农宅已有参照图纸,甚至出现批量化建设。但仍有许多村落住房建设主要以实用性为主,较少考虑美观和节能,且施工时仍依靠当地匠人,建筑地域特征较弱。

2.现状调研

现状调研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到徐州市邳州市岔河镇马庄村实地调研村内住宅现状;二是采访当地有经验的施工村民,了解住宅建设情况。

马庄村位于徐州市区的东北方向(如图1),村内有住户500余户,村内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全部外出打工,打工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和浙江省。正是打工热潮年复一年的持续,使得村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不断有住户开始翻盖新楼房,如图2至图4,分别建于2010年、2013年和2016年,农宅越来越具有设计感,空间变得丰富,立面装饰更加复杂,且成组出现,但并没有地域特征。与当地住户交流了解到,近两年这些新出现的住宅形式多是打工的村民从外地带回的样式,但较少有专业图纸,有时仅是通过所拍照片来建造,这种情况在当地施工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常常几户一同建造,省去部分设计费,所以会呈现相同类型住宅成组出现的情况。除了建筑形式缺乏当地特色外,会发现有些住宅地基很高,远超出正常防水需要,建筑层高甚至达到4.2米,通过了解得知在建设过程中,当地村民传统思想严重,部分村民之间存在攀比心理,一味地追求建筑的宏伟和外观豪华,从建筑节能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恶性竞争,也不利于提高住宅空间的舒适性。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该地区农宅建设情况,采访了当地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施工经验的村民。据了解,目前该地区住宅形式都为砖混结构,造价为每平方米700元(水电施工额外计算),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建筑外观和空间布局由住户决定,一般开间为3.3米,进深10—15米,具体尺寸还要针对住户所拥有的地基尺寸来决定,建筑门洞尺寸宽度3-3.8米不等,高度3-4米不等,窗洞上端与门洞齐平,窗台高1米-1.2米,宽度2-3米不等,外立面装饰通过贴瓷砖来表现,施工费为每平方180元;现在也不断有住户提供理想住宅照片,再与施工工人交流,提高可实施性,并加入住户自己的特殊要求,往往也会出现层高和地基过高的情况,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施工费每平方米220-240元不等。目前,可以提供专业施工图纸的情况十分少见。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农宅开始变得越来越精致,但是村民对于建筑节能的意识却极为匮乏。即使经济条件差的村民无法让住宅变得富丽堂皇,却仍尽可能让住宅高一些,从而彰显自己不矮人一等的心理需求,这极大增加了建筑能耗,加之施工队多是当地普通村民,没受过过多专业训练,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使得建筑的密封性也较差,在全球都在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农村作为碳排放量贡献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该如何让新农宅也做到绿色的需求迫在眉睫。

3.改进方案

经过调研总结出现阶段徐州地区新农宅建设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农宅的地域特征不明显,不利于村落建筑风貌建设,另一方面,农宅内部空间耗能大,为此针对两方面的问题,分别提出改进建议。

对于农宅的地域特征问题的出现主要因为农村的经济水平较差,住宅主要为了满足遮风挡雨的需求,加之徐州地区夏热冬冷,建筑的保温隔热和通风都需要考虑,使得建筑风格不够突出,近年来村民不断翻盖新农宅,也开始追求建筑的美观,这已表明若通过一定引导,村民已有经济能力去进行建筑装饰,在“楚韵汉风”城镇建设的背景下,可针对每个村落村民自己的意见,统一全村住宅的部分材质、配色和母题图案等,做到每个村落的特征明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寻求设计院提供专业的设计,整个村落统一购买一套或多套方案供住户选用,便于村落风貌营建,这将极大有利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做到文化的传承,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条件的提高,翻新农宅多是2-3层,每层3.8-4.2米,现行《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层高不低于2.8米【2】,在不影响建筑高度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建筑层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空间舒适度和房间数量,也有利于建筑节能(如图5)。

4.总结

现如今徐州地区的新农宅建设随着经济发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农宅越来越注重建筑设计,层数也由以往的单层变成多层,在建设过程中仍需提高建筑地域特征的表现和建筑节能处理,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村民地集体意识和节能意识,只有村民自身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才有利于理想方案的实施和顺利进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孟杰.融合南北特色的徐州传统民居[J].江苏地方志,2009(03):54-56.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论文作者:彭悦,朱硕,孟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徐州地区新农宅建筑设计思考论文_彭悦,朱硕,孟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