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幼儿园 遂宁 629000)
【摘 要】:幼儿喜欢玩泥巴,对玩泥有着浓厚的兴趣, 让泥巴在孩子们手中通俗可变,多变,贴近孩子们日常生活,贴近大自然,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揉团,捏扁,压平,粘合的制作技能,让孩子在玩泥巴中去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传统的艺术美,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从中发展了孩子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品性,促进每个幼儿健康活泼成长,让幼儿在玩泥巴中真正的寻求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因此,幼儿的泥塑活动,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来探究的。
【关键词】:幼儿 泥巴 玩耍 成长
我们的幼儿园地处农村,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质的泥土就是其中之一。乡村幼儿园虽没有高档华贵的精美玩具,但孩子们会用身边的泥土制作出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玩具,这些栩栩如生的泥巴制品,愉悦着他们的心灵,伴随着他们成长。在玩泥的过程中,尽管老师再三强调,孩子们还是难免不会把泥巴弄到他们的身上,所以虽然孩子们玩得很高兴,但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浑身都是泥,也有诸多的埋怨老师。在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沉思,到底孩子能不能玩泥巴?究竟该怎样玩才能让家长放心、孩子高兴?
一、反思
人与泥土本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甚至还会是一体的。中国远古就有女娲氏抟土造人的神话,抟土为泥,就有了人身,在尘世间历经百年磨合,又重新回到土里,经风吹雨打,再次轮回为无知的泥。泥土里包含人类赖以生存的给养,也创造了给人类带来喜悦的元素。现在的孩子都活的金贵了,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好的,玩的是最好的,当然,孩子们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远离了大自然,再也不能象我们小时候那样整天的光着脚丫子在泥里跑,爬树,下河。我实在是不明白,这本来是孩子的本性,家长们为什么要认为脏呢?为什么又要强迫孩子听从他们的意愿呢?在这种干干净净的一点尘土都没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健康吗?那么小孩子玩泥巴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呢?
(一)对免疫系统的积极影响。
最新的研究表明,孩子玩泥巴是本能,这给他们一种进化优势。儿童的免疫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所有灰尘和污物中,它暴露于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这种暴露准备了适当的免疫回应来抵抗进入身体的病原体引起的不良后果。科学研究称,这种对病原体的早期暴露,对于防止孩子过敏和后期的免疫性疾病都是很有效的。暴露于灰尘和污物中,就像免疫系统的“热身”运动,能让它为抵抗更严重的病菌做好准备。这不就是玩泥巴对孩子有益的一个好理由吗?
(二)玩泥巴可以锻炼孩子的肌肉,并提高了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
通过对泥的抓握,锻炼孩子手部肌肉的发展,而且通过揉搓,摔打泥团使孩子的体力及身体机能得到训练。孩子爱玩泥巴似乎是他们的天性所在,在儿童时代大多数人都有玩泥巴的经历,三、五个孩子在一起,在这种单纯里流露着一种轻松和愉快,体现孩子的稚拙与单纯。玩泥巴的过程中就提高了孩子们手眼协调的准确度,小肌肉群也得到了锻炼,小手在制作的过程中,手部神经得到了按摩,从而刺激脑细胞的生长。泥的捏、揉可以提供孩子自由体验的机会,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在训练手指的灵巧度的同时,还锻炼了手臂、手腕力量。
(三)玩泥巴可以促进孩子创新思维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
玩泥巴是一个动态开放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泥土可塑性强,儿童可"随形"、"随时"、"随地"地自由发挥;儿幼儿自由畅想可吸取大量、广泛的外界各种信息,进行巧妙地构思,在制作过程中随形发挥,自由组合,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幼儿对泥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创作的欲望时,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做一做。孩子们的手可巧了,能捏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撮成长条,孩子们便说像蛇,像面条,搓成团形,便说像汤圆、像气球。不论捏成什么样的形状,他们总能说出类似物品的名称。
通过做作品,尤其是孩子要全力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时,对孩子的体力和耐力都是一个考验。通过这一过程使其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并锻炼其毅力及对事物的控制力,而这种能力会迁移到孩子生活的其他领域和方面,转化成孩子的综合素质。
(三)张扬了幼儿的个性,并让幼儿养成好品性。
泥巴可塑性强,幼儿可随心所欲,均按自己个性特点自由发挥,个性才得到张扬。粗人粗做,提倡作品留有指印,体现"朴实无华,大大咧咧"的豪放风格;细人细做,精雕细刻,光滑华丽,体现"形准面光,精巧玲珑,文雅稚气"的风格。不同性格,所制成的作品的风格也不同,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通过泥巴素质教育培养了孩子爱动手,爱劳动的品德。在玩泥巴时通过指导老师的管理,引导,让孩子做好准备工作及课后的清洁整理,使其养成爱劳动,讲卫生,做事有始有终的品性会迁移到他们的其他领域并对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心基础。
二、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而,我们可以通过一下方式来消除家长的误会。
(一)家园栏
在家园栏里,以往我们只是以介绍育儿经验、保健常识和专家论坛等内容为主,忽视了家长园地让家长参与、忽视了让家长透过家长园地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内容。因而,我们在家园栏中将泥沙等对幼儿的成长的作用,以及家长如何在家中陪伴孩子进行简单的泥土塑性活动等,这样家长就能理解我们之所以让幼儿自由快乐的玩泥巴,就会及时地帮助幼儿、支持幼儿。此外,我们还利用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们进一步配合支持参与我们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家长走进课堂,共同参与教育活动,不但促进了孩子的发展,也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使家长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
(二)搭建家园沟通的信息化平台。
因为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对幼儿的教育不够关注。我们必须将传统教师单方面的主动,转换成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互动才行。于是建立了班级QQ群、微信好友群的方式搭建家园沟通的信息化平台,与家长一起寻找对策,解决教育难题。每位教师要打开诚挚沟通的感情渠道,真正将家长当做一位潜力无穷的合作者,从而家园协调一致有效的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
(三)幼儿作品展
展示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重要评价思想,而且是一种不以教育为明显目的却能够对幼儿带来长期影响的理想的早期教育手段。最后,我把孩子们的作品收集起来,分类摆放到玩具架上,展示给大家。孩子们看着自己塑造的千姿百态的各种造型,比较着、评论着、欢呼着、跳跃着……他们感受着劳动带来的喜悦,体验着创造带来的自豪。家长们看到孩子们精心制作的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是都会忍不住的点头:“这是你捏的吗?太漂亮了!”瞧!就这样家长们从刚开始的埋怨变成了支持。在平时,需要家长配合时,他们都会积极地配合:挖泥、用蔬菜汁为泥巴染色。家长们忙得不亦乐乎。亲子关系也在互动中进一步的融洽、增进,真正地形成了家园互动、家园合作。
这样的泥工制作活动,我们经常性地进行,它不仅大大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有效地培养了幼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乐于创新的好习惯。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它给孩子们带来了童年的快乐和满足,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年7月2日 教育部印发)
(2)孙毅.《泥工制作愉悦着孩子们的心灵》.山东教育.2007年15期
论文作者:刘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泥巴论文; 孩子论文; 孩子们论文; 幼儿论文; 家长论文; 他们的论文; 幼儿园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论文;